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9671700000034

第34章 深化联合与一体化的欧洲(3)

1.协调对外政策和防务政策

早在1970年6月,欧共体6国外长就提出“关于政治统一问题的报告”,规定每年举行2次外长会议,就重大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以达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用同一个声音讲话”。1973年更进一步明确,在涉及欧洲利益的国际问题上,各国在没有同自己伙伴协商的情况下,不最终表明自己的态度,不造成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这样就显示了西欧的独特立场,而与美国拉开了距离。

建立政治联盟是《马约》的内容之一。《马约》规定欧盟将逐步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西欧国家自己的防务组织——“西欧联盟”部长理事会,1987年10月在海牙发表《欧洲安全利益纲领》,西欧各国在防务问题上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纲领,在共同一致的原则基础上,加强其在安全防务、军事控制、裁军谈判等方面的协调与配合,以增强自身的地位与影响。1997年6月通过的《阿姆斯特丹条约》规定:成立“政策分析和预警中心”,负责为理事会决策提供依据;指定欧盟理事会秘书长为欧盟对外政策代表;理事会在重大方针和战略问题作出决定时采用一致通过表决制,在实施具体政策时采用特定多数表决制;加强欧盟与西欧联盟的关系,由西欧联盟负责执行欧盟未来的维和与人道主义行动。

1998年11月,欧盟召开首次国防部长会议,就1999年《阿姆斯特丹条约》生效后如何推进联合防务、增强欧盟在预防和处理国际危机方面的作用交换意见。1999年6月,欧盟科隆首脑会议任命哈维尔·索拉纳为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决定于2000年底前将“西欧联盟”并入欧盟。11月,欧盟召开历史上首次外长和国防部长联席会议,讨论加强联合防务问题。12月欧盟赫尔辛基首脑会议决定在2003年前建立一支5~6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执行欧盟领导的预防和处理危机任务;决定在理事会内设立常设政治和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总参谋部;任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兼任“西欧联盟”秘书长。欧盟在外交和军事一体化上的步伐大大加快。

2004年6月18日,欧盟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的最终文本。同年10月29日,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目前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仍属于成员国政府间合作范围,随着欧盟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及在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领域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欧盟国家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多地用一个声音说话。

2.建立首脑定期会晤机制

1974年底,欧共体决定成员国首脑会议制度化,每年举行3次,定名为“欧洲理事会”,在最高级别上协调共同体各国的政治主张与立场,它能在原有的“欧洲部长理事会”的更高一级作出决定,成为最高决策机构。

3.增强欧洲议会的职能

欧洲议会成立之始是由各国议会选派议员组成,仅是一个监督咨询机构。会址设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每年开会一次,讨论共同市场委员会提出的年度报告。1976年9月,欧共体决定欧洲议会的议员改由共同体成员国直接投票选举,并增加名额,以扩大影响,加强权威性。自1979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欧洲议会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欧盟委员会。《欧洲单一文件》,尤其是《马约》,加强了欧洲议会在某些领域的立法职能。《马约》规定在内部市场、保护消费者、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由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共同决策”;在另一些重要领域,如签署国际协议、新成员加入欧盟问题上,理事会必须征得欧洲议会同意。欧洲议会虽然仍然执行监督咨询职责,但影响无疑大为扩展。有人主张随着欧盟联合程度的增强,将欧洲议会变成一个准联邦国家的民意和立法机构。

4.以国际法主体身份活动于国际舞台

欧洲共同体自成立以来,行使了政治实体的基本职能,它与100多个国家和国家集团建立了正式关系,互派外交使团。它以观察员身份出席联合国会议,在其他重要国际会议中有自己的席位,以单一实体表示自己的立场。它有权签订国际条约和协定。欧共体主席出席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它的代表频繁出访许多国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政治—外交合作机制,超过历史上任何国际合作的深度,成为战后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的现实。欧盟运行之后,其共同对外活动的权力、能力和活动范围比欧共体时进一步加强。

(四)欧洲联合发展的内外动因

欧洲联合一体化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绝不是偶然的由几个人尽力撮合就成的,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与内部、外部的诸多动因。

1.自主地恢复和发展经济,进而保持自身独立性的需要

西欧各国一般版图小、资源不全;二战前是靠殖民统治、殖民剥削而发展起来的,二战后失去这一条件。面对美国强大的经济、政治进逼,除了联合起来取长补短谋求共同发展外是没有出路的。西欧各国在二战前为争夺势力范围,你争我斗,彼此是竞争的主要对手,往往以一种不稳定的均势来维系局面,结盟关系极不稳定。因此谋求西欧发展,维护西欧国家的独立成为西欧国家的共同目标。联则兴,散则衰。联合自强的趋势符合西欧民族国家的利益,也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2.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西欧本来就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地区。二战后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国家对经济干预与引导的作用十分突出,从一开始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就紧密结合。英国、法国、意大利都有过强大的国营经济。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容易形成以各国政府主持的国际联合,从煤钢联营开始就是政府间的联合。此外战后由于科技高速发展,生产力突飞猛进,客观上要求加速经济的国际化,各国从开放交流中吸取成果,同时也向世界提供自身的成果。蓬勃发展的生产力在资金、市场等方面都要求冲出民族国家的范围,在更广阔的领域中驰骋。作为单个经济实力不够强的西欧垄断资本集团,不能像美国那样主要以跨国公司的方式来走向经济国际化,而主要是以各国政府出面的国家联合的方式来实现,这就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国际联合的新的所有制形式。这是垄断资产阶级为适应生产力日趋国际化而在垄断资本主义范围内调整生产关系的结果。

