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智谋观止
2959900000010

第10章 晏婴,机变大家的为官之道(1)

晏婴,字仲,又称晏子,齐国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对内,他忧国忧民,辅以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灵活,又坚持原则,出使不受辱,始终捍卫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孔子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1

晏婴是一个名人。司马迁把他与管仲并论,甚至感叹自己如果与晏婴同代的话,愿意为他当马车夫。

晏婴没有彪炳史册的业绩,但他的智谋具有普世价值,主要有以下几条:如何与老板相处,且能让老板采纳自己的意见;如何既保持尊严又施展自己的手段;如何临机智变处理复杂棘手的问题;善于发现和推荐人才;既兼济天下,又独善其身。因而,晏婴在齐国做了五十五年的高官,辅佐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君主,经历了血腥风雨却始终不倒,实在是一个为官的天才。

晏婴除了出身很好,学习成绩很好,其他条件都不行。有好事者按春秋时代的尺寸计算,晏婴身高不到一米四,而且长相并不好看,老鼠须,眯缝眼。一个人的海拔上不去,是很困难的事。幸好晏婴是官二代,他的父亲晏弱是齐国的上大夫(只是比国卿低一级的官职)。齐灵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56年),晏弱病逝,二十三岁的晏婴继任。这么年轻就身居高位并不多见。

2

齐灵公所在的年代,晋国称霸。一开始齐国还服从,后来就不太服气,参与诸侯混战,欲仿效百年前的齐桓公,恢复齐国霸主的地位。但精明的晏婴一眼就看出,齐灵公是表面喊得凶,其实内心没有勇气,是个矛盾纠结的人,断然不能持久。

晏婴是怎么看出来的?细节。齐灵公就好比今天“口头有主义,心头无方寸”的官员一样,说一套做一套。遇到这样的老板,高参再有才华也难以施展。譬如,齐灵公的后宫美女很多,天天穿得花枝招展,灵公看烦了,就让她们女扮男装,也许是想借此提振一下他的“阳气”。宫里女人的穿戴,是当时的流行信号,于是全国的女子都效仿,大街小巷“不爱红装爱武装”。齐灵公大怒,命人撕破她们的衣服,折断她们的腰带,强行禁止,但效果不佳。齐灵公百思不得其解,问晏婴。晏婴说:君上纵容宫内女子女扮男装,却对百姓禁止,就如同把牛头挂在国门却在宫内卖马肉一样。齐灵公这才下令宫中女子不再穿男装,这个现象很快就消失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晏婴把君民放在一个平台上考虑,而齐灵公则只顾私欲、摇摆不定而不行王道,比晋献公更甚,所以这样的老板容易种下祸患。齐灵公早就立了公子光为太子,却又改立宠姬所生的公子牙,把公子光流放在外。齐灵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54年),这位做事不靠谱的国君病重,权臣崔杼悄悄把公子光迎接回来复立太子,并杀死了公子牙母子,其手段比里克更残忍。齐灵公闻变吐血数升而亡。公子光即位,是为齐庄公。崔杼自然就当了权倾朝野的相国。

当时晏婴虽为上大夫,但毕竟入职时间短,又不愿参与大贵族之间的党争,所以没有发言权,只希望齐庄公能够重振朝纲,干一番事业。然而齐庄公也不是明君,他有两大爱好:女人和勇士。按说,君主喜欢女人并不是什么大错,齐桓公就好色,管仲认为不是主要问题。可这个齐庄公与曹操一样是重口味——喜欢别人的女人!无论古今中外,喜欢别人的女人是极其危险的事,曹操这样的牛人都差点被杀,何况齐庄公这种靠权臣扶起来的君主!当然,这种事晏婴即使知道,也不好明劝,因为君上喜欢的不是别人,是相国崔杼的夫人棠姜。

如果说贪淫好色是私事,那么崇尚武力、不顾道义就是公事了。齐庄公继位后,设置了“勇士”的爵位,只要谁孔武有力,就招来封官晋爵,因此地痞流氓涌入朝堂,作恶市井,搞得乌烟瘴气。后来,又向晋国叫板,想以武力征服天下。晏婴屡屡劝谏,认为为君当先行安定国内,向百姓施惠,待国力强盛再图霸业。齐庄公对这个矮子很不耐烦,干脆明确告诉他:你那些道理没用,想干就干,不干滚蛋!晏婴看到老板如此玩火,心灰意冷,就把家中的财物分给百姓,带着妻儿老小到了乡下,一边渔猎耕种,一边教书育人。不出几年,这位从朝堂退隐的高官的贤名传播四方,在百姓中赢得了口碑。

