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个司马穰苴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继姜尚之后的著名军事家。但是,司马穰苴家道中落,一身学问无处施展。晏婴在推荐他时对齐景公说,穰苴文能服众,武能威敌,请君上试用看看。齐景公一来嫌司马穰苴卑贱,二来“三杰”已经掌握兵权多年,担心换将会引来“三杰”的仇恨进而逼宫,就敷衍晏婴说:国相推荐的人寡人当然是看重的,就让他先做做守卫都城的将军如何?晏婴说,君上有所不知,穰苴是治军的天才,只能担任统帅。齐景公就说,再看看吧。
晏婴推荐司马穰苴,是公也是私。公,他眼观齐国受诸侯挤压,雄风不再,急切需要司马穰苴这样的军事天才来扭转局面,才能使国家立于不败之地,若是启用“三杰”这等只知勇武不知谋略的莽夫,国家将陷入危亡之中;私,即是经过多年的沉浮,他现在虽然做了相国,但相国是文官,需要与执掌兵权的大将相互协调,才好办事。
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像除掉崔杼那样不露声色地搬掉绊脚石“三杰”,让司马穰苴上位。可是“三杰”如日中天,要兵有兵,有钱有钱,背后还有大家族掌舵,且三人又拜了把兄弟,一个鼻孔出气。这就加大了难度。不过,细心的晏婴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齐景公因多年的内乱害怕“三杰”,并不是特别喜欢他们。若设法收拾这三个莽夫,齐景公也不会怪罪。
机会终于来了。鲁国国君鲁昭公带着国相叔孙蜡来访问齐国,齐景公让晏婴作陪。国事访问,无非是“宾主进行了友好的会谈,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之类的虚文,主要是些文戏,没武将什么事儿。但田开疆、公孙捷、古冶子,这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莽夫,硬要来凑热闹,而且把军装的风纪扣都扣得很严实,在堂下佩剑而立,态度十分骄横。晏婴心想,有外国国君和国相在,这三人一定想表现自己,就心生一计。待二位君主喝醉之际,晏婴对齐景公说:园中的金桃已经熟了,臣去摘几个来请二位国君品尝如何?
齐景公醉眼蒙眬,说道:哪敢劳烦国相?不如让三位将军去摘些来。
“三杰”听了,互相望了一眼,都认为自己是堂堂大将军,怎么能干仆役的活儿?都说不如让宫里的太监去摘。晏婴谦卑地说:三位将军是国家的栋梁,虎背熊腰,臣怕三位将军摘果会把果树压倒,还是我这五短身材爬树比较合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鲁国国君和国相都是我国的贵宾,让宫人摘桃太不成敬意了。
在场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齐景公表面没有发作,心头直恨“三杰”:你们三个不给寡人面子,等着瞧……还是晏矮子关键时刻维护寡人啊……
晏婴像一只大公鸭一样,一跩一跩地摘桃子去了。不多时,果见晏相国端着玉盘,盘中有六个硕大新鲜的桃子。齐景公问:怎么就摘了这几个?晏婴回答:回君上,臣下遍观桃园,只有这六个桃子熟了,其余的还泛着青。招待尊贵的客人,自然得奉上熟桃。说完,先给鲁昭公献上一个,再给齐景公献上一个。两位君主啃了两口,桃汁从嘴角溢出,惹得“三杰”悄悄咽了口水。齐景公咂巴着嘴说:这桃真是难得,叔孙国相天下闻名,应当吃一个。叔孙蜡赶紧说:臣下哪里比得上晏国相?晏国相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甚大,理当享用。齐景公笑道:二位都是贤相,都应该吃一个。两位相国谢过,各自吃了一个。
他们四个吃桃,可把堂下的“三杰”气坏了,心想国君当然该吃,但是两个相国只是耍嘴皮子,上过战场流过血吗?都怒目而视。这时晏婴发话了:君上,盘中还有两个桃子,依臣看应该赏给功劳最大的大臣吃。
齐景公这时也有点明白了,就皱眉问道:这可难办了!我们齐国人才济济,为国出力的人很多,但谁的功劳最大还真不好说。
晏婴趋机点火:君上,依臣看,功劳最大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三位将军都身经百战,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请君上赐桃。
