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14190800000005

第5章 素质的属性

在逻辑学上,“属性”是对“主词”的说明,但不是“主词”或它代表的事物本身。属性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表现着事物的特性。理解和把握了素质的属性,就可以把它与相关的概念很容易地区分开来,这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作为物质发展最高形态的人,更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矛盾的矛盾体。矛盾分析是分析事物的基本方法,也是分析素质属性的不可替代的方法。对人的素质属性的分析既应看到矛盾着的双方,更应看到矛盾双方的斗争与统一,看到其动态发展性。本节使用的“统一”,就是这种对立的统一。

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素质的自然属性是大自然的发展进化和现实的自然条件对人的素质产生作用的痕迹。

第一,人自身包含着自然成分。从物质构成看,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已经揭示:外部自然环境中的元素,几乎都能在人体中找到。人类生命是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复制和选择性反应属性的多分子体系,它的物质基础是由核酸、蛋白质、糖、脂肪、水等化学成分构成的原生质。原生质成分含有自然界中存在的107种化学元素,其中碳、氢、氧、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和铁约占总成分的98%。人类不仅不能须臾离开一般的化学元素,离开这些元素就不可能产生人的肉体和人的精神,而且连构成原生质的不到2%的微量元素也不能缺少,离开这些微量元素,各种疾病就会不期而至,威胁人的生命。当今人类90%以上的疾病,特别是一些奇难绝症和大面积的地方病,都与人体内微量元素失去平衡相关。例如,缺钙不仅影响骨骼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而且影响体力和精力,导致老年痴呆。又如对微量元素锌和硒等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遗传、生长、发育、免疫力、衰老以及癌症等都与之有密切联系。现代测试手段的发展使科学家们发现,正是这些微量元素使过去无法解释的现象得到了解释,原因不明的疾病找到了病因。

第二,自然条件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首先,人类作为一个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开放系统,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气候、适宜的阳光、适宜的降水量、适宜耕种的土壤、适宜放牧的草原、适宜养殖的江河湖海,以及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各种元素。人类不仅必须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获取能量,还必须占有一定的含有媒质(空气、水)的空间。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要呼吸13千克空气,进食1.5千克食物(粮食、蔬菜等),饮入2.5千克水,还要利用矿产资源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其次,人的素质发展,特别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不能不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一定的地方特色,例如,寒带的人长寿,热带的人早熟,山区的人坚忍,水乡的人灵秀,海边的人粗犷,城市的人精明,农村的人纯朴等等。

素质的社会性是指素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特征。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素质总是适应特定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理所当然地带有特定社会的印记。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总是按照本身的要求,对新生一代进行影响和教育,使新生一代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本领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有资格成为完全的、合格的社会成员;另一方面,个体的成长也无法摆脱社会的影响。人一生下来就要在社会中生活,就要通过各种学习活动接受一定社会规定的生活方式,社会学习伴随着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人类从古猿发展到新人,从蒙昧时期进步到文明社会,其生存与发展的全过程始终伴随着学习活动。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习对促进人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能力是其他动物不具备的自身发展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学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就人的智能而言,“学而知之”,只要勤于学习,“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就人的本性而言,人性是“日生日成”的,是随着不断学习与受教育逐步发展成熟、充分发展的,即“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所谓“习与性成”的哲学说法,就是指“习之既久,即将成性”,即著名的“性习论”。

素质的社会性在同一社会中具体表现为阶级性和民族性。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阶级。人们长期在不同的阶级地位中生活,他的个性总会逐步形成本阶级中大多数人所共有的特性,打上阶级的烙印,形成具有阶级倾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这就是素质的阶级性。民族性也是如此,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为本民族的所有成员打上共同的印记。

