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龙文化
2964300000013

第13章 龙之族(1)

龙之族可以包括两个方面:龙的家族和龙的民族。

前者是对龙的类型学考察,后者涉及到龙的民族学。

一家族

龙的家族庞大而繁杂,其类别,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

三国时代的魏人张揖在《广雅》一书中,将龙分为四种:“有鳞;蛟龙,有翼;应龙,有角;虬龙,无角;螭龙”。这样的分法,注意到了龙的体表特征,但不够全面。比如,有鳞;蛟龙、有翼;应龙,无鳞、无翼者称什么龙呢?

《内典》(《(鉴类函》卷四三八引)以龙的出生方式为据,将龙划分为胎、卵、湿、化四种,即胎生龙、卵生龙、湿生龙、化生龙。作为神物的龙,其“出生方式”只能是“多元容合”。但龙的取材对象,蛇、鳄、蜥蜴、鱼等,却都有其各自的、具体的出生方式,包括卵生、胎生、卵胎生等。所以,这里的龙,实际上指的是龙的某些模特儿。至于湿生和化生,则是佛学用语:湿生指的是依湿气而生长的动物,如蚊蝇;化生是不靠父母之缘,自然变化而生的生命,如“天人”及地狱的众生(据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词汇》,上海佛学出版局1985年版)。

由此可见,此种分类法,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别行》(《(鉴类函》卷四三八引)从龙的功能角度出发,将龙分为天龙、神龙、地龙、伏龙四种。其解释为:“一天龙,守天宫殿持令不落者;二神龙,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者;四伏藏龙,守轮王大福人藏者”。轮王也称“转轮王”、“转轮圣王”等。古印度神话传说,此王自天感得轮宝,转轮宝而降伏四方。佛教袭用此说,称有金、银、铜、铁四轮王,四轮王都拥有多种宝藏。

此种分类法,显然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佛教的《须弥藏经》将龙分为五种:“蛇龙,五龙之长,是正类”,“象龙、马龙、鱼龙、蛤蟆龙,此四种旁类”。这种分法当然是不全面的,但其可取之处是将蛇龙放在了突出的地位,这也比较符合事实,即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蛇是要靠前排的。而将“象龙”放在蛇龙之后、其他四龙之首,与印度是象的主产国之一、印度人喜爱和崇拜大象有关。

《周易》在其第一卦“乾”中,将龙分为六种时态,六种时态对应六种龙:潜龙、见龙、跃龙、飞龙、亢龙、群龙。前四龙在理解上没有大的争议:潜龙是潜伏着的、等待时机的龙;见龙是出现在田野的龙;跃龙是在水中跳跃的龙;飞龙是腾飞在天空的龙。亢龙,有说是飞到极致的龙,因“亢”有“极”、“太过”之意;有说是将身子挺直的龙,因“亢”有“刚正”、“强硬”

之意。笔者在这里加一说:高傲的龙,因“亢”有“高傲”之意,有道是“骄傲使人落后”,落后才“有悔”,才“盈不可久也”(《象传》)。群龙,一般都理解为一群龙,即众龙,“群,众也”(《礼记·祭法》郑玄《注》)。笔者新提一说:和好的龙。因为“群”有“和好”意。《诗经·秦风·小戎》孔颖达《疏》:“物不和则不得群聚,故以和为群也”。这样,“见群龙无首”,就不是一般理解的“见到一群龙没有首领”了,而应该理解为:“见到了相互和好的、无有罪自陈或出面告发的龙”,这当然是好事了,故称一个“吉”。“首”,在这里不取“首领”意,而取“自首”、“出首”意。

“有咎自陈及告人罪;首”(《正字通·首部》)。

当代学者王大有认为:“广义的龙有四十几种,大体上可分为六大类。一是鳄鼍类龙,包括夔龙、鼍龙等,这是主龙干系,其他类型的龙则是辅龙支系;二是蛇类螭龙,包括螭、螣、肥遗、巴、闽、蜒等,龙在辅龙支系中居首;三是鱼类龙鲤,包括蟠龙、螭吻、鱼尾龙、狎鱼等。四是天鼋龟龙,包括黾、龟、玄武、霸下、赑屃等;五是兽类龙,有椒图、狻猊、狴犴、象鼻龙、驼龙等;六是鸟类龙,有应龙、饕餮龙、鲲鹏、飞龙等”(王大有《龙究竟是什么》,北京晚报1988年2月16日)。

