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3138000000105

第105章 四字鉴略(6)

自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间,中国基本上分裂成南北两大部分,南方由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更替统治;北方则复杂些,由北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先后建国割据,互相讨伐。最后由隋朝灭掉南北各国,统一中国。因此历史上把从刘裕建立宋朝开始,至隋朝统一中国为止,称之为南北朝时期。刘裕是位很有才能的皇帝,他平息桓玄叛乱后,又起兵灭掉南燕、后秦等小国,夺回了曾属于东晋的巴蜀等地,统一了中国江淮流域以南的广阔领域。当上皇帝以后,生活比较节俭,在政治上打击豪绅、巩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

义符见废传位于文

乃杀道济坏其长城

【解析】

刘裕过世后,太子刘义符继位。守孝期间,他不守丧礼,歌舞作乱,无所不为,被大臣公议废去,另拥立他的弟弟刘义隆为帝,即宋文帝。文帝刚开始即位时,重视农业发展,兴修学校,经济一度兴盛。檀道济是刘宋时的大将。他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播,朝内一些奸臣对他非常惧怕,便向文帝进谗,遂将檀道济逮捕,无故杀害。檀道济听到处死他的诏书之后,义愤填膺,抓下自己的头巾扔到地上,气愤地说:“这是自毁万里长城啊!”同刘宋争抢天下的北魏,得知檀道济被处死的消息,非常高兴,说:“道济死,余下一群无能之徒,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便出兵攻宋,攻城略地,直抵长江北岸的瓜步。宋文帝登上石头城,眺望北岸敌军,非常惧怕,这时才懊悔不应该诏杀檀道济。

孝武起兵诛劭而立

子业狂暴寿寂弑之

【解析】

公元453年,宋太子刘劭弑宋文帝,引起大臣和宗室的强烈不满,将军沈庆之等拥护武陵王刘骏征讨刘劭。同年五月攻入台城(今南京城内鸡鸣山一带),擒杀刘劭。刘骏自立为帝,在位十一年。死后由他的儿子刘子业继位。刘子业尽管才十五岁,但是生性残暴,滥杀诸王和大臣。湘东王刘彧笼络刘子业身边的官员把刘子业杀害。经大臣商议,废除刘子业帝号。立湘东王刘彧即位,即宋明帝。

明帝在位残杀无厌

苍梧遇刺顺帝称禅

篡宋为齐萧氏道成

【解析】

宋明帝即位后,受到很多地方官员的不满,并拥立年仅十一岁的晋安王为帝,与宋明帝对抗。然而很快就被明帝平息,并把晋安王杀了。此后,明帝疑心重重,唯恐有人反对他,又将自己几个兄弟和大臣杀死。在削平晋安王的叛乱中,禁军将帅萧道成擢升极快。到明帝太子刘昱即位,萧道成已升为总领军,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刘昱即位时只有十岁,可是比明帝更为凶残,经常带几个亲随微服出宫,路逢行人及犬马牛驴,杀之取乐。以致民间白天闭门,商贩绝迹。他妒忌萧道成的威望,非常想把他杀死。萧道成非常惊恐,便贿赂刘昱侍从,把刘昱杀死,另拥立刘准为帝,即宋顺帝。顺帝即位,萧道成野心完全暴露,由大都督、太傅升至相国,封齐公,加九锡。最后逼迫顺帝禅位。改国号为齐。刘宋至此灭亡。

武帝既殁昭业昭文

俱未善终明帝嗣兴

【解析】

萧道成过世后,萧赜即齐武帝即位,把长子萧长懋立为太子。后来萧长懋病逝,又立萧长懋的儿子萧昭业为皇太孙。公元493年武帝去世,萧昭业即位,任用奸佞、沉溺酒色、荒淫腐化,被辅政大臣、西昌侯萧鸾所杀,他的弟弟昭文被立为帝。没多久,昭文也被杀,萧鸾自立为帝,即齐明帝。萧鸾即位之后,比较俭朴,力争改变齐武帝以来皇室奢侈的风气,废齐武帝所建新林苑,把他归还给百姓。然而他生性多疑,总担心有人反对他,所以滥杀诸王和大臣,导致齐国国势日渐衰败。

