(1)怀柔之术
就在翟让和李密闹得风风火火、各地革命军如雨后春笋般拔节而出时,李渊在太原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首先,李渊要筹划革命事宜。对于有雄心大志的他来说,之所以在革命这条道路上比别人慢一拍甚至慢好几拍,其实跟他后发制人的战略部署有关,他一方面招兵买马不断扩大实力,另一方面坐山观虎斗,以第三者的心态来看以瓦岗军为首的革命军与隋朝大军的火拼。而他等待的是时机,坐收渔翁之利的时机。
其次,李渊要面对突厥的骚扰。杨广之所以把李渊调到太原来,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让李渊当枪手当炮灰,抵御突厥不断的“打草谷”的惊扰。为此,还专门安排了两位监军:高君雅和王威,有什么风吹草动,及时向朝廷汇报。李渊自然不会让这两个眼中钉肉中刺碍他的大事。一次,面对突厥的突然光顾,李渊派高王两人迎敌,结果两人大败而归,李渊借机以正军威之名,把两人送上了断头台。
脱离了隋朝的桎梏后,李渊决定对突厥改变战略。他通过观察分析认为,和突厥长期“真情对对碰”,对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突厥人天天没事干,无聊了就来闹一阵,然后又扬长而去,不被他们打垮,也会被他们拖垮。
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联合的道路。怎么联合?李渊走的是“示弱”老路。他马上给突厥写了封信,大致说了两层意思。
一是庄重地表示:你是王,我是你的臣。
二是慎重地承诺:如果你愿意帮我,占领的土地归我,得到的所有财物和女人都归你。
东突厥首领始毕可汗看了信后,马上回了一封信。信也分两层意思。
一是言重的祝福:早日举事,早成霸业。
二是严重的献礼:赠一千匹良马,略表心意。
接到回信和良马后,李渊很生气。按理说,人家送他一千匹良马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会生气呢?原因很简单,始毕可汗赠送良马目的不是付出,而是索取。他抛出的是“马”,却要引出李渊手中的“币”来。
人家都送了你马匹了,你不可能不回送礼物吧。回什么好呢?当然是金银珠宝之类的财帛了。这样一来,你肯定是瞎子贴布告—倒贴。用几匹马兑换自己仓库里白花花的银子,说得再直白点就是敲诈,你说李渊气不气愤。
当然,气愤归气愤,气愤过后,李渊还得装孙子,回突厥的礼。这个礼要怎么回呢?李渊采取的是买一退一的策略,从这一千匹良马中选择了五百匹马留下,按当时上等马匹的价格,付上了相等的钱财,其余五百匹马物归原主,退回。
对于李渊的做法,他的手下很不解,于是纷纷主动慷慨解囊:“主公,你现在手头紧张的话,我们都掏出私房钱支持你,买下那五百匹马,也不让突厥人小瞧了我们。”
对此,李渊的头摇得像拨浪鼓,然后回了三句话。
第一句话:我不差钱。我虽然不富有,但买几千匹马还是绰绰有余。
第二句话:突厥差钱。我们虽然急需马匹充实军需,但突厥人的马遍地都是,是买之不完用之不尽的。
第三句话:花钱是一门学问。我们既然已经向突厥示弱了,何不妨再来一次装穷呢,以断了突厥人贪婪的念头。
众人一听,茅塞顿开,对李渊的深谋远虑大为钦佩。
果然,突厥敲诈没有成功,但碍于和李渊达成的战略合作关系,又不便发作,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就这样,李渊通过怀柔,暂时缓和了和突厥紧张的关系。李渊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干他想要干的事了,两个字:革命。
