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依依不舍。这个出身平民的开国君主最大的才能是用人,而且是用比他本事大的人。他见没法挽留,就说:子房之心,我岂有不知?如今你我分别,你有什么话就直说,我无不依从。张良说:项羽没有杀您是因为怕天下人说他不仁不义,但心头是提防着您的。请汉王在撤军入蜀之时,烧尽栈道,一可以断绝后路,让军民安心耕种操练;二可以让项羽认为您偏安一隅,不再提防您回师三秦之地;三可以隔断军中细作的音信,有利于保密。待汉王军队练成,再出师平定天下。
果然,项羽探得刘邦烧栈道而去,心中的石头落了大半。不过,对于张良一直帮刘邦出谋划策,项羽很不爽,就不让韩王回到封地,命韩王和张良到彭城。到彭城后,又把韩王成降为穰侯。之后,又杀了韩王。张良在项伯的掩护下逃出彭城。看来,在职场上交一两个换命的朋友是必要的。
刘邦入蜀后,得到了另一豪杰韩信,拜为大将军。在张良逃归刘邦的路上,听到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突然袭击三秦的消息。张良非常担忧,因为韩信的军队与章邯的军队一旦胶着,项羽只要率骑兵来攻,刘邦就危急了。以前,刘邦虚与委蛇,依张良的计谋与项羽周旋,现在等于是撕破了脸,再无回旋余地。为今之计,只有设法不让项羽亲率援兵来。
张良想到了齐国的田氏。前面讲过,“田齐”世家是后来齐国的统治者。在秦二世时期,齐地的田荣也拉队伍反秦,不过由于经常不听项羽的招呼,在分封天下时项羽没有给田荣封王,田荣就杀了项羽封的人自立为齐王,并联合彭越、陈余等强人对抗项羽。张良抓住这个关节做文章,搜罗了大量情报,请项伯转交给项羽,说明田荣才是大王最大的威胁。项羽毕竟年轻,一直瞧不起刘邦,对章邯等秦朝的降将也没有好感,心想不如让你们互相残杀,待我收拾了田荣再坐收渔利。于是留军师范增守彭城,亲率军马攻打田荣,不管章邯死活。
有了韩信这样的千古名将出马,刘邦很快平定了关中,并收服了五位诸侯,团结人马五六十万。最重要的是,张良因韩王被杀已彻底死心,可以日夜为刘邦出主意了,被封为诚信侯。
6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洛阳大会诸侯,汉军向楚军正式宣战。各诸侯军马群情激昂,欲趁项羽与田荣作战的时机,东下夺取楚都彭城。张良却不认为攻下楚都就算是拥有了天下,因为项羽手下猛将如云,单兵战力远胜汉军。汉军虽有韩信这样的将兵奇才,但诸侯之间相互猜忌,并不是铁板一块。他把这种看法对刘邦讲了。刘邦不以为然:项羽纵使是神仙,怎么能打败五六十万兵马?再说我们还有关中之地。于是起兵东下,果然一举攻克彭城。
此时的刘邦有大军在手,又暴露出了痞子贪色好财的嘴脸。面对楚宫中的美女、珍宝,刘邦再不想与韩信、张良扯什么军机大事了,大门一关,醉生梦死起来。可见,一个人的天性想彻底改变是多么困难的事。
项羽在山东听到老窝被刘邦这个他一直瞧不起的人端了,气得双眼喷火,选定三万精锐疾驰而回。刘邦万没料到项羽来得这么快,加上各路军马节制不力(估计都在泡妞、喝酒、耍钱),五六十万人马全线崩溃(诸侯们听闻项羽之名就不战自降了)。赶忙穿裤子逃跑的刘邦,逃到老家沛县时只剩下几十人跟随。