对王先生的上述分法,我的看法是:第一,有可取性,但还可以表述得再简练些,不妨称作鳄类龙、蛇类龙、鱼类龙、龟类龙、兽类龙、鸟类龙。第二,将鳄类龙作为“主龙”,其他类型的龙都是“辅龙”,是基于王先生所持的龙的原型是鳄的观点,如果持“多元容合”说,鳄类龙就未必是“主龙”,如果一定要分主次的话,蛇类龙的地位并不亚于鳄类龙。第三,王先生对有些龙的归类似可商榷,如将蟠龙归入鱼类龙、将饕餮归于鸟类龙。我认为,蟠龙应归于蛇类龙,饕餮应归于兽类龙。蟠的本义是盘曲、环绕,所谓“蟠,曲也”(《广雅·释诂一》)。这样的意思适合于蛇,不适合鱼。饕餮的本义是贪食,其形貌,或说似狼,或说像虎,皆为兽,也只有兽类才称得上贪食。

当代学者王东先生将“最初的原龙”分为九种:猪型原龙、马型原龙、鱼型原龙、鲵型原龙、鳄型原龙、蛇型原龙、鹰型原龙、虎型原龙、鹿型原龙(王东《中国龙的新发现》第202页、第20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王东先生的分法以考古发掘和区域类型文化为依据,是很有道理的。不过,我觉得还可以增加两种:牛型原龙和熊型原龙——这两种原龙也都有考古发掘和区域类型文化的依据。再者,王东先生只分析了动物原型,没有把天象的成分考虑进去,而事实上,自然天象在先民们创造原龙的时候,是不可能不发生作用的。天象原龙主要有四种:雷电龙、云雾龙、虹霓龙、龙卷风龙。这样一来,原龙就达十五种之多了。

上述之外。还可以——以五行分:有金龙、木龙、水龙、火龙、土龙。

以地域、水域、方向分:有东龙、南龙、西龙、北龙、中龙;山龙、原龙、洞龙、井龙、泉龙、溪龙、湖龙、潭龙、瀑龙、河龙、江龙、海龙;上龙、下龙、左龙、右龙。

以形态、状态特征分:有烛龙、蛟龙、螭龙、虬龙、夔龙、毛龙、角龙、骊龙、掘尾龙、象鼻龙;潜龙、蟠龙(盘龙、卧龙)、蛰龙(睡龙)、走龙(行龙、跑龙)、跃龙(腾龙、升龙)、飞龙(应龙、翔龙)、善龙、病龙、毒龙、乖龙、蹇龙、蛮龙、恶龙(孽龙、歹龙)、痴龙,等等。

以体表颜色分:有苍龙(青龙)、黑龙(乌龙、墨龙)、黄龙(金龙)、白龙、赤龙(红龙)、绿龙、紫龙、斑龙、彩龙,等等。

以质地材料分:有陶龙、石龙、砖龙、玉龙、蚌龙、琉璃龙、水晶龙、铜龙、铁龙、纸龙、布龙、纱龙、绸龙、花龙、草龙、藤龙、竹龙、麻龙、菜龙、瓜龙、人龙、字龙、百《龙、板凳龙、棕缉龙、锣鼓龙,等等。

以家庭成员分:有龙王、龙母、龙子、龙女、龙孙、龙伯、龙公、龙仔,等等。龙子还可分为赑屃(龟趺)、狴犴(宪章)、螭吻(鸱吻、鸱尾、好望)、椒图、囚牛、蒲牢、饕餮、狻猊(金猊、灵猊)、睚眦、嘲风、霸下、金吾、鳌鱼、虭蛥、望天犼,等等。

以近亲、亚属分:有麒麟、貔貅(辟邪、天禄),等等。

通过对龙家族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龙文化的容合性、多样性、广泛性、变衍性和实用性。下面,我们简要分析若干种。

1.烛龙

烛龙的资格比较古老。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和《海外北经》记述,这位以“烛”为名的神龙:生着人的脸,蛇的身子,两眼神采熠熠,睁开来是直竖竖的,合起来是一条长缝。烛龙闭上眼,世界一团黑暗;眼睁开,宇宙一片光明;吹口气,漫天飞雪,寒冬降临;呼口气,艳阳流火,盛夏到来。于是有了白昼和黑夜,有了春夏和秋冬。据说这条烛龙,经常躺在西北海之外的章尾山上,口里衔一枚“火精”,不喝水,不吃饭,不睡觉,也不随便喘息,一喘息便长风万里,雷雨大作。如此能耐,足可以和盘古齐名了(《大荒北经》原文为:“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海外北经》原文为:“钟山之神,名;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袁珂等学者认为,是三国时的吴人徐整参照了烛龙神话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有关传说创造的,因为从时序上讲,盘古神话出现得要晚一些(《山海经校注》)。