3.地理相邻、文化同质、制度一致和共同处境为联合提供了基础

西欧国家地理相连,在分工和专业化方面彼此依赖性很大;文化同质,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头和剪不断、理还乱的民族交融历史,欧洲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政治制度相似,对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很强的认同性。二战后,西欧国家本身的独立、安全受到威胁。它们与美国结盟,但却不是平等的伙伴;它们与苏联东欧集团对峙为邻,却又力量悬殊。这种外部环境迫使地位相似、发展水平相当、社会制度相同、地理上毗邻的西欧国家既有必要又有可能走上联合的道路,通过联合壮大自身,通过排他性的措施限制美、苏的渗透与威胁。经济联合为政治联合提供坚实的基础;政治联合又推动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正是在政治、经济、内部、外部的全力推动下,欧洲共同体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政治实体,直到欧洲联盟实现。

第二节东欧国家的历史演进

这里的“东欧”地区概念指的是二战后除原苏联之外的欧洲8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8国总面积约127.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亿,相当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人口的总和。

东欧是世界上冲突较多的政治地区之一。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从这里爆发的。东欧政治面貌的变化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影响。19世纪中叶以前,东欧各民族分属于德意志、奥地利哈布斯堡、俄罗斯和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之下。从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东欧诸国纷纷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结局促进了东欧政治与社会的深刻变革,在苏联支持下东欧各国相继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涌现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越出一国范围,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地理上都连成了一片,形成了新的欧洲地缘政治结构,加大了社会主义在世界力量对比中的比重。冷战爆发后,东欧国家与苏联建立了全面和紧密的结盟关系,成为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前沿地带。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它们既要艰难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要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付出了巨大甚至是流血的代价。其探索和发展,成功与失败,都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20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这一地区发生剧变,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被颠覆,一时间政局动荡,国内冲突骤起,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剧变之后的东欧国家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艰难转轨转制过程。

一、东欧建立人民民主制度

从二战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看,除民主德国地区是欧洲强国德国的一部分,捷克斯洛伐克的捷克部分是工业发达地区外,其余东欧国家大都经济比较落后,工业水平较低,保留封建残余势力,农民土地问题比较突出。从政权性质来看,捷克斯洛伐克是共和制;波兰是军人独裁统治;匈牙利是准法西斯政权;保、罗、阿则是君主专制国家。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依附于某个大国或几个强国。这些国家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二战爆发后,东欧国家均被德意法西斯所控制或侵占,其中有些国家作为法西斯的附庸,参加了侵苏战争。东欧各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拿起武器反抗法西斯,在苏联红军的协助下解放了祖国。

南斯拉夫于1945年11月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于1946年1月正式宣告建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于1946年9月全民投票废除君主制,成立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于1946年2月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于1946年5月组成以捷共领导人为总理的联合政府。波兰于I944年7月宣布新国家诞生,1947年1月组成了以工人党和社会党为主体的新政府。罗马尼亚于1947年底宣布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10月7日宣告成立。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改变了欧洲和世界的力量对比,为欧洲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二、东欧国家与苏联结盟

二战后欧洲各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同东西方关系紧紧相连的。二战后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峙。集团政治成了国际关系中的行为方式。欧洲成了以美苏各自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进行较量的中心舞台。东欧各国作为东方集团的主要成员,国家命运随着两大集团的斗争而起伏。

二战后的东欧各国无论是国家制度的建立还是对外政策的选择,都是同苏联联系在一起的。当美国的“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相继出台后,苏联为了使东欧国家团结在自己周围,从经济、军事、政治多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同东欧诸国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于1949年7~8月间,同保、捷、匈、波、罗等东欧国家迅速签订贸易协定,把流向西欧的大宗贸易转向东方,扩大和巩固苏联与东欧的经济关系。1949年1月,苏联同波、匈、捷、保、罗等国家又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的建立,标志着东欧国家经济上的联合。在政治上,苏联帮助东欧国家加强政权建设,推进共产党的领导。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加强了欧洲共产党在反帝斗争中的协调行动。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是东欧国家同苏联结盟的最初标志。在军事上,北约吸收西德为其成员后,苏联于1955年5月11~14日与波、捷、匈、保、罗、阿、东德等国家在华沙举行会议,正式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决定建立联合武装力量。这样,大部分东欧国家被纳入一个以苏联为首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盟体系,它推动又制约着东欧各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