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是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孙。因为人刚介、不谄媚权贵而沉居下僚。早年曾任武职,后转文官,哲宗元祐中为泗州、太平州等地通判,晚居吴下。他的词内容比较广阔,写思妇、商贾,抒发报国情怀,开南宋爱国词之先声。仕途坎坷,潦倒失意,使他写出了不少抒发生活寂寞和百无聊赖心情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技巧,非常感人。有《庆湖遗老集》、《东山词》。
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①雄。肝胆洞②,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③,矜豪纵。轻盖拥④,联飞鞚⑤,斗城⑥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间呼鹰嗾⑦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⑧,明月共,漾孤篷⑨。官冗从⑩,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①五都:汉、魏、唐各有五都,此泛指繁华的各大都市。
②肝胆洞:肝胆相照,意气相通。洞,洞悉,通晓。
③推翘勇:被推举为最勇敢、杰出的人物。
④轻盖拥:即拥轻盖之意。盖,车盖,这里指车子。
⑤联飞鞚:并辔而驰。鞚,有嚼口的马络头,这里指马。
⑥斗城:汉代长安城南形似南斗,城北形似北斗。故被称为“斗城”。这里指北宋都城汴京。
⑦嗾(sǒu):人口发出的驱使犬的声音。
⑧丹凤:唐长安宫阙有丹凤门,故称丹凤城。这里指北宋都城汴京。
⑨漾孤篷:驾着一叶孤舟,飘荡于江湖。
⑩官冗从:担任闲散的随从小官。
怀倥偬(kǒnɡzǒnɡ):情怀苦闷。倥偬,困苦貌。
簿书丛:忙于簿录文书工作。簿书,官署中的文书。
鹖弁(hébiàn):即鹖冠,插有鹖毛的武士之冠。鹖鸟好斗,至死不却,武士冠插鹖毛,以示英勇。这里是指下级武官而言。
渔阳弄:鼓曲名。
思悲翁: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天骄种: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载,匈奴单于自称为“天之骄子”。
七弦桐:即七弦琴。琴以桐木制成,故称。
目送归鸿:嵇康《赠秀才从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本词作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贺铸时任和州管界巡检。西北党项族所建立的西夏时时寇扰边疆,朝廷内割地求和之声大起,贺铸作为一个下级官员用这首词吐诉了他报国的热忱以及报国无门的悲凉心绪。上片追忆青年时期豪纵不羁的游侠生活,突出少年侠士重承诺、善骑射的出众品性。换头以后抚今思昔,感慨万千,“似黄粱梦”四句,写离京漂泊;次七句写沉沦下僚;末九句写不能请缨之恨,用深沉的音调,唱出了壮志难酬的悲歌。全词悲壮慷慨,句短韵密,声情并茂,与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同调之作可以媲美,为宋人《六州歌头》中的两首绝唱。俞陛云评曰:“此与《小梅花》调皆雄健激昂,为集中稀有之作。上片‘酒垆’以下七句,下片‘长缨’以下六句,尤为警拔。”(《宋词选释》)
小梅花
缚虎手①,悬河口②,车如鸡栖马如狗③。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④?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⑤。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⑥美酒斗十千⑦?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⑧十五语如弦⑨。遗音能记秋风曲⑩,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①缚虎手:徒手打虎。
②悬河口:即口若悬河,谓辩才出众。
③“车如”句:形容车敝马瘦,谓生活简贫,处境不如意。
④“不知”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词化用之。
⑤“衰兰送客”二句: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词用其成句。咸阳,在陕西。
⑥旗亭:酒楼。词中指送别之所。
⑦美酒斗十千:形容酒质美价廉。
⑧当垆秦女:古时酒店垒土为垆,安放酒瓮,卖酒的坐在垆边,称为“当垆”。秦女,秦姬。
⑨十五语如弦:十五,指正当妙龄。语如弦,形容话语动听,如音乐。
⑩秋风曲:即《秋风辞》,汉武帝所作,末有“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之句,慷慨悲凉。
扶桑:神话中的树木名,传说太阳从这里升起。
此阕原题作《行路难》,实非调名,乃作者根据内容所拟词题。词以慷慨悲凉的气势,抒写人世沧桑和功业难成之意,是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皆融化前人诗句而成,“掇拾古语,运用入化,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陈廷焯《词则》)。上片从开头至“可是蓬蒿人”,以夸张的手法写词人及其豪侠朋辈“少年壮志当拏云”的英雄气概。然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萌发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索性放浪形骸,恣情饮乐吧!下片与上片声气相连。作者寄情宴乐,却又悲叹岁月的脚步匆匆;想留住光阴,却又难以打发那漫长的一天又一天。这是何等的苦闷啊!“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眼前一派酒酣耳热、轻歌曼舞景象。然而放达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悲愤,这是由歌女所唱汉武帝的一曲《秋风辞》引发的。《秋风辞》有“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所以作者有“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之叹。千年只一瞬耳!于是忽发奇想,要“揽流光,系扶桑”,使时光停止流转。这种超现实的奇想,恰好反映出作者无法摆脱的现实苦闷,只有怀才不遇的人最易感到生命短促、光阴虚掷的痛苦。所以下片写生命短暂的悲愁,与上片写志士失路的哀苦也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宋人赵闻礼评此词:“其间语义联属,飘飘然有豪纵高举之气。酒酣耳热,浩歌数过,亦一快也。”赞叹此词虽多化用前人诗句,但能驱遣自如,且气象豪迈,配得上关西大汉的铁板!夏敬观更进一步指出:“稼轩豪放之处,从此脱胎。豪而不放,稼轩所不能学也。”(《东山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