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建议先查明真相,再作出反应。蒙恬的建议绝对是良策,扶苏只要声明这个使者是假的,挥师进击,赵高所直接掌握的护卫兵力,简直不堪一击,只要一万骑兵,就可以将赵高、李斯,斩落人头,然后安葬始皇帝,公告天下,顺利继位。
但是扶苏身在权力风暴中心却天真不知权势斗争秘诀,流着眼泪说:“父亲要儿子死,做儿子的还有什么办法,何必查证!”拿佩剑一抹脖子,自杀了。
扶苏一死,蒙恬失去抗争的王牌,如果扶苏在,他可以拥戴扶苏起兵,响应的秦人绝不会是少数。但扶苏已死,如果他起兵,就完全是叛乱了。
胡亥、李斯、赵高听说扶苏自杀,也如释重负,尤其是身为权力场上老手的李斯,完全明白自己这一边并不占绝对的优势,想不到手握重兵的扶苏会如此乖乖地自杀,真令人意外地轻松。
于是胡亥、李斯、赵高,乘胜追击,毫不留情,斩杀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然后用鲍鱼的臭味掩盖秦始皇的尸体腐烂异味,从直道赶回咸阳。回到咸阳之后,李斯、赵高正式宣布皇帝驾崩,太子胡亥,继承皇帝大位,成为帝国的二世皇帝。
扶苏的死,是历史的偶然。有人质疑说,秦始皇不喜欢扶苏,所以在临终前下令诛杀这个儿子,这不是必然么?我说,秦始皇的确对这个儿子有点不满意,但不满的原因是因为期望值太高,担心他不能顺利继承家业。如果真的讨厌扶苏到了要杀他的地步,就应该把他关进小屋子,用一条绳子把他勒死。为什么要把帝国最强大的长城军团交给他?这绝不是要杀这个儿子的意思。秦始皇在病重之际,召唤远在边疆的扶苏到咸阳与自己会合(他认为自己可以撑到咸阳),对随驾的小儿子却只字不提,他传位给扶苏的意思,明确无疑。所以说,这个帝号,本是秦始皇预备留给扶苏的。
从事实来看,秦始皇对扶苏过于软弱的担忧是何等正确,即便艰苦的边境锻炼也不能将他磨砺成刚毅的帝王接班人。权力争夺,是你死我活的厮杀,哪怕是情同父子,也没有授柄与人的道理。秦始皇当年可以毫不留情地逼死吕不韦,扶苏却因为一份莫测真伪的圣旨自我放弃,别的不论,单就权术、魄力而言,扶苏与他的老父亲,实在相差太远太远。而在政治这个舞台上,扶苏既然不能坚强地站起来,便只能软弱地倒下去。
扶苏的退出,把帝国交给了胡亥和赵高,这两个人倒是继承了秦始皇阴戾的一面。问题是,坚持韩非的权势思想治国,这个国家还能走多远?
第二节 揭竿而起:带头反秦的是楚人!
举起反秦大旗的带头人,为楚人:陈胜是楚之阳城(方城)人。响应者也不乏楚人:项梁、项羽叔侄是楚国旧贵族,刘邦是楚之沛人。投奔起义军,为反秦作出功绩的文武名臣,也多楚人:范增是楚居巢人,英布是楚六人,韩信是楚淮阴人。
疑点之一:论资历、论实力,萧何、曹参等人都高于刘邦,为什么他们还是推举刘邦为沛县起义军的首领?
疑点之二:会稽郡守殷通与项梁商量起兵事宜,手握一郡军政大权的他为何死于非命?
一、刘邦和他的朋友们
《史记》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刘邦当亭长那时,也快奔四十的人了。秦朝废除封建,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每十里设一亭,亭设亭长,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征丁征粮和调停民事纠纷等事务,基本上是个基层干部,但俗话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刘邦这个亭长干得还是可以的,尤其是他跟县里的干部混得很熟。譬如县政府管组织人事的萧何,还有公安局的曹参、交通局的夏侯婴。
刘邦的交际圈并不局限于官场,说起来,他的哥们还有屠狗的樊哙、丝绸店老板灌婴、编席工匠兼丧事吹打乐手周勃……在这些人中,与刘邦关系最佳者,要数萧何。刘邦曾经奉命到咸阳出差服徭役,同事朋友都来送行,刘邦拱手离去,途中刘邦拆开他们送的红包,其他官吏是三百,唯独萧何一人送了五百,刘邦感动得热泪盈眶,发誓以后发达了一定要好好报答老萧的这份厚意。
刘邦这一次出差收益很大,在咸阳恰巧碰到秦始皇出巡,破例开恩不清场,准许老百姓在旁边观看。刘邦挤在人堆里,亲眼目睹了皇帝的威风和排场,不禁由衷羡慕:“哎呀,大丈夫就该像这个样子啊!”
