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9664700000019

第19章 出版春秋 出版人的创意智慧(5)

反思“新特区”:从政策到机遇——访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江作苏

齐骥

江作苏: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高级记者。提出“责任造就公信力”理念,实施了《湖北日报》历史性改版;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对文化创意产业理解之深刻,理念之超前,给人以深刻印象。

“由知青到复旦再到从事新闻,江作苏秉承着一贯的严谨与大气。”媒体这样评价江作苏。事实上,江作苏的身上,还表现出一种平易近人,但在这背后,却能够发现一种锐意开拓的精神和一种策划未来的韬略。对话江作苏,除了看到作为一个集团领导,江作苏大胆创新和改革,为把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铸就为全国第一个“双百万”报业集团的决策力,更可以看到,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江作苏充满睿智的解析、对区域发展和传媒变革宏观驾驭思维的敏锐。

反思新特区,“特”在哪里?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接连出台,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关于经济特区发展方向的思考。尤其是在中央政府批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及成都、重庆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后,很多人给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封”了“新特区”的桂冠,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经济特区向何处去的大讨论。对于江作苏,他所表现出的冷静和客观,他应答的沉着和全局意识的发展思路,给人以启迪。

“现在很多人都把综改区称之为‘新特区’,然而,现在的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已经和改革初期国家批准的经济特区有所不同了——不再给予政策优惠,没有相关政策倾斜。那么综改区如何去‘特’?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模式不再是优惠政策的翻新,也不可能再采取像浦东、滨海一样的项目驱动、外向型的发展模式。采取开发本土资源,开发国内市场,依托内需的发展模式成为武汉发展的路径选择。鼓励‘环境友好和资源友好’型的大战略目标给出中部城市圈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也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对于中部地区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进行大胆的创造,如何用创新的理念经营城市,这些对于武汉的发展更富有意义。”江作苏的目光里充满了坚定和执著,他所致力于的报业和传媒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因为武汉城市圈的集体跨越,而变得更加富有活力了。

“闯”和“冒”是两个关键词

江作苏说,当“特区”政策优惠不再明显时,就更需要一种创新的胆识和战略了。在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建设中,“闯”和“冒”是两个关键词。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媒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传媒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扩大品牌市场、增加品牌价值,也必须要有大众媒体的参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发展思路中,媒体扩张整合的步调逐渐规则并且响亮起来,集团也正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间接走向直接、由战术层面进入到战略层面,“一主两翼”“一主两翼”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发展思路。“一主”指的是“报纸”,“两翼”指的是“期刊”和“新媒体”。已成为极具时代特色的经营模式之一。同时也是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江作苏看来,荆楚文化的核心——筚路蓝缕、三国精神,恰是传媒人所必需必备的精神。荆楚文化的内核是一种精神和人文倾向,生活的激情与生命的活力、创造力与想象力在江作苏身上体现得很鲜明。秉承了荆楚文化基因,以激情、活力、创造、想象为主题,以“责任感造就公信力”为己任,以“一主两翼”的发展思路为核心,江作苏和他带领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紧随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步调,正在迈出越来越有力的步伐。

“闯”和“冒”也深刻地植入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企业文化深层。在中部城市圈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里,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紧跟形势、与时俱进,把时代机遇和自身发展相结合,为中部崛起进行了先行一步的探索,而我们所期待的中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牵引下,发展蓝图愈加明朗清晰了。

构建传媒产业园

文化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构建传媒产业园成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发展路径。“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是要构筑文化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以形成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要在较短的时间里领跑全国,赶上西方国家,就必须打造出若干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并围绕产业链培育出一批富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江作苏认为文化产业链的构建是建设产业园区的首要元素。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已经是一个综合性的传媒集团,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内部资源可以均衡使用。我们提出了‘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就战略着眼点和着力点来说,它要求我们区分核心业务、支撑业务和培育业务。报刊无疑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印刷及其他经营组织是我们的支撑业务,网络及网络电视是我们的培育业务。”以报业为中心,整合期刊和新媒体,这只是湖北日报探索的开始。但是在其发展轮廓日益清晰的时候,我们已经发现,这个中部传媒集团的领头羊已经开始向新兴业态进军了。

面对新媒体,江作苏坦言,不论是发展IPTV,还是其他新媒体,其巨大的投入都是传统报业依靠自身积累所无法实现的,因此只有依靠上市才能帮助集团完成这“惊人的一跳”。目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已经在证券化方面迈出了步伐,主体上市的筹备工作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为此,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未来将着重打造四个平台——采编平台、印刷平台、数字平台、资本平台。“在发展中我们意识到,近年来,报业已进入以数字化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和跨媒体经营时代。数字化网络平台衍生的互联网、手机报、视频音频共生的IPTV等,客观上要求报业从单纯的信息加工业向多元化和多媒体传播服务业发展。为了实现大发展,我们着眼于多媒体开发,占地500亩的传媒生产基地即将投入使用。荆楚网作为报业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今后将致力于推进多媒体与新媒体的共融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稳步推进IPTV平台建设,加快移动新媒体平台建设步伐,同时以数字报纸为龙头,不断丰富网络出版形态。”江作苏深知,机遇与风险并存,上市能够带来融资的便利,但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也面临着挑战:第一,社会监督。上市公司必须向社会公开其经营状况,这对公司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上市公司必须承担股民“用脚投票”的风险。2007年11月19日,国药科技(600421)发布公告,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借壳上市”的日子,而这一天之后,湖北日报集团将成为国药科技控股股东,公司主营业务也将变更为报刊出版和传媒经营。

