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9672300000049

第49章 “自由立兹”的周德伟(3)

然而,以胡适声称和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恰恰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歧路。那个“新”,正在于使自由主义从古典的“个人本位”走向“社会本位”。这一趋势未始没有它的历史合理性,但它一旦过“度”,一旦把这个“新”落实到产权制度上,那么,所谓“社会本位”,实际上就是由权力一手掌控的“国家本位”或“政府本位”了。因此,直到1950年代,周德伟在给胡适的信中,依然对当年“国民政府”和相关知识人的作为耿耿于怀:“从前持这种主张最力的,莫过于翁文灏和钱昌照;他们所办的资源委员会,在过去二十年之中,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对于私有企业(大都是民国初年所创办的私有企业)蚕食鲸吞,或被其窒息而死。他们两位(翁文灏、钱昌照)终于靠拢,反美而羡慕苏俄,也许与他们的思想是有关系的。”

胡适在《自由中国》的这次讲演中,照章宣读了包括上面这段引文在内的周信的主要内容,他其实是有针对性的。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依然袭有大陆的习惯,所以,胡适在讲演中指出:“现在的台湾经济,大部分都是国营的经济,从理论与事实上来说,像哈耶克这种理论,可以说是很不中听的。”哈耶克的经济理论,并不适合国民党初到台湾的威权体制。权力按其本性,对社会的控制,总是范围越大越好、程度越深越好,无论政治、经济,抑或文化。然而,这样的控制直接遏制的就是自由。所以哈耶克用一句话指出了这种控制的必然结果:通往奴役之路。周德伟1947年便获得此书,非常喜欢,很想把它译为中文,但最后的译事却是若干年后由殷海光完成的,这就让胡适通过殷译了解了哈耶克。当胡适完成了对哈耶克的认同之后,是否可以这样说,这位中国自由主义的标志人物,才终于完成了他自1940年代开始的转型,即从年轻时开始的“新自由主义”转型为“古典自由主义”。这是胡适在自由主义内部自左而右的一次蜕变,周德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推手作用。

有意思的是,胡适的讲演在《自由中国》杂志发表后,有学者写信给胡适,为计划经济辩护。事后,周德伟拜访胡适,胡适曾拿出这封信,欲请周代为回答。周未应承,同时亦建议胡适以不答了之,毕竟经济学不是胡适的专业,胡适接受了这个建议。在交谈中,周德伟就来信中的问题,面陈胡适,再次强调:“私有财产,乃人民保障自由的最大武器,如果没有财产,生产工具被政府集中所有,肚皮给政府控制了,将无任何自由可言。”对于计划经济,周德伟的解释是:“乃指全国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均置于一个中枢机关控制之下,一切生产分配及消费均由中枢机关控制。个人无任何自由可言,市场机能从根被摧毁……人民一举一动必须受中枢机关的安排,人民只是被鞭笞、被饲养。”这样的表达在今天已为常识,可是推前到1950年代,即使台湾,亦为金石之声。

上个世纪的中国,在自由主义的谱系上,新自由主义多,但甚少古典自由主义。周德伟虽然是胡适的学生,但即使是在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中,亦为珍稀。这样一个从未被苏俄“迷惑”过的知识人,20世纪少到只能掰开指头数,可是数来数去,又能数出几个呢?20世纪影响最大的两位知识分子,鲁迅的一面倒自不必提,胡适亦眩晕于一时。作为后人,我们固可以抱历史之同情,说是时代局限,但却有人能超越鲁、胡未曾超越的局限。超越那个局限就是超越那个时代。可惜,这样的人往往不被时代理解,反而一生孤寂。周德伟庶几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未必不是郁郁而终的。就他对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知识人的普遍超越而言,他生前和身后的萧条,正如林毓生先生五四那天中午认真告诉我的那样:是时代不配合他。

五“自由立兹”

英语Liberty译为自由,Liberalism译为自由主义,世所接受。严复一生翻译严谨,自称“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他在译密尔的《论自由》时,是柳宗元的一句诗让严复拍板:“欲采萍花不自由”,所谓自由,正此义也。

1903年出生的周德伟是哈耶克在中国的首席弟子,还是在湖南读中学时,经由一位清华留美老师的指导,就系统阅读了严复的翻译原著,因此,晚年周德伟不忘将严复尊为影响自己的第二人(第一是章士钊,第三是胡适)。严、周之间年龄相隔半世纪,却可以拉出一条特别的自由主义弧线:即二人一生都服膺自由主义,二人一生都是中国少有的古典自由主义者;而且二人一生都珍重古老的传统文化,二人又都尝试从自由主义的角度,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会通。当然,严复是这项工作的始作俑者,可是这工作届至五四便发生断裂。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是排斥传统旧文化的,后者是它全力否定的对象。《新青年》固然影响了一代人,但,当时身为北大学生的周德伟,却是一个例外。例外在于,他对反传统的《新青年》不感兴趣,而这正是因为他预先受了严复的影响。

周德伟自台湾退休后,着手翻译业师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不过这书名是大陆的翻译,在此之前,周德伟已先行将它译为《自由宪章》。“宪章”一词来自古老的《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周德伟翻译此书不称“译”而称“达旨”,这是效仿当年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做法,因为严氏是用文言重写了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周德伟的翻译,其实也是重写了哈耶克。

《自由宪章》是自由主义的经典,只是当世人通译Liberalism为自由主义时,周德伟在本书的翻译中不纳此译并持异义。他不赞成以“主义”定位自由,因为“凡主义乃系一派或一家之主张,必有所偏重,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些“一偏之主义”,“不能为学理上及政理上根本大法”。能成为这个根本大法的唯有自由:“自由乃一切价值之园地,及一切文明生长之创造力”,人类“无时无地,均不可缺此创造力”。故而,自由非“一偏之主义”所能名,必须另译。

何以另译,和当年严复“旬月踌躇”一样,周德伟“绕室彷徨,苦思有得”,最终是在传统儒家中找到了对译资源。周德伟独辟蹊径,把Liberalism译为“自由立兹”。“立兹”不是后缀“-ism”的音译,或者,它是音译表象下的意译。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又曰“己欲立而立人”。前者表示孔子在文王死后,以道统自任(所谓“文”之道,就在我这里),后者则表示立者自我独立也。因此,“立兹”是周氏对孔子上述二句的抽象并合成,用以表明“自由无时无地不存在,亦无人可以缺少者也”。

“自由立兹”,一个新颖的翻译,音意合一,精彩有加。但,惯性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注定无以取代人们业已用惯了的“自由主义”。不过,从这样一个翻译小故事中,可以看到,从严复到周德伟,这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古典脉络,在文化态度上,既吸纳西方,又不拒斥传统;而且他们很自觉地从传统中找寻和自由主义可以调适的资源。遗憾在于,一百多年来的近代史,开的是好头,走的是歪路。严复的道统被新文化打断,而后一路倾斜、每况愈下。就一个区区不喜欢《新青年》的周德伟,是无力挽狂澜于既倒的。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