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豪放词·婉约词
13139000000014

第14章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在今山东省)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扬州通判等职,以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复官后任达州、泗州知州。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不事绮艳,雄阔之境、沉咽之思颇近东坡。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存词一百六十余首。

摸鱼儿·东皋寓居①

买陂塘②、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③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④。无人独舞。任翠幄⑤张天,柔茵藉地⑥,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⑦,莫忆金闺⑧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⑨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⑩,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①东皋:地名,即钜野之山东。词人于此建归来园为寓居之地。

②陂(bēi)塘:池塘。

③沙觜(zuǐ):突向水中的沙洲。

④流渚:流动的池水。渚,通“潴”,指水停聚处,此指陂塘。

⑤翠幄:天空像翠色帐幕。幄,帐幕。

⑥柔茵藉地:细软成片的小草。藉,垫。

⑦青绫被:青色有花纹的丝织物。汉代尚书郎值夜班,官供新青缣白绫被或棉被。代指官宦的俸禄和待遇。

⑧金闺:即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才能优异者待诏于金马门,故旧以身历玉堂金马为仕宦得意。

⑨邵平:秦时人,封东陵侯,秦亡后隐居长安城东种瓜,瓜五色味美,人称东陵瓜。

⑩班超:东汉人,明帝时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平定三十六国,被封为定远侯,久驻西藏,和帝年间乞归。“但愿生入玉门关”。七十一岁时才回到京都洛阳,不久即死。

陈鹄《耆旧续闻》卷三记:“晁无咎闲居济州金乡,葺东皋归去来园,楼观堂亭,位置极潇洒:尽用陶语名目之……尝以长短句曰《摸鱼儿》者寄蔡(儋州),蔡叹赏,每自歌。”可知此词为作者罢任后初返乡里时所作。上片描绘“寓居东皋”的风光景物,表达了乐于隐居田园、啸傲湖山的襟怀情趣。笔调疏快,意境清旷,俨然以出世脱俗的隐士自居。下片笔锋一转,对自己曾跻身官场、虚掷时日表示后悔,抒发了儒冠误身、岁月蹉跎的深深感喟。词人开函对镜,已是白发缕缕,益见功名如过眼云烟,终为泡影。末句说即使显赫如班超,也只能身居西域,直至暮年才得还乡。两片前后对比,寓悲愤于豪宕疏阔之中,语意俊切,而风调自清迥拔俗。

此词开阔的词境、清旷的情趣,与作者的恩师苏东坡在词风上一脉相承,并对辛弃疾的词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刘熙载《艺概》所评:“无咎词堂庑颇大。人知辛稼轩《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为后来名家所竞效,其实辛词所本,即无咎《摸鱼儿》‘买陂塘、旋栽杨柳’之波澜也。”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烟①幂②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③。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④远,惟有蓝桥⑤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⑥倾尽。更携取胡床⑦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①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

②幂:覆盖。

③桂影:双关语,既实指庭中桂树之影,也暗指月光,因为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

④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⑤蓝桥:在今陕西蓝田东南。相传其地有仙窟,为唐裴航遇仙女云英处。

⑥流霞:本为神话中的仙酒名,汉王充《论衡·道虚》载,项曼都离家求仙,被仙人带至月边,饥渴时则饮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词中语义双关,既指酒,也指朝霞。

⑦胡床:卧具,又称交椅,绳床。

这是一首中秋赏月词,相传为词人绝笔之作。上片起二句,“青烟幂处”写远处天边暮霭一片,此是明月升起之地。“碧海”写夜空的广阔和蔚蓝,“金镜”形容明月的圆满和光亮。一个“飞”字写出明月的升腾状,极富动感。“永夜闲阶卧桂影”一句,台阶用“闲”显其寂,桂影用“卧”显其静,照出词人的难眠。结四句写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更加亲近。“神京远”的“远”字,主要是从政治的含义说的,作此词时,词人已去官归家,忘情仕进,虽对自己仕途的坎坷微露怅恨,但全词的主调仍然是旷达豪放的。

下片换头三句承“蓝桥”而写月宫。“水晶”形容帘幕的华贵,“云母”见出屏风的精美。帘幕卷起,屏风拉开,一位淡妆浓情的佳人出现在广寒宫中,外貌之美,惹人爱慕,环境之寂,使人同情。次三句写佳节难逢,明月难得,干尽杯中桂花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结三句言尽管夜深露冷,但词人赏月的余兴非但不减,反而更加豪壮。他欲登上南楼,去观赏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素白澄澈的清秋气象。用“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消除黑暗和污浊,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

全词从月出写到月升,从月中人写到月下人,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像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其表现技巧正如清人黄蓼园所说:“前段从无月看到有月,后段从有月看到月满,层次井井,而词致奇杰。各段俱有新警语,自觉冰魂玉魄,气象万千,兴乃不浅。”(《蓼园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