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我们的青春与这个世界
28497900000034

第34章 周遭的世界(10)

我们小视了这个时代赋予给我们的力量,我们的言行通过网络可以轻易的传达出去,那些企业领袖的事情,其他国家的情形,这个世界上悲惨的故事等许多跟我们没有关系的事情都在我们的力量下偏离了原来的样子。许多事实并非我们理解的那样,更多的事实是在我们的力量下面成了另外一些事实。而事实上,这个社会上有许许多多这样需要我们关心,但是我们又没有足够的理智和才华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形下,那些不够明智的人已经成为网络上面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

政府对于这样的情形也没有办法,法不责众,那些网络上的言论只关乎于道德,很少有涉及到犯罪的,况且个体和自由和组织权利为了群体利益而对于个体自由进行干涉的这个平衡点特别难找,政府很难找到干预的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上,民众的个体自由和他们的整体利益可以得到兼顾,因为民众对于自身权利和个人自由的感知也更加敏锐。虽然这个认知其实在很多方面并不合理,但是也不妨碍民众激烈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国际局势复杂,其他跟我们国家有利益博弈的国家很早就通过网络来专递一些不利于国家局势的信息,这些信息会让我们国家自己内部普通民众的言行跟他们自身整体利益背道而驰,那些国家的很乐意看到我们国家乱起来。可悲的是有些人也会出于各种心思积极的响应那些并不合理的意见,民众的话语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也渐渐变得更加有分量,因为在群体里面总会找到能够应和你的人,所以组织对于那些妨碍了群体利益的有些做法很难做出合理的改变。

我们做事情,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我们除了关心自己和事物或者团体的利益之后,还有另外一些跟我们直接利益没有关系的事情触动了我们的同情心或者追求快乐的心情,或者还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想要了解但是没有办法了解的很多时候,出于这样的心理,他关心的那些事情或者那个这个团体不一定是他所属的团体,这个团体也许只是存在与社会上的团体,甚至跟他没有关系,他们是一类群体,比如农民工、留守儿童,是一个政府下辖的一个部门,如教育部门、银行部门、各个高校,是一类人的做法,人们对于有可能给自己和群体带来快乐的某些做法或者事物是相当积极的,他们热切的认为自己可以促进这种有好处的事情在对应的方面促进下去,至于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不合理,他们不会考虑这些,他们只负责提出意见,这自然是极好的,但是,这也只是其中比较理智的一部分人,还有另一些不够理智的人,他们在社交网络上面的话语行为已经成为某种不太好的符号。

自我膨胀和信心

这个世界已经是多元化的,即便是再智慧的人,他也只是承认自己的无知,没有人敢说他对所有的事物都了解,对于这个世界的许多事情和自己的了解并不足够。很多时候,我们所理解的那些关于事物的规律或许是浅层面的或许是深层面的,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很多,其实只是因为我们了解的一些知识给了自己造成的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建立在自己之前并不知道这个规律的基础上,这种成就感就给了我们一个错觉,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这种自认为了不起的情绪可能伴随着其他的被压抑的意志或者单纯的激情一起将这个人的情绪推上一个过高的高度,这就是自我膨胀,一般而言,这样一种自我膨胀也可以是一种信心,但是若是程度太过,以至于在行为和语言上面都收束不住自己,那就会伤害到别人,就不该是合理的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见识过城里做鱼的阿Q,他见识过一些城里的场景,于是就在内心身处对于村里的人产生了成就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在内心身处产生相对于村里的人优越感。我们自然都知道,很多时候,这种成就感是一种心理的错觉,我们所了解的许多东西或许是这个世界的一种规律,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它们只在特定环境或现实上面可以起到作用,大多数规律其实都是在一定的语境背景下面起作用的,而脱离语境的一些先验的规律必然很难在实际事务中起到作用,它仅仅表现为简单的原则。比如说康德说到的先天的知识。我们发现的许多东西在某一个环境或者时空中是比较受欢迎的并且也是合理的,实际上,这个世界的那些绝对的规律并不多,那些绝对的多是抽象又简单的,是人依据大量事实总结的,但那些都是最简单的,是人人都懂得的大道理,比如自由最可贵,爱情很重要,每一种结果之后必定都有其原因。我们通常所探讨的都是一些具体事物,但是具体事物必然不是脱离具体环境的,因此,环境和时空变换之后,事情和局势又发生了变化,便又是另一种情形了,在另一种情形下面便只能使用另一种规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