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14190800000004

第4章 素质的结构

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开展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对素质教育的实践进行指导。从广义的素质概念看,人的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通过人的社会化学习、交往和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社会价值的身心组织的要素、成分、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既是对人的身心潜能的开发、加强和塑造,又是社会文化素养在身心结构的积淀,并呈现于独特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人格模式。因此,素质可以看成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构成的。

一、生理素质

生理素质是由遗传获得的生理素质。它处于素质结构中的最低层次,由于它是先天遗传的,又具有内在深层次的特点。生理素质中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一)生理解剖特征

人的生理解剖特征包括性别、身高、体重、骨骼、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等内容。

(二)生理机能特征

人的生理机能特征包括体质、反应速度、负荷限度、适应能力、抵抗能力等内容。

人的生理素质具有先天遗传性和个体差异性。测量评价人的生理素质发展水平的标准,一是带规律性的标准,如体格健壮等;二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生理素质虽是先天遗传的,但可以采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发展或矫正,如体魄的锻炼,神经系统和脑的训练,使其得到发展。

人脑的结构与机能是生理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脑是宇宙间最复杂、最精致、最富有创造性的智能器官。大脑的深层——脑干,是脑的原始部分,起着生命中枢——调节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机能的作用。大脑的中层——边缘系统(旧皮层),包括脑垂体、杏仁脑、下丘脑等特别影响情绪与内分泌系统,在人的情绪与记忆及本能反应等心理机制中起主要作用。大脑的外层——大脑皮层(新皮层),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是人类自身进化的堆积物,已有数千万年的历史,是人类高级心理活动——意识与意向产生的主要区域。大脑皮层是人类智能的主要器官,它产生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意志力与创造力。缺少了它的活动,人类便“没有思想,没有莎士比亚的美妙诗剧,也没有快乐和悲伤”。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的生理解剖特点不仅可以说明人兽之间重大的心理功能差异,也能说明人与人之间的素质差异。换言之,人不仅具有一般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共同特点,而且存在特殊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人的某些特殊的天资。研究发现,人们在额叶(听中枢)、枕叶(视中枢)、顶叶(肤觉中枢)等部位的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上存在迥然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人们在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音乐家、画家、诗人、作家、舞蹈家、演员等所显示出来的艺术天资和艺术才能,与他们拥有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不无关系。

具有良好生理素质的人,往往会表现在他们某些分析器对外部影响的高度感受性上,例如很好的音乐听觉、敏锐的颜色辨别力、发达的嗅觉等。神经系统的“天赋特性”是人的生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系统的基本特性,主要指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研究证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征对能力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神经系统强度水平影响人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延续时间;弱型的灵活程度影响知觉广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水平影响注意的分配;在运动的准确性方面,弱而不平衡类型有较长的紧张有力的活动周期,但在形成技能时,会出现许多多余的和违反抑制性要求的动作。在思维活动中,灵活类型的人比不灵活类型的人在解决问题时要快2~3倍。除了神经系统一般的类型特点外,还存在着大脑皮层某些(视觉区、听觉区、运动区等)所特有的比较局部的类型特点,这些特点也是生理素质的组成部分,它们同视觉分析器、听觉分析器的工作,同运动的速度和精确性直接联系着,因而对特殊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人的生理素质受种族、遗传、气候的影响,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环境、营养状况、体育锻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体育锻炼是最重要、最积极的影响。因而,人的生理素质不仅具有生物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

二、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逐步形成起来的,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结合。心理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它与物质有密切联系,但本身并不是物质;心理也不是一种生理现象,而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特殊机能。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它包括两个层次,即主要由人自身发展制约的低级心理机能,如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直观动作思维、情绪、好奇心、冲动性意志等,以及主要受社会文化制约的,通过活动和交往所形成的高级心理机能,如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预见性意志,其最高层次是形成完整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自我调节系统,即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这两个层次的心理机能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能促进心理潜能的开发、利用,而人的低级心理机能的控制、利用、开发,又能极大地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它处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认知素质与才能品质

人的认知素质与才能品质包括智商水平、认知能力(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才能品质(知识、技能、熟练、创造能力)等内容。

(二)需要层次与动机品质

人的需要层次与动机品质包括本能、爱好、动机、志向、理想、信念等内容。

(三)气质与性格品质

人的气质与性格品质包括气质、情绪、情感品质、态度、行为方式、性格和意志品质等内容。

(四)自我意识与个性心理品质

心理素质在素质结构中占有独特地位,人的自然遗传素质、身心潜能的开发和实现程度,以及社会文化历史经验在人的身心结构中内化、积淀的程度,都可以从心理素质水平上反映出来。因此,它具有先天和后天因素结合的特点。其中简单的、低级的心理活动先天因素成分居多;复杂的、高级的心理活动则后天因素居多。人的心理素质水平的测量评价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心理素质的生理水平的判断评价;二是对人的心理发展性质、方向、速度和水平的评价。

三、社会文化素质

社会文化素质在素质结构中居于最高层次。客观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尤为重要。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具有明显的变动性和时代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科学素质

人的科学素质包括经验、知识、技能、科学理论、科学的信念和世界观、信息处理能力、劳动生产技术、职业素养、创造才能等内容。

(二)政治素质

人的政治素质包括政治方向、民主意识、社会责任感、政治与法律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理想等内容。

(三)道德素质

人的道德素质包括伦理知识、道德价值、道德感、自律精神、道德理想、人生观等内容。

(四)审美素质

人的审美素质包括审美知识、审美趣味、艺术鉴赏力、审美观、美的创作能力等内容。

(五)劳动素质

人的劳动素质包括劳动知识、技能和能力、劳动态度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

总之,社会文化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方面,它使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打上社会的烙印,决定着人的素质的性质。人的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社会生活条件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总之,社会文化是造就人格、形成个人素质的巨大力量,文化对人的心理、品德、性格的教化是最深层次的社会化,社会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的最高层次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