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微笑不应该仅仅是教师一种脸部表情的符号,它应该是教师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那种虚情假意、皮笑肉不笑的“包装”式微笑,只能一时迷惑学生。只有当你由衷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尽管你的脸上并没笑意盎然、笑口常开,但学生那颗敏感的心依然可以“读”出你潜在的微笑,这种微笑才真正具有穿透力、激动人心。
想起一首歌曲《笑脸》,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常常地想,现在的你,就在我身边露出笑脸”,而不要让学生“可是可是我却搞不清,你离我是近还是远”,教师要给学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微笑服务。
一句“你今天对顾客微笑了没有?”成为了著名企业家希尔顿经营的名言。那么,就让“老师啊,你今天对学生微笑了没有”也成为教师教育的名言吧。
用爱的关怀感染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的,小心翼翼触及年轻的心灵。”教师也许不是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但他至少应该承担起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
由于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学生的心理困扰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做“衣食教师”,只在意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管理者,还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关怀者。
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因此,“学会关怀”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新目标和新技能,老师要用心去认识、理解、关怀学生,做到一言一行总关情,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到学生的生命里去。
有人说:“关怀是飘扬在空中的小夜曲,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关怀是照射在冬日里的暖阳,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生活的温馨。”
关怀就像串串珍珠挂在学生的心幕上,像朵朵鲜花盛开在学生的心室中。
如果老师能从自己的珍珠链上采撷最耀眼的珍珠,从自己的心室中捧出束束鲜花,它们定会大放异彩,芳香四溢。
我们来看一个曾感动了中国教育界的知名人物的故事:
瘦小的身体、坚定的步伐、自信的微笑、风趣的谈吐,这就是河南浚县一中的优秀教师宋清民!
“人要生活得充实,就得有坚定的信念,有所追求,就得为社会做点什么,不然的话,那只能叫活着,而不叫生活。”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1998年春天,女生叶红面部神经麻痹,需中药治疗,而出门在外的学生煎中药谈何容易。
宋清民老师立即让她把中药抓回来,替她煎。
这样,每天中午和晚上,宋老师都把中药准时煎好让叶红服用。中药太苦,宋清民老师还为她买了糖。
但一个疗程之后,叶红就断药了。宋清明问:“是不是怕麻烦我?你不用担心,我有时间的。赶紧把第二个疗程的药买回来!”
但叶红却依然摇头。
宋再三问其故,叶红才支支吾吾地道:“我家里钱紧张,等我妈发工资了再治病吧。”
宋清民也为难了,他有心帮助自己的爱徒,但一介清贫教师,能有多少余钱呢!
宋清民略一思索,便道:“叶红,不要急,我有办法。”他转身走出门,敲着隔壁的教职工宿舍的门:“李老师,借我点钱!”
叶红鼻子开始发酸。
很快,宋清民就拿着钱回来了:“叶红,拿着,赶紧买药去!
叶红的泪水夺眶而出。
宋清民笑道:“哭什么!等你家有了钱,还给我就是。去吧,别忘了,药买回来了,还得在我这里煎啊!”
经过宋清民老师一个多月的精心照顾,叶红终于痊愈了。她在日记中写到:“我感觉到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充满了阳光……”
后来,叶红顺利考入一所本科院校。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刻,本也清贫的宋清民将一迭零碎的纸币塞到叶红手中,笑着说:“我知道你家里不宽裕,拿去做路费吧,以后有什么困难还要及时告诉我啊!”
类似叶红这样的例子,宋清民连自己都不记得经历过多少个了。
作为学生,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长期担任班主任的宋清民更是以慈父般的爱心关怀着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住校生,他更是常常嘘寒问暖,让学生们都有回到家里的温暖感觉。
开学的第一天,宋清民会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布给学生,并说:“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经济上有困难,你们都可以来找我帮忙。”
当严冬即将来临时,他在课堂上提醒学生要多穿衣服,防止因天寒而生病。
当“五一”、“十一”放长假或者放寒暑假前,他会告诉学生外出旅游和回家要注意旅途安全。
他还通过问卷调查把班上每个学生的出生日期弄清楚,如果上课这一天正好是某个学生的生日,就在讲课之前先向这位学生表示祝贺,同时把准备好的小礼品赠送给学生。
宋清民老师还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变化,当学生有错误时,他拉上一把,给予指点;当学生有进步时,他进行鼓励和表扬;当学生有困难时,他雪中送炭;当学生有苦恼时,他给予安慰和体贴;当学生受到挫折时,他给学生鼓起生活的风帆。
宋清民老师的好,正如叶红给他的信中写的那样:“宋老师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你将我们托在你的肩头,让我们眺望世界,展望未来;您是世界上最坚固的船,载我们驶向理想的彼岸;您是世界上最宽的路,让我们踏着您走向成功。您的无私如同父爱,深沉博大;您的教诲如同母爱,亲切而细腻……”
从学生给老师的来信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高贵灵魂!
