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龙文化
2964300000021

第21章 龙之族(9)

“盘瓠图”又称“祖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四十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世代相传。畲族每年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悬挂“盘瓠图”而拜。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祖图之外,畲族还敬重显示远祖权威的象征物“法杖”,此杖因雕刻龙首而称“龙首杖”。

畲族传说,龙犬(即盘瓠)是其始祖。上古时,高辛皇后耳痛三年,太医从皇后耳中挑出一条形状似蚕的小虫,育于盘中,忽而变成龙犬。当时,高辛帝受番王欺侮,下诏求贤,榜示有能平番者,愿将三公主相婚配。龙犬得知,即揭榜直奔敌国,服侍番王三年。一日,乘番王酒醉,咬下其头,渡海衔归。高辛帝大喜,但又不愿将三公主下嫁龙犬。正在为难之时,龙犬忽作人语:将我放在金钟内,七天七夜便可成人。入钟六天,公主忧其饿死,打开金钟,果见已成人身,唯头未变。盘瓠与公主成婚后,入居深山,后生三男一女。高辛帝赐长子姓盘,次子姓兰,三子姓雷,是为畲族三姓之源。

在畲乡景宁的“三月三”会上,有吹龙角比赛的节目,畲家汉子两两一组,同时开吹,谁吹的时间最长谁就胜出。

24.高山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中部山区和东部的纵谷平原及兰屿岛上。

高山族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女娲,把人首龙身的女娲形象作为图腾而崇拜。

相传古时有对靠捕鱼度日的青年夫妇,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花姐。一天,太阳和月亮突然失踪,天昏地暗,稼禾枯萎,花果不长,虫鸟哭泣。大尖和水花决心把太阳和月亮找回来。他俩在白发老婆婆指点下,用金斧砍死了深潭中吞食太阳的公龙,用金剪刀杀死了吞食月亮的母龙。他们还拿了大棕榈树枝,把太阳和月亮托上天空。为了征服恶龙,他们永远守在潭边,变成了大尖和水花两座大山。这个大潭,人们就称它为“日月潭”。

25.拉祜族拉祜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以及西双版纳、红河等地。

拉祜族把秃尾巴蛇称为“龙”,任何人不得打杀和伤害。拉祜族将龙的雕塑绘画与观音、厄莎天神等的雕塑绘画放在一起敬拜。

云南临沧县南美乡拉祜族每年立夏节令后的第一个龙日或蛇日,要过“搭桥节”,拉祜语称为“茅拜魂”。

祭龙舞则是拉祜族传统舞蹈之一。

26.纳西族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等县及四川的一些县份也有少量分布。

纳西人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九个太阳,只有白昼,没有黑夜,旱魔逞凶,民众苦不堪言。有个叫英古的纳西族姑娘决心为民除旱,其行为感动了龙宫三王子,他俩一起与旱魔决斗,不幸中计,险些送命。此时北岳三多神派出雪龙助阵,吞了八个太阳,制伏了旱魔。后来雪龙又吐出了一个冷太阳,变成了月亮,将其余七个变成星星镶于英古姑娘的披肩。此传说中的龙为善龙。

纳西族《东巴经》中有一篇《人与龙》

的神话,讲人与龙原是两弟兄,因为龙凶横霸道,天和地的九分都被它占去,人们就请来神鹏制服了恶龙。还有一篇《多莎敖杜》,讲牧人多莎敖杜的妹妹被白头大龙王的儿子纽生学罗看中,就来强占,多莎敖杜不畏强暴,拿刀来拼,纽生学罗先变瓦雀,再变老鼠,后变小青蛇想逃走,都被多莎敖杜一一识破,最后终于死于多莎敖杜刀下。这两则传说中的龙都为恶龙。

丽江纳西族每年农历三月都要举行一次“龙王庙会”即“三月会”,会期三五天至一周,在丽江城北黑龙潭龙神祠举行。原为祭龙求雨的日子,后演变成物资交流会,延续至今。

还有“麒麟舞”,当地人叫“麒麟蹉”,有“麒眠”、“麒童唤麒”、“麒麟望月”、“凤凰戏麒麟”、“麒凤呈祥”等舞蹈,场面壮观。

27.羌族

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县。

羌族的“舞麻龙”原属于巫术舞蹈之一,过去只有巫师能跳。表演时,巫师手执一制作精致的龙头,以二丈余长的粗麻绳为龙身,舞动时龙头昂首为前导,龙尾甩得啪啪作响,长长的麻绳盘旋飞腾,别具风采。要把麻龙舞得圆滑灵巧,既要有臂力,还要有一股巧劲,更何况巫师是在蹲跳步伐的基础上甩动长绳,更增加了难度。舞麻龙可能与明、清时代在羌族地区屯兵有关,当时所屯之兵全是汉人,他们将内地的文化、习俗等带入了羌族地区,舞麻龙可能是在这种情况下吸收汉族地区的龙舞演变而来的(据《羌族舞蹈》,中国56民族文化网2006年12月1日)。如今,舞麻龙已发展为节庆表演舞蹈,男子腰系铜铃,手执麻龙,女子手持彩花棒,随着锣鼓声起,表演“耍花棒”、“龙凤相会”、“神棍戏麻龙”、“麻龙追彩霞”等舞技。