齐庄公六年(公元前548年),被惹毛了的晋国联合诸侯大举攻齐,朝野上下都很害怕。但这个贪恋脐下三寸的齐庄公,不以国家为重,心头却想着崔杼的老婆。正好,莒国国君前来进行国事访问,齐庄公让大臣都来作陪,崔杼装病没去,实际上已经对他亲手扶上君位但又给他戴绿帽子的齐庄公起了杀心。他知道齐庄公得知自己病后就会到他家假装探病,实则要趁机与棠姜亲热,就预先在家中埋伏了刀斧手。

齐庄公果然以探病为由,到了崔杼府上。见崔杼“病得起不了床”,假装安慰几句,就迫不及待地去了棠姜的内室,让自己的“警卫员”守在门外。但是,齐庄公还没来得及与情人调情,院门就关了,愤怒的崔杼带兵杀了进来,警卫员被当场砍翻。齐庄公求饶不成,跳墙欲逃时被射杀。

听到国君被杀的消息后,晏婴不顾个人安危,带着随从骑快马赶到齐都吊唁齐庄公。到了崔杼家门前,就要往里闯。随从拉着他说:您这是要为国君殉葬吗?因为当时确有不少大臣听说国君死了,就迂腐地上门找死,而更多的大臣则走了两条路:逃走或是赶紧巴结崔杼以求活命。

晏婴对随从说:殉葬?难道齐庄公只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要为他而死?

随从:既然不为他而死,为何不逃跑还要到这里来?

晏婴:我为什么要逃跑?难道这是我的罪过?

随从:那我们就回家吧。

晏婴:国君都死了,我能回到哪里去?君主作为万民之主,理应主持国政。如果君主为国家而死,臣下就应该为他而死;君主为国家而逃亡,臣下就应该跟随他逃亡。但如果君主为自己的私欲而死,臣下为什么要为他去死?

晏婴这些话当然是讲给里屋偷听的崔杼听的。不来吊唁,有失为臣的本分,天下人就会觉得晏婴怯懦;来吊唁的人,就是崔杼的仇人,活命的希望不大。但晏婴的聪明在于,他借与随从的对话阐明了自己的主张:一个不顾臣民而只顾自己私欲的昏君,臣下不必为他去死,但出于礼节,还是要来吊唁的。他事先设置了这个情节,如果崔杼再杀他,就会失掉民心。崔杼弑君是因为君主过错在先,以晏婴在百姓中的影响能说这样的话,比他找寻各种理由为自己辩白要管用得多。晏婴吃准了这一点,所以敢来。

于是,崔杼眼睁睁地看着晏婴闯进了自己的家门,脱掉帽子哭悼齐庄公,然后从容离去。崔杼的死党——大夫庆封要杀掉晏婴,崔杼不准,说:他是百姓敬仰的人,说得极有道理,杀他会失去民心。庆封说:那就没有办法收拾这个矮子了吗?崔杼说:不要急,我有办法。

随后,崔杼和庆封拥立齐庄公的弟弟杵臼为国君,是为齐景公。崔杼自封右相,庆封为左相。齐景公年幼,崔杼专横,庆封阴毒。为了巩固权势,掩盖弑君大罪,崔杼把满朝文武大臣都驱赶到太公庙,派兵内外把守,逼迫大家歃血为盟,表示效忠于他。稍有违迕,即被处死,有七位忠贞的大臣当场被杀,气氛十分恐怖。

整这事儿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逼刺儿头晏婴就范:不从则斩草除根,去掉政敌;从则视为“楷模”,众臣莫敢不从。于是,大臣们都目不转睛地看晏婴如何应对。

晏婴还是端起血酒,对天盟誓道:我晏婴忠于君主和国家,凡是助纣为虐的人都不得好死!说罢一饮而尽。崔杼恼羞成怒,恶狠狠地用剑顶着他的胸膛,要他重新发誓。晏婴毫不畏惧。这次庆封做了“好人”,他耳语崔杼:您杀齐庄公是因为他无道,所以国人并无很大的反应;但晏婴是民众爱戴的大臣,杀了他您将失去民心,不杀您将得民心。崔杼只得放了晏婴。

实际上,晏婴此次也是有备而来。他见崔杼为右相(首相),庆封为左相(次相),就起了离间之心,私下找人去对庆封说:崔杼狼子野心,弑君就是想专权。您的才华比崔杼高过百倍,为何要屈居左相之位呢?新君年幼,但具有明君的智慧,您要团结贤能之臣为国除奸,成为新君的首辅之臣,必将万世扬名。

