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贪的烦恼而去喜欢;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嗔恨的烦恼而去喜欢;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痴的(比如猎奇、无聊等)烦恼而去喜欢;有的时候……种种游戏公司会利用我们的无名、烦恼和贪、嗔、痴(当然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来吸引我们去玩他们的游戏。
其实,在我们佛教的宣传中,我们也常常利用人们的无名、烦恼和贪、嗔、痴来传播佛教。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宣传方法。当然这是通过善的方法来做佛事,是善将尘劳做佛事,巧用方便度众生的善巧方便手段而已。
回过头来说我们的比喻。我们开始玩上“比较刺激”的游戏之后,我们的意根(思想)就开始造业了,当然因为还没有付诸行动,这个业报还不是很利害。但是已经在我们的八识田里面种下了种子。当然善的游戏也同样,我们一接触这个游戏就开始种善根。
如果我们的定力不够或者说是没有修行,长时间地接触之后,我们往往就会把意根(思想)强化。一直下去强化到自己的自制力极限(跟我们的修行有关)的时候,我们轻则会在嘴巴上去行动,严重的就会在身体上去行动,从而造下严重的业。将来会因为这个业而得的果报就是业障了(注意这里说的是善、恶都是业)。
所以,有的法师讲玩游戏会堕落,甚至堕落到地狱里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这是比较极端人的极端结果。但是绝大部分的人因而堕落是一定的,因为他的八识田里已经被这个“比较刺激”而污染(如果本不干净就会加深污染),将来积聚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付诸行动。
同样善的游戏会引导人们向善,将来得到善果。但是现实生活中善的游戏很少,这是因为我们会感觉这些善的游戏不够“刺激”,从而很少人想玩,最后游戏公司因为效益不好也不愿意生产。所以说玩游戏基本上是属于危险的行为,我们没有必要去涉这个险。
所以,有的人觉得玩游戏没有形成伤害或者说是实践事实,没有什么关系。看了上面的文字我想应该有一点认识了。因为我们的业是身、口、意三业在造,玩游戏至少是在造意业,也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玩“比较刺激”的游戏感觉没有成为事实而认为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我们大可以将玩游戏的时间放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去。只要能够认真,能够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一样充满乐趣。所以最好是什么游戏也别玩,把这些时间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将来网络禅堂建好了,大可以进网络禅堂去坐香,这样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拜经忏悔有来由
禅七结束之后,自己决定开始拜《金刚经》,希望忏悔一下自己的业障。因为今年自己在禅七中昏沉的业障十分突出,甚至于常常在禅堂里打呼噜影响别人。自己十分清楚是自己的老毛病高血压复发了,所以想通过拜经的方式来忏悔这个业障。
拜经这一方法我曾介绍给很多生病的人来忏悔业障,不管被介绍的人是否完成了我给他们规定的拜经功课,他们的病苦都因为拜经减少了许多,基本上都恢复了身体健康。因为拜佛、拜忏、拜经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忏悔业障的方式,所以有这些现象是很正常的。
拜佛、拜忏、拜经是佛教里面的基本修行方式,尤其是近代很多出家人依靠为别人拜佛、拜忏、拜经谋生。这些人虽然被人看不起,认为是“经忏鬼”,但是多多少少也为佛教撑起了一片天地。虽然比不上参禅悟道的出家人,但是也赢得一些感应的事实。
在《清王朝佛教事务管理》里就有定义出家人的职责,其中“代人拜忏诵经,放焰设斋”这样的职责名词。而且在《清王朝佛教事务管理》里面有这样的记载,这样的出家人“占到了百分之九十多,无疑是僧人的主体”,所以,为别人拜佛、拜忏、拜经谋生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其实,从道理上来讲也很容易明白的。人们在专注地求自己的所愿的时候,尤其是虔诚地求自己的所愿的时候,这种专注力也是很强的。在这样的专注之下,自然会有感应的。只是这种专注的时间太短,不能与禅堂里面的参禅人相比。但是这些作用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的。
所以在《清王朝佛教事务管理》里面把出家人分出四流。第一流当然是清高之流了,这些应该都是觉悟之后的人;第二流就是禅堂里面的坐香之流,是将要觉悟之人;第三流是讲经之流,是弘扬佛法的主体;第四流就是放焰设斋之流,是维持出家人生计的。
前三流的人很少,基本上出家人都堕落到第四流了。所以,拜佛、拜忏、拜经是有根据的。不但自己拜佛、拜忏、拜经有好处,甚至为别人拜也能得到很多好处。所以,如果有能力为别人拜佛、拜忏、拜经是有好处的,是参禅人员的一种协助弘扬佛法的手段,也是佛教称为资粮道修行手段之一。
