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解码电视湘军
9668900000015

第15章 跨越(3)

魏文彬毕竟不是孤独的。他的鸿鹄之志很多人不理解,但也有很多人为他所描绘的美好梦境激情澎湃。还有很多人,并不一定理解他的思想、他的梦想,却甘愿付出自己“盲目的崇拜”。这就是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有人说,卓越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是梦想的能力以及激起他人对他的梦想的激情的能力。魏文彬是这方面的强者。

《跨越》对魏老板的宏伟目标进行了感性化的易于理解的描述:幅员700亩的广电中心工地,不时地被一些小山头挡住视线,摄像机无法在一个画面里完整地表现出它的规模和庞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比较,来帮助各位加深对它的感性认识。

占地700亩的广播电视中心,在全国独一无二,它相当于目前14个湖南电视台的面积。考虑到许多省级广播电视中心,包括中央电视台,因建在市区,往往一建成就感到拥挤,没有发展余地,因此湖南广播电视中心将同占地2000亩的外景拍摄基地融为一体,合组成全国最大的影视城。

庞大的影视城不仅需要超常的胆识、巨大的跨越,而且需要庞大的资金、巨大的付出,据说仅第一期广电中心工程就需资金2.25亿元。

并且记录了方方面面对于马栏山建设的奉献与支持:大约在一个月前,当时的长沙市常务副市长袁汉坤率市属二十多个部门为广电中心举行了一次最具有实质意义的盖章会。这次会上长沙市郊两级共为广电中心免去税费两千九百多万元。9月24号,当我们带着谢意去拜访袁汉坤时,他坚持要从应该支持的角度表述他的观点,对于长沙市支持影视城的举措,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作为一名普通的电视人,我们将同中心一道永远保留自己对他们的由衷感激。

来自省委省政府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关心,更是一派空前。为了使工程能在9月28号准时动工,常务副省长王克英光现场办公会就召集过5次,省委副书记杨正午踏着700亩山水绕行了整整一圈,储波、文选德、潘贵玉等领导更是中心的常客,支持关注中心的人越多,我们的采访面也越大,工作的误差率也就越高。

诚如原广播电视厅厅长杨世芳所言,这是一个超常规的、跨世纪的雄伟工程。一场超常规的战役,就要用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武器、超常规的人才、超常规的投入来打。

某种意义上,《跨越》一片本身就是一件超常规的武器。

它是魏文彬借助电视的力量对自己的梦想所作的一个形象化的报告,是魏文彬写给方方面面的一封感谢信,同时也是一份满怀激情的动员令。梁瑞平和潘礼平深刻地理解了老板的意图,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节目播出以后,方方面面反响极佳,从而为魏文彬的改革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跨越》也特意对要搬迁的山民进行了采访,一些山民表达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憧憬,这无疑会对拆迁工作起到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淳朴的山民对于电视还是多少怀有敬畏之心的,电视里头讲的一句话,比干部们撮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讲的一箩话,还要更管用些。

片尾凝重含蓄,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记述了一个特殊的时刻、一个特殊的场面。蒙蒙细雨之中,山朦胧,树朦胧,一边是推土机冒雨进山,准备开工,一边是山民杀牛祭山,以古老的方式拜别自己的家园。

“二平”撰写的解说词,“笔锋常带感情”。

9月19号,推山机和工作人员第一次进山。天下着蒙蒙细雨,山景好重好重,马达声好沉好沉。

为了看一眼最后的家园,为了答谢土地的恩惠,当地百姓按照传统的习俗,在山顶举行了杀牛祭山神仪式。

庞大的推土机与神秘的祭山神仪式堆放在一起,居然没有让人觉察出不协调。祭祀长的祈祷声拉得很长,我们没能完全听懂。旁边的陪同人员说,他们一是祈求天神继续给他们带来风调雨顺,二是祈求广播电视中心早日建成,早日为他们带来洪福好运。

