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气等于惩罚自己
2586200000005

第5章 别用生气惩罚自己(4)

费孝通是我国着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曾被打成大“****”,在“****”中被当作了“人民的敌人”、“牛鬼蛇神”。接着,他被送到了中央民族学院在湖北建立的“五七”干校锻炼。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离开书桌,离开心爱的学术研究,但费孝通却能看得开。

在“五七”干校,费孝通成了一个完全的体力劳动者,盖房、烧饭、下田、开沟平地、种棉……然而,劳动却没有使费孝通感到痛苦、不堪忍受,反而使他有一种接触并进入新生活的愉悦。他对自己人生追求的自信还在,对自己学术价值的自信还在,他以“毁誉在人口,沉浮意自扬”的定见,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他想的是,趁筋骨还健,能劳动时,能多体验一下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可能会比在城市要好得多,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多接触一下社会和人心。

费孝通把劳动看作是一种乐趣,对自己被晒得黝黑的皮肤十分自得。60岁左右的人,居然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出得满勤。食欲之好,令同室为之惊讶,皆表“使人折服”。折服之处,不仅指食欲,更在费孝通吃苦能干之间透出的达观心态。

他曾作过炊事员,也被分派过邮递员的工作。他都把这些工作当作新事物去迎接,于细微处体会其中的意义。他干劲十足,刚进厨房一个礼拜,就获得了“很卖力气”的评语。

费孝通在写给在北京的兄长费振东的信中说:“在旷野田间劳动时,呼吸万里,感到人生很真实。密切的团体生活,对入的表现也容易体悉,深刻得多,是活小说。较之旧生活,似乎更有意义。”

“****”是一个是非颠倒的年代,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个人命运天翻地覆,费孝通却能苦中取乐,始终保持达观的心态,这就为他后来的人生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不做爱生气的人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个聪明人,我们都希望我们生活得平静而又欢乐,所以,我们又何必记住那些不愉快,而去糟踏生活呢?

长命百岁,健康长寿的人,永远是心情愉悦,豁达开朗的人。

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先生回忆道:“我们都常常有孩子气的时候”。

“记得,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在一个雪月之夜,我气鼓鼓地坐在屋门前,一副忧郁又对所有事物憎恶的样子。

“在自家庭院前的山坡上,一大群小孩子在玩耍,追逐着,蹦跳着,欢呼着,看他们个个都好开心,而我却没被邀参加。他们居然不理我了,我心里好气恼,虽然附近还有不少孩子没被叫上,但我却只想到我自己。

“越想越觉得闷气,好吧,等着瞧,你们中的人总有求我帮忙做功课的时候,也总有要在我家的池子里游水的时候!

“长大了以后,每每想及这个夜晚,我就暗暗发笑。那是孩子时候发孩子脾气。其实,在我们的成年生活中,又有谁没有过孩子气的言行呢?然而,这种孩子气若仅仅是孩子气的话,或者对我们的生活的伤害仍不至于很严重。但是,如果我们对那些不顺心和有逆于自己意愿的事情、以及阻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的事情和人耿耿于怀,甚至怨恨,要伺机报复的话,那代价就太高了。要知道,生气的人是笨蛋,不去生气的才是聪明的人。”

精神病学家分析说:由于怀恨、报复隐藏于心里,令许多人总陷滞在重重困难和痛苦之中。滞留在心中的侮辱,造成内心永不平复的创伤,它会毁坏人的心理,毁掉生活中许多可爱的东西。这种心理上的怨恨会侵蚀、残害到我们的血液、细胞及组织,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如果怀恨在心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话,记恨他人,或许是有点道理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相反怀恨所消耗的精力之多,足以改进引起我们愤怒的事情。而怀恨本身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只是徒然增加了我们的心理负担,消耗了更多的精力。

所以,只有轻松生活,不做爱生气的人,才能活得更健康;也只有不爱生气,生活才充满了更多的欢乐,自己快乐同时也给别人带去了快乐,才是个更受欢迎的人。

每一天都情绪饱满

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是不会有成就的,最终只能被自己的情绪所淹没和吞噬。只有学会控制自己让情绪每天饱满,才能拥有欢乐、光明和喜悦,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们每天要面对许多人和事。人和人不一样,事和事也不一样,有的人好相处,有的人不好相处;有的事好办,有的事不好办。在对待这一切人和事时,怎样才能保证我们有一副健康、积极的心情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内心深处保留一块平静而独立的空间,并进行适当的情绪调控。除非我们心平气和,否则迎来的又将是失败的一天。花草树木,随着气候的变化而生长,我们要为自己创造天气。要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弥补气候的不足。如果你为他人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那么他们也会报之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相反地,如果你为他人献上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他人也会报之以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你就能获得事业上的丰收,赚取成功的财富。