关于烛龙的原型,清人俞正燮提出了“太阳说”,认为“烛龙即日之名”

(《癸巳存稿·烛龙》);学者姜亮夫提出了“火烛说”(《楚辞通故·烛龙》:“烛龙”即“祝融”之音转;“古人束草木为烛,修然而长,以光为热,远谢日力,而形则有似于龙。龙者,古之神物,名;神,;烛龙”。)。

何新、张明华等学者根据古籍中对烛龙的描述,推测烛龙的原型是自然界中的极光(《诸神的起源·烛龙神话的真相》)。极光是出现在南北极等高纬度地区高空中的一种光象,是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对高空中的原子和分子的激发。极光通常呈弧状、带状、褶状或幕状,看上去瑰丽辉煌。这种天象,对古人来说也是奇异神秘,不可思议的。古籍中描绘的烛龙,处在幽晦不明、寒冰积年不化、虫类多蛰伏的北方,和长夜不明的北极相吻合;而所谓的烛龙,身体赤红,长达千里,能用眼睛的开合来控制夜空的明暗,也与极光出现时的情形有吻合之处。据此,似乎可以认为,在烛龙神话的形成过程中,古人将极光现象也容合进去了。

然而,“烛龙原型极光说”也受到了质疑。韩湖初先生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烛龙神话即极光现象”不能成立,“它不但把古籍中的‘北极’和《吕氏春秋》的‘当枢之下’错误地理解为现代地理学的北极,而且无论从人文历史、地理环境和极光现象的特点进行分析‘,烛龙’神话都不可能是对北极极光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那么,烛龙的原型不是极光,又是什么呢?刘宗迪先生认为,“烛龙的原型就是龙星”,准确地说,是秋天的龙星(《烛龙考》,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6年3月24日)。刘宗迪先生的观点建立在他的“龙为星象说”的基础上,其解释有一定道理,但也有牵强之处。

2.蛟龙

古人将“蛟”说成无角、有鳞、鱼身、蛇尾、头细、脚小、声如牛吼、能伤人害人之物。相传唐尧时,有大蛟为害,曾使“三河俱溢,海渎同流”(《拾遗记·虞舜》)。南方吴越一带,如遇到蛟出壳的那一天,常常是洪水飘荡,灾害一方,被称作“发洪”。蛟还经常爬上岸来伤人吞人,甚至连老虎都敢用尾巴将其打昏缠起,然后吃掉。苏东坡据此作诗道:“潜鳞有饿蛟,掉尾取渴虎”。这些特点和哪种动物最接近呢?鳄,尤其是湾鳄,正好具备这些特点。

河南禹州有一口“禹王锁蛟井”,据说大禹治水时,曾把一条兴风作浪、危害一方的蛟龙,用千斤铁索,锁在井底,使其永不为害。唐宪宗时,一条黑蛟龙在南昌东湖作怪,刺史韦丹在一条白龙的帮助下,用三支神箭将黑蛟龙钉住,然后用铁索捆起,一头拴在西山万寿宫的千斤金鼎上,一头系在铁柱宫的铁柱上。从此,东湖不再有水患。

周处除蛟的故事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据说周处年少时不注重修养,为乡里所患,与长桥蛟、南山虎并称“三害”。后来周处幡然悔悟,不但自己弃恶从善,还入水斩蛟,上山射虎。三害皆除,群众拍手称赞,周处也就成了江苏阳羡的“第一人物”。

蛟和龙是有区别的。清人钱泳《履园丛话》记有一则“蛟与龙斗”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区别。说是清代嘉庆年间,苏州元和县一个名叫龙墩的地方,忽然出现一条蛟与龙相斗,顿时冰雹大作,狂风拔起树木,暴雨如注。结果是损坏民房庐舍五十余家,男女数人失踪。有一人随风而飞,被龙攫了一把,背上爪痕显然。有一家失去米五十石,随风飞去数十里。又一家船四只,牛一头,与船舫牛棚一齐上天,不知所往。据目击者讲,那蛟形似狗而大。起初是一条由东方飞来的黑龙与蛟斗,后来又有一条白龙从北方飞来帮助黑龙。斗了一阵子后,两龙相继飞去。如此描绘,我们可以判断:这里的蛟,差不多就是鳄;而龙呢,大概是龙的又一个容合对象——龙卷风,也只有龙卷风有那么大的力量,那么大的气势。