“打造一流的传媒集团,打造以传媒为特征的文化产业集团,是我们的目标。虽然目前距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但我们的方向已明,决心已定。”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面对考验,江作苏依然豪情满怀。大多数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后,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文化产业已不仅是一个发展的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只有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文化产业的效益。

责任造就公信力

江作苏说,“过去的一年,对平面媒体来说是极为不平静的一年。电子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党报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挑战性的变化,省级党报普遍面临着发行、广告‘双重下滑’的局面,传统的话语权优势正在受到分散和淡化的威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湖北日报》进行了改版工作。”其实,改版只是报业集团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改版式,更是改内容、改思维方式、改工作方式。江作苏和他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秉承了荆楚精神中的改革进取精神,在传媒业大发展大繁荣最好的历史机遇面前,勇于创新,逐渐开拓出一条适应自身发展、主业逐渐强大,辅助产业不断突破的发展之路,“我们的定位语是:责任造就公信力。”江作苏讲这句话的时候,一贯的自信和理性的思考给人以深思。

公信者,公众信赖之谓也。媒体的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第一次关注江作苏,正是因为他关于公信力的发展理念。“公信力决定媒体的影响力,是因为媒体的公信力决定着媒体舆论引导作用能否发挥及发挥的程度。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正确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只有不断提高公信力,才能充分发挥这种作用。”报人的责任感在江作苏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对事业和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媒体从业者需要培育的信念。江作苏认为新闻工作者不能有“无冕之王”的傲气,但要善养“王者之气”,以驾驭思维王国。

数字出版:冷静中寻找商机——访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社长吕莉

杨剑飞

吕莉: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社长,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首批“盘配书”跨媒体出版的试点单位,希望电子出版社较早地涉入数字出版领域,正如社长吕莉所言,“虽然数字化出版的经济效益不会很快出现,但是这个趋向是一定的,我们必须冷静看待它,从而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使出版传媒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CNNIC最新一期调查表明,中国网民总数已超过2.1亿,各种形式的网络阅读已经成为部分网民的普遍行为。与此同时,五年来,中国出版社已累计出版了30万种电子书,品种居全球第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子书市场规模已接近3亿,并以近30%的增长率年年快速成长,面对数字出版所带来的全新机遇和挑战,各出版社和技术提供商已纷纷开始制定其数字出版战略,数字出版已成为当前出版业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然而,对于出版业界来说,数字出版还仅仅是一个概念,前景尚不清晰。面对业界对此的狂热,我们不得不思考:当前数字出版的整体市场情况究竟如何?新技术将给数字出版带来何种程度的驱动?面对数字出版的挑战,传统出版业是否已经走到尽头?如果数字出版已经成熟,那么出路在何方?赢利模式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成为业界乃至学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针对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社长吕莉女士。

传统出版业是否会衰退直至消亡

在国外,出版业历经70年走向衰退,在中国,这一历程已经严重缩短。有人说传统出版是羊,网络出版是草,手机出版是狼,更有人提出传统出版必将灭亡。对此,吕社长认为并不存在谁吃掉谁的问题,出版业应该是多种媒体并存的时代。她说,目前出版物的变化主要在于存储介质的变化。光盘出现后,因为存储量比软盘大得多,所以很快就把软盘淘汰了。到了今天,由于网络的无限存储量,比较传统的纸质而言,具有很多明显优势,譬如其交互性等,网络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不能忽视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出版的优势。图书,我把它简单分为专业图书和大众读物。在专业图书方面,很多东西通过阅读不一定能弄懂,如果有数字型的光碟指引,通过音像可能效果会更好。但是,在大众读物方面,我觉得传统出版可能更占优势:第一,在传统文化方面,纸媒具有独特的地位。第二,出于阅读习惯,很多人还是比较喜欢看书,而不是上网。譬如,封面的装帧、手感、阅读心理等等因素作用下,传统出版还是很有生命力的。辛苦工作之后,谁还愿意挺着腰板坐在电脑前看屏幕?第三,在网上看信息,很容易分散精力,因为页面上出现的都是一个个标题,每个都很吸引人,所以点来点去,最后自己最初想看的内容反而没有看到。读书就不同,一本书总有一个主题,可以慢慢地深入地去理解。所以,我认为,传统出版业是不会消亡的。在某些程度上,网络出版可能会带动传统出版,而不是一些人担心的那样,网络出版会吃掉传统出版。

她举例说:之前我们组织编了一本书,这是劳动部高新技术考试的一个辅导教材,《Corel DRAW 10/11试题解答(高级)》,由于图书定价比较低,买的人比较少,我们没有出。但是去年我们尝试在劳动部高新技术考试的网站上出了一个网络版,PDF格式的一本书,这本书我们得到了5千多次的点击量,考虑读者的需求,我们就同时和方正合作,出了一本电子书。后来,报名参加该项考试的人多了,很多读者反映希望我们出纸媒图书。于是,我们同时又出了一本图书。这是作为我们第一次尝试,跟我们合作这本书的作者,他拿到了三部分的版税,网络信息传播权一部分,电子书一部分,还有图书一部分。这本书我们觉得比较有特点的地方在于,按传统出版的意义来讲,这本书已经死了,不会再有效益,不能再出了。但是用新媒体的方式来出,还有需求量。许多读者看了电子版,按图索骥找到我们,要订购纸媒图书。这说明数字出版反过来带动了传统出版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