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播音主持艺术论
9667000000018

第18章 教学编(3)

教学思想的统一与理论教学的加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新的教学计划已经出台,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我有一些想法,提出来和大家一起研究。

第一个问题:教学思想一定要统一。

教学思想,是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指导性、方向性的理念。它源于教育思想,即社会需要什么人,我们培养什么人,培养目标是什么。因此,它对于每一节课的教学行为、每一个班的学习过程,都具有统领和制约作用。所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人师表”、“教学相长”,所谓“传道、受业、解惑”,都是教学思想的重要阐释。我认为,在今天,应该特别注意“启发、思辨、追问”。用什么样的思想去引导学生学习、训练?如何启发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探究的学习氛围?这是教学过程中值得十分重视的问题。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就需要研究:

首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材)、教学形式,应该看做教学的“法律”,绝不能随意更改或任意增删。因为,学生是成建制、有组织、按专业、渐进式地进入学习过程的,教师是按团队、有专责、有步骤、分散式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教学组面对一个班级,每一位教师,都是教学组织的代表,教学过程的精神领袖。既要发挥教师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服从教学计划的统一性、稳定性。只有如此,才有可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培养目的。同教材相左的学术观点,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便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以便辨别是非,但是不能作为教学重点,更不能违背教材的学术体系,另搞一套。课堂不是学术观点争鸣的论坛,而是根据统编教材、同一规格进行讲授和训练的阵地。如果教学体系中存在陈旧的东西,应该迅速删除,并用科学的、前沿的东西加以取代,但这要在集体备课时经过讨论认定。至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针对性,也完全应该保证教学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地进行,而不是脱离正常的教学轨道,追“新”求“异”。如“重文轻语”、“重编轻播”、“重主持节目轻报告新闻”、“重说讲轻读诵”等等,都是不符合“以播为主,一专多能”、“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要求的。

其次,如何认识《中国播音学》?中国播音学是当代学科,而不能说是传统学科。广播电视传播还是单向传播,而不是“双向”传播。播音、主持的辩证本质是大众传播中的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创作,多种语言样态相互融合,不可人为割裂。规范是一种自由,而绝不是束缚。大众传播同人际交流存在明显界限,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如果发生混乱,学生将无所适从。万事开头难,建立一个学科就更难。追求时尚和流行,不应该成为教学的题中之义。所谓“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说明了“百年树人”的道理,也说明了“供给营养,拒绝病毒”的教育之本。“教不严,师之惰”,严格要求之外,还必须严肃学风。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失去了继承性,创新只是断线的风筝。创新不是浅层的求异辞藻,而是深层的追问基因。浅尝辄止,不能提供崭新的空间;上下求索,才会开拓广远的天地。我们只有捍卫和发展播音学科的义务,而没有误读和贬损播音学科的权利。诸如:播音无学、播音过时、播稿无能、说比播好、口语至上、思维是金、张扬个性、自己说话等等。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第二个问题:理论教学一定要加强。

我们反对“满堂灌”、“填鸭式”,我们播音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科学地、从难从严地、大运动量地进行训练。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可以削弱和忽视理论教学。理论作为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必须介绍和讲解给学生。理论应该有“灌输”这个环节。佛教的“醍醐灌顶”是说把奶酪浇到头顶,给人以智慧。鲁迅说:“……逐渐的捡必要的灌输进去,他们却会接受;那消化的力量,也许还赛过成见更多的读书人。”(《门外文谈》)特别是一个新学科,走进大学才接触,又是专业课程,只有努力理解才能掌握。“不学而能”、“无师自通”都是不对的,一定要通过讲授,“师傅领进门”,循序渐进地、主次分明地、有理有据地、教学互动地剖析和阐释,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心领神会,感悟精髓,“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他们就成长了,成熟了。

如何加强理论教学呢?

其一:熟悉教材,提纲挈领,体现学术性。从体系到术语,从基础到前沿,都要使用理论话语。要融合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要立足于当下的广播电视实践的现状,要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要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思辨力,引领他们整合理解和感受,进入正确的创作道路和语言的传播范式。应该精讲,尽量节约时间,提高课时利用率。

其二:针对问题,突出重点,明确层次性。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有实践经验和没有实践经验,专业起点高和专业起点低,好学和惰学,热情和冷漠等,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要让学生觉得有真东西,不要给学生“耗时间”的感觉。重点讲授要“泼墨如云”,次要问题要“惜墨如金”。要教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概括方法、适应方法、审美方法等。

为此,应该提倡研读教材,提倡博览群书,应该写好教案,应该集思广益。

理论教学的不断强化和丰富,是一个学科成熟、一个教学体系完善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在教学的常规过程、循环过程中,探讨播音教学的特殊规律,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们提高理论素养、理论水平,从而极大地促进语言功力的日益强化,实践能力的日益高超,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我们新一轮的教改已经开始。我们需要不断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还有很大的总结空间。我们需要努力创新,根据我们播音专业的教学特点,精心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播音学科教学大纲、方案、教材、教法,推进我们的播音教育走向世界前沿。

2003年8月28日

有声语言训练的起点与归宿——《节目主持技能训练》序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主要使用有声语言,它的根基是“语言功力”。

“语言功力”是指语言的功底和能力,既有先天的条件,如有声语言的悟性基因和发音辨音的生理构成,也有后天的习得,如:感觉阈限的精密性、思维反应的锐敏性、思想感情的深邃性、表达技巧的高超性等。“语言功力”绝不只是“语言的功力”。“语言的功力”仅限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语言功力”就应该包括:观察力、理解力、思辨力、感受力、表现力、鉴赏力、调检力、回馈力。那核心当然是表现力。其中,又有“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两个方面,“听”的能力——接收、判别、储存,“说”的能力——发出、深化、驾驭,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能力,而“说”的能力又是关键。

