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3162100000042

第42章 北伐战争(2)

孙中山北上之时其实身体状况已经不是很好了,甚至他自己都有感觉大限已到,临别前跟蒋介石还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感。到了天津后由于讲演次数实在太多,所以身体状况便更加的不容乐观,再加上自己和段祺瑞在不平等条约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心情郁结更是加重了病情。这次北上,双方依然没有达到任何的统一,但是孙中山却因为病情加重,终于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逝世。当然,临死之前孙公还写了三份遗嘱,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训诫,也算是孙公这一生波澜壮阔的一个缩影。

孙中山的死于国民党而言无疑是一次政治地震,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共合作,刚刚制定的北伐方略,又将经受怎样严峻的考验呢?

真神还是造神?

孙中山这个名词,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神圣的符号,国民党尊其为民国国父,共产党赞其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作为一个少有的能得到国共两党垂青的人物,孙中山着实不简单。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除非你是耶稣释迦,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污点,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在脏得一塌糊涂的政坛混迹的人物。孙中山在文人们一通涂脂抹粉下,居然头上就笼罩着一股仙气,俨然成了个脱凡入圣的人物,孙中山在这些超级造型师的努力下,一下就变成了超级偶像——政坛的超级偶像!大家见过妓院还有良家妇女的吗?

孙中山这个偶像,其偶像气质就在他的三民主义上。那么为什么三民主义就能让孙中山一下变成了个中国历史上不太多见的偶像派政客了呢?其实道理再简单不过,所谓偶像,也就是要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尖端,三民主义这个概念不要说在当时的民国,就算是如今的共和国不也是挺有蛊惑力的吗?虽然我们说老百姓对三民主义确实一知半解,但妙就妙在这一知半解上,都让人整明白了还当个屁偶像?啥叫偶像?就是要给人一种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感觉。我们孙公见天就把三民主义挂嘴上,当成招牌,当时中国很多青年知识分子正是有猎奇心理的时候,看二十四史上那些宫廷政变早就腻味了,突然听孙中山说政治还可以换个玩法,那他们能不迷孙中山吗?这跟中国青年听惯了戏剧民谣,突然听见崔健玩摇滚之后就沉迷其间不可自拔是一个道理。

但我们也知道,对于政治人物而言,既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孙公一直说要三民主义,这确实一度让民主共和的理念在青年中得到了广泛传播。但是,孙公到底有没有照着这个路子做呢?三民主义分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个部分,现在我们就一一道来。

民族主义确实孙公很彻底,彻底得有些狭隘,比如孙公骨子里就没把满蒙真正当成过中华的一部分。民族主义可能是三民主义最狭隘的部分了。当然,要推翻清廷说点煽动性言论无可厚非,但是,这种类似反清复明的口号真有多大用处呢?孙公对民族问题的看法就是太过于局限了,本着为中华谋万世之福利的态度,有一寸土地算一寸土地,没来由一定要为了无谓的事情就弃如敝屣吧。

关于民权主义的问题,这个是重点。民权主义自然是三民主义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中国老百姓啥时候有过权力观念啊?自古以来老百姓就都是统治者的子民,最奢侈的想法就是能有个像包青天一样的父母官,至于当家作主?做梦都没想过啊。现在孙公说原来老百姓是能够有天赋权力的,天赋权力这话可是以前皇帝常说的。当然,考虑到中国老百姓普遍知识层次低,理解能力有限,而且民国那时候天天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所以也就没什么太大响动。但是青年可是像见到了奇珍异宝一样,去投效孙中山的人大多数都是因为民权主义这一条。一直以来,孙公也是以民主斗士的形象示人,也很少有人去怀疑,似乎一个提出了民权概念的政客理所当然的应该是民主斗士,但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很遗憾,孙公并不是一个称职的民主人士,自从二次革命中深受打击之后,孙公就完成了超级大变脸,尽管他还是将民权挂在嘴上,但是日后不管从事什么政治活动,首先想到的都不是民主,而是集权。从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从而跟一班国民党老人分道扬镳开始,孙中山先是在护法运动中自任非常大元帅,而后在广东军政府中任非常大总统,翻来覆去,就是没看见半点民主的影子。后来孙公终于抛出了一个路线图,军政、训政然后宪政,但是这路线图怎么看怎么都偏门,说是要先集权后分权,但是大家想想,统治者都集权了,还能再有分权的动力?要不是小蒋面临着国民党本土化的强大压力,鬼才相信他能放开限制。

至于民生主义,这就实在是遗憾了,孙公说的平均地权从来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说说也就是说说。好,就算不平均地权也可以搞民生,那么孙公搞得如何呢?我们说孙公未免也太急功近利了,由于一门心思要推翻北洋统治,他就没消停过,天天喊北伐,有牌也喊,没牌也喊,这打仗能打出民生?当然我不是说孙公不能打仗,而是好歹有了基础再打嘛。无奈的是,孙公似乎从没意识到在他高喊的北伐的大部分时间里,国民党的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打仗不可能统一中国,唯一能造成的后果就是让老百姓更加倒霉。

我不知道孙公刚开始的时候是否真的信仰三民主义,但是既然他提出了这个口号,我们姑且认为他一开始是有这个想头的。但问题是,自从他跟袁世凯那次较量大败而回后,似乎就意识到了三民主义其实并不能帮助他实现政治理想,于是就彻底转变成了一个实用主义政客。孙公的心路历程也是政客的无奈,因为政治太现实,所谓理想往往就会在现实的压力下被击得粉碎。但是,当一个政客理想破灭之后,我们还能否说他是这个理想的信徒和践行者呢?当孙公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在致力于加强个人权威的情况下,我们还能说他是民主斗士吗?

