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学”和“循环经济学”已是两个成熟的学科,而“人才循环经济”是全新的提法。“人才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以后,经过了一个实践的过程。这里做进一步的介绍和诠释。
一、“人才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实践
2008年,我提出“人才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它作为甘肃省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基于要解决两方面的突出问题。突出问题一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蝴蝶效应”严重影响到了甘肃省的城乡就业,特别是上半年全省16.8万名高校毕业生只有37%的经过“双向选择”落实了就业单位,大量毕业生人才处于囤积待就业状态。突出问题二是:全省13个重点发展领域的5300多个发展项目急缺各类人才11.7万人。一方面,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充分利用,被闲置浪费。在这种态势下,有人提出,将闲置的人才输转出去,特别是要让闲置的毕业生人才尽快输转就业。但也有不少人批评,这是甘肃教育的失败,试想,一个高校毕业生的教育成本平均数万元,大量输转意味着数十亿资金将向省外流出,欠发达省份办教育究竟是为谁培养人才?
必须确立一个有效的工作思路,引导解决发展中的棘手问题,使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问题和人才支撑这一最根本的发展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经过调查,我发现“有人才引进,就有人才输出”、“急缺人才的引进能带来效益,富余人才的输出同样也能带来效益”。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今天,毕业生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输出,会给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地区,带来明显或潜在的经济效益,而且,这种效益是可再生的、可无限循环利用的。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例,恢复高考后已向全国输送高校毕业生5万多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500多人,硕士学位的3000多人。现在仅联合国总部就有会宁籍毕业生6人,北京中关村的会宁籍毕业生超过2000人。从眼前看,会宁的学生输出,带动了一个个家庭的脱贫致富,5万多人输出,使5万多个家庭奔向小康。从长远看,会宁做的是毕业生人才的输转,有效提高了人才利用率、提高了人才素质,还从观念上对家乡发生潜在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会宁县的教育事业已经形成了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精神,促使会宁县成为全国的高考状元大县,每年有数百名高校毕业生回家乡创业,形成了可再生的、良性的人才经济循环链。
从进一步的研究中我发现,人才资源在循环利用中,会直接带动知识、技术、观念、资金等要素的循环利用。例如,20世纪80年代印度某公司将富余的IT人才输送到美国去工作。90年代,这批输转人才又被“吸收回拢”,不仅带回了资金、技术,还引进了美国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回了创新精神,同时提高了印度IT人才的知名度。据印度软件服务企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2008年印度软件及服务出口共计404亿美元,同比增长29%,创历史新高。印度软件业得以迅速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人才输出与“吸收回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我提出并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倡导“人才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支持和鼓励“富余人才”到省外就业创业;欢迎本土籍人才回乡创业,形成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短线人才能按需求不断流入,长线人才能按需求不断流出的良性人才经济循环链。“人才循环经济”的理念在甘肃省践行三年多来,推进了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开发按既定方向的改革:全省按“人才循环经济”的理念不断调整完善政策,有效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工作,形成了三个有机的人才循环经济链。一是形成了高校毕业生人才循环经济链。全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每年组织3万多名省内长线专业高校毕业生到省外就业,同时,每年引进1万余名短线专业高校毕业生到省内就业。在这种循环中,毕业生囤积与短缺的矛盾同时得到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3年内为基层事业单位配置毕业生人才近11万人。二是形成了专业技术人才循环经济链。省上制定了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急缺人才计划,仅去年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引进急需紧缺人才4000余名,特别是采取了柔性使用方式,加快了高层次人才资本的流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人才资本的利用率。三是形成了劳务人才循环经济链。全省每年培训劳务技能人才50余万名,有计划输出500万人,劳务收入500多亿元,同时有不少劳务人才回乡二次创业,一些新技术、新理念和管理办法随着人才的循环输入甘肃。
二、“人才循环经济”的本质和表现形式
“人才循环经济”,包含“人才循环”和“经济”两个概念。如果说“人才学”和“经济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学科,那么“人才循环经济”是“人才学”和“经济学”的有机融合。
经济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人才开发利用的过程。经济活动的核心是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不论生产力水平如何迅速提高,表现形式如何变化,从根本上讲,离开了劳动力,生产力就不复存在。人才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可变资本的循环利用。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形成了人力资源,链接成流、往复循环,形成螺旋式、波浪式、循环前进的社会推动力量。人力资源中,起核心引领作用的是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他们引领带动着人力资源按既定方向、既定模式无限循环,创新着生产方式,创造着社会财富。
“人才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循环经济强调的是物的循环和能量的转化利用。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农民在六百多年前就开始使用的一种传统的基塘模式,就是简单的循环经济模式,他们利用低洼地,通过挖塘抬田形成基塘后,在基上种桑养蚕,把蚕沙投放到鱼塘养鱼,塘泥回田肥桑,使得“桑茂蚕壮鱼肥”。这种传统的桑基鱼塘模式是将一种物质形态的能量聚合物,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态的能量聚合物。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延长产业链条,废旧利用,变废为宝;同时强调环境友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才循环经济,是人力资本循环利用推动经济发展,关键是延长人才资本链,促进人才资本循环,避免人才资本的闲置浪费。人才资本在流动中才能作为可变资本形成利润,创造社会财富。促进人才资本的循环,强调人才资本的充分利用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同时也强调人才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才循环经济有许多表现形式,我体会大致有三种形式,我们权且称之为“线循环”、“域循环”和“体循环”。“线循环”,主要指历史时空纵向的人才循环经济。不断新生的人才群积累和传承着知识、技术、管理理念等人才资本要素,同时又不断创新,推动着人类由原始状态向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不断梯次迈进,同时使人才资本的增量和存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3万余人,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达到30余万人,主要是“一五”、“二五”期间国家重大发展项目布局整建制注入人才、国家“三线”建设大量调入人才和本地成长人才“三大板块”。这一代人才不断进行着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创造,同时,又培养着新一代人才。目前,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5万人。人才资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有流出也有流入,但从历史长河而言,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纵向线性无限循环的发展壮大过程。