素质的社会性还表现为历史性、时代性。不同时代对素质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重点。在古代社会,人的素质基本上体现为人的体力;对群体而言,人的数量就是群体的力量,增加人口数量和增强人的体力,是农业社会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有所谓“力大为王”的说法,有“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神话故事,有对“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赞颂,表现为一种“体力崇拜”。古代社会同时十分重视道德素质的力量,主张“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因为“得人心者得天下”。近代工业社会除需要人的体力外,对人的智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机器的制造和运用,在扩大人的自然力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人的智力的发展。可把工业社会看作体力与智力并重的社会,崇尚的是“智勇双全”。当代信息社会出现了“知识经济”“创新经济”浪潮,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社会尽管仍然需要必要的人口数量和一定的体力支出,但社会的发展主要靠人的智力,靠人的创新精神,靠人的健全的心理素质。我国并不片面孤立地强调某一方面的素质,而始终强调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由素质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素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的含义有三:第一是指两者总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例如,任何紧张的思维和心理活动,任何社会活动都会有皮质和皮质下层的神经细胞中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相伴随;第二,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连人的自然本性也可打上社会性的烙印,例如,人类的遗传素质是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参与共同社会活动的特殊素质,这种素质已经不完全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它体现了人类对环境因素的内化作用,包含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某些共性,并以生物体内的物化形式(遗传信息,大脑中枢系统的结构、功能等)遗传给后代,就是说,人的遗传素质本身就包含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因素;第三,素质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还导致了素质的多样化。人作为社会的人,必须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自然的人,又具有自身延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人的素质必然是对社会经济发展适应能力和自身延续发展水平的有机结合,从而构成包含多种要素的活生生的整体,表现了多元性的特征。

二、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素质的潜在性是指在相对安静的情况下人的素质不易被发现的特性。素质一般是以人的“内能”的形式存在着的,一般说来是隐蔽着的,是人的品质、才干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内在渊源。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就是说人的才能不能从外貌上全部直观地看出来。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在谈到孔子时,曾发出“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钻之弥坚,仰之弥高”的感慨。至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说法,更说明了人的外部形态和行为有时与其蕴藏的品质和才能完全不相符合。古今中外,都有以貌取人而失人的教训。这些都是因为素质具有一定的潜在性。

人的素质的潜在性特征告诉我们,在实践中要防止将某些表面现象误认为素质。“现实生活中人身上某些可以直观的东西,都不过是人的素质的某一方面的表现,本身并不就是素质,而且不一定真实地反映素质。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文凭,但不能直接看到他的文化水平;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职务,但不能直接看到他的工作能力;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思想汇报,听到一个人的自我表白,但你无法直接看到他的思想境界”。我们还可以接着说:你可以看到一个学生的考试分数,但不能直接看到他的创新品质,不能直接看到他的实践能力。对素质潜在性的认识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它要求素质教育彻底摈弃只着眼于现象的形式主义,把着眼点放到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稳定的身心素质上来。

素质的现实性是说素质是客观存在的,在一定的情况下总以一定的方式显露出来,并产生一定的功效。人的素质在一定的场合以一定的形式显示出来,这就是素质的外化。所谓外化,是指主观的、内部的心理活动向外部活动形式的转化。当一个人想把自己的观点、愿望向别人表达时,必须先在头脑中进行思维,从而把自己清晰的思想以符合规范的、别人能够理解的外部言语形式或动作表现出来,这就是外化。素质的现实性就是指素质外化的必然性。

素质的现实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人的外部形象上。就静态而言,人的身材、体态,人的身体某些部位,例如面部和手部的某些构造特征或纹路特征,总或多或少地透露着人的内在素质的某些秘密,因而许多文学大师总是擅长以肖像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鲜明的形象特征,都反映了各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就动态而言,人的表情能在一定意义上表达内心精神世界的状况。通过对一定场合中人的表情的观察,常常就可以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进行判断。例如,在大都市游乐场中,来自偏僻山区儿童的表情同城市儿童的表情就大不一样。可以说,表情代表着人的内在文化修养,是人的文化积累在脸部的写照。尤其是人的眼睛,历来被认为是“心灵的窗户”,是灵魂的直接表达。眼神则是对人的文化差异进行细微区分的最重要的考察对象,也是对人的内在素质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它给别人的印象比其他外部形象更重要。

据说三国时代,一位异国使臣意欲拜见位居丞相之职的曹操,而曹操自感形象不甚伟岸,貌不足以威远,不便会见异国来使,就让手下一位形貌俱佳者乔装替代自己,而自己却化装成一小卒侍候于旁。会见结束后,曹操着人试探来使:“丞相若何?”来使如实相告:“侍候小卒,胜丞相十倍。”可见,一个人的素质尽管是内在的,但他人仍然可以感知到。

素质的现实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的中介,又是人的素质外化的桥梁。一个人的素质水平,只有在完成一定的实践任务中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在完成一定的实践任务时才能充分显现出来。人的实践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人逐步认识和把握客体的现象和本质,同时也表现和证明自己的本质和力量。人不但总是不断地认识和改变世界,而且也总是顽强地表现并改变自己,其根本途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实践体现着人的需要、目的、愿望和追求,体现着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着人的情感和意志,并把这所有的体现一一凝聚在实践活动的成果上。人的素质的外化、物化,也就是人把自己的某些内在的、不易被人感知的观念、智慧、情感、意志、力量等等,外化、物化在实践成果(例如学生的作业、日记、手工作品等)上。在上面打上主体素质的印记,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实践成果(作品)来了解和把握创造它的主体的素质。