(2)李渊的第一桶金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 六月十四日,李渊自称大将军,正式拉起革命队伍,随后确定了进军路线,四个字:直取大兴。
这是李渊和心腹大将商量决定的行动路线。当然,其实这个战略部署李渊是剽窃李密的。
大家都还记得,最开始杨玄感起兵革命时,李密提出了上中下三策,其中中策就是挥师向前,直捣大兴。正所谓风险与机遇并存,这个策略虽然显得稍急,但在特定的时候在特定的时期,却是一条通往胜利的最佳捷径,然而,平庸的杨玄感最终没有听取李密的金玉良言,选择了自取灭亡的下策,最终落得个兵败自杀的下场。
而这时的天下早已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家盗贼”,如果按部就班地攻城拔寨,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永远都成不了大气候。而大兴是隋朝的都城,只要拿下了大兴,就拥有了“号令天下”的尚方宝剑,就拥有了天下归心的臣服。攻下大兴,推翻了隋朝政府,再来攘内,那就容易多了。
确定了军事路线,接着,李渊又对各大将领进行了分工部署,其中三个儿子安排如下:长子李建成为左军统帅,次子李世民为右军统帅,四子李元吉为太原统帅,留守太原,以确保根据地的安全。
一切安排妥当,七月初五日,李渊率兵三万出太原,开始了他的革命征程。
一路上,在革命的感召下,李渊的革命军日益壮大,特别是李渊的“亲友团”(亲戚加朋友)的加盟更让其实力大增。这其中包括李渊的叔叔李神通,堂侄李孝恭,女婿柴绍及史万宝、裴勣、柳崇礼等挚友。
在实力和势力壮大后,李渊带领革命军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是兵不血刃地一路打到了霍邑(今山西霍县),在这里,李渊将面临革命后的第一场硬仗。
霍邑地形险要,西北临汾水,东临霍太山,是通往长安必须要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守霍邑的是隋将宋老生。
隋军不但拥有“地利”,还拥有“天时”。李渊的革命大军来到霍邑后,老天开始发威了,来了个秋风秋雨愁煞人,雨一直下,对于原本想速战速决的李渊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仗是暂时没法打了,只能先耗下去了。
然而,相对于宋老生丰衣足食的隋军,李渊的革命军是耗不起,等不起,也伤不起的,一旦耗下去,后方的粮草供给就会出现问题,一旦粮草没了,这仗还没打军心就动摇了,离失败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李渊眼看形势不妙,赶紧找留在身边的两个儿子和裴寂等亲信召开了一次军事务虚会。说是务虚,实际上是务实,商量何去何从的问题。
会议一开始,李渊便抛出了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今秋雨绵绵,我们耗不起啊。一来粮草是个问题,二来突厥如果突然翻脸,偷袭我们的根据地太原,那么,我们腹背受敌,形势危矣。不如暂且退兵,他日再图进取,如何?”
李渊话音未毕,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便站出来了,发表了坚持反对撤兵的言论。
李建成说:“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种有违常理的事,我不干。”
李世民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宋老生虽然拥有天时和地利,但我们拥有人和。更何况宋老生性格轻躁,刚愎自用。我们团结一心,击败他并不难。”
裴寂说:“昔日项羽破釜沉舟得以灭秦,我们如果不破釜沉舟,何以能灭隋?”
