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与保障
14087400000004

第4章 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与提高(1)

教学(instruction)是对学习条件做出的精心安排,以促进学习者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通俗地讲,教学就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共同活动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和切入点。课堂教学能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教学风格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展示一个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人格魅力。有效教学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紧闭的心扉,放飞囚禁的情愫。本章主要介绍现代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任务;如何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等内容。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任务

一、课堂教学的功能

苏联教育家哈尔拉莫夫在《教育学教程》一书中指出:“学生的教养、发展与教育是教学的重要功能。”下面,我们就从教养、发展与教育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功能加以分析。

(一)教养功能

教养功能是指以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武装年轻一代,教给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形成他们进行智力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在当代条件下,教养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影响他们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学会做人、做事,以更好地报效国家和人民。

(二)发展功能

发展功能是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及审美感,并使他们获得情感、意志方面的修养,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操作能力获得发展。其中个性意志特征包括:坚定的目的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独立自主精神,以及大胆、无畏、勇敢、坚强、守纪律等。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赞可夫十分重视教学的发展功能,他用自己多年的教育实验证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还不等于他们获得相应的发展;不能认为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发展;必须在发展上狠下工夫,认真地使学生得到最理想的一般发展,包括智力、情感、意志、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发展,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他还说:“学生的一般发展,对于他们毕业以后从事各种活动的意义,无论怎样估价也不会过高。”因为,无论综合文化素质或发展人才创造力,其“达标”的基本法则是“学做人”,其基本规律是培养“非智力”因素比发展智力因素更重要。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成功的智力因素的作用仅占20%,而80%则是情感(情绪)的作用,即所谓“情商”重于“智商”。

(三)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指教学性质体现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的教学的客观规律。当前,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学与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教学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和创新过程的统一等基本规律。另外,年轻一代通过不同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接受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本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我国,年轻一代通过素质教育,要成为具有“四有”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堂教学的任务

明确课堂教学任务关系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内容和方向,是正确制定和深刻理解各科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苏联著名教学理论家、克鲁普斯卡娅奖金获得者奥尼舒克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什么,不解决这个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缺乏方向,衡量教学效果也缺乏标准。”教学任务是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认识发展水平,以及教学本身的社会功能确定的。知识、能力、习惯和素质协调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即所谓的“双基”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其他教学任务的基础。技能是指运用一定的知识,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能够在实践中顺利完成某种任务比较稳定的系统的动作活动方式。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是他们从事智力活动和体力活动经常要用的一些具体的行为方式,如阅读、计算、解题、写作等。智力技能是指学生主要借助内部语言在头脑内部进行智力活动的形式。操作技能或动作技能,主要是指由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系统参加,由外部操作活动表现出的技能,如写字、绘画、唱歌、体育运动等技能。技巧是指技能经过多次练习而达到熟练的程度。在技巧阶段,动作达到自动化、去掉技能阶段的紧张和不必要的动作。技能技巧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掌握为基础,而技能技巧的掌握又为进一步获得知识提供有利条件。

(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增强体力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增强体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是当代教学论最为关注的部分。

发展学生智力是顺利进行学习的必要条件。通过教学,使学生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顺利地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学生若没有一定的智力水平,不经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等复杂的认识活动,是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同时,为使学生适应今后科技的飞速发展从事物质生产、科学实验等工作,教学尤其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

能力是胜任某种工作(或职务)的主观条件,即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态度和价值观念。“双基”是能力的业务素质,而态度和价值观念是能力的政治思想素质,而且是常常被忽视的方面。当代大学生应主要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基本能力。这些能力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综合性双重特征。学习能力包括获得知识的所有能力: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实践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创新能力需要发散思维,更需要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上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人们把在活动中各种能力的相互结合称为才能。才能和能力主要是用来做事。

体力指人体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人体活动的力量、灵敏、速度、耐力等。体力发展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或一贯制,只用一种语调等都会使学生产生视、听觉疲劳和心理疲劳,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灵敏度降低,效果变差。所以,发展学生体力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努力、学习和社会实践,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基本品质和素养。素质有遗传性、多样性、个性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素质就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做一个符合时代进步的现代人,即: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注意培养他们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心理学认为,习惯对于性格的形成和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习与性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性格是人对待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又说,教育影响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的形成对于性格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而习惯来自于行为的不断重复,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对于习惯的形成有着决定的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他格外强调养成善于自学的好习惯,他说:“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除此之外,叶圣陶还要求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好习惯;谦虚谨慎、团结互助的好习惯;不知道就询问,就得翻查的好习惯;精密观察、仔细认真的好习惯;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好习惯;正确运用语言的好习惯;以及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规律的好习惯,等等。因为,教育不能脱离教学,教学不能没有教育,所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质量观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衡量大学办学成效的根本尺度。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和切入点。因此,讨论什么是课堂教学质量及树立怎样的教学质量观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课堂教学质量及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什么?曾经是人言相殊,很难对教育质量下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重的范畴,它应当涵盖全部功能和活动:教学与课程、研究、师资、学生、校舍、设备、社区服务和校内管理。”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此后,我国学者就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样性质量观(自然属性)、发展质量观(时代属性)、管理质量观、全面性质量观、特色质量观、服务质量观、“共赢”质量观,等等。