28.布朗族

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地。

布朗族流传有许多神话。其中与龙相关者有《开天辟地》:传说远古时天地一片混沌,后来由于大火山的爆发,将宇宙分为三层,天王帕雅英住在天空,龙王帕雅那住在海面,帕雅棒神住在海底,人间才开始有了万物。还有《金湖》:传说很早以前,曼佤人猎获了一只小金鹿,宰杀后让全寨人吃。后来一条老龙来为金鹿报仇。它先变老翁探知寨内只有一个寡妇和她的女儿没有吃金鹿肉。深更半夜,老龙发威,大地陷落,原先的寨子变为水塘,吃鹿肉者陷入灭顶之灾,只有寡妇家平安无事。人们遂称此塘为金湖。(此传说有环保意义)布朗族村寨都有自己的“龙山”,龙山上的树林称为“龙林”,“龙林”中的树木严禁砍伐毁损。而且布朗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祭拜龙林的仪式。

29.锡伯族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锡伯人也过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用灶塘中的灰,从井台撒到家门,叫做“领龙”或“引龙”。

龙凤图案还出现在锡伯族的民间美术作品中。图案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风格纯朴,寓意吉祥。

30.阿昌族

阿昌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陇川县的户撒乡和梁河县的遮岛、大厂两个乡。

阿昌族的舞青龙白象比较有名,过去多在每年农历十月举行的“会街”上舞耍,现在已将“会街”挪至国庆节。在阿昌人心目中,青龙、白象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青龙、白象在会街前就由有经验的老艺人扎好了。一般都是先用木头做架子、以纸糊龙身,以布做龙头、龙尾和象鼻。因为舞耍时,人要藏在龙身和象肚里,表演时青龙还要抬头、张嘴、闭嘴、摆尾,白象要上下左右甩鼻子,因而对龙、象的扎制有技术上的要求,不但形似好看,还要结实耐耍。

会街这天,一大早,小伙子们便身背户撒长刀,挎着象脚鼓,姑娘们身着娇艳的民族服装,在鼓乐和鞭炮声中簇拥着披红挂绿的青龙、白象进入广场。当主持节日的长者宣布节日开始,顿时,鼓声、铓锣声、钹声交织成一片。青龙、白象也活跃起来,青龙时而摇头,时而摆尾,时而张嘴欢笑;白象时而甩动长长的鼻子,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接着滑步、下跪、后仰、前倾,笨拙的憨态引得人们阵阵哄笑。此时,姑娘小伙子们便围着青龙、白象翩翩起舞。他们双脚跳跃挪动,身体像波浪般地起伏。此时的会场,鼓乐齐鸣,龙舞象跃,一片欢腾(据《民族大观》,少数民族基金网2006年3月8日)。

31.普米族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

普米族有过“祭龙潭节”的习俗,时在每年的正月至二月之间。普米族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龙潭”,地点大多在深山老林峡谷涧畔。届时全家同往,在“龙潭”附近歇宿三日。他们用木棍和木板搭成高台,称作“龙塔”,即“龙宫”。塔前立一个百尺标竿,上挂七个用鸡毛麻线扎成的七角斗架,作为龙神的住处。将牛奶、清酒、酥油、乳饼、茶《、鸡蛋等祭物摆在龙塔上,先请巫师登坛念经,然后全家祈祷。祷毕,将涂有酥油的五十个面偶投入龙潭。各家祭祀后,全村还要举行更隆重的祭祀。

普米族还跳一种名为《龙跳舞》的舞蹈。此舞采用连臂踏歌的形式,以长龙般的不断运动变化的队形和行列,在四弦琴和羊皮鼓的伴奏声中,表演“龙钻空”、“龙摆尾”、“龙欢腾”

等套路,热烈而欢快。

32.德昂族

德昂族原名“崩龙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潞西、镇康两县。

德昂族有“太阳爸爸和青龙妈妈”的民间传说。相传该族人是太阳“斯母达瓦啥那”和龙女“青龙”在岩洞中生活繁衍的后代,因此把太阳及青龙作为本民族的标志。

德昂族祭祀龙神一般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届时要杀猪、宰鸡,由祭司画一条纸龙供起来,大家依次磕头礼拜。祭龙结束后,全寨人围在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可以打骂,直到精疲力竭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这是借祭龙发泄平时的积怨。

龙在德昂族过泼水节时也发挥着作用。节日的早上,大家围在庄房边喷水的彩龙周围,姑娘们依次登上高高屹立的彩龙旁的木架上,拿出背着的竹篮里的竹筒,把清水倒进龙身。彩龙喷珠吐玉,激动的人们手舞足蹈,象脚鼓越敲越响。泼水开始时,人们用花束在竹筒里蘸上水,轻轻地互相洒在肩上、身上,表示祝福。泼水节历时三天,最后是向老人手上泼水,祝其长命百岁。年轻人还要背水到各家,为老人洗手洗脚,请他们吃泼水粑(据《崩龙族泼水节》,云南信息港2002年9月18日)。如此民俗,当视为龙的“福生”精神的体现。

33.基诺族

基诺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民族乡。

基诺族是崇龙的,表现在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名为“祭大龙”的活动。一般在农历六月间举行,届时全寨停产三天,立两根木桩于村寨门口,表示禁止出入。第一天妇女非但不能出寨门,连家门都不能出。村寨边搭一临时草棚,草棚前有大树,树下宰水牛一头,水塘边杀母猪一头,小猪七头,将牛尾巴挂在大树上,猪骨头供在水塘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