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看自己就会发现执著无所不在。你随时都在用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填满生活,不论是物质的,还是心灵的,其实你是以对它们的执著来填满自己。它们俨然成为你生命的主宰,也主宰着你的痛苦。累积执著是容易的,要想不执著地生活,得到彻底的解脱却困难重重。
执著的根源乃是对彻底合一的渴望
我们常会执著于任何一个我们认为会带给我们安全感或快乐的东西,这种执著其实是被一份想要融合、联结或合一的欲望所驱动的。
——《解脱之道》
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执著是什么?我们又能够从执著那里得到什么?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要先审视执著到底是什么,再看看它有哪些层次,最后来探索如何才能摆脱它。比如,有时我们会说我们很爱一个人,或是对他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执著之心。其实我们通常理解的这份执著是一种不自然的、强求的或是想紧抓住某人不放的态度。有时,我们会执著于不断地收集某种东西,如古董、邮票、明信片等,很多人为了这种癖好倾家荡产,其实这也是我们内在所产生的一种不自然的、造作的态度。
马祖道一禅师是南岳怀让禅师的弟子。在般若寺修行期间,马祖道一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有一天能够修成正果。
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道一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神情专注,便上前问:“你在这里做什么?”马祖道一答道:“我在参禅打坐,这样才能修炼成佛。”怀让禅师没说什么就走开了。
第二天早上,马祖道一吃完斋饭准备回到禅房继续打坐,忽然看见怀让禅师坐在井边的石头上神情专注地磨着什么,他便走过去问:“禅师,您在做什么呀?”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马祖道一又问:“磨砖做什么?”怀让禅师说:“我想把它磨成一面镜子。”
马祖道一愣了一下,道:“这怎么可能呢?砖本身就不反光,即使我们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我们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怀让禅师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么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马祖道一顿时开悟:“弟子愚昧,请师父明示。”怀让禅师说:“譬如马在拉车,如果车不走了,我们是用鞭子打车,还是打马?参禅打坐也一样,天天坐禅,能够坐地成佛吗?”
故事中的马祖道一直执著于参禅打坐,以为这样就可以成佛,殊不知,正犯了大忌,走入了执著的误区,执著指的是一个东西执著于另一个东西,或是一个主体执著于一个客体。表面上看来,我们觉得自己可能只是想要那个东西,而不想要这个东西。如果我们能仔细觉察内心的执著,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一直渴望的只是跟那个东西合一。
当我们执著于某样东西或某个人时,我们会像糨糊一样黏着这个人,我们不想失去自己所执著的对象,只想跟它融合或合一。我们会执著于任何一个我们认为会带来安全感或快乐的东西——梦想、理念、感觉、人、车子、房子等,有的人甚至会执著于恨,用一种相反的方式表达合一的渴望。执著虽然是一种想要消除界限从而达到合一的渴望,可是一旦处于执著之中,界限就被制造出来了。执著只不过是一种对合一或联结的误解,真正的合一或联结意味着两人之间的界限彻底消除了,不再有一个人执著于另一个人。
摆脱执著、促成解脱的七个要素
结合成客观意识的七个要素——能量、决心、欣喜、仁慈、祥和、融入及觉醒——会融合成一种客观的品质,用来对治人格的执著倾向。
——《解脱之道》
我们执著于自己所依恋的事物,并不想看见事情的真相。如果想要摆脱执著,更快地得到解脱,我们就需要七个要素,而这七个要素是专门用来对抗执著的。
第一个要素是能量,它可以帮我们转化人格和它的模式。如果我们拥有能量就意味着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勇气和耐力来转化自己。因为我们需要理解的事非常多,只有勇气和精力才能突破理解过程中的障碍,有能力对治那些妨碍觉知的幻象。所以,必须先发展和释放出能量。
第二个要素是决心。如果没有决心,能量就会失去意义。只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动摇的意志,才能让我们持续地面对挫败和失望。决心能使我们坚持下去,使我们对那些阻碍自己的东西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要坚持下去,失望、痛苦或恐惧都不会让我停止。”
第三个要素是在整件事中保持一种轻松感,也就是一种欣喜的感觉。这种喜悦感与轻松感是看见真相及体认到真相时所产生的。就像孩子一样对事物充满着欣喜又单纯的好奇,避免事情变得过于严肃。