奸人最喜欢用奸计,就是所谓的狗咬狗。这一点,晏婴看得非常清楚。他清楚庆封决不愿甘居于崔杼之下,就煽风点火。庆封正愁没人帮他,见当朝最有人望的上大夫都这样看问题,当然不能让晏婴死。阴险的庆封表面仍与崔杼穿一条裤子,却暗地里与晏婴往来。

经过一系列闹剧,齐国终于暂时平静了。庆封想当首相想得发疯,暗地派人向晏婴求计。晏婴当即支招儿:崔杼家中正闹废长立庶的事,家事难断,您乘隙挑起内乱,崔杼相信您,会请您出面调停,您即可斩其根,再向国君邀功。

庆封得计,暗地里将崔家的人挑拨得互相残杀,搞得鸡犬不宁。崔杼没有办法,来求庆封帮忙。庆封假装不知,“大惊”道:这也太不像话了!您若想制住他们,我愿代劳。崔杼高兴地说:人言虎不食子,我的两个嫡子崔成、崔疆要杀我钟爱的庶子崔明,你把他俩抓进牢里看管起来,我让崔明拜你为父。庆封说:这个好办,但请您回避一下,免得我不便行事。

结果,庆封带了甲士将崔府围得水泄不通,下令见人就杀,崔氏一门,竟被杀得一个不剩,所有车马服器,也都搜取无遗,又烧毁房屋,随后便向新君汇报了“查抄乱贼崔杼全家”的“壮举”。齐景公虽被崔杼推上君位,但恨他剥夺了自己作为君主的权力,当即大赏庆封,提升他为首相。崔杼听到风声,回家一看,全家死光光,财物洗劫一空,才知道上了庆封的当,又无力回天,在悲愤中只得自缢而亡。

当上了相国的庆封独揽大权,不再需要晏婴了,就在齐景公面前说晏婴的坏话。齐景公虽然也好色,但比齐灵公、齐庄公强太多,心头还是知道晏子是有用的人才,就外派他去治理东阿避祸。庆封专揽朝政,后来家里出了乱子,被田氏权臣逼得逃往吴国避祸,最终被攻来的楚军灭族。

3

庆封之后,齐景公身边没有晏婴这样的能臣,一直被世家望族摆布,继位十年也未能亲理朝政。他想启用晏婴,不过陆续传来的都是说晏婴治理东阿不力的坏话。齐景公召晏婴回来,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说:寡人问了那么多官员,就没有一个说你好话的,难道他们都不对,就你一人对吗?晏婴说:君上要听赞美微臣的话,容易得很,请再给我三年时间。果然,三年后,几乎所有的官吏都说晏婴的好话。齐景公很高兴,把晏婴召了回来问他是何缘故。晏婴说:以前臣治理东阿,努力为百姓办事,结果遭到了平日欺压百姓的人的反对,下级的官吏们向臣提出不合法的要求,臣都拒绝了,他们自然不满,就团结一致,说臣的坏话;后来君上想听到赞美臣的话,臣就反其道而行之,结果有权有势的人都很高兴,自然说臣的好话。

齐景公并不是昏君,当即有所领悟,就说:你不要再去东阿了,还是回来辅助寡人吧。

晏婴回朝,通过多方斡旋让齐国大世族归还田产,齐景公逐渐掌握了实权,深感只有依托晏婴这样的贤才国家才有希望。于是任命晏婴为相。

齐景公亲政,又有晏婴为相,齐国逐渐恢复了国力。古代的君主都有一个通病,困难时期尚能与忠贤之臣同甘共苦,一旦熬过了困难期,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齐景公继承了先君“尚武”的传统,国运好转后就开始重用勇猛之人,想通过武力来恢复齐桓公的霸主席位。于是,就出现了“齐国三杰”。

这“三杰”其实是三位力能搏虎的大力士,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公孙捷,一个叫古冶子。田开疆是齐国田氏贵族中人,后来田氏坐大后控制了齐国,可见是齐国最强的力量。公孙捷和古冶子也都出身世家。三人凭借在一些局部战争中取得的战功,又得到老板齐景公的恩宠,作威作福,恨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

晏婴经过长时间对“三杰”的观察,认为长此以往,这三个人将因好战而使齐国陷入被动,而且三人均为田氏效力,对国家不利。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晏婴曾经推荐司马穰苴担任大将军之职,齐景公没有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