这回刘邦彻底没电了。可以说他的心已死了。你想,几十万人马被项羽三万人打得落花流水,还谈什么平定天下?无论部下怎么劝,他都听不进去,只想找个地方待着,不想再玩命了。但是,仍然有不少冲散的部下来投。刘邦引兵到了虞地(今河南省虞城一带),觉得兄弟们跟着自己没有前途,万念俱灰,找了个避风处,把张良叫过来说:遭此大败,才知子房见识远卓。这段时间以来,我苦思冥想,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土地,而是人才。函谷关以东的土地,我不要了,只要有人能打败项羽,我就把这些土地送给他们。
这是刘邦政治生涯中的一大转变。先前,他贪大求全,认为只要兵多、占的地盘多,就可以成为天下之主。现在他明白了,项羽天纵英才,就算自己拥有天下多半土地,夺取了重要城池,只要项羽在,他就没办法睡安稳。作为刘老板的高参,张良非常高兴。一个人能“舍”才能“得”。那么多王公贵族都悟不透的道理,让这个出身农民的亭长看透了。
张良深知刘邦的脾性,在低落时最容易听进意见,一旦成功就得意忘形(今天的大老板们不也是如此吗)。于是他趁机进言:项羽出身将门,其在楚国的绝对领袖地位不可动摇,所以他的士气高,战力强,仅拼兵马是无法胜他的。臣观察了很久,当今天下能够帮助主公打败项羽的只有三个人。刘邦一听,一扫往日颓废,眼睛发亮,急问:哪三个?
张良详细做了介绍。第一个是韩信,因为韩信是千古罕见的将兵奇才,用兵极有法度,所以大王您要厚待他;第二个是英布,英布是项羽手下最勇猛的战将,被封九江王,但英布对项羽明服暗不服,利用好矛盾就可以成为我们的友军;第三个是彭越,这个人是强盗出身,非常狡诈,前番彭越与田荣结盟对抗项羽,如今在梁地(今河南省商丘一带)拥有很强的势力,只要给他好处,他就会出力。
刘邦听了,心中有些疑惑,就问:这三个人既然那么厉害,怎么肯死心塌地为我所用呢?我军彭城兵败时,韩信在城外按兵不动,差点让我丢了性命,这个人还可以信任吗?英布,囚徒出身,提着脑袋的主儿,现在的地位是项羽给的,他会背叛项羽吗?彭越,首鼠两端之辈,虽拥有兵马,但仍然改不了强盗的习性,他为何要投奔我呢?
张良分析道:韩信被主公直接提拔为大将军,心头是感激的。韩信这个人的唯一野心是实现他的军事理想,就是要成为名震天下的大将军。彭城之败时,如果他不保存实力,汉军精锐就完了,所以他是顾大局的,请主公不要生气。英布先前投奔的是楚王,后来楚王被杀他不得已才投了项家军,但在项羽讨伐田荣时他托病不前,只派手下带了四千人出战。而到了项羽回攻彭城时,他干脆以病重为由坐视不理,说明他深知项羽为人,早晚必容不下他,主公只需派能干的使者去说知利害,允诺富贵,他必然倒戈。到于彭越,与田荣结盟已经触怒了项羽,他要不投奔主公没有别的出路,只要主公答应事成后封他为王,他就会助主公攻打项羽。说到底,是主公的仁信宽厚让天下人看到自己的前途大有希望,而项羽不施仁德以武力强迫各路人马屈服,在道义上就输了一筹,主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这一记高明的马屁拍得刘邦浑身酥麻,马上派人厚慰韩信,稳定军心;派人到英布那里游说,正好项羽也派人来传令,刘邦的使者当着项羽使者的面宣布英布已经降汉,英布无奈只好杀了楚使归附刘邦;彭越收了刘邦的好处并相信了汉王的许诺,决定在后方滋扰楚军。于是,刘邦又重整旗鼓,在荥阳驻军与楚军对峙。