课堂教学质量是什么?由于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创造性,人们对其质量(效果)也很难下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但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广大师生对课堂教学质量有一个较明晰的理解和追求。我们还必须为其下一个个性的定义,这就是:课堂教学质量就是以教学理念为先导,以教材为基础,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实现知识、能力、习惯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①把课堂教学任务作为衡量教学质量优劣的根本依据和标准。②抓住了重点,体现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决定)因素——理念、教材、教师和学生。③体现了多样性的教学质量观,因为这个定义没有对知识、能力、习惯、素质作具体的规定;对实施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也未具体要求,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教学质量,如发展质量、相对质量、特色质量、服务质量,等等。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人们对此认识并不统一,其实质是一个教学质量观的问题。课堂教学质量观问题,是教育(学)思想观念的核心问题。根据现代教学论和长期的教学实践,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应该包括以下要点:①既要重视知识传播的质量,更要重视全面发展,特别是能力、习惯、道德品质、意志情感和个性特征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高。②既要重视教的质量,更要重视学的质量。教师要教书育人,既善为“经师”,更善为“人师”;学生不仅要获得智力发展,更要获得全面发展。③既要重视结果质量,更要重视过程质量。如果没有过程的质量保证,预期目的或目标就难以实现,结果的质量保证很难说不会落空。④既要注意教学方法,更要讲究教学艺术。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不讲究科学方法不行,不讲究教学艺术也不行,割裂二者的关系就不能提高教学质量。⑤必须更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标准不更新、不统一,是产生质量意见分歧、课堂教学改革难以推进的认识根源。新的教学质量评价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⑥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活动和人的发展决定了教学质量不是处于凝固的状态,必然随着时代和社会进步不断向前推进。总之,这种教学质量观是一个内涵丰富、先进正确的质量观的科学体系。

二、课堂教学质量观的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坚持和实现科学、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呢?我们这里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剖析:

(一)课堂教学要体现“六性”

1.目的性。就是要明确知识、能力、习惯和素质协同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不是传统的单纯的传授的知识(目前还未摆脱这种束缚)。具体来说,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对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要求,还应该包括能力、习惯等内容。虽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但各学科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有差异的。

2.科学性。就是要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现代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课堂教学不仅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基础),还包括科学方法与能力(核心)、科学行为与习惯(保障)和科学态度与精神(灵魂)。科学素养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把科学教育(或科学素养)简单化为科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丢掉了科学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3.人文性。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符合时代进步所需要的人,即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当前,人文素养在课堂上被忽视,流于形式,人文教育变成人文知识的教育,在理、工科专业的教学中更是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教育的意识。

4.艺术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施展教学艺术,实现教学创新(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一是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和心灵,唤醒潜能和人格,塑造情感、意志和信念,活跃学习气氛等方面进行创新;二是把人文、科学与创新融合在一起,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培养学生求知求新、乐于提问、勇于质疑、敢于批判、善于动手的新学风。

5.实践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实践的情境和安排随堂练习等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勤动脑思考,还能动手、动口,乃至动全身。

6.长效性。是指教学效果不会随着教学的结束而消失,而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无形财富。具体说,通过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二)课堂教学要坚持“六度”

1.投入度。是指教师是否全身心致力于学生及其学习。它的本质是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和对社会、家长及学生的责任感。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均与教师对教学投入不够有关。

2.激励度。就是教师要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当做首要工作来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参与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实质性的参与活动,如自学、带着问题听课、独立做练习和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参加问题讨论、自测自评、创新求异和参与评教等。而不仅仅是一问一答的烘托场面。

4.自由度。所谓自由度,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唱“独角戏”,要坚持少而精原则组织教学,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主平等的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充满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听课,去想象,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抓辫子、不打棍子。