东昏追废亡于宝融

【解析】

萧宝卷从小就养尊处优,游手好闲,做了皇帝之后,荒淫奢侈,为政残暴,残杀大臣,大兴土木。萧宝卷在位不到一年,便杀了几位大臣,导致齐大臣人人自危。第二年,他任命功勋显赫、威名远扬的萧懿为尚书令,进京辅政,然而不到一个月,他又妒忌萧懿声威,把萧懿毒害而死,并准备除去萧懿的兄弟雍州刺史萧衍。萧衍知道后,遂在襄阳起兵与南郡太守萧颖胄等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在江陵(今湖北荆州),萧衍起兵围攻建康,城内兵变,杀萧宝卷。萧衍入城,假太后下令废萧宝卷为东昏侯。萧衍假称太后懿旨,出任相国,封梁公,接着又晋爵梁王,派人去江陵迎萧宝融来京。萧宝融行到姑孰时(今安徽当涂),下旨禅位于梁王萧衍。萧齐王朝到此遂亡。从萧道成建国,南朝齐共传承七帝,历经二十四年。史上称为南齐,又称萧齐。

梁祖萧衍同泰舍身

逼于侯景饿死台城

【解析】

梁武帝萧衍是位多才多艺的皇帝,对射箭、骑马、音乐、围棋、文学、书法都很精通。他很尊敬读书人,但是他更崇信佛教。当皇帝后,在全国大造佛寺,并在皇宫所在地台城内,筑建了一座奢华的同泰寺,常常前往礼佛诵经。并曾一度舍身同泰寺为僧。后经大臣们捐钱,才把他从寺中赎回。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由于对梁与东魏媾和不满,出兵反叛,攻进建康,把梁武帝围困在台城达四个多月之久,梁武帝由于粮绝饿死在台城。

简文被弑绎帝江陵

传至敬帝遂禅于陈

【解析】

侯景攻陷台城,立太子萧纲为傀儡皇帝,自立为相国、汉王。公元551年侯景杀死萧纲,又拥立梁豫章王萧栋为帝。仅两个月,又废除萧栋,自立为帝,国号汉。梁湘东王萧绎命部将王僧辩与始兴太守陈霸先联合起兵征讨侯景。公元552年,王僧辩、陈霸先攻入建康,侯景逃亡,被他的部将杀害。侯景之乱平定。萧绎称帝于江陵,即梁元帝。梁元帝非常有才华,著有《金楼子》、《古今同姓名录》等书传世。然而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他让大将王僧辩驻守建康,陈霸先驻守京口,自己仍在江陵。公元554年,西魏派劲旅突袭江陵,城将陷落,他把自己所藏古今图书十四万余卷全部焚烧,仍旧聚集百官上殿讲授经书。后来城陷,被擒杀。萧绎死后,王僧辩被陈霸先袭杀,并拥萧方智为帝,即梁敬帝,在建康即位。陈霸先遂掌控军政大权,两年后代梁称帝,国号陈。

霸先创国兄子嗣位

末帝叔宝淫虐肆非

【解析】

由于陈霸先没有子女,去世后遗诏让他兄长的儿子陈蒨(qian)即位为帝,即陈文帝。文帝出生于民间底层,深知百姓疾苦,因此即位后尚能节俭勤政。在位七年后过世。他的儿子陈伯宗懦弱无能,做了两年皇帝,被他的叔父陈顼(xu)假太后名义下旨废去,由陈顼即陈宣即位,在位十四年,国势更为衰落。宣帝的儿子陈叔宝是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陈朝最著名的一个皇帝,然而他的出名不是由于他的贤明和政绩,而是由于他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昏君和风流皇帝。他不关注国家政事,而只贪图奢靡淫乐。有的大臣看不下去,进谏他关心国事,他反将大臣杀死。公元589年,隋兵攻入建康,他急忙与宠妃张丽华躲到后宫花园井中,被隋兵搜出。张丽华被隋将李渊杀死,而把陈叔宝押往长安。隋文帝把他封为长城县公,软禁在洛阳,他居然毫不伤怀,依旧过着醉生梦死式的生活。陈朝共传承了五个皇帝,历经三十三年。

