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育手段。惩罚与体罚不同,体罚是惩罚中最极端的一种,是违法行为,既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又严重违背教育人道。
作为教师,有权对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施加某种影响和控制,有权做出职责范围内的专业性行为。这是教师的职业性权利之一,也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必要的权利之一,是随着教师这一专业身份的获得而取得的。教师放弃这种权利意味着教师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作为教育者,承担着社会、历史、国家和儿童之间的中介角色,教育活动要求教师肩负国家使命,使教师始终处于教育活动的主导性地位。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一定的纪律、秩序及管理组织形式,要维护教育的实施,教师必须拥有控制权力。
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权力都是一种强制力,都会对权力对象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任何一种权力都是需要限制的,教师的惩罚权力也需要限制。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合理、公正地对学进行惩罚,以达到教育目的。
那么,怎样的惩罚方式才是“爱的惩罚”呢?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英国的皮特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狗的骨髓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能够摆在这家博物馆里的画,人们都以为是什么大画家的作品,其实不然。这两幅画都是一个小学生的作品。
这个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有一天他看见校长有一只很漂亮的小狗,于是偷偷地打死了这只小狗,目的只是想看一下小狗的心脏是什么样子。校长发现自己心爱的小狗被小学生打死了,非常伤心,也非常恼火,想要惩罚打狗者。
怎样惩罚他呢?校长了解到这个小学生打死狗的原因后,作出了这样的惩罚决定:要他画两幅画,一幅是狗的骨髓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这就迫使那个小学生认真地研究狗的内部结构,并由此对动物的组织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欲望。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胸怀的“惩罚”,使这个小学生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这个小学生就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麦克劳德。
我们可以看出,充满爱的惩罚是一种善意的惩罚,能让受教育者暖意地接受,为师者不妨善加使用。
用爱的言行鼓励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他在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总让你操心的学生失望,乃至高举教鞭、横眉冷对、连连讥笑,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机会,如瓦特,如牛顿,如爱迪生,在上学的时候是那些不被老师认同的学生,却成长为令人仰视的英才。如果我们把教鞭、冷眼、讥笑换成鼓励、表扬,那么在你眼里所谓的“恨铁不成钢”的孩子,有朝一日或许就会成为新的瓦特、牛顿和爱迪生。
不要说这是夸大鼓励在教育中的作用。如果我们还不能看到鼓励对孩子保持自信心有怎样的作用,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讽刺、挖苦是怎样击垮一个人甚至毁掉一个人的。
一个男孩上到小学3年级了,写字还是一点没有规矩,乱涂乱画。无论老师怎么要求他,他也改不了这个毛病。于是老师很生气,这一天,当老师再一次看到他交上来的字写得乱七八糟的时候,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他的作业本撕了个粉碎,而且把碎片全部扬到了他的脸上。小男孩脸憋得通红,梗着脖子瞪着老师。老师的气更大了,他厉声问:“你家长是干什么的?平时怎么也不管管你?”男孩不说话。下面有同学小声说:“他爸爸是瓦工。”老师不假思索地说:“我说呢,原来是遗传啊。瓦工不是要和稀泥吗?难怪你字写成这样。我看啊,有做瓦工的爸爸,你也出息不到哪去,干脆回家跟你爸爸学瓦工吧,就当一辈子和稀泥的人!”小男孩眼里的泪终于淌了下来,他慢慢地低下了头。
后来,这个男孩果然就做了瓦工。有人问他,没想过干别的吗?他憨憨地笑笑说:“老师说了,我只能做瓦工,我天生就是做瓦工的料。”老师的一通讽刺堵死了他朝其他方向发展的路,认定自己只能做瓦工。
我不是说当瓦工就没有出息,就是痛苦的。关键是,这不是孩子选择的,而是老师不负责任粗暴的论断,让孩子认定自己没有别的路可走,认定自己只是做瓦工的料。他的一生就这样被老师的挖苦给界定在一个狭隘的圈子里,永远也走不出来了。
报纸上还登过两件事:
河南某中学初三女孩小蔚被诊断有强迫倾向,因为她听课时总感觉老师和同学在用歧视的眼光看着她,导致她不敢抬起眼睛看黑板。因为成绩不理想,她努力学习,但虽然盯着书,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去。家长发现了她的变化后,做了一番调查,原来这个女孩的数学老师曾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她说过:“你这种成绩和智商根本就不用念高中,随便读个技校就行了。”这句在老师看来轻描淡写的话,让她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江苏一名15岁的中学生考试不及格,老师在批评他的时候说了几句:“就这题你还错,简直比猪还笨!”“你考这么点分,拖了全班的后腿,简直就是个废物!”结果,这名学生留下一纸遗书,纵身从7楼跳下,结束了如花一般的生命。
看到这两个事例,你该认识到讽刺、挖苦这种“冷暴力”对我们的孩子身心乃至生命的损害有多重了吧?它不仅会毁掉一个人的信心,更要命的是,它会让一个人彻底地失去生的欲望。所以,如果不想毁掉一个人,那就把尖刻的语言抛得远远的。尤其是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人,一群有自尊需求有被激励愿望的独立的人,同时也是因为尚在成长中,所以心灵很脆弱神经很敏感的人!因此,我们更要做到远离讽刺、挖苦,不吝鼓励和赞扬。
人是需要鼓励的,成人如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如此。讽刺、挖苦可以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同样,赞美、鼓励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我认识一个初中一年级的男孩小峰,学习成绩特别差,而且特别调皮,每天以捣乱、跟人恶作剧为乐事。所有的老师见了他都头疼,哪个班主任都不愿意要他。在学校,他成了有名的差等生。父母对他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索性不去管他。一次,小峰在学校闯了大祸,把一个同学推倒,脑袋磕在水泥台上,致使那个同学当场昏迷。受伤的同学家长闹到学校,非要学校开除他才罢休。从学校背着书包回到家,这个学生的父亲恨铁不成钢,狠狠地说:“你就不学好吧,出事到监狱里我们就省心了!”