怎样才能让每天都保持情绪饱满?你要掌握这个本领做情绪的主人,不要做情绪的奴隶。每天醒来当你被悲伤、自怜、失败的情绪包围时,我们就这样与之对抗:沮丧时,引吭高歌;悲伤时,开怀大笑;苦闷时,加倍工作;恐惧时,勇往直前;自卑时,换上新装;低沉时,提高噪音;穷困潦倒对,想像未来的富有;力不从心时,回想过去的成功;自轻自贱时,想想自己的目标;自高自大时,要追寻失败的记忆;纵情享受时,要记得挨饿的日子;洋洋得意时,要想想竞争的对手;沾沾自喜时,不要忘了那忍辱的时刻;自以为是时,看看自己能否让风留步;腰缠万贯时,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骄傲自满时,要想到自己怯懦的时候;不可一世时,应该抬头仰望群星。

有了这些新本领,我们不仅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而且也更能体察别人的情绪。即使面对怒气冲冲的人,我们也能用宽容之心相待,因为他尚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我们更相信明天他会改变,重新变得随和。

我们从此领悟人类情绪变化的奥秘。对于自己千变万化的个性,我们不要听之任之,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只有积极主动地控制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赶走自己的坏心情

坏心情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还会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要让快乐赶走坏心情。

印度大文豪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我愿意扮演一个小丑,在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中老去;我宁可用酒温暖胃肠,不用悲哀的呻吟声去冰冷自己的心。”

我们都希望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被坏心情笼罩。

失恋,被老板炒鱿鱼,生意失败,股票套牢,没评上职称,与邻居吵架……这些都会使我们变得郁郁寡欢。有时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立刻击垮我们,让我们眉头不展。作家刘震云写过一篇小说《一地鸡毛》,小说中有一个人,因为买的一块豆腐馊了,竟至一整天心情大坏,与妻子拌嘴,在机关不开心……坏心情是有害的。首先,它会损坏我们的健康。

坏心情会使人老得更快,会使我们的表情难看、皱纹增多、头发脱落,会使我们得糖尿病、抑郁症,甚至精神崩溃,它也会缩短我们的寿命。得过诺贝尔奖的医学博士亚力西斯·柯瑞尔说:“不知道怎么抗拒忧虑的商人,都会短命而死。”

因此,我们必须战胜坏心情,要设法摆脱坏心情的纠缠。

《北京青年报》曾报导一些年轻人排解坏心情的办法,叫“情绪化消费”。一位叫丹丹的女孩子,月收入不到2000元。接到男友分手的电话后。她什么也没说,下班后逛遍了北京的大商场,不管有用没用,买了不下1万元的衣服。回到家把买来的东西丢到柜子里,抱着毛毛熊痛哭一场。另一个男青年小张,被单位辞退的当夜,满腹委屈地跑到最昂贵的酒店,要了最昂贵的洋酒,喝了一个通宵,然后被送到医院,花了一生中最多的一次医药费。……

遇到不愉快的事心烦、生气、心情恶劣这很正常。我们要设法化解它也是正确的,但不能采取丹丹和小张的做法:原来的愁闷不但没去掉,还添了新的心病。像小张,清醒后他第一个感觉就是:我冒的是什么傻气呀?别的不说,光心疼那一天扔出去的两万多块钱,他就一年没睡好觉。每想起冒傻气的事儿,就要经历一次情绪低潮。这种代价太高了,图了一时之快,弄得自己“民不聊生”。

其实,要化解坏心情,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一种很超然、很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引发坏心情的事实。要自我安慰,不要长久地陷在已发生的不幸事件中,要多去想想那些能令我们愉快的事。

不要为一些小事而烦恼

人活在世上只有有短短几十年,可是有不少人常常浪费很多时间,为一些芝麻大的小事烦恼、生气,这实在是很不值得的事。

有一个最富戏剧性的故事,主人公叫罗勃·摩尔。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岛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学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当时,我正在一艘潜水艇上。我们从雷达上发现一支日军舰队——一艘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朝我们这边开来,我们发射了3枚鱼雷,都没有击中。突然,那艘布雷舰直朝我们开来(一架日本飞机把我们的位置用无线电通知了它)。我们潜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防被它侦察到,同时做好应付深水炸弹的准备,还关闭了整个冷却系统和所有的发电机器。