这些修行方式在佛经里面也经常说到的,比如《药师经》里面就有讲到如何帮助临命终的人续命的部分。因为这样的人基本上都是病得起不了床了,自己的行为能力已经丧失,只有靠身边的人来帮助他进行忏悔。希望通过这样的他力忏悔消除罪障,消灾延寿,恢复健康,能够在以后做更多的佛事利益更多的众生。
果竺居士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在母亲病危之际,依《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所说,虔诚发心拜经,回向给身心饱受痛苦折磨的母亲,其孝心感天动地,其精进可歌可泣,终于把踏进死亡之门的母亲保全下来。还有很多的经典都有讲到拜经的好处。
拜经作为一种个人修行忏悔的手段,有诸多的好处,是各种拜忏的一种补充。在历史上有很多这专门用于拜经的地方。比如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风景区内的大愿庵座落在天台峰下,距观音峰约2华里。通往天台之路要绕寺而过。该寺始建于唐,经历代修建,现在面积898平方米。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僧人建此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古拜经台”。还有很多地方都有专用于拜经的古德留下的遗迹,诸如拜经台、拜经楼等等。
拜经忏悔非迷信
经常教人拜忏,这也是我采取的修行手段之一。因为自己尽管一直在努力参禅,但是因为业障太大,总是需要不断地忏悔,自然就会选择拜经这个修行手段了。
大家都知道拜忏是一种集体行动,大家一边唱一边拜氛围很好,很容易坚持下来,对于忏悔我们的业障也非常好。而且历代祖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诵经拜佛方法(仪规),可以为自己或代他人忏悔。这些方法(仪规)始于南朝梁武帝,结集之《梁皇宝忏》。
拜经求忏悔并非为规避业报,而是坦诚认罪,誓不再犯。拜经拜忏即在洗涤心垢罪业,获清净解脱。目前通行忏法仪轨,都是历来祖师依佛经所成,修忏法获感应者,亦不乏其人。盛行至今者,如:
1、《梁皇宝忏》:系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以其后生前嫉妒嗔恚,死后堕而为蟒,苦不堪言,帝遂延揽高僧,搜索佛经,录其名号,共成十卷,为其忏礼。郗氏蒙此功德得度,生忉利天。自古迄今,虔礼此忏,所为所祈者,皆有阴骘感应,为我国流传最久之忏法。
2、《水忏》:又称慈悲三昧水忏,唐悟达国师以三昧水洗人面疮,濯除累世冤业,遂依宗密所撰《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辑成此忏法,至诚虔修,可解宿世冤业。
3、《大悲忏》:又名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系据大悲咒所作之忏法。
4、《药师忏》:又称药师三昧行法,系依《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所作,祈消灾延寿,多礼此忏。
5、《净土忏》:又名往生净土忏愿仪,系采《大无量寿经》及称扬净土诸经所成。
6、《地藏忏》:又名慈悲地藏忏法,所成年代较晚,凡报亲恩或祈父母冥。此外,如:《金刚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千佛洪名宝忏》等,今皆盛行。眷属延僧礼忏,家人亦当斋戒精诚,始能有感,倘能亲自礼忏,功德更形殊胜。
世俗以诵经拜忏可转为冥钱,供鬼魂于阴间受用,此见不合佛法。诵经拜忏乃在消除亡灵业障,超荐其往生极乐,非愚民迷信之作为。忏悔本来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因为想忏悔的人往往生病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不能亲临现场,所以历来都有帮助别人或者说是代替别人忏悔之说。
尤其是在讲如何帮助临终的人续命的部分。因为这样的人基本上都是病得起不了床了,自己的行为能力已经丧失,只有靠身边的人来帮助他进行忏悔。希望通过这样的他力忏悔能够消除罪障,消灾延寿,恢复健康,能够在以后做更多的佛事利益更多的众生。另外,还有一些临终的人病得非常严重,不可能参加忏悔的佛事了,只能由别人代为忏悔。希望经过这样的忏悔消除罪障。在眼前病苦之时减少病痛,能够轻松一点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实现上品上生的目的。
代为他人行忏悔法,是因为有些人无法参与忏悔行为了,有身边的人按照他的意愿帮助他行忏悔法。忏悔法是可以替代别人行的,尤其是病人病得无法自己亲临现场参加佛事,别人帮助他来忏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比如,拜《药师忏》不但是自己能够得到好处还能帮助别人得到很多的好处。经云:“文殊师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比丘僧,昼夜六时,礼拜行道。”
拜忏与拜经可以帮助别人拜,这就是很多小庙目前还接受的为人诵经,拜忏等等做佛事业务之一。因为在拜忏诵经等活动时候,龙天护法将会光临法会,护持法会,为参与法会的人消灾免难。诸佛菩萨没有分别心,但是龙天护法是有分别心的。
舍恶性人是魔业
