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康熙大帝
11450200000002

第2章 童年(2)

倘若董鄂妃生的荣亲王还没有死,他自然是顺治心中最合适的人选;倘若庄妃给顺治娶的五个博尔济吉特氏老婆中有一个生了儿子,那他自然是庄妃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但是,这一切都是假设,上天,要把这个皇位,交给一个最合适的人,天佑中华。

在顺治帝对六个在世的孩子无从选择的时候,他想到了汤若望。

汤若望是德国人,来华传教士。明朝末期来华,明朝大臣徐光启重用了他。汤若望给明朝带来了红衣大炮,而他带来的红衣大炮把努尔哈赤轰死在了宁远城下。

但是,也是他,在明朝灭亡后,帮助清朝改革历法,名《时宪历》;他还为庄妃看过病,用西洋医学治愈了庄妃的疑难杂症。与此同时,由于他年老,顺治帝亲切地叫他爷爷。

为何顺治要咨询汤若望,这不仅是因为汤若望与顺治帝交情好,还因为汤若望是洋人。

皇位继承问题,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关,所以,每个中国人都得为自己着想。比如庄妃,在她为顺治选的五个博尔济吉特氏老婆都没有生下龙种的情况下,她已经注意三子了。

三子就是我上述讲的那个在顺治十一年生的小孩,可惜这时我还不能叫出他的名字。

庄妃不断给三子继承皇位制造无厘头的舆论,比如三子天潢贵胄,有龙兴之象等等,更为雷人者,庄妃亲口说,她看见三子他妈在怀他的时候,衣裾若有龙绕,跟顺治当年一样。

顺治是不信庄妃的,既然亲妈都不能信,顺治帝就更不会相信任何一个王公大臣。

必须得郑重指出,顺治与他妈庄妃关系非常不好。他妈庄妃旧情人多尔衮,被顺治挫骨扬灰;他妈庄妃给选的两个博尔济吉特氏的皇后,顺治帝废了一个,把另一个打入冷宫。

不仅如此,庄妃也跟顺治帝闹脾气。顺治爱妃董鄂氏生了孩子,庄妃却突然病了,让顺治左右为难,不知道是该照顾亲妈,还是该照顾爱人,顺治皇帝只得两头跑,不耽误。

然而,董鄂妃孩子生完了,庄妃病也好了,有历史学家指出,庄妃这是在装病,至于说为何要装病,纯粹是报复,是报复顺治废了皇后,也是报复董鄂妃夺了宠。

当然,庄妃还有做得更雷人的一手,这一手,做在顺治死了之后。

汤若望此时已经七十来岁了,拖着老态龙钟的身体,摇摇晃晃地来到了养心殿。

汤若望看到,顺治帝就躺在病榻上。二十四岁的年龄,应该生龙活虎,但是,由于长期的抑郁不欢,加上病魔的缠绕,顺治帝枯瘦如柴,尚存一丝气息,勉强可以问话。

汤若望很想救救顺治,但是他也束手无策,天花在当时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治之症。

顺治帝给汤若望说了请他来的原因,汤若望略为思考,答道:那就传位于您的三子吧!

为何要传位于三子,汤若望给出的理由是:三子已经出过天花,具备天花的免疫力。倘若其他皇子当皇帝,又患上天花挂掉,那么对这偌大的国家来说,岂不是相当恐怖?

圣人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顺治帝的三儿子,因为天花,使他满脸麻子,影响了他本来帅气的外表;同样因为天花,他却得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令千百万人日夜憧憬的位置——皇帝。

顺治帝默然了,他想到了老三那愿效法父王的谈话。但是他突然有了一丝愧疚,老三都快八岁了,还没有给这孩子取一个汉族名字,于是他给老三取了个垂千古的名字——玄烨!

我以前就是以这孩子来代替玄烨的,那是因为我无法知道玄烨的满族名字。屈原说:肇锡余以嘉名!三子,尽管他才八岁,但今天他有了属于自己的汉族名字,他应该高兴。

玄烨应该高兴的不仅是他有了个好听的名字,而还是这名字马上就会因变成皇帝名号而避讳。

除此之外,玄烨还要记住这个七十岁的德国老人,是他把这个皇位送给了自己。

当然,这位德国老人命却并不好,他等不到玄烨感激他的时候,便在几年后,因牵扯到一件极其无厘头的政治事件而在牢房中凄然离世,等着玄烨为他昭雪。

汤若望,言举朝之难言,直陈大计,龚鼎孳在汤若望七十岁寿辰时,给了这样的评价。

选定了皇帝,顺治可以松半口气了。但是,尽管玄烨很聪明,但是这时他毕竟才八岁,而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广袤的国土,而且还有要比广袤的国土更难管理的亿万百姓。

谚语有云: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带兵之人,最难的是带领百万雄师,令行禁止,战必胜、攻必取。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的心思,人越多,心思就越多,所以也就越难管理。

