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起居舍人、秘书丞兼国史编修。以校书郎坐《神宗实录》失实,屡屡遭贬,最后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州市)贬所。黄庭坚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是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其词多写男女之情及花酒景物,时以俗语入词,类于柳永;其豪放处又近苏轼。有《豫章集》、《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编》。
念奴娇
八月十七日,同诸甥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①
断虹霁雨②,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③。桂影扶疏④,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⑤?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⑥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⑦。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⑧微笑。坐来⑨声喷霜竹⑩。
①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西。张宽夫:黄庭坚友人,生平不详。金荷:荷叶形金酒杯。文不加点:形容写作诗文一挥而就,不加修改。
②断虹霁雨:即雨霁虹断,指雨过天晴,虹霓消失。
③“山染”句:以女子的眉毛喻山之秀美。绿,乌黑发亮的颜色,常用以形容头发眉毛,这里用来形容山色青黛。
④桂影扶疏:月中桂树的阴影浓密,传说月中有桂树。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
⑤醽醁(líng lù):美酒名。
⑥张园:张宽夫的花园。
⑦属(zhǔ):劝。
⑧孙郎:指孙彦立。
⑨坐来:唐宋时口语,意即顿时,立刻。
⑩声喷霜竹:竹笛发出乐声。《乐书》云:“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故以霜竹、霜筠代指笛子。
本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八月十七日。时词人因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与几位青年同游赏月时写下此词。开篇描绘雨后初晴薄暮时分的彩虹和山色。接着连用三个问句极写月色之美,表达作者赏月时自得其乐的豪情逸兴。此下转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词,信笔挥洒,更见词人之洒脱不羁。“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高峰,他慨叹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高亢乐曲,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歇拍写孙郎感遇知音,喷发气响,宛转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
全词笔墨酣畅,境界壮阔,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词人与苏东坡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然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故其词风与东坡词风十分相近,作者自诩本篇“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不为无据。
千秋岁
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墨,始追和其《千秋岁》词。①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②。齐歌③云绕扇,赵舞④风回带;严鼓断⑤,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⑥。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①少游:即秦观。藤州:今广西藤县。庚辰: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甲申: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
②“苑边花外”四句:写元祐七、八年间,山谷与少游同官京师时事。轧,摩轧。珂,马身上的玉制饰物。
③齐歌:古有齐人善歌之说。
④赵舞:古代赵女善舞。此泛指歌舞。
⑤严鼓断:谓夜已深。宋代都城有宵禁,即夜间戒严以击鼓为号,故曰严鼓。
⑥醉卧藤阴盖:化用少游“醉卧古藤阴下”句,谓少游死于藤州。
这首追和词,也是一首悼念故人之作。黄庭坚和秦观均为苏东坡的学生,是“苏门四学士”中两位著名的作家,当时词坛曾有“秦七、黄九”之称。他们交谊很深,在当时反复无常的党争中都是不幸的受害者。元符三年(1100),秦观在贬谪中死于藤州。崇宁三年(1104),黄庭坚再贬宜州(今广西宜山),路过衡阳,在衡州知州孔毅甫处看到秦观的遗作《千秋岁》。不禁感慨欷歔,洒泪写下了这首追和、哀悼亡友之作。词的上片回忆当年同朝为官、并辔出游、酣歌醉舞的美好岁月,可惜政治风云的突然变化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下片感叹人去词在、明珠沉海,对少游的去世表示沉痛的悼念。无情的政治风波吞噬了友人的生命,词人悼念秦观,实际上也是自悲自悼。“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两句最为精彩,是全词的警句,“怀思之情,痛惜之意,深入骨髓”(黄瑞云《词苑英华》)。
这首词感情深沉勃郁、诚挚动人,上片的欢乐与下片的悲愤形成强烈的对比,隐含着政治局面的重大变化。既抒发了悼念友人的深情,也表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