雨还在下,祈祷还在继续……

8.8历史的力量

2003年12月12日,李长春莅临湖南广电,实地视察之外,聚精会神地观看了一个题为《跨越》的专题汇报片,之后发表了长篇讲话。开首是这样一段:看了你们广播影视集团的发展情况,了解了你们的创业历程,很受感动。这里使我们看到了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所迸发出来的巨大威力,也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广播电视宣传文化战线认真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三贴近’的要求所焕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也使我们深深地感到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也更使我们增强了搞好文化体制改革的信心。

李长春观看的这个节目,后来被称为2003版《跨越》,以与1994版的《跨越》区分开来。

2007年,本书作者手持已经官至湖南卫视副台长的梁瑞平亲笔签发的借阅单,从湖南卫视新闻部的磁带库里借出了1994版的《跨越》,但只被允许当场观看,不得带离。磁带标签上赫然标注着:珍贵资料,不得外借。

看完节目,本书作者写下了如下笔记:

2007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坐在金鹰影视文化城金鹰大厦东裙楼湖南卫视新闻中心极具现代感的开阔的大编辑间里看完1994版的《跨越》,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夕阳从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射进来,落在很多忙碌着的年轻身影上。很多编辑机的屏幕上,显现着全国观众都很熟悉的那些台标、明星、片头以及各种节目广告,不时有定格、快进、快退这类的动作,外化着编辑们活跃的思维。

透过玻璃望出去,可以看见建造精美的中庭,中庭里高高低低的绿色植物,可供疲惫的眼睛稍事休息。然而窗前几乎无人停留,编辑记者们总是匆匆掠过,无暇观赏。

这跟《跨越》画面中的电视台老院子是迥然不同的气象。

单就节目本身而言,现在的屏幕上所呈现的一切,也完全不是《跨越》可以同日而语。十几年间电视技术的发展和电视创作观念的变化以及电视人对于创新的孜孜以求,早已超越了《跨越》诞生的那个时代。现在的屏幕上所呈现的一切,光鲜,亮丽,时尚,现代,精美,人们普遍的评价是,单就节目的“看相”而言,比之欧美电视并无不及,犹有过之。相形之下,《跨越》是老旧的,灰暗的,粗糙的。镜头所记录的对象本身是这样,记录的方式方法也是这样。主持和解说的方式,与今天的审美趣味也大相径庭。节目的包装,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简直不忍卒睹。而在当时,那个如今看来简陋得近乎可笑的三维动画片头,竟然还是当时厅长兼台长的魏文彬先生专门特批经费为这个节目制作的华冠美服。

然而这个如今看来土得掉渣的旧片子,却这样深深地打动你。

让你欷歔感叹,甚至心酸。

这就是历史的力量。

1994至2007,14年时光。

时光是世间最无法衡量的一种东西。14年有时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有时却堪称漫长。14年对有些人来说什么意义也没有,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生活没有任何变化。14年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意味着无尽的可能,包括打碎一个旧世界,再造一个新世界。

这14年,对于魏文彬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湖南广电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电视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熟悉14年后的情形却不了解14年前的状况的人们来看《跨越》,如果不细加留意,几乎难以觉察到魏文彬在其中的身影。他那时远没有现在这样高调,远没有现在这样“洋气”,远没有现在这样富态和威严。

他那时是这个节目的“主谋”,却并不出任这个节目的主角。他是这个节目所要记录的事件的绝对主角,但他在节目中的位置却一点也不重要。他没有单独的画面,也没有单独的讲话段落。节目里很不显眼地留存了他三两句同期声,如果不是他那一把略略嘶哑的常德乡音太富特色,熟悉他的人都很容易错过他在节目中的存在。解说词提到很多人的名字,但不曾提到他的。

无须辨别这是拍摄和编辑的无意为之,还是魏文彬自己的有意为之。魏文彬是深具政治智慧的人,《跨越》一片显然负有特殊的政治使命。

我不得不用慢放和定格的方式来仔细辨认他的身影。他的身影年轻得令人感慨,单薄得令人心酸,“土气”得令人莞尔。真是难以置信,日后挺立在中国电视改革的潮头、被各种镜头仰拍得高大威猛的人,会是《跨越》里这个单薄瘦削得令人心酸的人;日后引领湖南电视台变成中国最时尚最前卫的电视台的人,会是这个“土里土气”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