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城墙比较著名且保存完整的有江苏南京古城墙、陕西西安古城墙、湖北荆州古城墙和辽宁兴城古城墙等四处。
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听取翰林学士朱升关于“高筑墙”的建议后而兴建的,它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5.67公里,周长33.676公里,时至今日比较完好的依然达到25.091公里。朱元璋称它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
南京明城墙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现在所说的南京明城墙,一般指其宫城,被誉为我国数千年城墙建造史的巅峰之作。
(一)南京城墙的修建历史
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建成于1386年,历时21年,经历了漫长的修建过程,其基本城墙结构由城台城和城砖组成,它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之一,被誉为我国数千年城墙建造史的巅峰之作。
南京城墙,一般的称呼应该是“南京明城墙”或“明代南京城墙”,准确的称呼应该是“明代南京京城墙”。因为,南京是明朝初年的都城,又称应天府城,它的城市名字以及城墙的修建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发展而来的。
1.南京城墙的早期修建 在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属吴国,相传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在此建立冶铁作坊,铸造兵器,取名冶城。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遂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
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长只有一公里多,占地面积也只有六万多平方米,称作“越台”,这是南京有军事城堡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又在南京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时的南京也被人称为“金陵”或者“石头城”。
211年,孙权将其统治中心从镇江迁至秣陵,并改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在清凉山麓金陵邑的旧址上兴建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从这时开始,石头城一直是南京的代称之一。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迁都建业,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封建王朝的都城。其后,继东吴在南京建都的有东晋、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达三百多年。
六朝建康都城大体依东吴旧制。南京以前唯有土墙篱门,480年改立砖墙。全城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置宫城,南部置中央和地方各级衙署。宫城以北为皇家苑囿;居民则大多住在南城以外,以秦淮河和青溪两岸最为稠密。
2.南京城墙的后期修建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参加了反元民族英雄郭子兴的红巾军起义后,由于他的睿智与勇敢,很快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并在郭子兴死后,取得了对这只军队的控制权。朱元璋要大展宏图,就必须要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样当时叫作“集庆”的南京城就进入了他的视线。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并改名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用“高筑墙”的政策建造坚固的城池,稳固应天府的根据地。
自1360年至元灭亡期间,朱元璋在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开始占绝对优势。在此背景下,为建立新王朝、登基皇位,朱元璋在应天府城池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规划,并于1366年开始大规模建造城池。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风雨历史由此开始。
明代对南京城墙的修建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几大板块。宫城,俗称紫禁城,为都城核心,偏于南京京城的东隅,有御河环绕。
1366年,朱元璋下令兴建应天府宫城,经宰相刘伯温勘测,宫城位置适合建在钟山“龙头”之前,因为此处有“帝王之气”,这一带正是南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去世所埋的燕雀湖所在地,于是,朱元璋便下令填湖来做宫城的基地。
朱元璋调集几十万民工填湖,由于湖广势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所以在南京的民间有“迁三山填燕雀”的传说。
据传,当年由于湖水盈满,填湖工程进展缓慢,朱元璋很焦急,多次来湖边微服访察,后采用了一个名为“田得满”的老农“移三山,填燕雀”的计策,才填平了燕雀湖。
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说是开始填燕雀湖总是填不平,后来听说江宁县有一位老汉叫田得满,朱元璋迷信的“借其音,讨其吉”,竟派人将老汉抓来,活生生地投入湖中垫底。事后,朱元璋又将老人封为“湖神”,以掩盖他的杀人罪行。
燕雀湖大部分被填平后,为了避免地基下沉,朱元璋又命人在城墙下部铺垫巨石,在宫殿下面打木桩,并铺砌砖石结构的大型下水道以稳固地基。尽管如此,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宫城还是出现了地基下沉的现象。