周将杨坚目如曙星

始篡周位后复灭陈

【解析】

东晋之后中国南方历经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上称为南朝。北方主要由北魏统一,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国家,东魏后来被其丞相高洋篡夺,国号齐。为了与南方齐国区分开,史书上称之为北齐。西魏后来被宇文觉篡夺,国号周。史称为北周。北方形成北周、北齐对峙的局面。后来北周把北齐灭掉,统一了北方。之后杨坚代北周为帝,出兵灭掉南方的陈,遂统一了东晋以来分裂了两百多年的中国。

为隋文帝明察临民

【解析】

杨坚当皇帝之后,汲取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订立了稳定社会、发展生产的一系列政策,实行均田制,扩宽垦田,奖励农耕,减免盐酒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他生活节俭,时常穿着旧衣,吃饭经常是只有一个肉菜。他不止一次教育太子杨勇说:“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帝王因奢靡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皇后独孤氏的表弟崔长仁,担任大都督职位时,到民间搜罗美女,不足一个月,就逼死了七个女子。杨坚知道此事后,便把崔长仁处死。

杨广弑逆淫酗色荒

狩于扬州身殒国亡

【解析】

隋炀帝是荒淫暴虐的昏君。他擅长玩弄权术,表面上非常孝顺,骗取父母欢心,暗地里实行他的阴谋诡计。结果,让杨坚废去太子杨勇,而立他为太子。杨坚病重时,他派亲信刺杀了杨坚。当上皇帝之后,他奢侈淫乱,大兴土木,筑建宫苑、园林、离宫,开凿洛阳到扬州的运河。因为徭役繁重,民不聊生,全国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诸侯割据,兵戈连年。隋炀帝却在扬州流连忘返。他带去扬州的百官和禁军离家日久,返回遥遥无期,遂即发生兵变,把隋炀帝缢死。

帝侑帝侗虚名空存

李渊篡位隋祚遂倾

【解析】

公元617年,唐公李渊,于太原出兵反隋,攻进长安,立炀帝孙杨侑为帝,不久,废去杨侑自立为帝;与此同时,割据于东都洛阳的王世充也立杨侑的兄弟杨侗为帝,不久也把杨侗废去,自立为帝,同李渊争夺天下。最终李渊铲平各地割据势力,建立起唐朝。自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共经历二帝,前后仅仅三十八年。至于杨侑和杨侗,只是受人利用的一个棋子,有名无实,不能算作帝王之列。

唐祖举兵始自晋地

六年之中海内咸义

【解析】

隋末天下混乱,身为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在他儿子李世民劝说下,出兵反隋。李世民是个非常有头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因此很快便成为李渊部队的主要统领和决策人。他的军队占领长安之后,首先废除了隋朝的苛法,与民约法十二条,宽减赋役,获得了当地贵族豪强和百姓的拥戴。又制订了首先攻占巴蜀、汉中等富饶地区作为根据地,然后向中原发展的正确战略。李世民非常注意笼络人才,例如瓦岗军的重要谋士魏徵、徐懋功,王世充的大将秦琼、程咬金,刘武周的大将尉迟恭,都脱离原来势力,投奔李世民。李世民非常重视和信赖这些人才,历经六年的征战,削平了各地割据势力,中国得到统一。

世民承位庙号太宗

除乱致治功德兼隆

【解析】

李世民是一代圣明的国君。他在平息隋末割据势力的战乱中,功绩显赫。即位后他非常注重任贤纳谏,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发展科举制度,以进选人才。又施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修订法律、周济灾民,使当时的社会秩序从隋末动乱中趋于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被史学家称之为“贞观之治”。同时,他又注意团结边疆少数民族,发展西域交通,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和贸易。又把文成公主许配给吐蕃王松赞干布,增进了民族团结。