从素质的现实性,可以引申出素质的可测性和可比性。例如,个体或群体的身体素质都是可以测量、可以比较的,通常用的指标有:身体形态学指标,如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等;青少年每10年平均身高、体重增长速度;相对的平均体力和耐久力水平,人口的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残疾和低能人数、遗传病患者占总人口的比重等指标。这些指标中,最主要的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它是各年龄组平均死亡率的综合反映。全面地分析这些指标,就可以较准确地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又如,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心理的调节和支配下实现的,因而通过人的外部言行的观察去了解人的心理活动是可能的,就是说,心理素质可以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作出评判。再如,人的文化素质的差异可以通过一定的指标和数据反映出来,如识字率、人口的文化水平的构成、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和毕业生数、受高等教育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平均受国民教育的年限、文盲率、高级知识分子占总人口的比例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熟练工人在劳动者人口中的比重等具体数据,其中最重要的是文盲率和每万人口中大学生和高级知识分子的数量等指标。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无限丰富的,人的素质也是无限多样的,每个人都能在一个或几个领域展示自己的才能,不是在这一个或这几个领域,就是在那一个或那几个领域,因而,如果仅仅从一个或几个特定领域判定或评价所有人的素质,那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人的素质的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人的遗传生理素质中潜藏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在未被发现和开发时,处于“沉睡”状态,一旦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开发,就会被“唤醒”,成为现实的能量。每一位身心健康的常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科学的训练,都有可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开发。第二是,通过开发而实现的人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潜在的,只有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

三、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素质的相对稳定性,是指人的素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以比较固定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所谓“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是指群体素质的稳定。所谓“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指个体素质的稳定性。人的信仰是人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尤其难以改变。当然,素质的稳定只是一种总体倾向,并不是绝对的,某一个体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某种反常行为,例如诸葛亮在情急之中上演空城计,但这并不影响人们作出“诸葛一生惟谨慎”的评价。又如:“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它仍然是鹰;智者千虑虽有一失仍是智者,愚者千虑虽有一得仍属愚者,谁能以千分之一的概率评判一个人的素质呢?

人的素质之所以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一是因为个体的遗传素质是内部的、与生俱来的,具有极大的稳定性甚至终身不变性;第二,在历史和现实、环境与主体等构成的社会时空坐标系中,每个人都各自有一个确定的、相对稳定的定位点,这个定位点决定了他的素质必然具备某个时代、阶级、民族、地域、家庭等稳定的环境特点;第三,人的素质是个体内化了的、以某种机能系统或结构形式在个体内部固定下来的概括化了的东西,就是说,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一定要内化为人的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看成是素质的形成;素质一旦形成,就会在各种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以某种固定方式表现出来。

人的素质又是不断发展的。人的素质的发展,是一种稳定的发展。人类素质不仅是—种既定的历史生成,而且是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生成,处于永恒的流动之中。人类素质的发展既包括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日益丰富的特性,也包括对社会发展成果的接受、掌握和内化。以人的生理素质为例,人类的感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人类的实践活动的范围直接决定感觉的范围。由于人类的生命活动的需要,人类实践的范围越来越大。现在,人类已经在十分广阔的自然界中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在微观领域,人类已将视野深入到原子内部;在宏观领域,人类能够抵达宇宙太空,登上其他星球,人类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所造成的感觉范围之广,不但远非动物所能比拟,也是远非古代人所能比拟的。古代人的眼睛没有对电影、电视的感觉,古代人的耳朵没有对收音机、录音机的感觉。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发展,未来人一定会产生比现代人更高级、更丰富的感觉。感觉范围的扩大,不仅使当今人类感觉的内容比古人丰富得多,而且进一步发展了人的感觉能力本身。可以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感觉能力正是在逐步改变感觉对象、扩大感觉范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当然,文明时代人类素质的发展并不突出地表现在生理器官上,而较为突出地表现在心智素质方面,特别是人的社会文化素质更具有明显的变动性,它敏锐地折射着环境的变化和教育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许多发达国家,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一些新兴部门都要求劳动者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有的国家,脑力劳动工作者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体力劳动者。这一变化,可以看作人类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素质既指人类素质,又指个体素质,因而,既具有人类素质的共性,又具有各个个体的不同个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人的素质之所以具有作为“类”的共性,归根到底是由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自然界中生物体的统一性,不仅表现在它们都由细胞组成,还表现在不管其简单与复杂程度如何,生物体的组成成分都是蛋白质和核酸。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表明,所有生物体不仅具有组成成分的一致性,还具有微观结构的一致性。尽管组成不同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种类不同,但构成各类蛋白质和核酸的“元件”——氨基酸和核苷酸却是完全相同、可以相互通用的。研究表明,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生物体的遗传特征主要是由核酸决定的。一个核酸分子可以通过复制作用,生成一个与原来的分子在结构上完全相同的分子,从而将遗传信息一代一代传下去。由于遗传物质的作用,不仅使人类得以延续,而且使祖先的种种自然生理性状在子孙万代身上重现。人们发现的几例在狼窝里长大的“狼孩”,虽然从小生活在动物的环境中,但当他回到人类社会后,还能或多或少地恢复人的一些行为,就是因为他是人类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他体内存在着由上代所遗传给他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结构与机能。