李渊闻言沉默不语,兀自犹豫不决。
“逆水行舟,在此一决。雨罢进军,不取霍邑,愿受军法处置!”李建成和李世民异口同声地发誓道。
两个儿子都愿以死效忠,李渊还有什么话可讲,马上打消了回师的想法,开始实地考察,制定作战方案。老天这时似乎也有意帮李渊,一直下个不停的雨停了,天色转晴,李渊苦等的决战时刻终于到了。
出战当天,李渊亲自带了一些老残病残的士兵前去挑战。拥有三万精兵的宋老生岂容李渊这般撒野,马上出城迎战。
一交战,李渊佯装怯敌败退,丢盔弃甲。宋老生见状顿时来了精神,很想乘势追击,一举全歼李渊的革命大军。
李渊逃啊逃,就像无根的野草,宋老生追啊追,就像扑食的饿狼。殊不知,就在两人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已率两支骑兵绕到后方,分别杀向霍邑东门和南门。
隋军正酣战间,听闻李渊大军骑兵直捣自己的老窝,顿时心慌。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渊掉转马头,回杀过来,边杀边高呼道:“宋老生已死,宋老生已死,缴枪者不杀,缴枪者不杀。”
混战中的隋军哪里能辨明真假,听闻主帅被杀,早已慌乱成一团,很快便溃不成军。从两翼绕到敌人后面的李建成和李世民也放弃了攻城,掉转马头开始了“屠龙”表演。
这个时候,宋老生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挽回失败的命运了。眼看无法挽回败局,也无法收拾残局,宋先生决定先逃命再说。凭着亲兵开路,宋老生充分发挥善于跑步的优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第一个跑到了霍邑城下。这时城门早已关上,守城的隋兵见主帅来了,赶紧放下绳子,想通过这种“钓鱼”的方法,把宋老生“钓”上去。
宋老生眼看后面的追兵已迫近,形势危急,顾不得那么多了,赶紧拽住绳子往上爬。关键时刻,宋老生心理素质不过硬的缺点暴露无遗,他丢下了手中赖以生存的大刀,却没有脱掉身上披戴厚重的盔甲。就像一个人抱着沙袋爬山一样,纵然宋老生臂力惊人,结果还是如蜗牛爬树。
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没有时间供他挥霍,更何况在这样千钧一发、生死攸关的时候。就在宋老生优哉游哉地上演“壁虎功”时,唐军已经追杀过来,接着把宋先生当活靶子射击,可怜的宋老生很快便被射成了刺猬。
杀死了宋老生后,李渊没有立刻对霍邑发动最后一击,而是命兵士把宋老生的首级挑在长矛上,围着霍邑城游行示威。
霍邑的隋军本来依靠地利的优势,还可以固守。但见主帅惨死后,他们的信念动摇了,有的投降了,有的逃散了,剩下的也是身在城头心不在焉。果然,三天后,当李渊对霍邑发动最后一击时,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座被视为天堑的城池。
攻下霍邑城后,李渊还做了一件事—安抚。具体表现有二:
一是厚葬宋老生。李渊对这位死得其所的忠臣以最高礼仪进行了安葬,显示其大度。
二是招遣降兵。李渊对被俘的隋兵隋将一律优待,对那些本身是关中人想回家的,也“授五品散官放还”,显示其宽仁。
这样一来,李渊在收获大量的降军和粮草物资的同时,还收获了仁义之师的美誉。李渊在霍邑一战中,收获了革命的第一桶金。
(3)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首战告捷后,李渊再接再厉,把拔刺行动的第二个目标瞄准了镇守河东城的屈突通。
屈突通,长安人,其父屈突长卿,是北周刺史。屈突通的个性特点,概括起来有三:
一是有情义。
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三月,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奉杨坚之命到陇西(今甘肃陇西)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屈突通秉公执法,共查出两万多匹隐马。隋文帝闻讯后大为震怒,欲将罪臣太仆卿慕容悉达及一千五百多名管事的官员全部处斩,屈突通于心不忍,便向文帝求情:“人命至重,陛下奈何以畜产之故杀千余人!臣敢以死请!”文帝怒视并且大声斥责屈突通。屈突通继续说:“臣一身如死,望免千余人命。”隋文帝此时方才明白其宽仁之心,于是说:“朕之不明,以至于此!赖有卿忠言耳!”当即免除了众人的死罪。
经过这件事,屈突通在隋文帝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渐重用,升右武侯车骑将军。
屈突通为人正直,秉公办事,即便是亲属犯法,也依法制裁,决不包庇宽容。当时他的弟弟屈突盖任长安县令,也以严整而知名。因此民间顺口流传:“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二是有胆识。
大业中期,屈突通转任左骁卫大将军。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六月,杨素之子杨玄感趁隋炀帝第二次征高丽之机,举兵造反。结果屈突通抓住杨玄感不善用兵这个致命弱点,联合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等人,成功镇压了杨玄感的革命。因为镇压有功,迁升为左骁骑卫大将军。
三是有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