事实上,孙中山并不像史书上所说的那么完美,在他政治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个跟其他政客别无二致的人物,可悲的是,出于造神的需要,孙中山被架上了神坛。孙公不是偶像,他只是个被包装出来但实质上并不显得高尚的政治人物。孙中山是个有争议的政客,他跟日本的关系暧昧不清,他有专制独裁的倾向,他有极强的权力欲。当然,这些争议对于政客而言都再正常不过,但是作为一个被造出来的神,可能很多人依然无法接受孙中山走下神坛的事实。不过,我们需要的历史本就是素颜朝天的历史,化妆后的历史除了给人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还能有何益处呢?

清算——一代新人换旧人

孙中山这辈子,之所以混得那么失败,归根结底,还就是因为没有一支忠于他的军队,而等到他总算快经营起来了,自己却也时日无多了。孙中山时代国民党的军事支柱,早期当然是黄兴,可惜自从组建中华革命党导致两人分道扬镳之后,黄兴便在国民党主流政界销声匿迹了。当然,早在1916年黄兴就过世了;中期不消说,自然是跟他恩恩怨怨多年的陈炯明,不幸的是,陈炯明与其政见不合,最终还是闹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而在后期,则就要算上滇军将领杨希闵和桂军将领刘震寰了。

前面我们谈到,孙中山为什么能驱逐陈炯明?无非就是因为他呼呼啦啦攒了一票人,以至陈炯明防了东却放了西,让滇军、桂军等一票人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在孙中山拉来的这些人当中,滇军将领杨希闵、桂军将领刘震寰以及著名反骨仔沈鸿英是主要人物。沈鸿英在攻打陈炯明得手后,接受北洋政府的任命,为广东善后督办,然后便在花街举兵作乱,而率兵平定沈鸿英叛乱的,则正是杨希闵所率的滇军和刘震寰所率的桂军。接连摆平了陈炯明和沈鸿英,杨希闵和刘震寰当然就成了广东军政府炙手可热的人物,那么这两个人是否能永远忠于孙中山呢?

答案很显然嘛——不可能!就说杨希闵吧,他为什么投靠孙中山?说白了,他是混不下去了。此公本是滇将顾品珍的部将,顾品珍因为在四川失势,回到云南搞了场政变,把滇系第二代领导人唐继尧给驱逐了。但是唐继尧是好惹的吗?跑到广东后暗中收拾残部,趁着孙中山援桂之际又杀了回去,顾品珍当然也就玩完了。当然,问题也就出现了,上司顾品珍玩完了,云南又重新纳入了唐继尧的掌控,杨希闵不就成了孤魂野鬼,没地儿安生了吗?恰好当时孙中山正在桂林嚷嚷说要北伐,杨希闵一看反正也是混不下去,于是事急之际就来投靠孙中山了。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孙中山那当口正是最倒霉的时候,跟陈炯明闹掰了,被逼到了永丰舰上,好不容易杀个回马枪回来了吧,沈鸿英这小子还造反了,这倒是成全了杨希闵,本来他在广东方面压根说不上话,结果两仗一打,立马成了大佬。

杨希闵本就是军阀出身,这下为孙中山立了大功,自然是尾巴翘到天上去了,谁都不鸟了。而广东呢,又是个有钱的地儿,这杨希闵在广东过得那是好不逍遥,于是就存了个永据广东的念头。至于孙中山?一边歇着去吧!杨希闵在广东那几年都干了些啥呢?简单说就是扶持亲信,捞钱享乐,跟孙中山唱对台戏。杨希闵把广东税收全给截了,军队也开到最繁华的地方,为了发财,还把烟馆赌馆给开起来了,整支军队,可以说是醉生梦死。孙公也很无奈啊,也曾当面训斥,说:“我把你们召集来,要听我的话,听我的命令。你戴着我的帽子,打着我的旗号,糟蹋我的家乡,吃广东一滴水都是有罪的。”但是说这话管啥用呢?归根结底,杨希闵还不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孙公给招来的吗?

大家瞧瞧孙中山带回广东的这块料吧!孙中山对老牌革命党人,清廉自守为民谋政的陈炯明横挑鼻子竖挑眼,还动辄给安上个军阀的帽子,殊不知广东那几年还能有所发展,广东老百姓还能过几天太平日子,得亏是有了陈炯明。而我们时时刻刻把民生二字挂嘴边的孙中山呢?说是引狼入室,一点都不过分吧?