从社会因素看,素质的共性由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影响,对社会所有成员都带有一定的强制遵循的要求。此外,素质的共性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民族习惯、传统文化的相似或相同有关。例如,据研究,我国人民表现出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在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内向,性情喜安静,遇事勤思索,善于克制自己等。而美国人则大多天真烂漫,态度乐观,热情友善。法国人一般都比较爱好艺术,乐观热情,潇洒而略带轻浮。这都是漫长的社会历史对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个体施以共同影响的结果。

素质既具有“类”的共性,又具有每个个体各自的差异性或者说相互不同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形成的一切特点的总和,其中包括身体、思想、文化、能力、兴趣、性格、气质等等。

素质的差异性是由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人作为有生命的动物,无疑是一个自然实体,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都有作为自然属性的体质、独特的神经系统类型、气质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人先天就有的,与遗传基因有关。人的素质的差异性更有后天的因素,主要是由后天的生活环境、社会实践和教育等因素决定的。任何个人都在有差异的环境下生活和从事着不尽相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使是遗传素质相同、生活环境相同的人,也会在不同的社会影响下形成不同的个性。即使是出生并成长在同一家庭的双胞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几乎完全相同,但由于他们出生次序有先后之分,因而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影响就有所区分,也会使他们形成不同的素质特点。

素质的差异性还由于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彼此不同。一方面,人不是消极地对待遗传素质,而能够对自己的遗传素质进行一定的改造。例如,在智能素质上,“勤能补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个性特征上,生性腼腆的人,如果经常有意识地在大庭广众大声地发言,最后能够成为举止洒脱的演说家;生性胆小的人,经常锻炼自己的胆量,也能成为勇敢的战士。另一方面,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人不但能够根据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去主动地适应生活,而且能根据个人对社会准则和具体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根据个人的特点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行为方式。每个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不相同,所占有的社会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不相同,因而同一社会关系对不同的个人具有不同的意义。简言之,同一社会关系经过不同“个性”的过滤,其影响程度就会发生千差万别的分化。这就是说,个性不仅是被决定的,又是能动的、再生的、选择的、创造的。所有这些,都使每个人在形成一定社会所提倡的共性的同时,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

在人的身上,有挖掘不尽的内容。随着人之丰富性的展开,人的世界变得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在人的世界上,似乎什么样的人都有,无论你在现实中见过多少张面孔,也都还有新的陌生的面孔不曾见过;无论小说家们刻画出了多少典型人物和典型性格,也都还有不曾纳入其中的类型,人永远是开发不尽的写作之源,是无论如何也把握不完的对象。不管我们想象出多么崇高的或多么低劣的,多么美好的或多么怪诞的,多么善良的或多么丑恶的品格、德行、素养,都能在现实的人中找到原型。无论多么坏的人或多么好的人,都会在这个世界存在。人把那么多的东西集合到了自己身上,以致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把人展示得毫无遗漏。人和人之间本来没有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别那么大,但实际上的差异竟大得本可以容纳下宇宙的思想都容纳不下;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数不清的差别,差别最小的反而是差别最丰富的。

素质的共性和个性统一在每一个具体的个人身上。任何个人都是人类个体,他总会具有与人类其他个体的共同之处。同时,任何个体又都是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个体,一个不完全同于其他任何人的个体。据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