5.亲和度。是指建立一种尊师爱生、情感交融的师生关系。教师亲和度的本质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才能和教师真心实意地交流、探讨问题,甚至指出教师的不妥之处,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亲和度取决于亲和力,它是教师的一种必备能力。教师亲和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的性格,更取决于教师的人格、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把教育好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责任。教师要以微笑面对学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自由,获得优质教学效果的前提。

6.延展度。就是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能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幽默风趣,引人入胜,能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启迪学生。

“六性”是目标和追求,“六度”是行动和奋斗。只有奋斗和行动,才能实现目标和追求。课堂教学只有坚持“六度”,才能实现“六性”,获得最佳的教学质量。这就是我们必须树立的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即坚持“六度”实现“六性”。

第三节 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教学理念、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管理、教学经验、教师个性、教学设备等等。而归结起来只有两种:一是内在因素或决定因素;二是外在因素或影响因素。本节只讨论课堂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

一、课堂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在深刻认识教学规律和时代发展的基础上,树立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思想作为教学个性的灵魂,对教学的影响具有决定性意义。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学理念,会鼓舞、指导人们去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实际,应树立以下教学理念:

(一)创新素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原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说:“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素质的培养,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即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展、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创新素质的培养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找到了一个好的切入点,使人们不再感到迷茫,使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这是第一点。第二,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需要教师充分施展教学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需要创新素质。第三,“教学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发现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有创新,才能实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才能体现教学特色。

(二)人文、科学与创新的融合

这种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人文性、科学性和创造性或三种教学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因为很多社会问题或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特别是一些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往往产生于边缘的交叉学科。因为人类在探索科学技术的历程中,充满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常常伴随着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从实践做人之道而言,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才能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否则,只能造就“半个人”。因此,实现人文、科学和创新的融合是完全必要的,有可能实现的。

树立这种教学理念,首先要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现代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基础)、科学方法与能力(核心)、科学行为与习惯(保障)和科学态度与精神(灵魂)。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其次要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作为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人文素养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就是要让学生做符合时代进步所需要的人,即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包括使人更自觉(理性)、更高尚、更高雅、更有开阔的心胸、更加注重精神追求等。再次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如何结合科学教育(或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或科学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在一起的途径和方法,并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方法的训练。这种探索和训练是树立这种理念的关键和实施的难点,需要勇气和毅力。

(三)实践性教学理念

实践性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在课堂上创设实践情境如模拟法庭、模拟招聘等,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实践素质,包括实践意识、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我国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弊端、文化传统(中国历史不重视“教劳结合”)的缺陷、及社会环境的偏颇,使我国教育恰恰缺少现代教育应有的实践性特征和品格,致使我国学生缺乏实践素质。实践能力和人的主动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分不开,和人的智慧、勇气、务实、冒险等因素分不开。加强学生的实践性、培养实践素质需要做到:①首先必须解决好学生的主体性问题,提高主动性和独立参与的意识。②作为教师必须克服以知识为中心的理念,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③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④注意发展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情感、个性等。

(四)主体教学与个性发展

主体教学理念是一种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而阐述的教学理论。其基本观点有:①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即自身的主人)。现代教育(学)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②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在教育者为其创设的学习环境中,经过自身的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过程,对各种内外影响加以消化吸收,自我发展的过程。③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体。师、生两个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④创新精神是主体精神的一种集中表现和最高境界。

学生的主体性从外部功能看,集中体现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性包括自信、自觉、自尊、自理和自我调控,独立判决。主动性涉及主动参与、竞争意识、兴趣和求知欲。创造性涵盖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这些内容都是全面发展总目标所要求的。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时,却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积极性,对事物就缺乏浓厚的兴趣;没有个性就没有朝气,没有想象和创造力,就不可能有诗人的敏感和待人的分寸;没有个性就没有人的情感及意志上的坚定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和独立自主精神,以及大胆、无畏、勇敢、坚强、守纪律等等。

(五)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教学是科学,是因为它包含一套技术程序,都能系统地加以描述和研究,都能传授和改进。说它是艺术,是因为教学需要天赋,需要创造性的反复实践。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知识、方法、技能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是一种达到娴熟精练境界、能巧妙地获得创造性教学效果的技艺;是教师运用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及语言艺术的体现。其特点是: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形象性重在“以形感人”、生动直观,以丰富学生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寓理于情,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的发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受到情感的陶冶,轻松愉快的学习,更能使教学充满情感的魅力。创造性是由教学对象的特点决定的,要求创造出能够启迪人的心灵和发挥人的智慧的综合性教学艺术。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艺术,不是传授艺术,而是激发,启迪和活泼”。一个教师的教学只有寓理于情,形象生动,富有创新,才能使教学充满艺术的魅力。