在封建时代,帝王宫城建设,一般是就南低北高的地势而建,取意为步步升高,一代更比一代强,江山可以万代相传。
明宫城下沉后,呈南高北低态势,依阴阳家之言,这是绝后和丧败亡国的征兆。这令朱元璋追悔莫及,但此时他已经年老力衰,虽有迁都的愿望,却已力不从心了,只好在一篇《祀灶文》中哀叹说:“兴废有命,唯有听天。”
南京宫城建成后,南北长达2.5公里,东西宽达两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前朝三大殿和后廷六宫两部分。在宫城城墙上开筑城门有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
皇城是护卫宫城的最近的一道城墙。城墙上开筑城门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和北安门。
皇城的外围,还筑有一道都城的城墙以加强防卫。这部分都城的东南角,在通济门附近与宋元时期的旧金陵城相接。
皇城兴修完毕后,朱元璋就着手向北拓宽都城。但是,在开始时他还拿不定主意,究竟是沿着玄武湖南岸的覆舟山和鸡笼山麓的六朝建康城北墙向西筑,还是沿着玄武湖的西岸向北筑。
从现存的遗迹看来,起先他是倾向于利用建康城北墙向西延伸到鼓楼和清凉山一带的。因为今鸡鸣寺后俗称为六朝“台城”的一段城墙,已在明代进行过加固和改筑,并在鸡笼山的北麓中断。如果按照这一方案,明初的都城就只有今城的三分之二大小。
事实证明,朱元璋后来废弃了这一方案,而沿湖向北筑城,这可能是更多地考虑了巩固江防的需要。
但是,这个方案的工程量很大,沿线都是山岗丘陵地带和人烟稀少的地方,于是,建造者先通过秦淮河的入江孔道,将建筑材料从水路运到汉西门和龙江关一带,再分段建筑,并且充分利用了沿线的黄土丘陵,以增加城墙的高度。最后分别自神策门向南,自今鸡鸣寺后解放门向北筑“后湖城”,充分利用了六朝时的“十里长堤”,从而完成了应天府城的全部工程。
这座作为明代初年都城之用的应天府城,是明清时代我国最大的一座城池。即使与同一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大城相比,也是首屈一指的,甚至要超过城周29.5公里的巴黎城。
传说,朱元璋建筑好应天府城以后,就带着他的儿子们登上钟山观察都城的形势。他们发现宫城离钟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宫很容易被击中,而且还有一些其它重要制高点,也对城防非常不利。于是,朱元璋又于1390年下令建造外郭城。
这座外郭城主要是利用应天府城外围的黄土丘陵筑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墙并开设城门16座,所以俗称“土城头”。它的周长号称90公里,实际上只有60公里左右,各段砖筑的部分加起来计20公里。
外郭呈菱形,最北城门为观音门,最东为麒麟门,最南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墙未合围,留下南北两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
从东郊的麒麟门起,向北经过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直到江边的外金川门;从麒麟门往南,经过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和栅栏门,也止于江边,其中外金川门和栅栏门是明代晚期所开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南京有“外城门十八”。
现在,这座外城已毁,但人们仍然使用这些城门的名称来作为当地的地名。
明代南京城墙经历六百多年的历史沧桑,仍旧昂然屹立,忠诚的守护着这所城市。我们看到当今世界古代城墙绝大多数已被毁坏或荡然无存,而南京城墙仍有三分之二以上得以保存。它不仅是我国古都中保护最为完好的古代城墙,也是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墙。
(二)南京城墙的建筑构造
有人形容南京明城墙是“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不虚,南京明城墙的四重城墙结构在世上独一无二,不仅如此,其城门和墙体的建造、防排水与护城河的设计也显示了非同一般的智慧。
1.南京城墙的城门 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观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墙攻防战中的焦点。为此,朱元璋等人在南京京城城门营建中,煞费苦心地数次对城门进行修葺、增筑改制,以壮其势、瞻其观。
明初建城时,南京城共开城门13座,正阳门,即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即今中华门、三山门,即今水西门、石城门,即今汉西门、清江门,即今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即今兴中门、钟阜门、盆川门、神策门,即今和平门、太平门、朝阳门,即今中山门。每座城门均有相当规模的城楼,并有数道木城门和千斤闸。
门址位置依据城墙形制不求对称,依门而设的瓮城有内、外之分,瓮城的大小、形状也不一样。
瓮城,古称闉,又称月城、曲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外的附属建筑。多数为半圆形,少数呈矩形、方形等。外瓮城城门取向不一,形成相对独立的护卫城门的设施。
瓮城是我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长期战争实践的产物,是我国古代城墙建造工程的一大发展,也是护卫城门建筑形式中一种成熟的建筑设施。
南京城墙的内瓮城,一反我国传统瓮城建造的旧制,将前人把瓮城设置在城门内的设想,大胆用于实践,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内瓮城的形制,为明初南京城墙首创。
由于内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就有条件设置瓮洞,即藏兵洞,将城门守御这一明显的薄弱部位,变成防御作战中的强点,这是外瓮城所无法做到的。
南京城墙城门的顺序是:“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三山门、聚宝门和通济门,均为内瓮城,规模与气势均超过其它诸门,尤以聚宝门内瓮城为最。仅藏兵洞就达27个:第一道城门左、右各三个,城门上的楼基中设七个,均坐南朝北,以城基中洞为最大,面积达310平方米;东西礓下面各设坐西向东和坐东向西的藏兵洞七个。这些藏兵洞平时用作储藏守城器械和军用物资,战时藏兵,可藏兵三千余人。