从咸阳出关向东,有一个县城叫外黄(今河南杞县东六十里),刘邦在这里逗留了很久,这里有他的一位老朋友,姓张,单名一个耳字。
张耳是大梁人,当年做过“战国四公子”之一魏毋忌的门客,在江湖上也算是个名人。外黄有个富人家的女儿,貌美若花,虽然结过一次婚,仰慕的人还是趋之若骛。但都是凡夫俗子,美人哪瞧得上眼?
“我的第一任丈夫是个庸奴!这一次,我要找个英雄来嫁。”
介绍人听了说,“那只有这个人了!”
“谁?”
“张耳!”
美人久仰张耳的大名,于是欣然同意见面。张耳的相貌,自然是仪表堂堂,(他儿子张敖,也是个美男子,所以会被吕雉相中,做了皇帝的乘龙快婿、鲁元公主的驸马。)美人的花容月貌,更不用说,两下一对眼,介绍人一看,乐了,好,这事成了!
不日拜堂成亲,张耳得了美人又得老丈人的资助,当时还是战国晚期,张耳当上了外黄的地方官,广招门客,因此更是名声在外。
张耳有个朋友兼同乡,叫陈余,岁数比张耳整小了一辈,但是两人却意气相投,做了忘年之交。古有左儒为友而刎颈,你我二人也要做那刎颈之交,名垂青史。切不可为了些许蝇头小利,坏了兄弟义气!
魏国灭亡后,张耳辞官回家,做起了民间活动家和知名赞助人。刘邦正是慕名而来,在张耳家里混了好几个月,白吃白喝之余吹牛侃大山,这对于刘邦来说,简直是神仙般快活的日子。
但是张耳的名气太大,不免传到朝廷的耳目里。皇帝想,我大秦扫灭六国,拯救百姓于水火,德泽天下,你张耳、陈余有贤人之名,为何不出来做大秦的官吏却窝在家里,莫非有不满之心?
于是官府张贴了悬赏文告,张耳一千,陈余五百。早有人透露消息给张耳,张耳和陈余隐姓埋名,一溜烟逃到陈县做门卫去了。张耳一跑,家里也就树倒猢狲散,刘邦一看大势不妙,回了沛县。
患难见真情,真正的友情,总是要经历风雨,可是能共患难,就能同富贵么?张耳和陈余这对忘年交,能不能如愿地做那刎颈之交,还要等待那岁月流逝和造化弄人的考验。
二、天上掉下个吕妹妹
说起来刘邦也三十好几了,婚姻问题却迟迟未能解决,这在古代可是绝对的大龄青年。俗话说野百合也有春天,何况刘邦好歹是个干部,怎么会没有人给他介绍对象呢?其实刘邦有一个相好的曹小姐,这位曹小姐还为他生下一子,叫肥。如果不是因为一件偶然的事件发生,刘邦也许就会和曹小姐结婚了。
但是那天偏有个姓吕的富豪在沛县城里为庆祝新居落成而大摆宴席,据说此人是县令的故人,所以县里的一众官吏和乡绅豪杰们都前来为他捧场。萧何可就成了接受贺礼和招待客人的主持人,他说:“贺礼一千钱的请上坐,不足此数的只好委屈坐在堂下了。”
有好吃好喝的,自然少不了刘邦。但刘邦岂止没有一千钱,简直是不名一文。不过既然萧何在里面管事,仗着脸熟,刘邦就想虚报个数字蒙混进去大吃一顿。
“老子送一万!”刘邦大摇大摆地走进去。
这下萧何可罩不住了,因为财迷老儿吕公,一听说有人一开口就送一万,乐颠颠地就出来迎接了。这老儿迷信相面之术,这时忍不住技痒起来,要给刘邦相面。
这一相不得了,原来刘邦的面相正是大贵之相啊!吕公年老的心一下子澎湃激动起来,酒阑人散后,他把刘邦单独留下,当时就提出要把他最疼爱的女儿吕雉嫁给刘三。
天上掉下个吕妹妹,刘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婚后刘邦和吕妹妹感情还算融洽,吕妹妹虽然出身殷富之家,却也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在老刘家下地干活,毫无怨言,俨然贤妻。到前210年,吕雉为刘邦生育下了一个儿子,刘邦给这个儿子起名叫盈,就是后来的汉惠帝(这个孩子品性善良,从基因遗传上来说,不知道究竟父亲多一点,还是母亲多一点)。不久再生一个女儿,即后来的鲁元公主。刘邦携儿抱女,享受天伦之乐,也收心了许多。
据说吕雉带着孩子在田里锄杂草,有个老人家过来讨水喝。吕雉见老人家似乎走了很远的路,显得疲惫不堪,连忙给他倒大碗茶喝。老人家喝了水,口渴问题解决,腹中却是空空如也,他瞧了瞧吕雉带来准备在劳动间歇食用的午餐,又瞧瞧吕雉的面相,忽然赞叹道:“夫人之相,可是天下奇贵之相啊!”