开馆延才群贤协恭

【解析】

唐太宗特别注意培养和笼络人才。他下令全国各郡州县都要设立学校、招收学生、定期考试。而且在政府机构设置弘文馆,在东宫设置崇文馆,挑选优秀学者入馆担任学士,负责给学生讲授、删修校正图书典籍、参与政府制度礼仪条文的探讨和编制。一时间群贤毕至,人才辈出。

房杜善断马周切理

【解析】

在隋末战争中,房玄龄、杜如晦二人便投奔李世民的旗下,成为他的谋士和助手。后来李世民设置文学馆,把他部下十八个重要文职官员养在馆中,授以学士官位,成为他的智囊团,被人称为“十八学士”。十八人中,属杜如晦、房玄龄功绩最大。李世民当了皇帝后,他二人事实上担任了宰相职务。唐太宗与房玄龄商议事情,总是说:“这事非杜如晦不能决定。”等杜如晦来到后,总是决定采纳房玄龄的方案。这是由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擅长决断。马周原是将军常何的门客,常何的所有笔墨文字,都由马周代笔。有一次常何上书议论了二十余件事,太宗看后非常赞赏,不相信是常何所写,一问才得知是门客马周代写。当天,太宗便召见马周,授予监察御史。后来马周又陆续上书评判朝政得失,都能切中关键,论判合理。

王珪确论魏徵刚直

【解析】

王珪和魏徵本来都曾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由于建成与李世民争夺帝位,策划谋杀世民,最后反被世民所杀。唐太宗并不以王珪、魏徵曾是自己政敌的部下而不信赖他们,而是依据其德才,加以重用。因为他们二人都敢于直谏,便先任用为谏议大夫,之后又和房玄龄等人一同辅政。魏徵是我国历史上正直敢谏的名臣。他一生劝谏唐太宗的奏疏达数十万字之多。他敢于说真话,直言不讳地指出唐太宗的缺点与过失。他去世后,唐太宗感叹地说:“我有三面镜子,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知得失。如今魏徵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德参陈谟玄素回天

惜多惭德礼乐未娴

【解析】

唐太宗准备征集民工,修筑东都洛阳宫殿。当时担任中牟县丞的皇甫德参觉得这是件劳民伤财的事,便上书陈述其利弊,言辞有些过火。唐太宗看到奏书,心中震怒,觉得皇甫德参越级犯上,要处罚他。魏徵知道后,觉得皇甫德参很有见地,便替他解释,太宗才领悟过来,便把皇甫德参提升为监察御史。张玄素也同样上书劝谏唐太宗,严厉地指责唐太宗是要学隋炀帝。唐太宗看了奏章,仔细思考了一番,便下旨停修洛阳宫殿。魏徵称他有回天之力。唐太宗的弟弟李元吉是原太子李建成的同伙,与李建成一起被杀。唐太宗便抢了他的妻子为妃,非常宠幸,后来还想把她立为后。被魏徵谏止。所以,后人多有议论,认为唐太宗道德有亏。

高宗莅治溺爱衽席

卒致妖后斩丧唐室

【解析】

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后,开始的几年,他继续施行太宗的政策,修订法律,安定西域,有贞观的遗风。然而他身体欠佳,无法处理繁重的政务,他的皇后武则天,是个有政治头脑、聪慧有才干的女子,帮助高宗处理朝政,非常得力,因此很受高宗信赖。之后近三十年的时间,事实上已把政务全部委托给武则天了。因为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顽固,因此对武则天讲了许多不实之词。(这本《鉴略》把她称作“妖后”,并依照一些稗官野史,诋毁她的人格、政绩。)

中宗久出得志淫荒

武氏则天以周易唐

【解析】

唐中宗李显,继位仅仅两个月,他的母亲武则天觉得他软弱无能,就把他废为庐陵王,赶出京城,另立李显的兄弟李旦为帝,即唐睿宗。然而却让他居于偏殿,不得干预政事。由皇太后武则天临朝摄政。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并且降李旦为皇嗣。武周存在了十五年,武则天年迈体衰,才召回中宗为皇太子,第二年,在张易之的谋划下,拥立李显复位。尊奉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没过多久,武则天便病故了。

梁公精忠徐杜平怒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