我们更看到了“关怀”所具有感化心灵、激励学生进步的神奇力量!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学生成长,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怀之于学生,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一堂精彩的讲课和一条强制性的规章。关怀甚至可以影响学生毕生的格调和色彩。
宋清民信任、尊重、关怀每一个学生,给学生留手机号码,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告诉学生外出注意安全,为学生庆祝生日……正是这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使得温情洒满了学生心田;正是这些不为人注目的小事,使得宋清民在学生们眼中的形象愈来愈高大,愈来愈完美。
透视宋清民,我们发现:只有关怀型的教师能够推动学生的进步,关怀是转化“差生们”的最有效途径。
很多老师总是习惯于把眼光停留在一些出类拔萃的学生身上,而对一些“差生”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其实,那些被人忽略的学生,他们就像干涸的土地一样,更需要雨露滋润,更需要你的关怀和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
失去关怀的人生就像失去控制的船只,摇摇晃晃没有依托;失去关怀的人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不知归宿;失去关怀的人生就像漫漫长夜,昏昏暗暗,没有光明。
作为老师,切不可做一个袖手旁观者,而要用关怀去唤醒学生懵懂无知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关怀的暖意在心底流淌,感到老师是亲切的,学校是温暖的,学习是有趣的。
只要老师多用真情去关怀“差生”,多为他们着想,用真诚换取他们的真心,让他们找回自信,让他们理想的风帆扬起来,相信他们的明天也会很精彩。
关怀的好处,我们已经很明白,很清楚。但是,关怀的方法,却并非每位教师都能做到正确。
有的老师在如何关怀学生这个问题上总是存在着一些曲解,使关怀走上了一条失误的路线。
我们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关怀不是过度的喋喋不休。
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办公室,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百般“关照”,生怕学生听不明白,做不好题,背不出课文,并再三警戒:“不这样,你将来考不上大学!还影响升学率!”
殊不知,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是很难正确理解和珍视老师的劳动付出的,他们的心理也多少有点扭曲,对行为及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带有功利性。
无微不至并不是最好的关怀的方式。
有的老师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都亲自处理,从头至尾,任何细节都不放过,任何问题都要解决,而且还把“多余”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好像学生压根儿就不知道怎么处理,好像学生本来就是没有思想的木头人。
这样下去,倒容易使性格脆弱的更加脆弱,性格倔强的更加具有逆反心理。
关怀,应当讲究适度。
学生有好动、好奇的天性,这难免会有“危险”,有的老师害怕他们出事,出于关怀的角度,对学生这儿也限制,那儿也限制,不仅禁锢了他们的智力发展,而且束缚了他们的个性。
有时,过分的关怀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
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放心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放开他们本来会日益聪慧的头脑,我们不要过分去在意他们的得失,我们不要对他们过多地担心。
如果我们能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关怀的概念及其在教师角色中的意义、教育的宗旨、合适的课程等等,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工作。
美国德育专家诺丁斯认为:“关怀的能力来源于被关怀的体验。”具有关怀品质的教师,西方称之为“以孩子为宗旨的教师”和“温和的指导者”。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就是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设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全面帮助的心理与行为。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在两个方面学会关心:
1.内容方面,要从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提升到在关心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生命成长和生活幸福的全面关心。
2.学会关心的方法,在全面关心的理念指导和技术要求下进行教育和教学,做学生成长的关心者,并培养同样“学会关心”的学生。
用爱的惩罚约束学生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种下的是错误,我们就应该让他尝到错误的后果——受到惩罚。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一味地找“闪光点”来赏识、表扬、夸奖、鼓励孩子,不能对孩子的错误置若罔闻、放任自流,否则,错误会永远是错误,小错误会演变成大错误,到时再来处理,为时已晚,这才真是贻误孩子一生。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副主任的话,非常中肯。我们知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心理健康的人才。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就是让孩子负担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接受惩罚。这其实也就是教育孩子养成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责任心,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故事:一个12岁的小孩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邻居家里的窗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块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当时的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更何况是对一个小孩。他没有办法,回家找到爸爸。他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他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就你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发传单,终于赚回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小孩后来成了美国第23任总统——里根。里根在回忆录里对这件事评论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小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对自己的过错负责。
有了错误就该承担错误的后果,违反了社会道德就要受到道德的谴责,犯了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常识。让孩子为自己的过错负责,本身就有利于孩子尽早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做。”让孩子对他自己的过错负责,让孩子亲身体验过错给他带来的惩罚,然后,孩子就会长记性,少犯错误,进而少受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