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人的存在是一种状态--你正与你所做的事情同在,全神贯注于你目前的所作所为。也就是说此时此刻--不是下一刻,也不是上一刻,才是你需要投入的最重要时刻。但是,大多数人却都在忙着做事,懊悔做过的事,或是到处乱跑,编制各种计划,我们似乎错失了自己真正存在的此时此刻。
许多人都听过约翰·列侬的名言:“生命就是我们忙着作其他计划的时候,所发生的一切。”悲哀的是,通常的状况就是如此。我们总是非常关心即将发生的事,或是已经发生的事,而忽略了眼前正在发生的事。
我们生活在狂热的步调中,导致了我们的心灵饥渴、干涸。大部分的人都很难再轻易获得满足,我们都变成了刺激狂,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满足,对“接下来呢”这句话上了瘾。我们感受不到生命中纯粹的快乐与美丽,而是被待办事项弄得身心俱疲。
我们实在太忙,没办法专注于眼前所做的事,因为我们已经在计划下一个活动了。我们总说自己需要多一点时间。但是,如果某件事取消了,我们通常又会塞进另一个活动,然后再度抱怨自己时间不够。事实上,我们已经沉迷于没有时间的状态而无法自拔,因为我们不知道一旦有了时间,还可以做些什么。
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社会,大多数的人际经验经常被简化成没有人情味的网络化状态,跟人沟通时需要的是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虽然因特网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能在弹指之间把信息传送给对方,但人们也构思着网络可以发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用途。而运用不当的时候,就会变成逃避主义者不想活在当下的最佳解决方法。
要解决这个问题,似乎就要用自己的“存在”来重新认识自己。找出在你充满目标、责任而忙碌不堪的生活之外,那个独立又安静的自我。这个部分的你会因为只是存在而获得满足--而不是因为你又完成了某些工作。
要重新认识在你意识之中那个聪明又自在的自我,就要实践一下什么事也别做!没错,就是无所事事。看起来这好像不太可能,但回馈却会很丰硕。不要担心,我并不是说要呆坐好几个小时。一开始只要一两分钟,之后慢慢再增加。安静地坐下或躺下,就能像魔法一样让你的头脑保持清醒沉静。
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头脑就像是孩子喜欢的雪球,如果一直不停地想一件事,思绪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们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做,我们的心就有机会沉淀、平静、休息,重新灵思泉涌。脑海中没有了纷乱的杂音,内在的智慧就会自然呈现。与其说是我们在思想,更像是发自内心的思想在主动地为我们工作。
当你开始练习之后,会发现自己对无所事事的状态感到比较自在,不会再想着要把空白时间都填满各种活动。最后,你的时间表与生活都平静下来。
平静下来之后,你会反省到自己正活着与呼吸着,都是一种奇迹。我们的两个女儿在大约三岁时,都曾经惊呼道:“我们这样活着不是很古怪吗?”成人在忙碌不堪的生活中,早已忘了提出这种迷人又惊讶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能回归自己的存在,这种童稚的热忱就会重回我们心中。为什么不从今天就开始试试看呢?你的生活会变得超乎想象的平静安详。
91.多付出百分之十的同情心
同情心与内在的平静是息息相关的,当你的心中充满同情心时,几乎不可能有过度的压力或不快乐。
我把同情心看作是了解另一个人的悲伤、痛苦或困难的途径。就像是你通过无家可归的人或贫穷国家的瘦弱男孩的眼中,看到他们面对的生活。其实也就是要试着把自己的脚套进别人的鞋子,花一点时间来思考他人的窘况,或是关心受苦的动物、即将绝灭的热带雨林。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同情心的角落。在我们的心中,同情心的影响力非常大,得以让我们无条件地付出自己,不论是多小的部分。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我们无法在人间做大事。我们只能用大爱来做小事。”她说得没错,通常这都是事实。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许多小事。我们可以付出我们的时间、爱心、想法、金钱、技术,或只是我们的一份无私的爱。
同情心有两种非常强的力量。当然,最明显的力量是鼓励我们参与解决问题,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为人服务,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个月十美金对你我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但对其他人来说却可能非常重要。如果手头比较紧,或是你更愿意这么做,也可以贡献你的时间来做义工,就算一个月只有几小时,也可能对某个有需要的人,或是需要爱心帮助的组织机构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的女儿肯娜有一次很兴奋地对理查德说:“爸,如果我一天捡十袋垃圾,一年就可以捡三千六百五十袋垃圾了!”她也真的有贯彻她的计划。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我们就看不到垃圾遍地的景象了。
