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13601400000026

第26章 有物混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章旨在何處。在一大字。修在何處。結穴在寂寥。混成物是何物。靈明隨氣而結。空洞之中混成有質。此質虛象無形結而成丹。謂之有物混成。何為先。何為後。積穀為後。採陰精為後。著意為後。一切有為為後。寂靜中生。虛靈中出。空洞中昇。無杳中來。無有中見。虛實中成。為之先。皆謂之先天地而生。何為先天地。混元中未有天地。而天地性存。未有陰陽。而陰包陽。陽包陰。陰中生陽。陽中生陰。謂之先陰先陽取而用之。謂之先天地。既有先天地。要寂寥何用。不寂陰中陽不生。不寥陽中陰不出。寂寥之中。天地生而合一。陰陽聚而泰交。何為獨立不改。天地不可改。天地為獨立。至道為獨立。天地不外於道。而況萬物乎。謂之不改。何為周行而不殆。天旋地轉。周流生化。豈有崩墜乎。天地原以一氣化成。天中之天。地中之地。天中之地地中之天。一氣混融。出於自然。道乃天地亦是流行而不殆。天地可殆。而道不能殆也。何為可以為天下母。母者以氣成道。道生天地。天地生萬物。而萬物亦本於道是以為母。可以為天下之母。言其無事不本於道也。何為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太上亦不知何為道。言其純粹精一。至玄至妙。不知為何名。想像自推之曰。字之曰道。何為強名之曰大。無往不包。無處不利通流陰陽。強之曰大。何為大。曰逝。逝者。無處不周。謂之曰逝。逝曰遠。遠者。天上地下。流道流行。謂之曰遠。遠曰反。反者。天地萬物。無不本於道而生。無不歸於道而化。謂之曰反。生無不本於道。化無不歸於道。故曰道大。地大。王大。天故大也。天本於道。地故大也。地本於天。王故大也。王本於地。天地王。皆本於道。道故大也。殊不知道亦本於自然。天所以覆萬物。故曰大。地所以戴萬物。故曰大。王所以統萬物。故曰大。道所以包羅天地萬物。故曰大。何為域中。域中者。天地萬物之王宰。道凝於天。而為天之域中。道凝於地。而為地之域中。道凝於萬物。而為萬物之域中。人能體道。道凝於人。而為人之域中。何為四大。天地王道。謂之四大。精氣神靈。謂之四大。四大皆空而道處於中。謂之王處一焉。何為人法天法地法。道出於自然。人能自然如地之靜。故常存。謂之人法地。地得天之雨露下降。生化之機。地固結而常存。謂之地法天。天稟清虛之氣。凝虛於上。不動無為。而合道。謂之天法道。道本於虛無。常含湛寂之體。聽無為之生化。謂之道法自然。自然之中。有物混成。感先天地而生。凝寂寥而化。隨自然之機而合混成之道謂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