齐景公点点头,对三人道:晏国相说得有理。不过,盘中只有二桃,你们却有三人,寡人要是赏了谁,其他的人一定会说寡人偏心。正好鲁国国君、相国也在场,你们就说说自己的功劳,让大家评判一下,谁的功劳最大谁就能吃桃子。
三人中,公孙捷性情最急,他拍着胸脯大声说:功高莫过于救主。有一次我陪君上打猎,林中蹿出来一头猛虎,是我扑上去把老虎打死救了君上,应该可以吃个桃子吧?晏婴站起来喝彩,给他倒了一樽酒,再递上一个桃子,说:冒死救主,功劳堪比泰山,当满饮一樽,食桃一个!公孙捷饮酒食桃,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只剩一个桃子,急得跳出来喝道:打死老虎有什么了不起的,当年我送君上过黄河时,一只大鼋从水中冲出来咬住了君上的马腿,把君上拖到急流之中,是我跳进波涛中杀了大鼋,救了君上。这样的功劳,不该吃桃吗?齐景公当场承认: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若不是将军斩鼋除怪,寡人焉有命在?理应赐桃。晏婴连忙把酒、桃送上,大赞古冶子盖世无双。鲁国君臣也说:了不起。古冶子喝酒吃桃,豪气干云。
“三杰”的“老大”田开疆不像公孙捷和古冶子那么着急,但心胸狭窄。听了几位大人物都直赞公孙捷和古冶子,根本不提他,心肝气得犹如刀割一般。他倒不是想吃桃,而是希望得到公正的评判,因为若论功劳,的确他最大。于是,他阴沉着脸说道:要论功劳,你们两个只是匹夫之勇,而我带兵讨伐徐国大获全胜,徐国君臣降服,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其功劳直追齐太祖,却无人提一个字!你们却在这里提打虎、杀鼋的小事,不害臊吗!
晏婴见火已燃起,赶紧加了些油:田大将军的功劳,看怎么评了。若论征战,自然是田将军胜;若论忠心事主,还是打虎、杀鼋更直接。当然,田将军的功劳够得上吃桃子,但桃子已经没了,只好等桃子熟了再吃了。田开疆气得双眼喷火:你们以为我想吃那破桃子吗?你们这是成心羞辱我!没想到我出生入死为了齐国,却换来这等侮辱,我还有何面目站在朝堂之上!说罢,抽出宝剑,往脖子上一抹,顿时尸横当场。
在场的君臣惊呆了。公孙捷见“老大”自杀,十分羞愧,叹道:刚才不过是戏言,要论功劳的确是田大将军最大,我们功劳小却自己出来邀功,自是无颜于世!于是也拔剑自刎。
转眼之间多了两具尸体,古冶子也沉不住气了,想起兄弟三人结义时的誓言,大哭道:是我害死了二位兄长!当初我们亲如骨肉,如今为了一个桃子竟然不顾盟誓之言,苟活下去必遭人耻笑!说罢也挥剑自刎。
齐景公倒没吓着,鲁昭公脸色大变,半天才起身说道:三位将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为何如此气短?晏婴趁机说:国君有所不知,此三人是莽夫,非将才。齐国有司马穰苴,胸中所学,直追齐太公,一人可抵十万雄兵。鲁昭公大骇,赶紧回国去了。
齐景公对晏婴的阴招心知肚明,又见他趁机把司马穰苴作了宣传,就依了晏婴的意思,把司马穰苴提升为大将军。于是齐国因晏婴和穰苴一文一武而震慑诸侯。
这便是“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今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讲究气节的春秋战国时代,士大夫最怕的不是死,而是受辱。其实,现代人爱面子、守尊严,其心理基础是一样的。我们对吃多少苦、受多少罪都可以忍受,但要是有人瞧不起你而且当面说出来,能够不介意的人没有几个。所以,“荣辱”二字如一柄长剑的两面,杀人不见血,在生活中须慎重对待。
4
晏婴流传于世的故事很多,大多数是在外交场合如何巧舌如簧、战胜对手的故事。但他如何与老板齐景公相处,或许对我们来说更实用。
大凡帝王,刚上台时比较谦虚,久了则刚愎自用,很难听进属下的意见。历史上因为“进谏”被杀的人多得数不清,除了落个“忠君”的虚名,于事无补。做老板的助手,就是要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图一时痛快。晏婴在处理与老板的关系上很有办法,有时知道老板不愿听,但事情又必须办,就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法子。
