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的修养
9925300000007

第7章 励志(4)

坚持,就要“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汉·桓宽《盐铁论·地广》)。“穷”,包含一点贫穷之意,但主要是讲一个人成长或发展的不顺利。人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些不顺利,而改变志向,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不要因为自己的贫困而改变理想。“贱”,是被别人看不起或不被别人尊重,在被歧视时,有人往往就想从另一个角度获得满足,比如要挣更多的钱,要做更大的官,从而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志向。很多人在小时候立了志向,但长大以后就改变了,原因有的是被生活所迫,有的是被物质所诱。有的人在读书期间想穿一些好的服饰,或想得到一些奢侈品,但是自己没有钱,怎么办呢?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去挣钱,忘了自己入学的志向,忘了应该要治学、做研究、提高发展自己。现实中,很多人就是津津乐道于物质上的东西,然后被物质所利诱,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本可以做得更好,结果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徐幹在《中论》里,专门讨论过治学与勉志的问题,他说:

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一个人有才华很容易,但是一个人要真正有志向,才能够成就大事业。才华是学问的徒弟,志向则是学问的导师。用现在的话来讲,什么是导师?导师是指引方向、引向正路的人。导师会给他指出一条学术研究的方向,或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他、影响他。为学者不担心没有才华,而最担心的是没有志向的引导。治学尚且如此,做人更是如此。徐幹说,天下做学问的人有上亿人,当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现在是事实了。这以亿计算的人,能够做成大学问的、能够做出事业的,却寥寥无几。原因是什么?很多人只是凭依自己的聪明,却没有坚定自己的志向,这就难以成功。要想做事业,就必须时时刻刻坚守自己的志向。从这个角度讲,“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南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立志一定要坚定,一生可以只有一个志向,但不要轻易去改变;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不在于今日做明日就速成,成功是持之以恒、质量非常高、而且能最终实现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是在困难的时候放弃理想,而困难的时候却往往是自己长进的关键时期。曾国藩在家书中总结自己的生涯,说: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苶然自馁也。

受挫折时,恰恰应该是人沉浸下来去思考、总结自己所作所为的时刻,这是最冷静的时候,也是最冷清的时候。一个人只有耐得住这种受挫的痛苦和磨难,才能够把自己的志向真正地磨砺出来,尤其是受侮辱的时候,更能磨砺志向。

想想中国历史上,但凡做大事的人都有一个受辱的经历。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屈于恶少年的胯下、刘邦在鸿门宴上也不曾逞匹夫之勇……曾国藩说在这个时候“务须咬牙励志”,为什么?因为每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艰难困苦,没有人一生会一帆风顺。我们看电视剧、人物传记也好,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也好,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有一个咬牙坚持的过程,这个过程就能让人坚强起来。每一次受辱的时候恰恰是人长进的时候,可以让人长智慧、长耐心、长见识、长胸怀、长气度,然后人才能够坚强起来。这个时候一定不要轻易地放弃,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志向,直到成就自己的事业。

二、勉时

立志而不能坚持,有时是受环境、琐事缠绕,有时则单纯是在时间上难以持久。比如说读书,用心去品读,读完以后能够把书上的内容说清楚,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样一年读一本书,并不困难。那么问问自己,二十几年,是不是深入地读了十本、二十本的书呢?有的人读了很多,但又记住了多少?

*郑玄(127—200),字康成,高密人。他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尤以“三礼”为精要。

做这样容易的事情尚且如此,更何况别的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不能坚持,总是把时间给浪费掉了。有时候计划一本书在一星期内看完、每天看多少章,但一周过去了还是没有看完,没有把时间利用上。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时光稍瞬即逝,青春也不能持久,人的一生最多能有三万多天,这一生中,每一天都很重要,也都在很快地流逝。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想做成一点事业,不枉一生,不枉时代,实际上就是靠时间堆出来的。我们常说,世上的人没有累死的,只有闲死的;没有忙死的,只有懒死的,越懒越闲越无聊,我们一定要把时间掌握住。

魏晋时期有一个大学者叫王肃,学问非常好,几乎可以和之前东汉的大学问家郑玄*相媲美。由于他和郑玄处处作对,郑玄解经的时候用古文经,他就用今文经,所以大家都认为他做学问不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自己。传说他伪造了不少书,后人就觉得他人品不好,把他的学问成就也放得比较低。但是从现在角度来看,除了不遵守学术规范,他能造出这么多的假书,也是了不得的学问家,至少读了很多书。他是怎么读书呢?他说: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每到冬天的时候,我们很多人休假回家就懒散,东北这边的人叫“猫冬”,闲而无事嗑瓜子、侃大山。古代的人冬天也只能像东北人一样“猫冬”,因为漫长的冬天没有农事了,天气寒冷也不方便出去,却恰恰适宜于读书。春天容易伤春,夏天容易困倦,秋天容易悲秋,只有冬天是读书的好时候,把冬天利用起来,就能读很多书,所以说“冬者岁之余”。晚上的时间,从7点以后到入睡,这段时间正是我们闲着无事的时候,也正好可以读书。而且读书宜静,夜深人静的时候有利于读书,所以说“夜者日之余”。每天晚上都读读书,是一个好习惯。一般人都觉得,阴雨天就是睡觉天,因为阴雨天基本上气压低,睡着很舒服。古代阴雨天的情况和我们现在不一样,古代一到阴雨天,道路就很泥泞,人也稀少,出行不便,只好待在家中,而且阴雨天连去官府告状的人都没有,这种时间正好可以读书。我们读很多的唐诗宋词,基本上都是说下雨的时候在哪个地方待着,可见文人墨客们在阴雨天,通常都会待在家里读书。