张良认为荥阳有地理优势,汉军可以勉强守得住,应该将时间留给韩信平定北方,让广大的北方作为稳定的大后方,提供兵源钱粮,解除汉军侧翼威胁。刘邦担心荥阳守不住,张良认为只要英布驻军荥阳以北的虎牢关、彭越不断在楚军后方骚扰劫粮,可以牵制楚军主力。在这种布局下,韩信果然不负所望,基本靠自筹军马,相继平定了代国、赵国、燕国,大军直逼齐国。
范增为项羽出谋,派精兵断了汉军的粮道,汉军恐慌,情势危急。张良外出巡视去了,刘邦便与谋士郦食其商量办法。郦食其说,以前商汤伐夏桀,封夏的后代于杞;周武王伐殷纣,封殷人的后代于宋。周王朝正是分封天下诸侯才得以立朝,春秋战国时代都因诸侯各自有自己的利益才达至天下平衡。秦始皇失德弃义,不仅吞并了六国,还使六国的后代没有立锥之地,所以六国的后人才兴兵伐秦,秦王朝只有两代便灭亡了。如今大王占据的土地已经很广阔了,应当顺应天道,恢复六国后代的王位,授给他们印玺,六国的君主和人民就会归附于您,楚军再讨伐您就成了天下罪人,会被天下人所孤立,到时候会不攻自破。刘邦听了,认为很有道理,就派人刻制印玺,让郦食其带着印玺和文书去封立六国的后裔。
印玺刻好了,郦食其就要动身,张良巡视回来见刘邦。刘邦正在吃饭,就请张良入座,高兴地说:子房,我有大主意了。于是把郦食其的话重复了一遍。张良一听急了,问:谁给您出的主意?若是这样做,您的大业将化为乌有!
刘邦一震,赶紧问:为什么。张良顺手拿起根筷子,说:借主公的筷子,臣给您画一下天下形势。
第一条:商汤灭夏封夏桀的后人,是因为已经灭了夏桀,主公现在已经置项羽于死地了吗?(刘邦摇头。)
第二条:武王伐纣前,已经有把握能取商纣的人头,主公有把握取项羽的人头吗?(刘邦摇头。)
第三条:当年武王攻进殷都,修建圣墓、释放罪人、表彰贤者,现在主公能做到吗?(刘邦摇头。)
第四条:武王伐纣后,把获得的财物都拿来分给穷人,您能将现在的钱粮全部拿出来分给百姓吗?(刘邦狠狠摇头。)
第五条:周朝建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表示不再打仗,现在您能放弃武装去从事文教吗?(刘邦摇头。)
第六条:春秋与战国时代,天下从未有一刻安宁,只因各国都想扩充自己的地盘,而周王室名义上统领全国,实际上被强国操纵,主公您认为分发了印玺就可以让天下诸侯俯首听命吗?(刘邦再摇头。)
第七条:当今天下的有志之士抛亲别友来投奔您,无非是想功成之后得到封赏,如今您却想恢复六国,把利益让给根本没有寸功可言的六国后人,试问谁还会为您效命呢?所以,假如您采纳了这个主意,您的大业就玩儿完了!
刘邦如梦初醒,当即命人把刻好的印玺销毁。
但荥阳还是扛不住项羽的进攻,刘邦在陈平的计谋下脱身,后来再聚拢军马依荥阳北面的广武山筑城,项羽也筑城对垒,两军之间隔着一条六七十丈深的鸿沟。汉军后方有粮,楚军这边缺粮并要防范英布和彭越的骚扰,想速战而刘邦又不应战,气得项羽想吐血。最后,项羽想了一个办法,引刘邦出来说话,突然放了冷箭,正中刘邦胸口。刘邦强忍剧痛,笑着说你小子没射准,只伤着脚趾了。张良赶紧护送刘邦回城。
刘邦就要躺下休息,张良及时阻止他道:主公中箭,很多将士都看见了,如果这时您卧床不起,军心定然浮动,对面楚军会趁机来攻,我们只有死路一条,还请主公上车检阅以安军心,消除军中疑惑。刘邦听了他的话,咬牙登车到营中巡视。将士们见刘邦安好,都安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