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摘云传奇
24135400000046

第46章 御批

王恭俭走出国子监正堂,唤来自己的马车,吩咐车夫直接去皇宫。

王恭俭坐在宽大的车厢里,再次打开这份沐宇寒的试卷,仔细阅读着,眼睛里充满了热烈,胸腔里却心乱如麻。

“这经义明明是我交给五皇子的范文啊。”王尚书自言自语道,难道这提前交卷的是五皇子殿下?

他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很大。

首先经义的范文,只有五皇子前段时间来问过,当时他以为五皇子关注这次科举,为了博得五皇子好感,他把初选的五个试题的经义范文统统作了一遍,交付给他作研究之用。

不料今日五皇子竟然微服参加考试,令他心中大大吃了一惊。

而一首咏秋的诗,更引起他的怀疑。

五皇子还未及双十,性情敦厚,怎么会作出如此才华横溢的诗来?平常人咏秋,都是借景抒情,秋风萧瑟,抒发点感怀悲情,正常不过,只有像皇子这种不食人间烟火而又高高在上的人,才会喜欢这么超尘脱俗的清新诗句。

既然五皇子能找自己讨要范文,就不能找另外一个参与出题的大学士讨要诗词的范例吗?这么一想,更加相信这个提早交卷之人,就是五皇子。

最匪夷所思的,便是策论的内容了。

普通的举子,看到策论题目,定会先把当今皇上的施政大大夸赞一番,然后提出点不痛不痒的见解去奉承圣上,哪里有人敢去批评?后边提出的建议便更是超前,像他从政几十年,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只有五皇子凭着他高贵身份,敢对他老爹的施政方针提出异议。就算皇上看了,也只会觉得他这个儿子年轻气盛,少不更事而已,不会罪责,换做旁人,早已被安个欺君之罪,人头落地,性命不保了!

而五皇子参加科举,这之中有什么深意,是他要着重考虑的。

当今皇上只育有五子,大皇子和二皇子早年夭折,四皇子幼年大病之后已经痴傻,豢养在宫中多年,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只有三皇子和五皇子有可能继承大统。

三皇子虽然现在是实际意义上的皇长子,但他母妃地位低下,不为皇上所喜,五年前满二十岁时,已经被封为楚王去京南道荆州就藩,皇上身边只剩下晋王五皇子。

五皇子平时看上去与世无争的样子,其实朝中众臣都明白,现在圣上已天命之年,虽然还没有立太子的意思,但是王恭俭心里清楚,五皇子是将来太子之位的不二之选。

想到这里,王恭俭思路渐渐清晰起来。从五皇子一开始问自己讨要经义范文,到今日早早交卷,都是早有准备之事,很明显他这是想向皇上证明他有真才实学,跟皇上要太子之位了。

既然如此,这份试卷的分量就可见一斑了。他作为此次秋闱的主考,亲自把五皇子的试卷交给皇上,凭他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看皇上如何看待这份试卷,便能猜透朝局未来走向,他好提前准备。

王恭俭已年逾花甲,如果能在此事上获得五皇子信赖,来日五皇子若登基,他便是首功之臣,封侯拜相,自然不在话下,而他的子子孙孙,更能获得无法想象的利益。

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正阳门前,王恭俭急急下车,往崇政殿走去。皇宫侍卫认得他是礼部尚书,他又佩着紫金鱼袋,并无人阻拦。

穿过高大的朱红大门和汉白玉铺就七十丈见方的广场,眼前是一片庄严巍峨的宫殿群,正中央便是高达十丈的崇政殿,也是百官早朝的地方。

皇上平时退朝之后,便会在崇政殿后边的暖阁里批阅奏折,处理朝政,这暖阁便是皇帝的御书房了。

“皇上,礼部尚书王恭俭有事起奏陛下。”

杨鼎天虽然五十来岁,却因样貌俊朗,加之平时保养的很好,看上去也就四十来岁的样子,退朝之后,已经换下平时的黄色十二团龙冕服,换了一身鹅黄色的衮服。

“叫他进来。”

杨鼎天继续埋头看桌上的奏章,轻轻说道。

小宦官扬声喊道:“宣王恭俭觐见。”

王恭俭附身低头,小心迈过一尺高的门槛,快步走进御书房。转过一个雕龙白玉的槅门,离皇帝的桌案远远的便拜倒在地,恭敬的行完三拜九叩之礼,这才轻声说道:“微臣王恭俭,参加皇帝陛下。”

“爱卿平身吧,这不是上朝,爱卿不必如此多礼。”杨鼎天轻声笑道,即显示他对臣子的礼待,又不是皇家威严。

“谢陛下。”王恭俭缓缓站起身来,依旧躬身低头。他心里清楚,当今皇上最喜欢礼数周到的臣子,嘴上说不必多礼,但心里却十分计较。

“爱卿今日不是在国子监里巡视考场吗?这时辰科举考试应该还在进行,爱卿怎么来了?”杨鼎天这才放下手中奏折,抬起头来看着王恭俭。

“回禀陛下,今日科举,有一人提前交卷,微臣见此人试卷十分奇特,微臣不敢做主,特带来给陛下审阅。”

说着王恭俭从袖中取出沐宇寒的试卷,双手奉上。皇帝身边的小宦官接过来,呈在杨鼎天面前。

“哦?”

杨鼎天心中奇怪,一个提早交卷的狂生的试卷,能让堂堂礼部尚书火急火燎的亲自送到宫里来,这其中肯定有内情。

他翻开试卷,看了第一页的诗,微微颔首道:“这狂生倒写得一手好诗。”

王恭俭不敢接话,抬头瞥了一眼皇上,又低下头去。

杨鼎天继续看第二页,本来他只觉得这提前交卷的书生不过是一个自恃才高的浪荡书生罢了,看到第二页的经义文章,行文流畅,修辞精炼老道,句句精妙,感叹道:“本以为是个狂妄书生,没想到竟然能写出如此精妙文章,后生可畏啊。”

王恭俭知道经义其实是自己写的,却不敢说出来,听到皇上夸赞自己文章精妙,心中多少有些窃喜,却也不敢表露出来。

杨鼎天满意的笑了笑,又去看第三页。

王恭俭心中紧张起来,偷偷望着皇帝的脸色。

杨鼎天仔细阅读着沐宇寒那篇策论,脸上笑容渐渐消失了,眼神里全是凌厉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