当皇帝,最难的,不是勤政,不是清廉,也不是节俭,而是管理亿万百姓。

要一个八岁孩子承担这样的重任,事实告诉我们,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哪怕这孩子是个天才,智商达到一百六十还要多,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老百姓总认为,年轻人不牢靠。

世界上很多事儿很怪,只要你认为他办不好,他就必然办不好。

所以,把这个国度交给一个八岁孩子,顺治帝显然不放心,他必须给老三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帮手,这些帮手可以帮老三打理一切内政外交,老三跟着学,然后平稳过渡。

以往众多的历史经验表明,想平稳过渡,一丁点儿波澜也没有,这不亚于在做梦,顺治帝要做的,是让将来的过渡尽可能平稳。为此,他这个僵卧于床的病人要绞尽脑汁。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老实说,这句话很搞人。事实证明,人类从历史上吸取的唯一经验,就是人类从不吸取历史的经验。所以古人感慨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能够改变者,是缺点;不能改变者,是弱点。人类的弱点,永远也改不了。

尽管如此,在遇到重大抉择的时候,人们还是愿意思考一下既往。顺治帝在如此为难的时候,也想到了他读得不多的几本史书上的记录,遇到同样情况,古人是怎么办的。

顺治帝想到了汉朝末期的皇帝。

汉朝末期的皇帝登基之时大多年幼,所以采用母后临朝,委托外戚(母后的亲戚)管理外廷。结果,外戚的势力大增,骄横跋扈,难以控制,祖宗的江山社稷,险些易主。

皇帝长大了,外戚依然想干政,皇帝又不是傻子,他为何要干?但是皇帝自己不能拿刀拿枪站出来与外戚们拼命,他需要帮手,帮手就是他身边的太监,太监起兵剁外戚。

外戚也不是好惹的,不就几个太监吗,干掉他们应该很容易。但是,太监手里有皇上,他们用皇上的权力调来了地方军阀。请神容易送神难,地方军阀到了京城,不想走。

于是地方军阀又剁掉太监。无法,最后只能请皇帝离京了,演了一部鲜活的三国战记。

这个画面在顺治帝的脑海中不停闪烁。他想到,如果采用母后临朝的辅政方式,庄妃作为太皇太后是完全可以考虑的,可是,庄妃是蒙古人,满洲大臣不会服。

至于说玄烨生母佟佳氏,是汉人,可以不在考虑人选之列。

撇开这些都不说,祖宗成法俱在:后宫不能干政。这个牌子被挂在后宫里,是顺治帝自己亲手挂上去的,现在母后临朝,不是自己扇自己大耳刮,自食其言吗?

既然母后临朝不行,那么还有一种方法,找个亲王出来辅政。顺治皇帝自己,就是采用这种模式,皇太极死了,顺治当年六岁当皇帝,选了顺治他叔济尔哈朗与多尔衮辅政。

两人都是亲叔啊,应该没有问题吧,但多尔衮却擅权。事实证明,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爱自己,胜过了爱其他一切人,亲叔又怎样,就是亲生父子,为了各自利益也能火拼。

不过顺治帝是幸运的,因为多尔衮命短,只活了三十九岁就死了。死在了北京以外,死在了顺治七年,那一年,顺治帝十四岁,顺治帝忍不住心中怒火,把九叔挫骨扬灰。

自己已经亲尝的苦痛,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尝,这种辅政方式,被顺治否决了。

我经常在想,为何这两种辅政方式均无法成功,想了很久。

其中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人都是自私的,这是人的弱点。每个人,都想攫取更大的权力,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弱者还是强者,每个人都想,这才是人的本性。

当然,也有例外,这个例外是精神不正常者。

然而,除开这个不可改变的人类弱点外,还有第二个问题。辅政之人权力太大,比如太后,比如亲王,他们的地位已经很高,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但是,他还想更高。

更高就是皇上。但是辅政之人却当不了皇上,具备巨大的权力,又当不了皇帝,具备大权而不据其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位高而无势,凶象也。

《易·文言》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这种辅政方式,不管是辅政者与被辅政者,都有莫大的危机感,也就自然决定了双方悲惨命运的走向。于是,需要第三种辅政模式,这种集体式的辅政模式,勉强可以解决问题。

这种辅政模式,叫做权臣辅政,纵观清朝,用过两次,严格说来仅一次。第一次是玄烨当皇帝的时候用过,第二次,是同治当皇帝的时候用过,后面一次,留到后面讲。

所谓权臣辅政,就是在诸多臣子中,找出几个先皇交情好的,先皇认为能忠心办事的大臣,然后让他们成立辅政集团,有点儿像今天国会的样子,商量着来决策国家大事。

这种辅政方式的优点在于,辅政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集团,个人是自私的,当然集团也可能自私,但是集团内每个人的私心都不同,所以私心也就不会完全影响政治决策了。

关键还在其次,个人是有地位可言的,而集团就是集团,临时性的领导班子,时间一到就被裁掉。所以,这个领导集团与皇帝之间没有各自的压力,这种做法比较容易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