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2665100000007

第7章 让人格充满魅力(2)

那么口碑是什么?口碑是你这个商品的品牌。假设你现在是一个消费者,你要买空调,你到了电器商厦,在那么多令你眼花缭乱的品牌面前,你买哪一台呢?我想去除价格因素外,你当然会选择你心目中的名牌。为什么选名牌?因为名牌比较靠得住,你相信名牌代表了这个品牌的质量与服务,名牌是一种保证。那名牌是如何形成的?名牌首先质量要好,但更重要的是,名牌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商家通过媒体发布品牌形象,顾客使用下来觉得好,自然就相互介绍口口相传了,据说有96%的消费者购物时并不去研究产品的具体的技术指标之类的东西,而是听别人介绍。

教师与空调如果都作为一种产品,相比之下,人们一般可能更容易对空调质量作出评估,而对教师劳动的评价却不那么容易了,因此,教师的“品牌”比空调的“品牌”更具有决定意义。

所以,你看是不是教师应该比其他任何行当的员工都更珍惜自己的“名声”呢?而且,如果你打算一生从教,那你就得做好时刻保护你的名声的思想准备,否则,你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瑕疵而贬值。

既然对教师而言,口碑是那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别人口中和心中树起一道“丰碑”呢?我想,办法有很多,道理却只有两条,一是要有丰富的知识,二是要做受人欢迎的人。

首先是知识丰富。我们都是教书的,而心中居然没有书,这是不可想象的,人们总是天然地本能地敬重那些博学之士。假设有三种人都受人羡慕和敬爱,一是博学的人,二是当官的人,三是有钱人,你看人们更敬重谁?更持久地敬重谁?更真实地从心底里敬重谁?苏格拉底说:“在所有的事上,凡是受到尊敬和赞美的人,都是那些知识最广博的人,而那些受人的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的赞扬,就当努力对你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

其次要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对教师而言,只要去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就会有好的口碑。我们有时可以容忍一个平庸的人,却不能容忍让人不舒服的人。什么样的人是让人欢迎的呢?我想,这种人应该具备四个特点:一是热情,二是真诚,三是善良,四是宽容。

第一是热情。人们喜欢热情的人,因为他们为烦琐的贫乏的工作和生活注入活力,他们制造欢乐、化解矛盾,他们使冰冷的办公室充满生趣,他们身上总是有一种积极的力量,使人们愿意凝聚在他周围。

第二是真诚。与真诚的人交往可以不设防,因而格外轻松。人心隔着肚皮,有时却咫尺天涯,而真诚却开出连接两颗心、两种思想观点、两种个性之间最短的路径。

第三是善良。我理解的善良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善良的人特别能为别人着想,尽力为别人去做些什么,表面上看似乎吃亏了,可实际上他获得的回报将更多;善良的人善意地揣摩别人,因此,善良的人自己活得轻松;善良的人善待别人,因此,总是受人尊重和欢迎。

第四是宽容。如果说善良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宽容就是“己所欲亦勿施于人”,这是一个无限多样、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可以欣赏统一一律,但更要学会欣赏差异,我们能欣赏与自己的秉性不同的人和事,我们可以不赞同,但我们可以欣赏,那么我们就学会了宽容。人们愿意和宽容的人在一起,是因为宽容的人不挑剔,人们不喜欢被挑剔。如果学会了宽容,那么也就学会了尊重。

一个热情的人、真诚的人、善良的人、宽容的人,一定是受人欢迎的人,受学生欢迎,受同事欢迎,自然也就受领导欢迎。你到处受欢迎,就会有一个好口碑,也就成了名牌,你就有了竞争力。

所以,珍惜你的名声吧,用名声赢得掌声。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出生以后,上帝都会在他的脖子上挂两只袋子。一个挂在胸前,里面装的是他人所犯下的过错与缺失;另一个大袋子背在背后,里面装的是自己犯下的过失。

所以,人们总是容易注意到他人所犯下的过失,并习惯性地将其他人的错误装进胸前的袋中,久久不能忘怀。但是,却压根忘了背在自己背上的袋子里,装满了自己的缺点。

人的确有这样的毛病,无论自己是好是坏,都能容忍自己。我们对自己过错的审视,往往不如看待别人所犯的过错那么严重,即便我们有时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过错,也总觉得自己的过错是可以宽恕的。

可是到评判他人时,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会用另外一副眼光去品评他人,爱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总认为别人的错误是无法原谅的,总习惯用最苛刻的语言批评别人,就好像自己从没犯过类似错误似的,这就是人很少看到自我缺失的毛病。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时代制作“浑天仪”与“地动仪”的科学家张衡到了地府,阎罗王知道他颇具智慧,就问他:

“人间有许多的官员陆续来到地府,我要查看他们为官是否公正不阿,相当费事。你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一试便知?”

