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秦岭论语
14638200000005

第5章 唐长安(2)

流传至今的两千多人将近五万首唐诗,是唐代社会人生的见证。诗仙李白从年轻时漫游天下,足迹遍历金陵、扬州、长安、洛阳等城市,被唐玄宗召见并任翰林供奉,因性格高傲,尽管在长安只住了三年就离开了,但却成就了他伟大的诗名。诗圣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时没有及弟,为实现致君尧舜的理想,于天宝五年来到长安城待了十个年头,曾受到玄宗注目,只是获得一个掌管兵甲器仗及门禁锁钥的小官职,却写下了不朽的壮丽诗篇。

宫殿门堂莫不有画,明堂、兵书莫不有图,书法融合南北,书体繁茂。吴道子有画圣之称,在长安、洛阳的寺院里画了三百多间壁画。玄宗任命吴道子为内教博士,叫他去写生,回到长安后只用一天工夫,就把嘉陵江三百多里的风光全部画完了。

反映在吃、穿、用、行、娱乐等日常生活消费方面,则是高质量高品位,极度奢华。饮食烹调品类增加,新的蔬菜和海产品进入,南方稻米在主食中占重要地位,豆沙和红曲初见

长安。高足桌椅,不再举案齐眉。饮食方式上实行的是一种分餐制,这从韦氏宗族墓壁画饮宴图可以得知。

曲江游宴,尤以开元天宝年间最盛,杜甫《丽人行》中,“长安水边多丽人”,“水晶之盘行素鳞”,正是帝王奢华筵席的情景。唐长安专设的礼席“举铛釜而取之”,三五百人的酒席可立即搞定。唐玄奘西行取经,也带回印度诸国的饮食习尚,如散步、淋浴、刷牙、刮舌、食前洗手,引进了胡椒、蚕豆、茄子、菠菜、酢菜、浑提葱。

四夷宾馆荟萃,殊方异物聚合,长安胡化极盛一时,洛阳也是“家家学胡乐”。白居易在《时世妆》中很看不惯,但在“胡风”影响下,产生了新“华风”新的生活方式。

周边城市群

诺大的唐长安城依靠什么来支撑、维系?这与周边城市群的陆续兴起是密不可分的。

陪都洛阳城始于周公的洛邑,后朝多所踵行,而唐代陪都最为繁华。武则天的周武政权独立行事,多在洛阳处理政务,想摆脱李唐王朝的国都长安。但主要是经济原因,洛阳地理环境优越。唐长安为解决都城中的军糈民食,除了在都城附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外,并开凿运河,使通往关东的漕粮运道不受阻隔。于是,咸阳和洛阳、开封分别成为水陆两种向外辐射的交通网的中心。

唐初每年从南路运到长安的粮食也不过二十万石,后来达到四百万石。黄河有砥柱之险,而渭河又水浅沙多,船只运行困难,漕粮的不易到唐代灭亡都没有彻底解决。由于人口剧增,经由洛阳水路转运的粮食难于为继。而洛阳的漕粮运输,较长安就方便多了。关中若遇天灾,农产品不足以供给长安帝王宫卫及百官俸食之需时,则帝王往往幸洛阳,俟关中农产丰收,然后复还长安。

西路上,从撒马尔干到长安,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传奇。粟特人,史藉中称昭武九姓,以撒马尔干为中心的康国最大。从人种上属于伊朗系统的中亚古族,是控制陆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骁勇的商业民族。粟特聚落也称胡人聚落,人数多于波斯人、印度人、吐火罗人,沿西域北道的据史德、龟兹、高昌、于阗经敦煌、武威、原州入长安、洛阳,或北上幽州。这便构成了一个由长安延伸到西域的丝路城市带,作为驿镇和贸易集散地得以繁荣。

咸阳,是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的第一站,大批商队要在这里打点长途跋涉的行李和牲畜,西去的官员们也在这里设宴送行。咸阳及沿丝路西行的回中道之醴泉、奉天、安定至凉州,南线之武功、秦州、金城等,因此成为重镇驿站和主要城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由长安穿越秦岭栈道的褒斜道、嘉陵道抵达汉江之滨的鱼米之乡汉中,经大巴山到成都,在汉唐称蜀道或山南驿道、陕川驿道,使黄河、长江流域两大文明得以交汇,中原与大西南得以沟通。

唐长安对西域的用兵,与突厥、吐谷浑、回纥、吐蕃、西夏的战事,都与敦煌有着密切联系。莫高窟的佛教文化艺术圣地,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蚕不是用小米喂的

