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动物进化史
9932500000003

第3章 细菌在行动

细菌,如此高明

距今约l 9亿年前,古老而原始的生命出现第一次繁荣。

如果能够重回那个时期,借助高倍显微镜在海洋中观察,就会看到四处都是细菌和蓝藻。

这个时期有些细菌已经进化成真核生物,这标志着生命细胞结构的完善。科学家推测,现代生命都是以真核生物为原点辐射进化而来的。

这一推测是有据可依的,科学家在加拿大冈弗林发现的铁微化石群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测定铁微化石群的同位素年龄,科学家断定该群形成于19.5亿年前。

那个时期的真核生物形态多样,有类似孢子的球状体,有管状不分枝的丝状体。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有些丝状体的真核生物出现了异形胞,它们体内的大小细胞之间已经清楚地显示出细胞壁。

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细菌为了对抵抗外部的恶劣环境,将细胞壁发展得愈发完善。可以说,细胞壁是细菌用来防守的法宝,以保护细菌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有些细菌更加高明,不仅进化出细胞壁,而且还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荚膜结构。

细菌有了荚膜后,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一样可以游刃有余,于是它们向着更机动灵活的方向进化,发明出了一种独特的强力引擎——鞭毛。

鞭毛的构造很简单,它的核心是一团蛋白质,外面是一束毛状物质。毛状物质围绕着蛋白质不停地做螺旋波动,就像螺旋桨一样推动着细菌前进。无论是远古时期还是现代,细菌当之无愧是生命力最强的一类生物。它们就像不系之舟一样,在自然界的各个领域来去自如。细菌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本领,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惊人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在不断地进化着自身的结构。细菌走到哪里算哪里,随时随地都在准备着向新的领域挑战。所有自然环境的变化,就是它们进化演变的原动力。对它们而言,进化几乎没有任何底线或是极限。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发现,一些食物发霉后会产生独特的网状物质,其实,这些网状物质就是细菌为了附着其他物质上而生出的菌毛。又如,有的细菌也很高明,它们进化出了酶系光合作用,只需吸收日月精华便可很好地生存下去。还有一些细菌更让人惊叹,它们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会毫无犹豫地扔掉所有的冗余,只留下基本的遗传物质和必要的芽胞结构,然后便昏昏大睡。等待绝路逢生的机会。

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细菌再次发挥惊人的创造力,发明了一层不寻常的装备——细胞膜。

细胞膜的功能是如此强大,它不仅可以帮助细菌排除没用的物质,吸收有用的物质,而且可以把细菌不易吸收的有机大分子分解为易于吸收的小分子。更重要的是,细胞膜是细菌的能量工厂,它帮助细菌合成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等多种能量。下面来看一看这个工厂是如何运作的。

细胞膜上具有很多酶物质,可以按部就班地将营养物质氧化,从而为细菌内的各个组织结构提供充足的能量。

细胞膜这种特殊的能力,科学家称之为细胞的呼吸作用。

细胞膜还有一种重要功能,当细菌准备分裂产生后代时,它就会自然增生,产生大量的囊状皱褶,这就是中介体。中介体不仅可以引导细菌顺利分挝,而且还能大幅提高细菌产生能量的效率。

细菌拥有了中介体后,能量代谢便上升了一个层次。中介体将糖类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让糖分子释放出全部化学能,供给细菌利用。而那些没有中介体的细菌,只能通过分解营养物质来获得很少的能量。

大氧化事件

前面的章节说过,某种具有氧化呼吸作用的细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变成了真核生物的能量车间——线粒体。自此,生命才骤然而兴,百花齐放。可见,细菌对生物的进化实在是功不可没。

细菌具有了氧化呼吸作用,这对以后的生物往更高等的方向进化至关重要。现在的绝大部分生物,必须在有氧气的条件下才能生存。

下面,就来了解地球上氧气的起源及氧气与生命进化的联系。

距今27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氧化事件”,由此改变了地表环境并促进了高级生命诞生,这是地球生钳进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大氧化事件起源于两种物质的巧合,一种是镍,另种是可以产生甲烷的单细胞细菌。

甲烷细菌必须在含有镍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如果缺少镍,甲烷细菌体内的生物酶就会遭到破坏,最后步入死亡。不过,甲烷细菌是一种能够破坏氧气的微生物。

虽然那个时期的地球上已经出现了蓝绿藻,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变成化学能和氧气,但是数量众多的甲烷细菌很快就把氧气破坏掉了。在这种情况下,地球的大气层在长达约3亿年的时间内几乎不含氧气。

距今25亿年前,地球的地壳温度降低,火山、地震等地质现象也逐渐减少,镍元素基本没有机会通过火山爆发的方式溶入海洋,于是甲烷细菌相应减少,这就给氧气创造了积聚的条件。随着蓝绿藻生物不断释放出氧气,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迅速增加。

氧气的大量出现,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和地貌。比如,氧气的腐蚀作用将岩石塑造成各种山峦,造就了河床和海岸线,甚至把地球塑造成圆形。

氧气的出现,促使单细胞生物大量繁衍,后来单细胞生物又演化为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则演化为更高等的生物。

虽然那个时期的地球上已经出现了蓝绿藻,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变成化学能和氧气,但是数量众多的甲烷细菌很快就把氧气破坏掉了。在这种情况下,地球的大气层在长达约3亿年的时间内几乎不含氧气。

距今25亿年前,地球的地壳温度降低,火山、地震等地质现象也逐渐减少,镍元素基本没有机会通过火山爆发的方式溶入海洋,于是甲烷细菌相应减少,这就给氧气创造了积聚的条件。随着蓝绿藻生物不断释放出氧气,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迅速增加。

氧气的大量出现,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和地貌。比如,氧气的腐蚀作用将岩石塑造成各种山峦,造就了河床和海岸线,甚至把地球塑造成圆形。

氧气的出现,促使单细胞生物大量繁衍,后来单细胞生物又演化为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则演化为更高等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