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坚如磐石:明清城墙(文化之美)
16067100000002

第2章 明清城墙的历史概述

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是由墙体和其它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军事防线。

明清城墙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思想指导下建成的。城墙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建造,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操练,非常坚固。

(一)明清城墙的结构

明清城墙作为一个围护或防御的完整建筑体系,除了作为主要部分的城墙以外,还有若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城门 是城市内外交通的出入口,其建筑之规模、数量常依城市的大小、形制、方位、用途等因素来确定。

在大多数情况下,城门是陆路交通的旱门。由于某些特殊的自然条件,如城市一部地势低洼,附近有可通行之河道、湖泊等所提供的便利条件,有些城市就设置可供水路交通的水门。

2.城台 又称墙台,指稍高出长城墙顶,四周砌有堞墙、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筑。这是士兵们巡逻放哨之处,以及发生战争时进行据守防御的地方。

城台的面积及厚度增加,既有利于防守,又可在上面建造城楼。城楼平时可供宴集及观景,战时则作为瞭望与指挥所在。

3.城楼 城楼指城墙上的门楼,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其雄伟壮丽的外观显示着城市的威严和民族的风采。

城楼也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城楼之间城墙相连,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防洪功能,形成一道古城坚固的屏障。城楼多形成于明代,在古代或近代的战争中,城楼是瞭望所,是守城将领的指挥部,又是极其重要的射击据点。

4.角台和角楼 角台和角楼均建于城墙转角处,平面常作凸出之方形或圆形,上建角楼,功能与城楼相仿。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墙,均建有角台。

角台是指按欧式城堡防守体系而建的城堡,其三面伸出城外,一面和城池相连,当时我国最先进的红夷大炮便放置在角台的特制炮车之上。火炮调转,火力可覆盖城墙外270度的范围;相邻城墙角台之间的大炮还可相对射击城下的敌军,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城墙防御战中的火炮死角。

5.马面 又名行城、敌台,这是依一定距离在城墙外侧建凸出的墩台,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

马面一般宽度为1.2米至20米,凸出墙垣外表面8米至20米,间距为20米至250米,即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以内。特点是能够自上而下的从三面攻击城下的敌人。

明代时西安为秦王藩封,其城墙建马面98座,平面为20米×12米矩形,间距120米。

6.护城河和河桥 古时候合称“城池”。护城河又称城河、城濠或护河。它一般环绕于城墙外侧,也有少数在城墙内侧再修一道内护河。大城内若建有小城,如帝王都中之宫城,州府郡城中之子城等,其城下也常修有护城河。

护城河道在城门前,常掘成为外凸的缓弧形,可使入口处有较大的活动面积与空间,并由此架设桥梁联系内外。所架桥梁,大多为固定式样的平直木桥或石桥,因其不利于车马通行,又阻碍防御视线,使用拱桥者甚少,在河道水面不甚广阔时,也有使用可拉拽起落的木质吊桥。

7.瓮城 为了避免城门直接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下,人们常在城门外侧添筑一道城墙,以形成面积不大的防御性附郭,这就是瓮城。瓮城顾名思义,敌人一旦进入此处,就会遭到四面围攻,犹如瓮中之鳖。

瓮城平面有矩形和半圆形两种,墙垣较主城墙低且薄。而对外交通门道,大多置于侧面,与主城门曲折相通,以有利于防守。南京中华门瓮城,采取了三层重叠的布置方式,其纵长深度达128米,并于城墙内辟有屯留兵卒和贮放军需的券洞27处,门券上方又有防御火攻的蓄水槽、注水孔及多道可阻敌之闸门。这些,都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城门防卫的措施。

(二)明清城墙的材料

我国古代的城墙构筑,从建筑材料上可分为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青砖砌墙、石砌墙和砖石混合砌筑等类型。明清城墙主要是后三种。

1.版筑夯土墙 版筑夯土墙是我国最早采用的构筑城墙的方法。它是以木板做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

有的是用粘土和沙,再夹以红柳或芦苇的枝条夯筑成的。也有的地方是用土、沙、石灰加碎石夯筑的。版筑夯土墙,它的高度一般是底厚的一倍左右,顶部宽度为墙高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这种墙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它能一定程度上阻止敌人步兵和骑兵的行动,抵抗冷兵器的袭击。

但这种墙极易被敌人破坏,而且不耐风雨侵蚀。

2.土坯垒砌墙 土坯垒砌墙是用粘土先做成土坯,晒干后再用粘土做胶结材,像砌砖一样垒砌而成,墙面外再抹一层黄泥作保护层。

这种墙的承载能力以及所起的作用,基本与版筑夯土墙类似,但比夯筑施工更加方便。这种墙也容易被敌人破坏,不耐风雨长久侵蚀。

3.青砖砌墙 唐代以后,由于制砖技术有了发展,所以对城门及附近的城墙,开始采取用砖砌,内填黄土的方法来修筑。这样构筑的城墙比版筑夯土墙坚固得多。唐、宋时期,砖还没有广泛使用。

到了明代,不仅制砖业规模宏大,砖的产量大增,砖价低廉,而且砖的质量和制砖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砖已被普遍用于居民生活。又由于用砖砌墙,不仅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载荷,而且它的强度大大高于版筑土墙及坯垒土墙。

砖砌城墙不但能有效阻止敌人步兵、骑兵的行动,抵抗冷兵器的袭击,而且也能抵抗当时的火器袭击。所以明朝时,不仅许多地、府、州、县的城墙用巨砖砌筑,而且规模宏大的长城城墙的也开始采用巨砖砌筑。

砌砖的胶结材,宋代以前是用黄泥浆,宋代以后,石灰沙浆才逐渐普遍使用。到了明代,在砌筑城墙时,已广泛采用石灰沙浆和糯米汁一起搅拌后做胶结材,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胶结力。明城墙的砌筑,均用糯米汁掺拌沙浆,直到今天砖缝的沙浆粘结力仍很坚固。

4.石砌墙 石彻墙是用山石砌筑的城墙。山石有的加工成条石,也有的是毛石,每一层条石的上下错缝,多用石灰掺糯米汁做胶结材。这样砌筑的城墙,能承受更大的垂直荷重,抵抗当时各种兵器的袭击,而且更能经受住大自然的侵蚀。明清时的城墙已大量采用这种方法建造。

5.砖石混合砌筑 由于山石承重力好,又能抗自然侵蚀,所以不少城墙均以条石做基础:砌筑到一米多高,上面再砌巨型青砖,由于砖的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便于施工,所以就用来砌筑在城墙的上层。砖石混合砌筑城墙,结构更加坚固,对当时的各类兵器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例如建于明初的南京城墙即是如此。所用特制城砖长37厘米至44厘米、宽19厘米至21厘米、厚8.3厘米至11厘米,重24公斤。

砖上均印有制砖所在之府、县及监造官员与工匠姓名。当时制砖已延及工部、三卫即横海卫、飞熊卫、豹韬卫、28州府,即临江府、应天府、武昌府等,118县,即上元、江宁、句容、泰州、合肥、桐城、南昌、上高、鄱阳、吉水、萍乡、大冶等。

其中除江西袁州府和临江府以磁土烧制的白色城砖外,其余皆为由一般粘土所烧制的青灰城砖。

由于明清城墙特殊的构造,在冷兵器时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626年和1627年,明朝守将袁崇焕以不足两万人的兵力在兴城击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两次进攻,就是以城墙抵挡雄兵的光辉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