当然了,即便到了如此境地,在孙公看来,陈炯明盘踞在东江时刻准备杀个回马枪的部队,依然是他的大敌,他还屡次三番要杨希闵派兵去摆平陈炯明,结果咧,杨希闵日子过得舒服着呢。让他打仗?对不起,没兴趣。比如说,1925年年初,孙中山就任命杨希闵为联军总司令,率军东征,“讨伐”陈炯明。结果咧,杨希闵压根就没搭理孙中山,虽说是总司令是左路军司令,实际一兵不发,真正跟陈炯明接上火的,也就是右路的粤军和黄埔学生军。此次东征黄埔学生军可谓是一炮打响。当然,此前平定陈廉伯的广东商团事变中,黄埔军已经露过一手了,真正向世人证明了作为广东军政府军界新希望的能耐。

就在第一次东征如火如荼之际,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平逝世。这下杨希闵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想永据广东,就看此一举了,但是,就凭他和小兄弟刘震寰两个人的力量,想来也摆不平广东革命政府这些后辈。于是,杨希闵和刘震寰在香港广发“英雄帖”,邀请唐继尧、段祺瑞、陈炯明的代表,以及前段时间在广州发动商团事变终被黄埔军剿灭的商团头子陈廉伯参加。会后又加紧布置,调动兵力,准备一不做二不休了。杨希闵的意思当然很明白了,就是趁着国民党新丧首脑,内部惊疑不定的时节,联络各方枭雄,玩一个趁火打劫,一举搞定广东,而后永永远远地在广东过上好日子。

彼时坐镇广东的是代理大元帅胡汉民。胡汉民倒也不含糊,立即命令东征军回穗,集中力量先行搞定杨希闵和刘震寰的叛军。同志们,杨希闵和刘震寰的军队,说实在的,在广东的温柔窝里泡了这许多年,早就没了当年连续击败陈炯明和沈鸿英的锐气了,用个词来形容——兵老师疲,不复能战。黄埔学生军和粤军自是旭日初升一样的力量,未几便以凌厉的攻势打得杨希闵叫苦不迭,杨希闵无奈,最后只能逃赴香港,滇桂两军的叛乱就此平定。

当然了,趁着东征军回师广州摆平叛军的机会,陈炯明在东江的残部也收拾人马,预备最后一搏了。于是,1925年10月,以蒋介石为总指挥,许崇智为参谋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汪精卫为党代表,何应钦、李济深和程潜分率一、二、三纵队,从广州起拔,进攻东江的陈炯明残部,此为第二次东征。

第二次东征还是比较激烈的,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惠州战役,海陆丰战役以及东江战役。惠州战役进行得还算比较顺利,得到了苏联军事援助的革命军本就气势如虹,未几便以优势火力攻取了惠州城,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真正的危险出现在第二阶段,彼时一、二、三纵队各自分兵合进,且自不表,而蒋介石的指挥部由第三师护卫,由惠州开拔。结果第三师三千余人轻敌冒进,上来吃了瘪,在华阳附近遭遇了林虎部万余人,然后便被林虎部团团包围,几乎被打得溃不成军。老蒋只能一方面让第三师顶住,另一方面则亲往前线督战,结果所部一溃千里,老蒋情急之下便要拔枪自尽。接下来发生的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陈赓一把夺下蒋介石的枪支,背着他就跑,好歹历经艰险找到了何应钦和周恩来所在的第一师,而后又命令陈铭枢第十三师和第一师、第三师会攻华阳,这才找回了场子。此事也是第二次东征中唯一值得一叙的事情。

至1925年11月下旬,东征军便取得了全面的军事胜利。而陈炯明其实东征时他并不在军中,则不久后来到香港,将洪门改编,组织了致公党。1933年9月22日,陈炯明在香港逝世,死时一贫如洗,无棺木敛尸,所用棺木为其母预备所用。致公党如今是几个参政的民主党派之一,至今在侨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两次东征让革命党正式统一了广东,扫清了后患,并借此将陈炯明、杨希闵等革命党先日重要将领逐出了政治舞台,黄埔学生军及其领袖蒋介石则崭露头角,而中国共产党也在此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谓一代新人换旧人。

洗牌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政治集团的领袖过世但却没有指定接班人,那么伴随而来的将是这个政治集团内部的血腥争抢,目前国民党就处于这个状态,孙中山死了,但没有明确谁是接班人,所以出现的权力真空便引发了激烈的争夺。更重要的是,国民党目前是非常时期,而非常时期的变局就会有非常的景致。

廖仲恺遇刺

在民国,各派势力进行对决之前,大多有个由头,比如孙中山跟袁世凯较劲从刺宋案开始,孙中山跟陈炯明掐架从邓悭之死开始,而孙中山死后,国民党内部第一轮洗牌同样也是从一声枪响开始,这次遭殃的是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