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逍遥自在,便是处于解脱状态
我们的心一旦变得自由、不执著、不担忧,也不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我们就是解脱的。“逍遥自在”这个词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解脱状态。
——《解脱之道》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总在追求解脱或最终的幸福,因为他们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发现自己的不幸和不自由,似乎自己总是生活在痛苦中。有的人在祈祷:生活这么痛苦,请给我救赎吧。事实上,生活上的痛苦能有多少?又有多少痛苦是被自己放大了呢?生活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的很多人总是在自怨自艾中度过自己的人生,却忘了停下来,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痛苦,有多少痛苦是来自自身的念念不忘。
多年以前,有一个女孩因为失手伤了人而坐牢,尽管后来被释放,她仍然很痛苦,就到教堂祷告,希望上帝能够分担她的痛苦。看到女孩一脸悲伤,一位牧师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女孩哭了,她泣不成声地说:“我好惨啊,我是多么不幸啊,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情……”
听罢她的陈述,牧师对她说:“这位小姐,你是自愿坐牢的。”
这个女孩被牧师的这句话吓了一跳,说:“你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自愿坐牢?”
牧师对她说:“你尽管已经从监狱里出来了,但你的心仍然天天自愿地坐在牢狱之中,不曾解脱。”
“这是什么意思呢?”女孩不解地问。
“你身边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就天天回想,这不是很笨的事情吗?这与重蹈覆辙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我们的人生之所以痛苦,莫过于拥有太多执念。执念让人总是无法释怀,将自己锁在痛苦的牢笼中,在你快乐的时候折磨你的内心,在你难过的时候雪上加霜,让你陷入自己布下的痛苦陷阱,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自己的痛苦。只因为痛苦被一遍一遍地回想,才挤占了心中本应属于快乐的地方。
一旦我们的心变得不执著、没有任何担忧,也不会去特别关注任何事物,那一刻,我们就是解脱的、自由的。这种状态的特色就是没有任何定点,我们不再集中于任何议题或经验,眼前存在什么就是什么,我们的心里也不会想着“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我要想一下这件事”或“我非得这么做不可”。这时,我们的心完全是放松的、自在的,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逍遥自在。但是,这样的状态永远不可能通过努力而达成,它会在某一天自然地出现,当你注意到它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它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大事,依然做你正在做的事就好。一旦把它看成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它就会消失不见。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这种解脱经验都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我们不会特别意识到它。处于这种状态时,心中所有的事都会放下,心是开放的,脑子也不会执著在任何想法上。一切都很平常,没有什么事发生,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开悟的瞬间或令人震撼的经验。那是一种最自然、最平常的状态,即使我们拥有了它,也不会知道自己正处于这种状态。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我们没有自觉地去意识什么,或不特别关注某个事物时,就是在经历这种状态。
不认同不是否定,只是不执著
许多人认为不认同是一种否定,其实不认同只是一种不再紧缩、不再自以为是的放松状态。
——《自我的真相》
阿玛斯曾经说过:“一个人必须真的不认同才能真的理解。”看到这句话,我们也许感到很迷惑,那就让我们首先来厘清什么是不认同。我们通常认为的不认同就是不认可、不赞同,认为两者并不一致,但是在心理学上“认同”和“不认同”都是一种觉知或自我观念。如果想要了解什么是阿玛斯所告诉我们的“不认同”,就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认同。当我们认同了某件东西或某种状态,就等于是在说:“这个东西就是我,它跟我有关,在某种程度上它能界定或代表我这个人。”这时,我们的心就会执著于某种感觉、状态或说法,这样一来,我们的心就会因为这种执著的活动而感到紧缩,这种紧缩的状态又会制造出所谓的“身份感”。
可是我们又做不到把自己和身体完全分开,要怎样才可以不认同这种“身体就是我”的信念呢?在很多人看来不认同就是否定、拒绝、排斥、抗拒,如果不认同是以否定、排斥这些方式来进行的话,并不能解决问题。要我们不认同“身体就是我”的信念,我们就会去完全否定自己身体的这一部分。而实际上,不认同“身体就是我”指的是要我们去觉知我们把身体当成了自己,还要去了解我们并不是自己的身体。一旦做到这两点,之前那些错误的假设、想象就会自动消失,我们也就不会再认为自己就是这副身体了。
