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你应该闻到这一阵腥风
伙伴,你应该闻到这一阵腥风!
人的肉,人的筋骨,和人的脏捬?从稻田里,苇滩里,北方平原与山谷,散布开迷人的芬芳,冲过长空。
你瞧,皎白的秋星点红了眼睛。
你听,枪炮疯狂了做渴血的梦!
这深夜再容不得假作朦胧,
多轻,多细,一只蛩也叫出他的冤痛。
不是萧瑟,不是凄清,吹来这阵腥风,自然,你听到伤兵的惨叫,女人哀泣,但这不会动摇了勇敢者的壮气,
你要听,要得到,腥风中的言语!
吹来,吹来,越过血流的河沟,火窟;吹来,吹来,我们到处踏平魔鬼的脚迹。那高蜂,夹道,淹没了树叶的高吟,低喃,火弹,巨响——空中的钢铁相合伴舞。
夜,她在黑暗的翼下裸出身体,
我们把正义的喊声到处传布,
我们也伸出双手,曾被魔鬼的血污。
感谢!那一片黄水的江空,月明,
她的光辉,远远的,亮亮的,送我们飞行。有我们的使命,也有她的光明见证。
我们,快快去将冤愤,激怒,热情,
播散到城市,乡村,每个人的心中。
弯曲黄河,肥沃的扬子,多少河山,
多少物产,与过去历史上的英雄。
在土地上,他们先人曾有过鲜明的印迹,在风雨中,他们曾不停止他们的行程。
由北来,地方的印迹没逃过我们的眼晴,现在,勇敢的到处喊出大战的怒声!
中国!——这多动人的名字又重新跳跃了,他们迅速地,鲜明地,冲动人的心胸不怕魔鬼的播弄,不管辛苦的飞行,
我们为这两个字——中国——有我们的使命你能憎恨么,虽然我们是一阵腥风!
伙伴,你该闻到这一阵腥风,
你更该牢记着他分送的言语!
中国——为这两个字,从今以后,
你不会迷失了你的路途;你更不会不认识腥风的来处,魔鬼的狠毒,时代的引诱,能让你我在梦里安度?刀光,火影,那一条条的死尸,为中国,他们不再怕刀火的威逼;
为中国,他们永笑的灵魂心安意足。
他们领受腥风的使命,在生与死的关口,为中国插下了血红的旗帜,
伙伴,你闻到腥风,也认明旗上的——
【浅识】此汸写于1937年抗战争全面爆犮不久面对着全国人民在共产党号召下领导下奋起抗日伟大历史局面,诗人在以前诗篇中时常流露的那种感伤凄惋的情调一扫而空,代替它的是激昂、奋发和乐观的情感。(臧克家《王统照先生的诗》)本诗便是一曲号召全国人民奋起反对日本帝国生义侵略的战歌。
诗作以腥风吹来总领全诗,第一节描绘了山河破碎的情景。第二节发出了战斗的呼唤。第三节回溯过去,以祖国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英雄的伟迹,唤起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第四节是抒情的高潮,是号召人们认清方向,激发斗志,为袓国的生存勇敢战斗,夺取胜利。
宗白华
我们并立天河下,
人间已落沉睡里。
天上的双星映在我们的苘心里。
我们握着手,看着天,不语。
一个神秘的征颤经过我们两心深处。
【作者】宗白华,原名宗之搬,江苏省常熟人。1897年生。
五四时期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并在《时事新报》主编过《学灯》副刊,是五四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写小诗,他的诗集《流云》也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批诗集之一。
【浅识】这是一首爱情小诗,写青年男女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感情,牛郎织女并未在诗中出现,但巾于有了天河,有了双星诸等字眼,我们看出恋人们是以牛郎织女喻了。
问祖国
祖国!祖国!
你这样灿烂明丽的河山
怎蒙了漫天无际的黑雾?
你这样聪慧多才的民族怎堕入长梦不鳇的迷途?
你沉雾几时消?
你长梦几时寤?
我在此独立苍茫,
你对我默默无语。
【浅识】宗白华是五四以后崛起的诗人,以小诗著称于诗坛。?这首《问相国》是在五四运动后影响下产生的,是旨在唤醒中华睡狮的爱国主义诗篇之一。
《问祖国》共设四问,一问祖国为何黑雾漫天,二问民族为何长梦不醒,三问沉莠几时消,四问长梦几时寤。其实四问可并作两问,第三问是第一问的递进,延伸,第四问是第二问的递进,延仲。中华百年积弱既久,该质问的还有许多,诗人删繁就简,仅设四问,并不注蜇琐碎的列举,而为一吐胸中愤懑,表达感情而已。
诗的末尾:我的痛心疾首的呼喊换来的却是你的默默无语,可见这梦的深沉和雾的浓重了。独立苍茫一句,既表现诗人不向黑喑势力屈服的精神,又隐露出他的形单影只之感。
朱自清
风雨沉沉的夜里,
前面一片荒郊。
走尽荒郊,
便是人们的道。
呀!黑暗里歧路万千,
叫我怎样走好?