公元二世纪的希腊地志学家写道丝绸,说是丝从蚕而出,却又误传说“养育它四年,用小米喂它,到第五年,知道它已活不了,就给它吃新鲜的芦草”。有意思,甚至有点荒唐。

中国人最早对于来自罗马信息的反应是直觉的,友好地把罗马类比神州,“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这是古长安对罗马的亲切呼应,东西方都市文明的呼应。

这是同起自长安抵达罗马的丝绸之路相联系的,同路而至的还有印度、中亚、安息、阿拉伯,还有经汉唐长安联系更远的朝鲜、日本及南洋诸国。这是人类历史总格局中独一无二的文化之桥,是欧亚大陆间象征文明和友谊的丝带。

张骞曾派副使到了安息国,尚不知罗马,班超却对丝路极西的庞大帝国寄予希望,派副使前去联络,为建交作准备。《后汉书》说罗马“宫室皆以水精为柱”,是指用玻璃与大理石镶嵌工艺。

唐长安胡人移民众多,尽管具有东方建筑风格的独立体系,也吸纳了中亚、西亚和南亚建筑文化的因素。同时,唐长安的都城规划作为典范,也被周边政权和邻近国家所模拟仿效。如七世纪后日本兴建的藤原、难波、平城、长冈、平安城,渤海国龙泉府、显德府、龙原府城,以及中亚碎叶城、怛逻斯城。朝鲜高句丽、新罗时期的佛寺建筑结构、装饰艺术、园林景观,是唐朝的典型翻版。“唐样”,以至扩大到各国地方城市的建造。

鉴真在扬州大云寺出家,巡游至长安、洛阳,决心到日本传教。五次东渡未成,双目失明,年逾六旬,后随遣唐史到达奈良,建立唐招提寺。吐蕃国都城逻些建筑汉式宫殿,文成公主“自唐召来木工及塑匠甚多”,其大昭寺、小昭寺保存至今。

文化渗透与流播

开放的唐朝,以追求新奇为时尚,关注异类文化,模仿改造和创新西方的优美器物,如角形杯白瓷狮首杯、胡瓶等。

粟特商人是丝路上的贸易担当者和垄断者,许多舶来品,大到皇家猎豹、当炉的胡姬,小到宫廷贵妇人玩耍的波斯犬、绘制壁画的胡粉香料,都是从西方转运来的。

粟特人安禄山尽管臃肿肥胖,却能“乃疾如风”地在小地毯上跳胡腾舞。粟特人能歌善舞,翻领窄袖的衣着影响了唐朝的风尚。安史之乱后,由于安禄山、史思明都是粟特人,在中原受到排斥而被分散汉化。

文成公文出嫁吐蕃时,随嫁的礼物有小麦、青稞、蔬菜种子及药物、手工艺和耕作生产技术书籍。后又送去蚕种,派工匠传授酿酒和造纸墨技术。藏语中,至今称萝卜为唐萝卜。

今柬埔寨“寻常人家盛饭用中国瓦盘,或用铜盘,往往皆唐人制作也”。

中国酒曲的制作方法,也是经由朝鲜传入日本的。鉴真东渡带去的食物有脂红绿米、胡饼及豆腐制作技术,日本使团有专攻饮食的“味僧”。空海和尚在长安青龙寺学法,把面条引进到了他的家乡赞岐,带回茶籽种植茶树,日本饮茶之风由此形成。

文化的渗透,物品的流播,使唐长安城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

长相思,在长安

“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这样催人心肝的优美诗句不胜枚举。这千年的相思,会越过“青冥之高天”、“绿水之波澜”大梦长安。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长安,是古代也是现代的长安。

一座城市的生命,是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兴衰沉浮的。长安的盛名源自历史的荣耀,那一去不复返的唐都城大景象,如今浓缩成了残存的古董和尘封的史册。同样的这块土地上的城市,现在叫西安,在传统与创新中生长。而时不时地梦回大唐长安,则是人们心头无法抹去的一个痛,一个永远的情结,一个令人怵心的春梦。

对于以农业文明著称的国度来说,城市文化的力量,在不经意的一镐头下去就可以刨到的秦砖汉瓦和唐三彩上闪耀,于是,当下的每一缕阳光和空气,每一滴水,都有了令人动心的唐长安气息。

据史念海先生考证,古都城历时之久首推西安为1077年,北京903年,洛阳885年,南京450年,开封366年,安阳351年,成都249年,银川226年,江陵224年,杭州210年。

唐长安城与意大利罗马、希腊雅典、埃及开罗称为世界四大古城,但相对西方古典建筑学而言,唐代乃至中国古代建筑的完整理论体系还有待整合。现代中国城市如何吸收优秀传统,从而具有中国特色,走向世界,是一个美好的期许。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至今,唐长安兴庆宫遗址上的牡丹依然一年一度花开,是旧梦的挽歌,亦是当下春风舒心的歌唱?

《美文》200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