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行予政
9860700000054

第54章 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机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建立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证离退休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健全和完善离退休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服务方式,创新和发展离退休干部工作机制,既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也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更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

今年是干部离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目前,全国共有1600多万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干部人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使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机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已然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历史沿革与成效

(一)沿革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机制经历了从探索到创建、从单一到复合、从粗放到精细的历程。一是单位自我管理保障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确定了干部的离休范围、条件和待遇,统一了离退休干部的生活保障制度,形成了单位自我保障形式;二是社会化保障创建阶段。随着经济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1982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标志着离退休干部工作迈上制度化的轨道,同时,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建立。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和医疗待遇实现由“单位自我保障”向“社会化保障”的转变;三是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阶段。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开始逐步建立起离退休费、医药费和财政支持保障机制,全面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公共化、规范化,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根本转变。目前,甘肃省有近20万离退休干部,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由原单位管理服务,退休工资由同级财政支出;企业离退休干部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离退休金由社会保险基金按时足额发放。医疗待遇主要是通过医疗保险制度来落实,通过个人账户管门诊,统筹基金管住院,补充医疗保险保大病的办法,为广大离退休干部提供了较好的医疗保障。城镇社区服务功能得到拓宽,建立健全了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公共服务网络。

(二)做法与成效。近年来,甘肃省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健全完善三个机制,不断加大倾斜力度,持续改进服务方式,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机制的改革创新更加活跃,效果更加明显。

1.工资收入不断增加。近年来,甘肃省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适时改革和调整离退休干部护理、交通、生活等津补贴,并坚持按时足额发放。2011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工资待遇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分别达到月人均2948元、1637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80%和14.11%。其中,机关事业和企业离休干部分别达到月人均4953元、4151元,年均增长14.69%、16.55%,分别是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的2.01倍、1.68倍。为保证离退休干部晚年生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医疗待遇不断提高。经过10年的努力,甘肃省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离退休干部医疗待遇保障体系和管理模式,实现了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和经办管理的有效衔接,通过医疗保险制度,满足了广大离退休干部的基本医疗需求。以省直医疗保险为例,近5年,退休干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入金额以年均11.52%的速度增长,2011年达到人均2375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达到94.54%,个人仅负担5.46%;离休干部医疗费在政策范围内的,实报实销,2011年支付人均门诊医疗费5322元,住院医疗费14700元。

3.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帮扶困难离退休干部是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甘肃的实践情况看,主要有单位发放困难生活补助、社区提供老年服务、社会开展文艺慰问等形式,使帮扶内容更加丰富有效。比如:2011年,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对省直单位困难离退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90万元,组织专场文艺慰问演出2场;兰州市借力科技,搭建网络通信平台,建成西北首家虚拟养老院,破解了“空巢”离退休干部养老难问题;嘉峪关市加大帮扶资金筹措力度,规定按离休干部和无固定收入遗属人数的20%、每人每年3000元的标准核定困难帮扶资金;白银市靖远煤业集团优先安排离退休干部子女就业,彻底解除了离退休干部的后顾之忧。

二、问题及原因

我省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机制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甘肃离退休干部资料的研究分析表明,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提高退休工资水平的效果不明显。当前,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受此影响,物价水平随经济因素变动不可避免,势必影响其购买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服务质量。特别是在离退休金定量时,由于保障机制缺乏灵敏度和灵活性,如果物价在短期内大幅上升,则实际购买力下降,必然减弱离退休工资水平提高的实际效果。

(二)缩小群体间工资收入差距的效果不明显。目前,增加企业离退休金的条件、标准与机关事业单位有所区别,造成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所享受的退休金不平衡、不协调。以甘肃为例,近5年,虽然企业离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增幅大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工资增幅3.31个百分点,但到2011年,甘肃企业离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依然较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少1311元,低44.47%,差距依然较大。

(三)降低个人医疗负担的效果不明显。一方面,随着离退休干部整体进入高年龄、高发病的“双高期”,患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情况不断增多,发病率不断升高,造成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增加。另一方面,尽管不断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降低了个人负担比例,但受目前全社会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的影响,政策倾斜带给离退休干部的实惠并未明显显现,甚至被抵消。

三、对策与思路

随着离退休干部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多样化,对管理服务的需求更加人性化,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机制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一)从落实常规性政策规定向完善多层次保障机制转变。离退休干部工资待遇、医疗费等常规性政策的落实,虽能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但无法解决因经济、地域、群体差别造成的影响。因此,要探索建立“保基本、能联动、可协调、有重点”的多层次保障机制。一是建立联动机制。探索建立离退休干部工资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联动的调整机制,确保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建立企业离退休金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工资同步增长的协调机制,逐步缩小因工资制度改革造成的退休待遇差距。三是建立帮扶机制。建立对生活困难离退休干部的帮扶机制,重点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帮扶,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困难。充分体现党对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略微从优的原则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精神。

(二)从保障基本生活待遇向注重多样化需求转变。保障基本生活待遇的工作定位,无法满足离退休干部“追求高品味、创造高质量”的多样化生活需求,必须实现高标准定位,高层次运行。一是注重满足离退休干部参加社会活动需求。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为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提供经费保障。二是注重满足离退休干部健康保健需求。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制度,由资深专家根据体检结果分别给予健康指导,并进行跟踪服务。三是注重满足离退休干部医疗消费需求。探索离退休干部个人医疗负担超过离退休金一定比例后实行全额报销的办法,重点研究解决生活困难人员和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问题,切实减轻其医疗负担。

(三)从抓好一般性管理向提升全方位服务转变。随着离退休人数大幅增加,依托原单位进行“条块”管理的模式,很难实现高标准的管理服务,出路在于实现社区化、公共化、社会化的全方位综合服务。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平台作为离退休干部“第二个家”的作用,根据不同需求,突出服务性,把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建设成学习知识、开展文体活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和阵地。二是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主管部门统筹配置服务资源的职能作用,打破“条块”管理的模式,突出公共性,让全体离退休人员共享公共服务资源。三是充分发挥养老院、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的公益作用,不断延伸服务范围,突出多样性,把提高服务质量同丰富服务内容结合起来,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通过全方位的公共服务落实到每一位离退休干部,让他们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系统总结离退休干部生活保障工作的成效,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既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也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借鉴,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