不过,同情心除了能为别人服务外,还跟一个比较私人的结果有关。原因非常简单,同情心与内在的平静是息息相关的。当你的心中充满同情心时,几乎不可能有过度的压力或不快乐。同情心是一种温暖的感觉,能抚慰心灵。它就像一张保护毯,避免我们承受太多的竞争、压力、贪婪、生气或野心造成的伤害。这是一种内在的平衡作用,能让你一方面负起责任、有行动力,缔造成功;另一方面又能够令你放松、有智慧、大方、体贴与平静。同情心的力量如此之大,所以就算你的目标只是要帮助自己,也值得予以发挥。
同情心会随着练习而成长。你越注意自己心中那个同情心的角落,那个部分就会越健全、越扩大。关键在于每天花一点时间省思人性中艰难的一面。一开始可能只是静坐一两分钟,但你马上能发现截然不同的世界。静静坐着,想想你能如何为这个世界服务,其他的自然就会水到渠成。让自己从每天的责任、计划、目标中清醒过来,让同情之心带给你灵感。或许你会想到自己可以帮助某一个组织,或者能想出一个方法,对身边的人更仁慈。
同样重要的是,如何把同情心扩展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人、朋友与同事犯了错,我们会有耐心面对吗?有人超车到我们前面,我们能算了吗?我们能容许每个人都有坏运气或出错吗?餐厅的女招待服务不周,或是售票员动作太慢,让队伍大排长龙时,我们会记得要原谅他们吗?就算那个坏脾气的邻居不配让人笑脸相迎,我们还是能够对他一展笑颜吗?就算我们情绪不佳,也愿意倾听朋友或情人诉说烦恼吗?
类似这许许多多的方法,都能让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变得更有同情心。
虽然这是没法量化的事,但我猜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多出百分之十的同情心,我们就能解决世上发生的许多问题了。此外,我们也会更快乐一点。我希望你能加入我的行列,把自己的同情心角落变得更大、更明显。让我们每个人从预算、时间、思想与行动中拨出一点资源,在心中创造出一个多元的美丽角落--同情心的角落。
92.记住,情绪低落只是暂时的
情绪低落是一种警告,只要你不把它看得太严重,也许没多久,你的情绪很快又会飞扬起来了。
情绪低落其实算不了什么,当然,除非你刚好觉得很低落。当你情绪高涨的时候,会不会想着自己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我敢打赌你不会这么想。如果你跟大多数人一样,当你情绪高涨,犹如站在世界的顶端时,你的情绪就像风一样让人难以察觉。
所以,情绪低落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情绪低落时,所有的事情看起来都不一样了,包括工作、人际关系、家庭生活、财务等等问题。情绪低落有着很强大的力量,能够影响你对生活的看法,甚至你的过去看起来都会有点不同。当然,并不是生活真的瞬息万变,而是你的情绪变了。
我想到了一句老话:“有上坡,也一定会有下坡。”情绪就像爬山,在任何一座山顶的两边都是往下滑的山坡,我们的心也没法永远保持高峰的状态,因为在那里我们找不到平衡点。
记住这一点会很有帮助:不论是什么状况,情绪低落的真正含义就只是情绪低落而已。只有当你炒作这种感觉,并从中编造故事,赋予它多重意义且过度分析时,低落的情绪才会主导一切,影响你对生活的看法。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恐惧心理,生怕一旦情绪低落,就会终生如此。然而,只要你能认清低落的情绪只是暂时的,不要看得太严重,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心情很快又恢复了。
一生中有些时候,我们会碰到真正的问题与麻烦,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地解决。不过,幸好大部分时刻发生的都只是一些小事和小问题,我们只需要学习如何去认出它们,而不要随便信以为真,大惊小怪。要处理真正的问题与麻烦,绝不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而是要在你觉得有能力处理的时候。不过,如果你非得在情绪低落时面对问题与麻烦--工作上十万火急的事、个人冲突、某种坏消息等等,就要先明白这时候你的判断力可能不太正确。
要锻炼一下警戒心,检视自己的判断力,给自己一点空间包容自己的低落情绪。记住,如果这个问题真的需要你费神解决,那么当你情绪变好时,问题也还会在那儿等着你。等你感觉好一点了,你的智慧会重新浮现。同样的问题看起来就截然不同了。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例子:前几天,我女儿的学校出了一些问题,造成了家长与学校行政单位之间有点紧张。因为同事之间的冲突,一位优秀的老师打算离开这间学校。家长们包括我在内都决定,最好的办法是写一封信给学校为那位老师说话。当我坐下来重新读一遍我写的信时,发现自己不只是情绪很糟糕,而且还正在气头上。虽然我已经签了名,也打算寄出去了,但我决定这件事没那么紧急,还是等过完周末,看看我的感觉如何再说。果然没错,等我脱离情绪低落期后,便觉得那封信措辞太强硬,还需要柔和点。