于是,小峰更加破罐破摔,学也不上了,整天泡网吧玩游戏。眼瞅着一个好好的孩子就要毁了,父母实在看不下去,流着泪找到了一个教育专家,求他挽救他们的儿子。专家了解情况之后,首先要求他们做父母的,从此抛下孩子不成器、没出息的想法,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多给孩子鼓励,多对孩子讲他们对他的美好期望。然后要他们给孩子重新联系一所学校,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读书。最后,要求他们在联系了学校之后,能让专家和孩子的新班主任谈一谈。
他们按专家的要求做了,专家也见到了孩子的新班主任,于是把对小峰父母的要求又对老师说了一遍,也就是要求老师尽可能地鼓励孩子,而不是讽刺挖苦他。
第一天上学,小峰像个浪荡公子,晃着膀子就进了教室,坐在课桌旁,课本都不往外拿。但老师很有耐心,一直没有批评他。快到中午放学的时候,老师突然发现小峰坐直了身子,表情很认真的样子。老师知道,他肯定不是在听课,也许他只是趴累了,换一下姿势而已。但是,老师还是抓住这个机会,停止讲课,微笑着看着大家:“同学们,我知道大家学了一上午,到中午快放学的时候一定都累了,可是你们看人家小峰,还是坐得那么直,听得还是那么认真。看得出来,小峰同学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我们要向新同学学习啊!”大家把目光都转向小峰,小峰愣了一下,随即面露难为情的样子,但直到放学,他的身子都是直直的。而且,此后他上课的态度也认真了许多。
老师继续依照这个方针,不断发现小峰的优点,不断地鼓励他。结果,孩子一天比一天懂得约束自己,身上的优点也就越来越多。半年不到,他已经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自己,成为一个老师和家长眼里真正上进好学、明理懂事的好孩子,后来还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这就是鼓励的作用,它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巨大的上进心和自信,进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一点并不是故弄玄虚。
不过,不要以为一说“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有的老师就觉得,关乎一个人一生命运的事情,我能做好吗?其实,再简单不过,有几点建议送给大家:
第一,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把鼓励送给学生。每个人都有优点,哪怕学习成绩再差、纪律性再差的学生,也都有可贵的长处,要用寻宝一样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可贵之处。哪怕把眼睛想象成显微镜,无限放大学生的优点、长处。学生取得的每一次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学生付出的每一次努力,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努力,你都要看在眼里,然后毫不吝啬地鼓励他。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将激励的功能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结合起来,把激励性的语言日常化,通过经常的、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促进学生的成长。
第二,鼓励要发自内心,不能敷衍,不能只为了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善于鼓励学生的老师,或者因为了解了鼓励的作用,只为了获得鼓励后的结果,所以“例行公事”、“走过场”,嘴里说着鼓励的话,脸上却是麻木的表情。这样的鼓励,对于学生来说,不如没有。轻者学生会认为:老师的鼓励不过如此,然后我行我素;重者学生会感到自尊心受到挫伤,认为老师是在说反话,看似在鼓励自己,实际是贬损自己,反而挫伤了进取心。既然是表扬、鼓励学生,就要充满真诚,发自内心,带着骄傲的神情,让学生看到你的确在为学生的优异表现而激动。如此,才会感染学生,产生强大的激励效应。
第三,鼓励要本真,不能因为我强调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骄傲和激动就来个超级发挥,如演话剧一般,满嘴溢美之词,甚至夸大其词地吹捧。这样的鼓励和表扬,被鼓励和表扬的学生会感到难堪,无法坦然接受,其他的学生则会对被表扬和鼓励的学生产生看法,或者对老师产生看法,认为老师偏向。
第四,鼓励不是不要批评。不要以为我一再强调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要鼓励、鼓励、再鼓励,就是摒弃批评了。教育,离不开赏识,也离不开批评。只是一味地鼓励学生,却对孩子身上的缺点、犯下的错误视而不见、那样,对学生并无益处。
学生喜欢鼓励,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给予。但是,批评是学生不喜欢的,我们就不做吗?要做。不过,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方式,试着用微笑传达我们对他们的批评,也就是说在批评中有鼓励。这样,既可以对学生的错误加以引导,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比如,一个学生往刚刚扫过的地上扔了一个纸团,纯粹的批评无非是板着脸:“你怎么这么不自觉,没看到别人刚把地扫干净吗?太不懂事了!罚你扫地一周!”而带着鼓励的批评则是另外的景象:“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老师了解你,在我看到纸团的时候,你肯定早在心里想:我赶紧把地扫干净,是吧?”看,既有批评,又表达了对学生的期待。听了这话,学生自然是又愧疚又感激。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自信更重要、更能让人保持快乐心境的了。而要学生保持自信,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鼓励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赏识,会让学生把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鼓励,会让学生把内心最乐观的一面展示出来。对学生来说,鼓励是何等重要!
学会鼓励学生吧,会鼓励的教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