“3分钟后,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我们直压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弹不停地投下,整整15个小时,有十几二十个就在离我们50英尺的地方爆炸——若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17英尺的话,潜艇就会炸出一个洞来。当时,我们奉命静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镇定。我吓得无法呼吸,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死定了……潜水艇的温度几乎有摄氏40多度,可我却怕得全身发冷,一阵阵冒冷汗。15个小时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舰用光了所有的炸弹后开走了。这15个小时,在我感觉好像有1500万年。我过去的生活一一在眼前出现,我记起了做过的所有的坏事和曾经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我曾担忧过:没有钱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车,没有钱给妻子买好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为一点芝麻小事吵架,我还为我额头上一个小疤——一次车祸留下的伤痕——发过愁。

“多年之前,那些令人发愁的事,在深水炸弹威胁生命时,显得那么荒谬、渺小。我对自己发誓,如果我还有机会再看到太阳和星星的话,我永远不会再忧愁了。在这15个小时里,我学到的,比我在大学念4年书学到的还要多得多。

芝加哥的约瑟夫·沙巴士法官,在仲裁过4万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后说道:“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满,最基本的原因往往都是一些小事。”

实际上,要想克服一些事情引起的烦恼,只要把看法和重点转移一下就可以了——让你有一个新的、开心点儿的看法。作家荷马·克罗伊说:“过去我在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照明灯的响声吵得快要发疯了。后来,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出去露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很旺时的响声,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和照明灯的响声一样,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照明灯的声音也差不多。我完全可以蒙头大睡,不去理会这噪音。结果,头几天我还注意它的声音,可不久我就完全忘记了它。”

哈瑞·爱默生·富斯狄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科罗拉多州一个山坡上,躺着一棵磊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我们,它曾经有过400多年的历史。它漫长的生命里,曾被闪电击中过14次,无数次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能战胜。但在最后,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使它永远倒在了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向里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却是持续不断地攻击。这样一个森林中的巨木,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不曾将动摇,却因一小队用大拇指和食指就能捏死的小甲虫,终于倒了下来。”我们不就像森林中那棵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我们也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袭击,也都撑过来了,可是却让忧虑的小甲虫咬噬,这又何苦呢?拓宽我们的心界,摆脱区区琐事的困扰,站高望远,你就会迎来一个快乐的人生。

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

阿伯拉罕·林肯曾说:“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这就是说,快乐的心情是可以自己创造的。

心理学家M·N·加贝尔博士说:“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是由于客体,而是由于观念、思想和态度而产生的。不论环境如何,个人的活动能够发展和指导这些观念、思想和态度。”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人能随时感到100%的快乐。正如G·肖伯纳所讽刺的那样,如果我们觉得不幸,可能会永远不幸。但是,我们可以凭借动脑筋和下决心来利用大部分时间想一些愉快的事,应付生活中使我们不痛快的琐碎小事和环境’从而使我们得到快乐。我们对小事的苦闷烦恼,在很大程度上纯粹出于习惯。这种习惯性的不快乐反应大多起因于我们自以为有损于自尊心的某种事情。比如:我们谈话时有人肆意插嘴,我们以为某人该来帮忙他却没有来,等等。甚至一些非个人的事情也可能被认为是伤害我们的自尊心而引起我们的反应:我们要乘的公共汽车不得已而来迟了,我们要打高尔夫球时偏偏下雨了,我们急着上飞机时交通忽然阻塞了,等等。我们的反应是愤怒、沮丧、自怜,换句话说:苦闷不高兴。

治疗这种苦闷病最好的药方就是使用造成不快乐的武器——自尊心。不知你是否参加过一个电视节目,看到过节目主持人操纵观众的情况?主持人拿出“鼓掌”的标记,大家就都鼓掌;主持人又出示“笑”的标记,所有的人又都笑起来。他们的反应像绵羊一样,告诉他们怎样反应,他们就奴隶般顺从地做出反应。你现在也是这种反应。你让外在事物和其他人来支配你的感觉和反应。你也像驯服的奴隶一样,等某件事或某种环境向你发出信号——“生气”——“不痛快”,或者“现在该不高兴了”——你就迅速地服从命令。

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变成一个主人而不再是奴隶。正如R·L·史蒂文森所说过的:“快乐的习惯使一个人不受——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外在条件的支配。”

即使在遇到悲惨的条件和极其不利的环境时,我们也要尽力做到比较乐观,即使不能做到完全的快乐,也不要在不幸之中再加上我们自怜、懊悔的情绪和于事无补的想法。

人是一个追求目标的生物,所以,只要他朝着某个积极的目标努力,不管环境如何,他也会感到十分快乐。托马斯·A·爱迪生有一间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实验室没买保险而被火白白烧掉了。后来有人问他:“你该怎么办呢?”爱迪生回答:“我们明天就开始重建。”他保持着进取的态度,可以断言:他绝不会因为自己的损失而只是无穷的苦闷和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