你可以花一点时间想象一下自己有一枚情绪戒指。这枚戒指的意义是提醒你什么时候是情绪低落期。当它闪烁着红光时,就在警告你,不要把思想与感觉看得太严重。它在告诉你,现在的你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有自我防卫心,更容易反应过度、吹毛求疵。你的生活看起来比真实状况还要困难、压力重重。你会有点十万火急的感觉,想要立刻理清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尽管在情绪低落时会出现焦虑急躁的情绪,感觉很想要做些什么,但你有责任认清,此刻并不是处理问题的最好时机。最聪明的做法是等情绪过去了再说。只要你放手,这股情绪自然就会消失。
当然,我们并没有一枚真正的情绪戒指。不过,我们有一个更可以信赖的解决工具--感觉。感觉会精准地告诉我们,现在我们头脑中的状态是什么样子。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细心观察自己的感觉现在是什么状态。情绪低落是一种警告,显示你的思想偏离了常轨。只要你不把它看得太严重,也许没多久,你的情绪很快又会飞扬起来了。
93.遇到挑战,一步一步走就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论是什么样的挑战,你都能一步一个脚印地面对一切。
最近我有一次很奇妙的经验。我到好友丽莎在意大利的家与她共度了几天时光。沿着登山步道爬山是我们渴望已久的事,从那里可以看到壮观的湖面、绵延的山峦与古老的意大利村庄。
当你看着一座山时,很容易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常用爬山来比喻人生的挑战。站在山脚下时,望一眼就会明白,爬山的计划像是一个难以克服的挑战。你立刻开始评估、测量,产生一些自我怀疑的想法:“要爬这座山真的很难。上帝,我会不会累坏呢?真不知道自己爬不爬得上去!”
但是,在经过一开始的迟疑之后,你决定要勇往直前,踩着自己的步伐,一步一步往上爬。
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脚步上时,你只会看到眼前出现的是什么。你很享受登山带来的乐趣,让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每一个脚步、每一分、每一秒,并获得了满足感。如果你去注意还有多远才会到山顶,就会因为想着这件事而觉得疲惫,这样子是否能爬上山顶就很难说了。
如果你偷偷地往下望,也会因为发现自己走了那么远而觉得惊诧。走路就像是另一种静坐冥想,只要你的思想不来干扰你,不知不觉中你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山顶。
我们的生命中一定会有挑战。我们不明白的只是哪一个挑战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处理每天的挑战与一步步爬山很类似。如果你能一次只踏出一步,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你就能处理生活中出现的任何疑似障碍的状况。如果你想要把所有的问题一把抓,带来的风险可能就是无法到达终点。
不要挂念未来,也不要沉湎过去。在面对挑战的时刻,我们需要全心全力善用所有的资源,如果担忧过去或未来,我们的思路就会模糊不清。如果你循序渐进、脚踏实地解决问题,挑战就不会那么难以克服了。
当你为自己设定一个特殊的目标,比如戒掉不良嗜好,或是面对不好的消息时,就会出现一座属于你的山头。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论是什么样的挑战,你都能一步一个脚印地面对一切。
94.生与死之外,都是小事
毕竟,生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过一旦我们定义出哪些是小事后,就比较容易保持冷静客观了。
想要学习别为小事抓狂,先确定对你来说什么是小事,会很有帮助。这样当你为了某些事抓狂时,就会有一个参考的依据,可以提醒你自己保持冷静的洞察力。
要找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小事,或许最简单的方法是花一点时间,想想什么才是大事。我们都可以说出哪些是大事:严重的疾病、死亡、毒品、饥饿、虐待儿童、家庭危机、破产或失业等等。很少有人会争辩说这些不是严重的大事,它们确实是。
而当你想通了这一点,其他的事情就自然可以归类为小事了。当然,如果有人闯进你家或是偷了你的车子,理查德跟我都不会认为这是小事。但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却常常把以下这类其实是小事的问题渲染成天大的麻烦:譬如在我们面前超车,忘了回一个电话,或是我们的腰围比自己希望的还要大上一厘米等等。事实上,在我们定义什么是小事之前,大多数人都会无意识地把所有事,像计划中的一点小问题、微不足道的烦恼,全都当作大事。就算我们不认定这是大事,处理起来的态度也会像处理大事一样严肃。
很少人喜欢洗碗,但是记住自己多么幸运能拥有这些碗盘,会很有帮助。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于交通阻塞。没有人会喜欢塞车,但是,仔细想想,拥有一辆车或其他形式的交通工具,其实是一种豪华的享受。孩子在抱怨的时候,真的很惹人烦,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就算孩子偶尔会抱怨,拥有可爱的他们真的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