最近上网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接触外界也相对多了一些。这样一来自然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新老朋友,旧的朋友就不用说了,基本上都有了交流的经验,三言两语就完事。新朋友就要费点时间,比较友善的人还好一点,所费时间不多,要是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就比较麻烦。
因为我总是把日记公布出来,也就伴随着公布了很多自己难以做到的大话。比如我希望能把每一个人都看成好人,这样自己就能在当下进入极乐世界。所以,我总是在为自己找种种的借口,去适应比较难缠的人或者说是恶性人,甚至要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们。
就连日常生活中遇到最讨厌的蚊子,我也在想方设法去发现它们的美丽或者说是好处。因为我的修行实在太差,对于这些事情就没有办法做到无功用的程度。因此要想从内心里面去喜欢蚊子或者说是恶性人,我实在还差远了。所以,极乐世界离我还是要经过十万亿佛土。
今天诵《华严经》时发现,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魔业在障碍自己去到极乐世界。先看经文:“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何等为十?所谓:蕴魔,生诸取故;烦恼魔,恒杂染故;业魔,能障碍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舍生处故;天魔,自憍纵故;善根魔,恒执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识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业。何等为十?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恶心布施,嗔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盘离欲寂静,是为魔业;于菩萨所起嗔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余说悉非,是为魔业;乐学世论巧述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勤求佛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何等为十?所谓: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于佛深法信解不谤,舍离魔业;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离魔业;常求一切菩萨藏法,舍离魔业;恒演说法,心无疲倦,舍离魔业;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舍离魔业;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舍离魔业;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舍离魔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
在这段经文的最后一段,很明确地列举出了十种舍离魔业的方法。既然经文里面都有讲了,我想就应该按照经文的内容来做。别的事情先不说,在这里先说说自己的舍恶性人是魔业的问题,经文里面讲得很清楚,对治的办法就是“不自尊举,不自赞叹”。
我平时就知道要保持低调,正像我的日记里常常写的那样,把自己放在低一点;放在边上一点;放在……这样做事情就会顺利很多。所以,不但教别人这样把自己放在低位,自己自然是先要处于这种低位的。因为我早已经尝到过这样做的甜头。
嘴巴上说说很容易,而且教起别人来也很容易。但是,事情到了自己头上的时候就难了。比如蚊子,咬你还要嗡嗡叫着烦你,有的时候真的感觉它就是一个强盗。如何才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它的下面一点呢?这实在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这也是我一直在想办法做到的事情。
找了很多蚊子的好处,观察了很久它的外形,一直在试图想办法把它看得美好一点。也的确找到了一些它的好处,比如它孜孜不倦地要咬人和飞来飞去的努力,的确是值得我去学习;比如它现在白天也出来活动,试图咬人和飞来飞去的努力,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蚊子在我的眼里,白天应该是在睡大觉的。
观察久了,它的外形的确也不是那么令人讨厌,尤其是它安静地伏在某个地方不飞来飞去想咬人的时候。还有看到它的努力与精进,为了生存或者说是为了繁衍下一代,不惜生命地在危险的地方(很容易就会被我们打死,而且是尸骨无存)吸血。一想到这里,感觉自己的确还不如它。
可是,当我被咬得瘙痒难忍的时候,常常还是不自觉地讨厌它,甚至还会无意识地驱赶乃至打死它。最最要命的是,我好不容易对它产生的一点点好感同时消失殆尽。所以,要想把自己的位置放到它的下面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只能慢慢地继续努力。
吃亏勋章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