上帝!快给我些光明罢,
让我好向前跑!
上帝慌着说,光明?
我没处给你找!
你要光明,
你自己去造!,,
【作者】朱自淸(1898—1948)原名内华,字佩弦,号秋实。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大学学习和中学任教期间,一直从事新诗创作。1931—1932年在伦敦大学学习,回国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1948年8月病逝。
【浅识】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一句,成为五西时期觉醒的一代的一句口号。短短12行诗,形象迆概括了当时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一个过程,宵迅在小说《故乡》结尾处,对于路与希望的暗示与发挥,也表达了相似的意义。唯有这两句警言立脚,全诗乃成立,并成为名篇。《光明》是新诗发展初期的作品,能这样准确而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难能可货。
不足之感
他是太阳,
我象一枝烛光;
他是海,浩浩荡荡的,
我象他的细流;
他是锁着的摩云塔,
我象塔下徘徊者。
他象鸟儿,有美丽的歌声,
在天空里自在飞着;
又象花儿,有鲜艳的颜色,
在乐园里盛开着;
我不曾有什么,
只好暗地里待着了。
【浅识】他是谁?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了,或者是实指某个人,或者是虚指一批人。总之,他一定是值得诗人敬慕的人。素有严以律己,见贤思齐优秀品质的朱先生,由比较而感到自己的不足,由不足而想到要见贤思齐,最后便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表现中有对他的敬慕,但更有对自己的鞭策之意。
诗人先用太阳与烛光之比,海与细流之比,摩云塔与塔下的徘徊者之比,在自谦中褒扬了前者。在第二节中,义温情地将鸟儿于天空歌唱,花儿乐园之美,赞美于他,至于自己,他没有再说些什么,他只是暗暗地自我努力,期待着与他达到同一高度。
五四是肯定自我,张扬个性的时代,大部分的新诗人都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形成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行事准则,朱先生却能一反常人,自我审度,寻找不足,确有其超人之处。
赠??
你的手象火把,
你的眼象波涛,
你的言语如石头,
怎能使我忘记呢?
你飞渡洞庭湖,
你飞渡扬子江,
你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地上是荆棘呀,
地上是狐兔呀!
地上是行尸呀,
你将为一把快刀,
披荆斩赫的快刀!
你将为一声钾子吼,
狐兔们披靡奔走!
你将为春雷一姨,
让行尸们惊醒!
我爱看你的骑马,
在尘土里驰骋—
一会儿,不见踪影!
我爱看你的手杖,
那铁的铁的手杖;
它有颜色,有斤两,有铮铮的声响我想你是一阵飞沙走石的狂风,要吹倒那不能摇撼的黄金的王宫!
那黄金的王宫!
呜.吹呀!
去年一个夏天大早我看见你:你何其憔悴呢?
你的眼还涩着,
你的发太长了!
但你的血的热加倍的熏灼着!在灰泥里辗转的我,
仿佛被焙炙着一般!——
你如郁烈的雪茄烟,
你如酽酽的白兰地,
你如通红通红的辣椒,
我怎能忘记你呢?
【浅识】这是一首赠给朋友的诗,1924年发表在《中国靑年》第28期上。诗中的友人?是一个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的革命者的形象。诗人用比喻的方法,歌颂他是披荆斩棘的快刀,是惊散狐兔的狮子,是惊醒行尸们的春雷,他的手象火把,眼象波涛,语言象石头,有摇撼金黄的王宫的神奇力量。他的身上,寄托人民推翻反动统治者的愿望和理想。
象前首诗一?样,诗人还用对比的手法,解剖在灰泥里辗转的我的相形见绌。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断,这个他与《不足之感》中的他是同一个人。
香港之夜
黑夜已犀在了海上,
一切都在暗中隐藏。
诱人的是这天上的星斗和对岸底灯光,
辉煌,辉煌,辉煌,……
我一个人站在船上,
唣,我不知道是飘泊还是逃亡?
黑夜已覃在了海上,
一切都在暗中隐藏。
只有那些远处的帆船还在隐隐地动荡:
渺茫,渺茫,渺茫.
我一个人站在船上,
晻,我不知道是飘泊还是逃亡?