第四个要素是仁慈。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摆脱执著的过程非常艰辛,所以我们必须仁慈地对待自己。在还没有解脱之前,受苦是很自然的事,只有仁慈会让我们更信赖自己也更信赖成长,不会让自己更苦。仁慈会带来无私,有了这种仁慈之心,我们会友善地对待每个人、每件事。这时,我们不但想解脱自己,也想解脱别人。当仁慈消融掉那些固着或设限的倾向,我们就会从执著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变得更信赖自己,对别人也会更慈悲。
第五个要素是内心的祥和,这是一种不让我们永远都在活动和思考,而要求我们安静下来的能力。让心安静下来才能体认到真正的解脱,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解脱感。如果我们一直都在思考和担忧,那么我们只会阻碍对解脱的体认。
第六个重要的要素是一种对我们正在做的事的一种融入。我们要忘我地专注于眼前的体验。当我们完全投入于体验中,我们的头脑就完全停止了区分或分别。这种与体验之间的关系能带给我们一种摆脱人格的解放感。我们可以融入于任何一种行动、情绪、思想、感觉或本体的某个面向,达到一种彻底自我消融的状态。
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要素就是觉醒,就是说我们要在我们的体验之中觉醒,即我们要有清晰的觉知。觉醒的品质是对治昏沉和愚钝的解药,我们必须靠它来了解我们所有的人格议题,也必须靠它来对治执著的倾向。这要求我们对眼前发生的事是充满觉知的,里面没有丝毫昏沉的成分。在我们清明的觉知之下,事物变得清楚而明确,我们能如实看见事物的真相,我们的心是彻底开放及清明的。
能量、决心、欣喜、仁慈、祥和、融入及觉醒这七个要素会融合成一种客观的品质,让我们不再受无意识的影响和过去的经验、观念或意见的制约,能够使我们从执著倾向中解脱出来,也让我们拥有了喜悦的、仁慈的、充满活力的、有决心的、明透的、觉醒的、祥和的品质,能够更柔软、更细致、更放松、更畅然无阻地生活。
我们所执著自我形象并不存在
我们最深的执著之一就是我们的自我形象,包括我们看待自己以及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内在工作就是要消解自我形象,认清自我形象根本是不存在的。
——《解脱之道》
“我不是那种类型的人!”“这根本不是我的作风!”“我的性格不适合做那样的事!”“这样做才是我。”这样的话,我们经常在说,或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在说。在每个人的认知里都有一个“我”来判断自己属于某种类型,拥有某种性格,有某种作风。这个“我”究竟是什么?和我们自身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答案。
从我们出生时起,我们遇到的人、经历的事、生活的环境一起形成了“我的作风”,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形象,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形象。
亲人、朋友、老师、上司、前辈对我的认知,擦肩而过的路人向我投来的视线,别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评价……我经历的无数的经验,限定了“我是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才是我;不这样就不可能是我。而我也认同了这种限定,为了保持自我同一性,我开始在这种限定下限定自己,殊不知,这种对自我的限定就是我们最深的执著。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们的自我形象是指我们眼中的自己、我们想要成为的状态和我们想拥有的事物,也包括我们看待自己和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但是我们所执著的自我形象往往都是肤浅的,比如说善良、可爱、强壮、有权力、有钱、美丽、被人信赖的等。大部分人都活在这些肤浅的形象的管制中。
我们通常会认同这些肤浅的自我形象,认为这些形象就代表了自己,这种关于身份感的认同就是执著产生的源头。为了保证这个形象永恒不变或者给人留下正面的深刻印象,我们不断地为自己的形象奋斗,这就是我们执著于自我形象真正的原因。渐渐的,各种执著形成了我们的自我形象,从我们的耳环到朋友,从兴趣、喜好到概念和感觉,甚至我们的人生哲学,只要是我们所专注的对象,随时都会参与到我们的自我形象。
我们进行内在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消解掉这些让我们执著于其中的自我形象。消解就是让我们认清自我形象根本就不存在。当我们通过内在工作消解掉某种身份认同时,就意味着我们认清了我们并不是某种身份或形象,在这个形象上创造出来的生活模式也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真相一旦被看到,假相就会被消解掉。我们如果诚实地理解自己,就可以消融掉这些自我形象,就会产生自由的感觉。
曾经我们以为缺少了那些形象、概念、事物、执著,我们就不存在了,我们就不再是自己了。但是,当我们不再抱持自我形象,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新的空间出现了。当这个空间出现时,我们的心里就不会有任何画面和界限。因为它会抹掉我们的界限,让我们体验到另一个层次的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