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诗、文、词均有较高成就,是北宋文坛上的一代宗师。著有《新五代史》、《集古录》、《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行世。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①
平山②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③。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①刘仲原甫:刘敞,字原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与弟攽同举进士。维扬:今江苏扬州市。
②平山:平山堂,在江苏扬州西北蜀冈法净寺(古大明寺遗址)内。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出守扬州时所建。登堂眺望,江南诸山与堂相平,故名平山堂。
③“山色”句:用王维《汉江临泛》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欧阳修的词基本承袭晚唐五代遗风,抒情委婉深致,写景清新明丽,但也有少数篇章风格豪迈疏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北宋令词的境界,这首《朝中措》即是如此。
扬州对欧阳修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他曾在此任过职,修建平山堂并亲手栽下柳树,作为闲暇时与友人聚会饮酒、挥毫赋诗的场所。如今,友人刘敞出守扬州,作者写下这首送别词,既为酬赠友人,同时也追忆了自己在扬州的生活。上片用虚笔描绘平山堂优美壮丽的风光景物,点出友人赴任的所在之地——扬州,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江南名都的无限眷恋之情。“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两句深情又豪放,特别是“几度春风”四字,尤其给人以欣欣向荣、格调轩昂的感觉。过片三句塑造出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太守形象,既是对友人的称赞和祝愿,也可以说是词人对自己当年风流太守生活的回忆。结拍虽流露出人生易老,需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词人幽默地以樽前“衰翁”自居,更加展现出他潇洒旷达的风神个性和欧阳修独有的醉翁风度。
全词将送别与怀旧两种感情融于一体,语言明快,疏宕有致,一洗五代香艳柔靡的习气,体现出作者晚年词风的变化。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论欧词:“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确为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