张衡拿了一个特制的天秤给阎罗王。阎罗王一看,那天秤一头的盘子极其巨大,另一头却很小。

张衡对阎罗王说:“凡有做官的来到地府,你只要把他的乌纱帽作为砝码,往小盘子上一放,他所管辖范围的老百姓立即被摄入了另一头的大盘子里。如果放乌纱帽的一头比装老百姓的那头重,那他一定是个坏官,反之如果百姓那头比乌纱帽这头重,那他就比较好。”

天秤在阎罗王那儿放了一晚。第二天阎罗王上殿时没有戴乌纱帽,因为他嫌那顶帽子太重了。

判官难为,连阎王都不一定公正,在批评别人之时,能不戒慎恐惧吗?

当然,这并非在说为官不公可以原谅,我们只是想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公正不阿的,谁都有可能犯一些小错误。富兰克林曾说过:“平凡人的最大缺点,就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其实,人性中掺杂着伟大与渺小、善与恶、崇高与卑微,我们彼此都差不多。只不过有些人性格较强,机会较多,有些人性格懦弱,机会较少罢了,但在骨子里,人性是相似的。不要总以为自己有多么好,如果细致地记下自己生活中的每个举动,每个意念,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也有许多在自己眼中只有别人有的错误呀!明白这个道理,会使我们容忍他人,如同容忍自己一样。

既然责己不必太严,对于他人的一些小过失,为什么不可以宽以待之呢?尤其是站在我们面前的还是一个个懵懂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恕己之心恕人,宽容孩子的过失呢?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宽阔的心灵能包容万物,教师的心能包容各种各样的孩子。

王永明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山东省胶南市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副校长王永明深受学生敬重,这缘于王永明对学生的宽容、大度。

那一夜,王永明值班。熄灯的铃声刚刚响过,嘈杂的学生宿舍渐渐安静了下来,学生们熄灯都躺下休息了。

王永明拿着手电筒在逐一检查完教室的门窗是否关好后,便沿着校园的甬路慢慢地踱步。转过操场时,突然看见不远处的墙脚下放着一把椅子,王永明先是一愣,但很快就猜测出,肯定有学生在上完晚自习后越墙出去溜达了。

王永明关掉手电筒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然有一学生翻墙,黑暗中踩着王永明的脊背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感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一个人。

王永明打开了手电筒,学生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一个装满面包和方便面的塑料袋在手中瑟瑟地抖动着。

看着眼前这位文静的学生那恐惧的样子,王永明没有责怪他,只是用平静的语调轻声地说道:“夜深天凉,快回宿舍吧。”

也许是王永明的举动出乎这位学生的意料,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愧疚地望着王永明,许久他才轻轻地离去……

王永明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记得王永明自己说过:“我相信宽容的力量,因为,大多数学生犯错误,常是偶尔为之,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小题大做呢!”

有时我们常常误以为宽容是一种软弱,是一种妥协,是一种对学生的纵容。

其实,一个懂得分寸的人是不会被纵容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自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尺度。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激励,是一种对错误的人的包容和理解。

对学生的过错能理解、能宽容,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教育理念和人际观念。这是一种无尚的美德,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

一位在山中茅屋里修行的老禅师月夜散步归来,发现一个小偷在他的茅屋里偷东西。

老禅师知道小偷在屋里不会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便从容走进屋里。

看见小偷躲在门后,便脱下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平静地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

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小偷的背影,老禅师感慨地说:“但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照亮他在夜晚的前程。”

第二天早上,老禅师一睁开眼睛,发现那件披在小偷身上的大衣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

老禅师高兴极了:“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

读到这一则故事,我们不能不被老禅师那博大、宽容的慈善之心深深折服,也为小偷得到“一轮明月”,心灵被感化而高兴。这就是宽容的无穷魅力!

有人说宽容是品质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是睿智,是勇敢,如缕缕春风,和煦而轻柔;如滴滴雨露,晶莹而甘甜;如融融阳光,温暖而体贴;如汩汩清泉,滋润而熨帖。

对老师而言,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能,是一种充满温情和期待的爱,更是老师最美丽的语言。

懂得宽容的老师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他们在非常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实现学生心理上的真正减负。

当然,宽容并非是对错误的否认,而是意味着对学生的理解、信任与期望,其效应是唤起犯错误者的自觉,调动起他本身的力量去战胜错误。

学生常会犯一些小的错误,如上课迟到、课上说小话、作业不认真等,老师只需轻轻一点,学生即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对犯了错的学生,不少老师常常大动肝火,疾言厉色地训斥,动辄罚站罚抄,甚至写检查请家长,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可实际效果如何呢?

学生挨骂受训,不仅不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反而将好心当成了歹意,心里怨恨老师,甚至“明知故犯”,和老师唱对台戏,师生关系由此恶化。

与其这样,不如老师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这些错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