“域循环”,主要指人才跨省、跨国的循环。在人们的观念中,这种循环为“体外循环”,对人才资本输出、输入省区或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一方面能引起一定的冲击。一般是无序的,带有争夺性质,循环过程中阻力较大。如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原有人才板块开始松动,原计划经济注入的人才资本向“原籍”返流,高层次人才向发达省区输出,补充流入的人才数量少、层次低,人才流动总体处于入不敷出的流失状态,每年净流失数千人,省内一些行业、单位的项目和学科发展受到了重创。
“体循环”,主要指国家或省市区域内循环。这种循环是人才资本区域循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相对“域循环”,是“体内循环”,因此人才资本循环过程中阻力较小,循环速度相对较快,耗能小但收益大。目前,甘肃省尝试促进人才的“体循环”,2009年以来,实施民生实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和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等项目,每年配置1.8万名毕业生到乡镇、街道从事教育、卫生、农技、畜牧、文化、旅游、社保等工作,规定3-5年的服务期限。同时,每年从基层选拔数千人补充到省、市州上一级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被选拔人员规定必须有2~3年的县、乡工作经历。另外,在省内放活人才管理,允许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多职多薪;鼓励职务成果转化,个人收益可达49%,等等。甘肃省推进“域循环”和“体循环”的尝试,使人才循环经济的效益显现,有效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确保经济发展速度连年保持在8%以上。
三、“人才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充分利用
人才循环经济链条的形成过程,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滞和冲击,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人才大循环的趋势将不可逆转,构建人才循环经济体系是完全可能的。首先,从当代人才流动趋势看,已经出现“反马太效应”现象。一方面,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才过度集中,出现新的人才囤积闲置或不饱和工作状态,“水满则外溢”,如1978年到2011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224.51万人,到2011年回国人数近81.84万人,2011年当年回国数量达到18.62万人,比上年增长38.08%,占整个回国人数的22.75%。人才从高地流向凹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按照马尔萨斯“需求层次理论”和“霍桑实验”结论分析,在人才过度富集的地区,一部分工作不饱和状态或过度疲劳状态的人才,会高度关注欠发达地区宽松和谐的人才环境,因为欠发达地区能给予他们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这是发达地区所不能够的。这种精神需求的驱动,将势不可当成为人才流动循环的内生动力。其次,从当代人才工作实践看,“人才争夺”、“人才合作”的战争愈演愈烈,这种作用力驱动着人才资本快速流动,人才循环利用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人才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是有益的,一则它可将人才的无序流动转变成有序利用。二则它能引导人才流动中的短期行为转化为长期效益。三则它可使一地人才资源转变为多方共享资源,推进人才开发利用全球化发展。然而,人才循环经济体系决不会自然生成,在利益冲突最小化的前提下,国家和地区政府间可以尝试建立长线人才的有序循环利用机制,可以建立局部实验区,发挥实验区的引导效应、雪球效应、聚变效应、增值效应,进而激活各类积极因素同频共振,逐步推进更大范围、更加规范的人才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
在“体循环”的范畴内,人才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是最有基础的,特别是在一省或在一个市县区,政府完全可以让小区域的人才充分活跃起来,以成果转化、技术转让、合作攻关为平台,形成体内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其关键点是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人才为本,人才要以用为本,构建系统的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形成无障碍的人才循环通道。
在“域循环”范畴内,高精尖的人才可能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将受到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保护,流动起来很困难,但是,对于中低层次的人才资源,在各方利益和发展机会均等化、最大化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达成共享机制,推动人才循环经济的形成。比如,印度政府把人才跨国就业作为一种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渠道,鼓励大学生自由到国外求职,到2010年,印度已经为海外印度人发放1100万张“印度裔卡”和“印度海外公民证”,他们在购房、医疗、社会保障、所得税、贷款额度等方面享有国民待遇。印度还宣布实行对等承认双重国籍,将人才流失转变为人才共享。再如,英国政府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货物、服务、资本、信息都高度流动,人才也遵循价值规律,流向报酬高的国家。但是,英国政府在人才管理上坚持来去自由的宽松政策,并且认为,国外的人才最终会以投资和技术转让的形式为本国服务。据调查分析:一个优秀的英国互联网人才在美国一年可创造利润1000万美元,但他通过回国消费和投资,最终能将600万美元花在英国。因此,英国着重在创造人才回流的宽松环境和创业条件上下功夫。比如规定,英联邦国家的人才免于工作签证,就可以到英国工作两年,并推行“多元文化”和“多民族共存政策”,开启了高技术移民计划。依照此政策,今后每年将从第三世界吸引技术移民10万人左右。同时,政府将判别人才的权力下放到全英的著名跨国公司、科研机构等。这些做法,为“域循环”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人才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只有在人才效益显现的前提下才会逐步得到推进,而人才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将会有序地、持续地推进人才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只有人才循环经济的理念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时候,构建人才循环经济体系才会逐步成为整个社会进步的一种有效需求和自觉行动。
§§第四章 书序·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