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昪(992~1077),字杲卿(一说名张昇,《宋史·仁宗纪》和《宰辅表》均作张昪,今从之),韩城(今陕西韩城)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历任楚丘主簿、开封府推官。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以太子太师致仕。为人忠谨清直,不徇私情,曾在仁宗面前指斥廷臣“持禄养望者多,而赤心报国者少”,切中时弊,为世所重。能诗词,其词仅存二首。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①。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②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③,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迓④。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①风物向秋潇洒:谓秋天景物爽朗萧疏。杜甫《玉华宫》诗:“秋色正萧洒。”
②霁色:雨后转晴的景色。
③蓼(liǎo):草本植物,多生长于低洼潮湿的水边。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路旁或水边。
④低迓:低低下垂。一作”低亚”。
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笔调潇洒飘逸,状景生动如画。上片描绘了深秋时节金陵一带萧疏爽朗的风光景物。词人凭栏纵目,只见“一带江山如画”:水色天光,上下交辉;小岛蓼草丛生,沙洲上飘舞着一片白茫茫的芦荻之花,远处掩映着稀稀落落的庄户人家。淡淡几笔,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水乡晚秋图。“霁色冷光相射”的“射”字尤有画龙点睛之妙,霁色静止,冷光翻动,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使这幅绮丽的画面更加生动。末句从自然界写到人家,暗暗为下片的抒发感慨作了铺垫。下片由写景过渡到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的深沉感慨。词人极目远望,只见江上客船往来,风帆高挂;岸边酒店林立,青旗招展,正在殷勤地迎来送往。情从景生,作者由此而想到六朝兴盛衰亡的往事:“多少六朝兴废事”,如今都已“尽入渔樵闲话”。词人怀着怅惘的心情,久久地倚着栏杆沉思,直到寒日默默无言地向西沉下。最后一句“寒日无言西下”之“寒”字承上片“冷”字而来,寒日、冷光,使词人对历史的伤感更加凝重。况周颐评此词说:“张康节(张昪谥号)《离亭燕》云:‘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秦少游《满庭芳》云:‘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两歇拍意境相若,而张词尤极苍凉萧远之致。”(《历代词人考略》)这段评语恰切地指出了张词的艺术特色。在宋代词坛上,张昪与范仲淹一样,在创作中透露出词风逐渐由婉约向豪放转变的时代信息,对于词境的开拓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