“说”,并非只是说话,它应该涵盖“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说”,只是一种内心感觉,一种要说话的愿望,千万不要简单理解为“说出口以后”的话语的“形式”。至于说出口以后的话语形式,那是由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具体的词语序列和有声语言表达样态决定的。因此,“说”之前,首先要产生“非说不可”的热情、“一吐为快”的愉悦。有声语言的训练,是从这里起步的。

有声语言的训练观,不能机械地看做操作程序的排列组合,它主要体现在如何认识有声语言、如何理解有声语言训练、怎样进行有声语言训练三个追问命题上。

第一个问题如何认识有声语言

有声语言是相对于文字语言而言的。口头语言是相对于书面语言,口语又是相对于书面语而言的。这三组概念,有时交叉,有时并列,但是,不应该混淆,不应该乱用。有声语言可以是文字语言转化而来,就是朗读、朗诵、演讲等;也可以是从内部语言外化而来,就是日常口语、即兴口语、辩论等。因此,有声语言既可以表达口头语言,又可以表达书面语言。犹如文字语言中,有的采用书面语言,有的采用口头语言一样。有人想用口语取代有声语言,那是不行的。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主要是有声语言传播。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就是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我们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重视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不要把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简单地理解为“说话”,肤浅地认定为“耍嘴皮子”。

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一定要“表情达意、言志传神”,一定要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一定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在总体上,这是一种维护国家利益、承继民族传统、体现时代精神、捍卫先进文化的行为,而绝不单纯是什么个人的言语行为。共性要寓于个性之中,个性要体现共性,失去了共性,个性便成了无根的浮萍、断线的风筝。党、政府和人民赋予了我们在话筒前、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话语权力”,我们怎么能够信马由缰地胡言乱语呢?

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坚持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的“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的标准,并且努力达到“言简意赅”和“辞约义丰”,意即在有声语言的创作中,极其重视信息传播的高效率、高质量,避免信息的衰减和消耗,因此反对胡聊乱侃、废话连篇、词不达意、言不及义,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无论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有声语言中,都要充满着思想感情的运动,所以是“有的放矢”的,是“有动于衷”的,而且要恰当地表现出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有人以为,有声语言不过是“工具”而已,重要的是思想的深邃、感情的充沛,只要有了新颖的想法和饱满的情绪,有声语言就会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地表达出来。这正是“工具论”的片面之处。把有声语言仅仅看做工具,就会把思想感情同有声语言完全割裂开来,就会完全忽视有声语言的内涵和精髓,从而导致对有声语言的误解和贬低。单一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孤立地认识它们,可以说都是“工具”,都可以拿来进行拼合组装,但是从要说话的意愿萌发始,从一进行拼合组装起,具体的思想感情就融化在每一个小小的部件里了,一旦变成语句、篇章,那“意义”和“意会”便油然而生,沛然而行,飘然而去,戛然而止。这正是有声语言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正是有声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播的感召力、吸引力之所在。

第二个问题如何理解有声语言训练

有声语言训练,并非只是练一练嘴皮子,也不是什么思维训练。今天,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还相当肤浅,尤其是关于内心世界的诸多方面,几乎没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心之官则思”“言为心声”等等,但是,怎样“思”,又怎样“言”?能说清楚的文字,好像尚未见到。

从国内外的各种说法里,我们可以了解人们认识的异同。从我们的实践中,我们感觉到了某些认识的萌芽。现在,可以提出一个综括性表述:有声语言训练是“思维方式、词语构建、表达路径”三者浑然一体的“融通”过程。当“说”的愿望萌发的时候,就催动了思维路径的跳脱与发散,推进着词语序列的挑拣与组合,并同时调整着表达方式的定向与定势,共同完成了“成于内而形于外”的表达过程。其中,话语主体、话语样态、话语走向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元构件。

所谓思维训练,所谓“语智”训练,基本上只是强调了某一个侧面,不利于有声语言训练的完整性和实效性的全面积淀。也就是说,有声语言训练,必须仍然以有声语言为起点和归宿,而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如:“咱们后会有期!”一个“咱们”就可以根据话语主体的身份、意愿等选择“我们”“我和你”“咱俩”“我们和你们”“大家伙儿”等等,“后会有期”也可以在很多种说法中进行选择。当你选择第一个词的时候,思维的路径已经模糊地形成,话语的走向也已经基本确定,话语主体的意愿也就开始明显地体现出来了,这时,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难道还在漂移、还在游离之中么?事实上,早就应该由雏形进入比较稳定的态势了。

由此可见,有声语言的训练,存在着很大的认识差异,特别是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层次上,出现了不同的认知范围,这肯定会给有声语言的实际训练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值得指出的是,有些业外人士,对于有声语言训练好像知之不多,却总想为此指点迷津,这虽然很令人感动,但却并不见佳。诸如:“只重视音色和语感”、“单一训练气息和声音”、“只是练a、o、e,所以文化底蕴不足”等等,什么看法都有,就是没有稍微深入一点去了解一下,这些问题在《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等并不难读的小册子里是怎么说的。只要认识一些汉字的人,大概都能看得懂,除非蔑视到连翻一翻都觉得有失自身的尊严,否则,那是很容易做到的事!

认识上,还应该进一步深化,理论上,还应该进一步钻研。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关学科的前沿成果,必将使有声语言训练的研究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