吕雉又惊又喜,请老人家也相相两位儿女。老人家一拍肚皮,欲言又止的样子。颇体人意的吕雉明白,立即将自己的食物分出一部分给老人食用。老人家狼吞虎咽一番,看看刘盈的面相,说:“依此儿面相看来,夫人之奇贵,正是来自这位公子之福荫啊!”
说完,老人家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一个时辰后,当亭长的刘邦来探望妻儿了,吕雉将事情一说,刘邦道:“莫非高人,就是骗吃骗喝的老混蛋,我去看看!”
刘邦一溜烟赶上老人家。老人家瞧瞧他,又说:“阁下之相极为尊贵,非寻常人也!莫非你就是刚才那位公子的父亲。难怪难怪,刚刚我看到夫人和公子的贵相,正大惑不解,原来都和您有关啊!”
这话让刘邦很是高兴,他立刻拿出几个钱给老人家:“如果真如老先生所言,有发达之日,绝不敢忘记您的恩德!”
关于刘邦的神奇事迹,远不止这一桩。追溯起来,刘邦的出生也颇有蹊跷。三十多年前(公元前256年),刘妈有事外出,好久也没有回家。刘太公在家里可坐不住了,出门追寻,走到村子附近的湖泽地,湖泽地里水汽弥漫,好似云遮雾罩,太公找了好一阵子,方才看见老婆躺在地上,昏暗中好象还有什么伏在她身上。
刘妈看到丈夫,有点神色慌张,结结巴巴地述说自己路过大泽,小坐养神,蓦然见一个金甲神人,从天而下,刘妈毕竟是女子,胆小害怕,一时惊晕过去。刘太公听了,半晌不作言语,他是半信又半疑,但不管怎么地,带老婆回去再说。
刘太公心中嘀咕:“难道我看到伏在她身上的,是蛟龙?”
不想回去之后,刘妈居然得孕,过了十月,居然生下一个儿子,长颈高鼻,左股有七十二黑痣(这些黑痣,据说是贵人的体貌特征),排行老三,就是刘邦。
刘妈大泽受孕故事、大腿上的黑痣、吕公和神秘老人对刘邦面相的格外看重,这一系列神奇事迹,构建出一个贵人形象。使史册上的刘邦形象格外与众不同,刘邦果然是命中注定的“真龙天子”么?
其实这只是后来的粉饰之笔而已,因为夏、商、周、秦四代的君王,都出身高贵的诸侯世家,再上升一步,成为天子。但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却只是个农民出身的小小亭长,没有高贵的血统。所以汉兴之后,皇家文人为了塑造刘邦高大雄伟的首领形象,编造了许多关于刘邦的神奇事迹。
然而刘邦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他能用人、得民心,又懂得审时度势,与他的面相和大腿上的麻子,有什么相干!如此粉饰,未免画蛇添足,倒是让人看出刘邦从农民之子到真龙天子,多少有一些信心不足。至于刘妈大泽受孕故事,却很令人怀疑刘邦的出生是不是别有内情,毕竟他与他那憨厚本分的父亲、哥哥,看上去有太多不同。
三、从亭长到通缉犯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刘邦戴上他那顶用竹皮自制的个性十足、略带夸张的帽子,他对老婆吕氏说:“我要出趟远门。”
皇帝在骊山的陵墓,需要大量的工人,沛县也要出若干劳力,在诸多亭长之中,刘邦被县令看中,做领队带着全县五百多号人去咸阳报到呢!
“老刘,这是县上对你的重托,你可要打起精神来,这件事干好了,前途无量啊!”县里的干部如是说。
此去咸阳有数千里之远,途中万一逃跑了几个,刘邦便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可是没办法,刘邦还是得上路。但走了不久,便发现缺少人员,想是乘他不注意溜走了。走的路程越远,逃亡的人越多,刘邦一看,完了,死路一条了,这样下去,到咸阳恐怕剩不下几个,到时候责问下来,他刘三脑袋搬家,家里人恐怕也要抓去当奴婢了!
于是在丰的西面,一个大湖边,刘邦把大家伙喊到一处,拿出剩下的全部路费,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喝到差不多,刘邦醉醺醺地宣布:向右看齐,立正稍息,全体——解散!
劳力们糊涂了,刘邦说:“反正死路一条,不如大家散了吧,或许还有活下去的可能。”
劳力们感动得都哭了,刘亭长真是仁义啊,可是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要不你就带兄弟们落草当山贼算了,刘亭长你就是我们的带头大哥了!
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刘邦的个性之豁达。倘是钻牛角的人,或许就会一条胡同走到黑,带着劳力愣是走到了咸阳,然后很冤枉的被砍了脑袋。刘邦放了那些劳力,其实也是给了自己一条生路。
从此刘邦退出秦国的公务员行列,落草在芒、砀的山林沼泽中,成为一名官府通缉告示上的山贼刘三麻子。
但是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刘邦逃匿山林的消息很快传回沛县,县里的干部对于刘亭长辜负政府期望、自甘堕落的行为一致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一干衙役就气势汹汹的奔丰邑中阳里刘家而去!
“把刘季交出来!”
“三儿不是出差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