我们说能够做成点儿事的,都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一个真正能成就大业的人,则是一个必须要和时间赛跑的人。事业都是靠时间积蓄出来的,世界上没有绝顶聪明的人,只有勤奋坚持的人。人没有生而知之的,有的人学问好,不是聪明,是他用了更多的心思工夫、花了更多的时间。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告诫读书的孩子们说:

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

要想成就事业,就要知道光阴可贵,懂得掌握时间,当然还要“博览机要”,才能成为功业的保证。博览,就是不停地去读书,有用的书读得越多越好。我们学英语都知道,英语虽有精读和泛读之分,但都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才能学好。如果一个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真能像学英语那么认真,在同学中间绝对是卓然自立的。现在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却把时间花在英语上,对专业课采取能应付就应付的态度,这是不对的。

另外一种倾向也要注意,有的同学非专业的书不看,只读本学科之内的书,只做本学科之内的事情。我们读书的目的、做学问的目的,是要服务于现实,服务于生活,服务于自己的修养,因此一定要广泛地阅读。在泛读中找出一些合乎自己兴趣的书来读。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有的人擅长理性思维,有的人擅长感性思维,而兴趣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读书时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擅长干什么,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很快地成长。当两者不能兼备的时候,就要找自己最擅长的东西来做,而不是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来做。如果只想做感兴趣的事,那是“浪漫主义”,20岁以前可以,20岁以后就一定要变成“现实主义”,要变为成熟的人,做自己该做的事。

古代人写诗、读书,都在说一定要珍惜时间。“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唐·窦巩《赠王氏小儿》)。不要因为自己年幼就无所忧虑、无所顾忌地轻抛岁月,白发苍苍的老丈们都是从这个年龄过去的。魏源是清朝的大学者,他总结为学之道时说:“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有志向的人是一年一年地计算自己的事业;贤明的人是一日一日地计算自己的事业;而圣人惜时,则是在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计算自己的事业。我们反思自己是志士?是贤人?还是圣人?齐白石老人晚年绘画技法突飞猛进,在于他“不教一日闲过”,不轻易地放掉任何一天的时间,日积月累,就会越走越远,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人生的道路就会越来越宽阔。

三、勉行

立志,不仅要抓紧时间,而且还应告诫自己要坚持理想,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我在读本科和研究生的时候,有的同学喜欢躺在床上谈志向;工作以后,也有几次路过学校的静湖,听到有的男生就在女生的面前慷慨陈词:“我当年也是有理想、有志向的人……”

我们不能把志向作为谈资,也不能只是回想年轻时候如何,而是要能够到老的时候,去感激自己年轻时立下志向,因为当年的决心坚持了一生的习惯、志向、操守、兴趣而让自己受益,才使得一生没有悔恨。

勉行,一是要鼓励自己立了志,就要认真去做;二是要勉励自己,行动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志向。我们前面讲的“立志”,不光是要立志向,同时也要立身。刘备曾告诫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这其实就是儒家讲的“慎独”,人在做事的时候,心里面总是会打小算盘。有时想小学时写作文《一件小事》,很多同学写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还是不交给警察叔叔呢?交就是小善,不交就是小恶。在这一刻心理斗争之时,人其实已经开始了行为的修炼,是自我往何方走、如何走的问题。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考验。这样的问题,就是要求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

上面说到“慎独”,这是儒家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独处安静的时候,应如何直面自我、如何处理内心冲突的词。《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话: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对自己要多加反省,要严格;而为人则要厚道,对别人做错的事情要宽容,少责人之失而多赞赏人的优点。善于反省而又宽以待人,这样就能“远怨”,别人对他的不满、抱怨就会越来越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日常生活中遇到行事上、德行上比自己好的人,就要向他学习;而看到行事上、德行上有瑕疵缺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勉行,要学会反思、借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不是说的三个人中总有人的知识比他多,除了知识之外,还包括修身与德行。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传道”讲的是知识,也包含道德;“授业”是教给他安身立命的本领,主要是能力;“解惑”则是要解决他生活中的疑惑和知识上的疑惑。向老师学习,既要学专业知识、学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学习老师的品德和修行。人应该学会在身边人中发现德行上的榜样,而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学业不好,就放弃了对德行的追求,况且周围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

比如,听报告或听别人的讲课,不能总是充满批判精神,看人只看缺点,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高明。报告人或授课老师有时候讲错了一句话,自己马上就在下面窃窃私语,甚至下课以后开始大肆宣扬,自以为高明。听同一层次的人作报告,更不愿意去,就是去听了也总觉得那个人不如自己。实际上,我们听别人报告、讲课也好,读别人的书也好,即使他讲了20句空话,只要有一句话有用,就应该记下来。只有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接收的有用东西才会越来越多,知识才会越来越丰富。总是发现别人的短处,总是觉得人不如己,这样的话,做人难免骄纵,做学问就会自我感觉学问很多、很大,目空一切,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内涵。

见贤思齐,思齐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德行。我们如果能够把周围人的优点全部吸收了,那前途就未可限量,做事也会极其干练,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见不贤则要反省自身,怎么反省呢?那就要想想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如此,自己有没有这个人或这一类人的轻薄之处。每次自省以后就能提高一点。读书,实际上是在修身;做事,实际上是在做人。

荀子*在《劝学》里告诫天下的读书人,说: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