于是,我们就会发现,不认同并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种不紧缩、不自以为是的放松状态,如果一个人想要摆脱某个东西,那他就是在认同那个东西。如果一个人否定了自己的一个部分,也等于是认同了那个部分,因为他的心仍然是执著和紧缩的。
如果想要做到不认同,就必须先觉察到自己在认同,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信念、这种信念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在认同的时候,认同的感觉就消失了,我们因为执著而产生的紧缩感也就不见了。
阿玛斯的内在工作就是要我们去学习不认同。不认同内心的抗拒力,也不认同情绪上的冲突,只是去认清它们在根本上都是错误的、荒谬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真正做到不认同、放下和接纳。
我执是最顽强的一种执著
我们总是会执著于一种身份感,因为我们以为自己需要一个中心点,而任何一种对身份的执著,即使是对真我的体悟,都会变成虚假的身份,这是我们最深的、最强悍的执著。
——《解脱之道》
我们常常会执著于一种身份,以这种身份为我们的一个中心,殊不知,正是这种身份感给了我们虚假的身份,让我们找不到自我。但是,如果我们执著的身份感不是真的“我”,那么,什么是“我”?从古至今,对“我”的认识与探索一直未曾停业,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的名言之一就是“认识我自己”。圣严法师将这个“自己”分为了两个层次,一是个人自私的小我;二是仁爱、博爱的大我。从另一个角度,自己又可视为物质上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心灵的结合。身体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而且注定会死亡;精神同样在外力与内因的作用下变化着,而且每一刻的念头也总会消失。因此,“我”只是一种虚幻的妄念,因我生执,因执而苦。
从前有一个和尚犯了法,由一名差役负责押送他到流放地。
一路上,差役十分谨慎,生怕犯人会从自己的手里逃脱。他心思缜密,每次吃饭休息时不仅对犯人寸步不离,而且常常清点随身物品,每次清点都会自言自语:“和尚还在,公文还在,佩刀还在,枷锁还在,包袱还在,雨伞还在,我也在。”和尚每每听到他反复念叨都忍俊不禁,同时暗暗寻找逃跑的机会。
终于快到目的地了,和尚对差役说一路劳顿颇感不安,于是要出钱请他好好吃一顿,以表示自己的感激和歉意,并起誓绝对不会逃跑。此时的差役也放松了警惕,在和尚不断的劝说与奉承下很快酩酊大醉。
和尚摸来差役的钥匙,打开了枷锁,临逃走之前想起了差役平日的反复念叨,不由兴起,想跟差役开个玩笑,于是用佩刀剃光了差役的头发,又把枷锁戴在了他的身上。
差役大醉醒来,吃惊不小。他猛一拍自己的头,然后又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枷锁:“和尚还在!”他顿时释然,继而习惯性地清点:“公文还在,佩刀还在,枷锁还在,包袱还在,雨伞还在,我还……我呢?”
差役不知所措,见人就问:“你们看见我了吗?”
差役执著于事物的表象以至于丢失了自己,他的“无我”是滑稽的,既令自己苦恼,又引得旁人发笑。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执著于我们的身体或是执著于内心经验,有时还会执著于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我们所有的思想和感觉。只要我们仍然想着“我正在做这个”或是“我想要那个”,我们就没有摆脱自我的执著,这就是我们最深的执著,肉体的死亡也不能消除这种执著。我们只有认清我并不是自己的身体,才可能看见自我。
不过,也不要对自我感带有排斥和抗拒的心理。有的时候,这种对自我的认同感倒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真我和假我之间发生的一些互动,还会帮助我们认清什么是真我,什么是假我,进而消除我执这种最顽强的执著。
消除对存在或不存在的依恋,即是不执著
存在或不存在只是实相不同的两极,执著于任何一极都是一种执有的态度,只有消除对存在或不存在这两种状态的依恋,才能进入不执著的状态。
——《解脱之道》
我们的感情、精力总容易花费在我们中意的某件东西上面,这就是所谓的“执著于一念”,当然,也可能会同时执著于几念。很多时候,我们心心念念着某一种东西,就会困住自己,让自己始终不能解脱,也很难认清自己,更无法与这个世界最终合一。我们要明白,其实存在和不存在只是实相的不同两极,执著于任何一极都是一种执有的态度。
在20世纪,一位美国商人因为生意失败承受不住打击而一蹶不振,他只要一想起曾经的风光,内心就充满了无限的悲哀,他觉得自己这一生都完了。
商人的妻子看到丈夫颓丧的样子,心里很痛苦,原本幸福的家庭没有了当初的欢颜笑语,取而代之的是愁云惨雾。
商人的朋友们起先都常来商人家里劝慰他,结果都是无济于事。渐渐的,来他家的朋友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一个朋友摇着头无奈地离去,他才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看着妻子担忧的眼神,孩子天真烂漫的表情,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坚强起来。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著名的波兰籍经师赫菲茨,请求经师指引他走出困境。
商人来到赫菲茨的住处,立刻被眼前看到的景象惊呆了。原来,赫菲茨住的房间极其简单,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但是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放满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