通济门的内瓮城,也是非常壮观的,特别是呈船形的通济门内瓮城,在增强城门防御能力的同时,又融入了强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反映了当时人的审美情趣和某种愿望。
正阳门、朝阳门和太平门,分别位于环绕皇宫的南、东、北三面京城城墙上。其中,正阳门为皇宫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是外国使臣赴京朝觐入城必经之正门;而太平门外玄武湖之滨,则为1384年朱元璋设置的主宰刑杀大权“三法司”之所在。
神策门,是当前所知的南京城墙唯一的传统形制的外瓮城。有趣的是神策门外瓮城与聚宝门内瓮城几乎在城市同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这一南一北,一大一小,一内一外的不同形制的瓮城。这也是明南京城墙建造中继承与创新的例证之一。
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和定淮门四门,位于南京城墙的西北角,濒临长江,是抵御江北进犯南京城的重要门户。
1402年,燕王朱棣率“靖难之师”渡江南下,如果不是李景隆、谷王在城内策应,打开金川门迎燕师入京,恐怕朱棣当时也难以顺利进城、很快就能登基称帝。
清凉门、石城门均置内瓮城单座。
坚固而形制各异的城门,是南京城墙绚丽多彩的一章,也是当年建造者设计思想的生动体现。城门的设计与建造,在充分满足城门防御能力的前提下,极力追求城门建造艺术上与恢弘雄伟、形制独特的南京城墙主体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的效果。
2.南京城墙的墙体 城墙最本质的原生价值之一,在于具备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防御功能。城墙最初由土垒、土石混筑、砖石砌筑其表皮,发展到南京明城墙大规模采用砖石构造,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与兵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者们在无数次攻城掠地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南京明城墙在军事防御功能上,针对当时的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结合南京地区地形、地貌,无论在城墙的高度、厚度、基础、建材、城墙关键部位的设防,其城防建筑体系,都达到了我国城墙建筑较完美的程度。
南京,地处雨水丰沛的江南,丘岗连绵,河湾如织,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城墙择址的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洼松软,或平坦如砥。为防止高大的城墙下陷、开裂、倾倒,建造者根据工程的要求,采取了不同的科学处理方式。有的顺山势而建,城墙与山体岩石连结成整体;有的深挖基础至原生土,上铺巨石为基;挖不到原生土的低洼地段,还打下十余米长的木桩,上面铺设圆木井字形木排,借以达到转嫁城墙压力的作用。
用于南京城墙最大的条石,每块重达500余公斤,城砖每块一般重10余公斤,层层叠叠垒砌成高达12米至24米、底宽8米至27米、顶宽3米至18米的墙体,其重量可想而知。如此沉重的负荷,城墙能够屹立迄今,与牢固的基础密不可分。
南京明城墙在砌筑中,对不同地段采取了不同质地墙体的处理方法和特殊的粘合材料。有的地段用石灰岩和花岗岩的条石作为城基、勒脚和部分城墙内外壁的主要材料;有的地段全部用城砖垒砌;还有的地段以条石、城砖砌筑墙面,中间填以片石、城砖、黄土混合夯筑等。粘合墙体的材料十分坚固,以至留下了用糯米汁加石灰等灰浆建造的说法。
3.南京城墙的防排水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墙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
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土拌合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两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多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五十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
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三道,前后两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
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三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中洞可通船,下层通水。
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4.南京明城墙的护城河 环绕南京明城墙的护城河,是南京明城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城河的水源,来自秦淮河、清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前湖和琵琶湖等,经对城墙外侧河道疏浚、开挖,引导河水入濠而成。宽阔的护城河水面,衬映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使进犯之敌望而生畏。
明南京城门外护城河的桥梁,是人流车马往来的要道口,故大多以坚硬的石质材料为主要构件。例如石城门外的石城桥、三山门外的三山桥、聚宝门外的聚宝桥、通济门外的九龙桥、正阳门外的夔角桥、朝阳门外的平桥等。
明初建造在相关河道上的著名桥梁中,最大的石拱桥是上方桥,即七桥瓮,由于这座桥是拱卫京城的门户,以至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明初建造的桥梁中,明初称为“大通桥”,民间又俗称“赛工桥”或“赛公桥”,现在又称为赛虹桥。桥梁与南京明城墙的建造,传说故事最多。
南京明城墙的建造,历经洪武一朝。在城墙的结构、瓮城的创新、护城河水源的利用、水关涵闸及桥梁的设计建造等诸多方面,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是元末明初劳动人民用心血筑成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