教学艺术涉及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学环节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教学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和板书艺术。其中组织教学艺术的难度较大,但最能体现教师的实力和创新。教学语言是教学的最基本手段和成功的关键,是教师的基本功,但也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手段。教学语言艺术要求科学性、启发性、生动性、情感性和恰当运用体态语。此外,教学语言还要注意语调、节奏、速度的控制。只有这几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收到教学语言的艺术效果。

(六)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理念是当代国际知名教育家朗格朗(P.Lengrand,1910—法国)首先提出的,现已发展成为当代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瑞士)赫梅尔(C.Humuel)曾高度评价说:“可以与哥白尼学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的终身教育概念的发展,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之一。”(“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树立这一理念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面向未来,要以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为基础组织教学。这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学习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即学会做人)。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能力和形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学会做事和做人,终身受益。

二、教材建设

教材是育人信息的载体,是课程改革和建设的体现。它将充分反映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教学科研水平、特点,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体现和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体现上述教学理念,现代高等教育教材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知识在教材中应以“动姿化”的方式存在,即:必须加强知识与生活、与相邻学科(或学习领域)、与学习者个人经验之间的联系;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特别是它们之间互补共生关系。

二是新教材不要过分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即把教材的中心价值转移到学生怎样使用教材上。

三是新教材设计应体现学科体系、社会要求和学生发展的统一。教材的育人信息来自三个渠道:首先,它来自各科学领域的知识,教材必须反映具有基础性、重要性和典型性的知识系统。其次,来自社会的需求,教材设计必须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相适应,反映时代特征。再次,来自学生发展的需要,教材设计必须与个人的需要相结合,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是新教材要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合。各科教材内容的编著,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合,并注意有不同的侧重点。在知识转接方面,应当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实用基础知识相结合;在能力培养上要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在素质教育上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五是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优化所编各科教材的结构和体系。教材结构是指各科教材之间的横向组合方式和各科教材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组合方式。一般来说,各科教材的要素主要包括知识要素、技能要素、能力要素和态度要素,以及必要的审美、心理要素。各科教材成分是指教材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它们是由各科教材中各个要素分化、组合而成的。教材体系是若干类别的教材相互关联而构成的整体,包括某一字段各类型、各序列教材,以及每种教材内部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教材体系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层次性和整体性。

六是设计和编写新教材,要把更新教材内容与筛选传统内容相结合。遵循的原则是:新知识进教材要适度,传统内容取舍要有据,经典内容删掉要慎重,因为经典的东西有权威性,它的应用是超时空的。

当前,教材建设的一个重点是本科的选修课教材,这是因为:①各科基础课教材国家已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出版。②选修课教材由于用量小,国家没有组织编写,绝大多数由各学校教师自己编写。③选修课所占总学时数越来越多。

三、教师行为

事实告诉人们:一般情况下,一流的教师,就有一流的教风,产生一流的学风、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为了保障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具有以下行为规范:

(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90年代后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对教育寄予更高的期望。随之,教育领域相继出现许多新的理念,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人文、科学和创新的融合,实践性教育,主体教育与个性发展等等。这些理念既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又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会鼓舞人们和指导人们去追求远大的目标。

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不同教学方式。教师这种角色的转变,既是一种认识,又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二)彰显教师的主体和主导地位

主体教育思想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主体地位表现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确定能够体现目的性、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实践性和长效性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选择具有主动、合作、创新、尊重差异的教学方法;施展高超的教学艺术,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和管理。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还表现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启迪指导学生;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基本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指导学生探索研究问题;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透彻领悟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和体系;等等。关于教师的主体和主导地位,许多教育家早都做过精辟的论述。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德国教育家鲁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是基于其对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更明确:“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三)争当一名好教师

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受教师的道德水平、智能水平所制约。只有具备了作为一名好教师应有的条件,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应起的作用。我国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在《读师说》中写道:“嗟乎!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未师实。”这正说明,一个不合格的教师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

随着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提升与社会价值的凸现,当今和未来社会必然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做一名好教师。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呢?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成立于1987年的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提出,优秀教师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①全身心致力于学生及其学习。②熟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③勤思考,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④教师是“学习村”的成员。

我国学者总结出《21世纪教师角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①教书育人的角色:教会学生终生学习。②学习者的角色: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潜能,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③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一是教师的角色由以前的“教”转变为“导”;二是教师由教学活动的权威转变成教学的合作者。④集体的领导者和团体的管理者: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观。⑤心理辅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解除一些常见的心理困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⑥研究者的角色: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景,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就教学研究而言,教师应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的角色才能从“经验型”、“教书匠型”转向“学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