蛟的凶残猛悍,很容易使古人产生畏惧感,进而将其神化,即纳入龙的容合过程。神化后的蛟就升格成“水虫之神”——蛟龙了,所谓“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述异记》)。在古人心目中,蛟龙比蛟要强得多,也好得多,所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蛟龙甚至可以在天地间腾跃,纵横四方,泽被万物。

学者郭兆祥提出,蛟龙的原型不是鳄而是鲨鱼,认为鲨鱼“生活在河海中,它们轻者上百斤,重者为数吨,因其性凶猛,又以捕食鱼类为生,当然为鱼之长”(《龙图腾原型新探》,中华龙凤文化网2006年9月14日)。

我们认为鳄、鲨鱼,还有鲸鱼等都可能是蛟龙的原型,因为大凡龙,取材对象都是多元的。

辽宁省营口市20世纪30年代曾发现一具动物骨骼,据《营口市志》记述,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营口第六警察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让人参观。

当时的《盛京时报》派人采访,称之为“龙”、“天降龙”、“营川坠龙”、“巨龙”等,同时还配发了照片。营口市民争相观看,附近城市专程来参观者也络绎不绝,购买往返营口的火车票都因此紧张起来。后又有报道,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校渔捞科的张老师判定其“确系蛟类”。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多方采访,拍摄制作了题为《破解七十年谜团》的专题节目公开播放,片中得出结论,认为“是鲸鱼搁浅,然后骨骼拼错”。

3.乌龙

谈“乌龙”首先得说“乌”。“乌”字最早为乌鸦的象形字,“乌”即“乌鸦”的本义。由于乌鸦全身被覆黑色羽毛,因而“乌”便有了“黑”的引申义。这样,“乌龙”的首要的意思就是黑色的龙,即“黑龙”。

民间有不少关于乌龙的传说故事。如《望娘滩》:村童喜儿在溪水中拾得一珠,不慎吞入肚内。于是,头上生角,眼珠突出,嘴巴咧开,身子拉长,伏砚舔墨后,变作乌龙,轰隆隆腾空而去。他的父母一面追赶,一面大声呼叫。叫一声,乌龙回一次头。一共叫了十八声,乌龙回了十八次头,回头的地方就聚起十八个沙滩。乌龙惦记着父母乡邻,每年都要回家乡行雨。人们感念乌龙,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要从烟囱里冒一股青烟上去,使乌龙能准确地认出家乡。还有《珠凤与乌龙》:村姑珠凤打水时挂上来一条小黑蛇,她怜惜地将黑蛇放回井中。回家后屋中出现一位英俊小伙儿,小伙儿说自己是一条乌龙——渭河龙君的五太子,诚谢小姐救命之恩。又将一颗宝珠放到她的手中,说这是颗龙珠,放入水缸,可免天天挑水之苦。珠凤照办,果然甜水满缸,用之不竭。不久,尹姓财主欲强抢珠凤顶债,珠凤愤而投井,被乌龙搭救托起。尹姓财主又来抢亲,乌龙现出真形,口含龙珠,喷水逐浪,将财主一帮人冲入渭河,作了鱼鳖之食。天霁云散,乌龙和珠凤笑逐颜开,结百年之好。这两个故事中的乌龙,都是以肤色为名的,即黑色的龙。

龙是神物,现实生物中不会有,有的都是龙的容合对象及种种“化身”,比如蛇、马、狗等,都有龙之喻、龙之称,故而古人诗文中的乌龙,多指黑蛇、黑马、黑狗。《搜神后记》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晋时会稽人张然,养狗名乌龙,有家奴与张然妻私通,密谋杀害张然。关键时刻,乌龙咬伤家奴,救了主人一命。唐代诗人白居易诗句“乌龙卧不惊,青鸟飞相逐”(《长庆集·和梦游春一百韵》),李商隐诗句“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李义山诗集·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用的都是这个典故。

乌龙还是茶名,指产于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介于红茶、绿茶之间,俗称“绿《红镶边”的乌龙茶。此茶为何称“乌龙”?有地名转化说、茶树品种转用说、宋元龙凤贡茶演变说等多种。流传于福建的一则传说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