有几年,由于气候不好,庄稼歉收,民间闹了饥荒,甚至有易子而食的事件发生。作为齐国的国相,晏婴有责任救民于水火,数次进谏请齐景公开仓放粮赈济百姓。齐景公不同意,认为国家粮仓是战略物资,一旦打起仗来没粮草就瞎了。这个好大喜功的老板不仅不放粮,还命令晏婴为他筑造一座高台,供检阅和游览之用。晏婴灵机一动,赶紧把这事揽下来,命令手下的官吏四处招那些没饭吃的民工,提高他们的工钱,让他们到很远的地方取土,慢慢施工。齐景公催促,说可以就近取土,费那么大的事干什么?晏婴回答说:远方的土更瓷实,建筑质量就会更好,并说明凡是好的工程都必须“慢工出细活”,君上让我筑台我就要筑天下最好、最气派的。齐景公高兴。结果,这个工程花了三年才筑成,齐景公满意,百姓也渡过了难关。
齐景公时期,齐国推行“刖刑”。这种酷刑就是砍掉受罚人的脚。不少大臣谏言废止,但齐景公说:没有严厉的刑法,国家就不安定,不允许人再提此事,否则问斩。有一次,齐景公问晏婴:你家靠近集市,你知道现在的物价如何?晏婴答道:当然知道。齐景公问:哪种物品最贵和哪种物品最便宜。晏婴回答说:当然是假肢最贵,鞋子最便宜。齐景公一听,就晓得是由于砍脚太多的缘故造成的,于是不久就废除了刖刑。
齐景公爱马,一匹最心爱的宝马突然死了,齐景公大怒,下令把养马的人抓来肢解,众臣越劝,齐景公越怒。晏婴闻讯后赶来,对齐景公说:这小子竟然把君上的爱马养死了,是该肢解!齐景公没料到晏婴站在他那一边,心情稍好了一点。晏婴接着对刀手说:你们知道尧舜肢解人的时候,是从身体的什么部分开始的吗?齐景公听了,自然知道尧舜这样的仁德之主是不会肢解人的,但又不想收回成命,就说:凡是人犯了罪,都要受到处罚,没什么好说的。晏婴深表赞同,并说:君上要治这个人的罪,也得让他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这样他死了也能让百姓知道您是一位严明的国君。齐景公同意,命人把养马人带上来。晏婴指着养马人的鼻子,高声说道:君上要杀你,如今我让你死个明白——君上让你养马你却把马养死,这是第一个死罪;养死的马又是国君最喜爱的,这是第二个死罪;因为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百姓听说之后一定会私下里说国君不仁,诸侯听说之后一定轻视齐国,这是第三个死罪。你知罪吗?齐景公听后,当场释放了养马人。
齐景公好色,后宫中最宠姬妾婴子。婴子得病死了,齐景公三天三夜水米不进,呆坐在婴子的尸体旁,不准入殓。大臣们进谏,根本于事无补。众臣都慌了,不知该怎么办。有人出主意请国相来。晏婴进宫,不劝,只是小声对齐景公说:君上不必担忧,我这两天到海滨的仙山上请了一个高明的术士来,这个人有起死回生之能,但请君上不要说出去,免得找他的人太多。齐景公一下跳了起来,大喜道:相国说的是真的吗?晏婴严肃地说:臣下啥时候蒙过您哪!齐景公马上请晏婴叫术士来。晏婴诡异地说:不过,一切要听臣下安排,君上必须离开并洗浴吃饭,否则就不灵了。齐景公想都没想,就依了晏婴,出门洗浴吃饭去了。待齐景公一走,晏婴下令马上把死人入殓。然后去找齐景公,齐景公抓住他的手急切地问人救活了没有?晏婴只得实情相告:君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术士,臣下见尸体都臭了,才将婴姬入殓,还请君上早日让她入土为安。齐景公大怒:晏婴,你敢欺君!你把寡人当小孩子吗?寡人要治你的罪!晏婴说:君上,你难道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全国的臣民都盼望您带来福祉,您却为了心爱的女人失去了为君的道义,难道您要让大臣寒心,百姓失望,诸侯耻笑吗?大臣和国外的使者在等着您上朝啊!齐景公并非昏聩之君,只因伤心过度乱了方寸,经晏婴这么一“骗”,就强打精神上朝去了。
孔子在三十五岁那年,通过齐国大夫的引荐拜见齐景公,齐景公也虚心地听他讲治国的道理,但越听脑袋越大,就找晏婴,问孔丘这人很有学问,能不能大用?晏婴说不能用。齐景公不解。晏婴告诉他:有学问与治理国家是两回事,孔丘盛装打扮,烦琐地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节度,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如果君上想用这一套来治理齐国,除非您能坚持上百年。齐景公嫌麻烦,对孔子敬而远之。
5
齐景公在位五十八年,是齐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他能使齐国由乱入治,中兴大业,文治武功可圈可点。特别是重用晏婴、司马穰苴等人,听得进忠言,是他的一大优点,证明他是一个务实的老板。
晏婴活到七十八岁,善终。观其一生,崇尚实用,极善急智,处事从容,确为机变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