【作者】王独清(1898—1940)陕西长安人。曾留学法围,学习艺术。回国后,参与郭沫若、郁达夫等发起成立的创造社,并编辑《创造月刊》。着有诗集《圣母像前》、《灵前》、《威尼市》、《埃及人》、《锻炼》、《零乱章》等。
【浅识】这首诗见于王独清的诗集《埃及人》(1929年出版)从编排次序上看,可能是1927年冬作者乘船离开广州,经过香港时写的。王独淸于1926年随郭沫若到了革命源地广州,曾任中山大学文科校长,1927年冬离开。
诗人亡命香港,惊魂未定,一个人伫立船头,见海天茫茫,星斗与灯光,露出辉煌之色,又见黑夜漫漫,白帆隐荡于远处,不由又平添几分渺茫。诗人将这一切意象组合起来,表现了他此时此地的情绪和心情。至于飘泊还是逃亡,诗人并没有作答,言飘泊可,言逃亡亦可,也许二荇兼而有之吧。
诗作一韵到底,音凋铿锵明亮,给人一种富丽堂皇之感,足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和对诗美的追求。
但丁墓旁
现在我要走了(因为我是一个飘泊的人)!唉,你收下罢,收下我留给你的这个真心!我把我底心留给你底头发,
你底头发是我灵魂底住家;
我把我底心留给你底眼睛,
你底眼睛是我灵魂底坟茔……
我,我愿作此地底乞丐忘去所有的忧愁,在这出名的但丁墓旁,用一生和你相守!可是现在除了请你把我底心收下,
便只剩得我向你要说的告别的话!
现在我要走了(因为我是一个飘泊的人)!唉,你记下罢,记下我和你所经过的光罔!
那光阴是一朵迷人的香花,
被我用来献给了你这美颊;
那光阴是一杯醉人的甘醇,
被我用来供给了你这爱唇……
我真愿作此地底乞丐,弃去一切的忧愁在我倾慕的但丁墓旁,到死都和你相守!
可是现在我唯望你把那光阴记下,
此外应该说的只有平常告别的话!
【浅识】这是一首爱情诗。据说,1925年,王独清由法国重游意大利,在著名的但丁墓旁,和一位意大利女郎发生了短暂的爱情,这首诗就是为告别恋人而作。
浓郁的离别之情是作为完整的统一体在诗中流动着的,一个一个的诗行就是这情绪之流的河床。重叠,反复都是情绪使然,前后两节也不是机械地相加,而是情绪的然涌流。第一节,跟女郎惜别;第二节,进而忆及一同度过的幸福光阴,又跟光阴惜别,这种情绪的统一性和流动性,具有不可阻挡,不可割断之势,使通篇诗作具有一种浓郁的人情味。
诗作中的意大利文是再见,我的亲爱的!的意思,因为对方是意大利姑娘。这一点与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有同样的妙处。
初见你时你给我你的心,
里面是一个春天的早农。
搏见你时你给我你的话,
说不出的是炽烈的火夏
三次邑你你给我你的手,
里面藏玢个叶落的邛软
最后见你是我做的短梦,
梦里有你还有一群冬风。
【作者】邵洵美(1898—1975)浙江余姚人。笔名邵浩文、邵浩平等,曾留美,1926年从欧返沪,从事诗歌创作。1929年在上海创办金屋书店,并出版《金屋月刊》。着有诗集《花一般的罪恶》。
【浅识】以春夏秋冬作为诗的构架,布局分明而又严整;以四季变化来象征与情人四次见面的四次感受,物我达到了神似的地步。且两者互为渲染!互为补充,于是一首小诗和谐成立,意味无穷。以春比作春心初萌,以夏比作炽情似火,以秋比作深
秋冷意,以冬比作冬风徐来,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次抒情主人公爱情的不幸历程。每一件艺术品都有它的构架,诸多骨骼撑起一个艺术空间,拓开一片意境引起读者流连忘返。
高长虹
给——(之二)
你的眼,卑怯如小羊,
你的手,娇弱如白莲,
你的脚步,如蝴蝶临风而翩跹,
从你那如水呜咽的音波里,
我听出你说不出的幽怨。
我读尽你全篇的历史,
在我初见你的那一瞥时间。
【作者】高长虹(1898—1949)山西孟县人,原名高仰愈,笔名残红等,1924年到北京从事文艺活动,曾与鲁迅编辑《莽原》。抗战爆发后,在武汉、重庆、延安等地从事抗日宣传。解放后,回到东北,诗集有《献给自然的女儿》、《给——》等。
【浅识】《给——》是高长虹的一本爱情诗集。《之二》是《给——》中的一首。这首诗开始几句明白如话,借助比喻,细腻地写出一位少女的神态与形象。结尾两句既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又让人觉得费解。或者是说姑娘单纯如水,让人一眼就看尽了她所有的接受教养的历史吧;或者说你我有缘,所以一见如故吧。
瞿秋白
赤潮澎湃,
晓霞飞动,
惊醒了
五千余年的沉梦》
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腌
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
猛攻,猛攻,
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
奋勇,奋勇,
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
何论黑,白,黄,
无复奴隶种。
从今后,福音遍被,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
看!
光华万丈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