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从“科层制”到“扁平化”:组织结构调整的技术背景
虽然电视新闻较广播新闻的制播技术更为复杂,但基本原理相似,所以我们以电视新闻生产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
1936年电视诞生之初,只有摄像技术,而录像技术和相应的设备都还没有出现。在这种技术条件的限制下,电视节目的制作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在1953年以前,美国各家电视台80%的节目,包括电视剧、歌舞晚会都是直播的,另外20%的节目则都是电影。我国早期的电视事业也是如此。我国电视广播自1958年7月1日开播后的20余年里,采用的基本都是直播方式:用一台或几台摄像机在演播室内将播音员或人物的讲话即时地拍摄下来,使现场的活动画面转换成电信号,经导演切换后实时地选送出一路图像信号发送出去,供用户家庭中的电视机接收。而新闻报道则采用胶片拍摄,受胶片冲洗繁琐、成本昂贵等因素的限制,新闻生产基本停留在周期长、规模小的作坊时代,生产的新闻产品只能以栏目为播出单位,容身于综合频道之中。与之相适应,生产的组织结构也沿袭了手工作业管理时代的必然产物——科层制:以栏目为基本单位,以内容归属成立新闻中心、社教中心等为中层单位,以总编室、台委会为顶层组织的结构模式。
概括起来,“科层制”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点:部门层级清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分工细致,专业化人才,员工只需短期培训;易于集中专门领域专家力量,促进专门领域的最佳运作;便于手工管理方式下的控制与计划,运作稳定。客观地说,“科层制”的建立,在消费者“饥不择食”、以“卖方市场”为主导的年代收效很大,适应了当时产品供不应求、大批就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低的历史背景,因此在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提高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更加重要的是,“科层制”还与我国新闻宣传事业一直隶属行政事业单位序列,强调层级、服从、控制的要求相对应,这也是科层制一直沿袭至今,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
但是,“科层制”是手工作业管理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技发展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当“金字塔”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给管理带来的弊端就日益显示出来,这一点在急速扩张的一些“巨无霸”型电视台尤为明显。比如,以下一些现象仍相当程度的存在:每个员工取悦的是自己的“上司”,因为上司掌握员工的地位、薪酬,每个员工可以冷落顾客,但丝毫不敢怠慢“领导”,这一点在现在的“制片人”制中反映明显;职能部门以专业划分,在企业中形成一个个的利益中心,部门之间的边界极为明显,在一项业务涉及多个部门时,若发生利益冲突,各部门可以把全单位的整体利益放到一边,维护自己的利益。比如新闻部与技术部、后勤部门的“扯皮”几乎在每个电视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为了加强“内部管理”,组织建立大量制度及审批手续,但几乎找不到几条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条款,基本上全部是监督内部职工的。层层审批、众多领导“签字”制,大大降低了组织的运行效率,也是推卸责任的最好方式。反映在新闻生产中,就很容易影响到新闻报道范围、时效的有无、快慢;员工追求的是“当官”,一旦“升迁”,地位、名义、薪酬均将“旧貌换新颜”,否则“人微言轻”,一切名义、待遇无从谈起。在此情况下,员工要么跳槽,要么混日子。这一点可以从优秀记者、主持人最终多被“提拔”脱离一线,仿佛离开自己最适应岗位成为掌权者才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际上却是对个人、媒体、观众的多重伤害。
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长期以来虽然“科层制”的“层峦叠嶂”对于新闻生产的局限虽然有所暴露,却始终无法超越技术发展阶段而有所改善。但是,随着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视新闻采集、编辑、传送、播出以及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再生产方式越来越呈现出飞跃性的变化,已经使得原来以“栏目”为基本单位向以“频道”为基本单位的扁平式结构转化。
在电视新闻采集方面,1976年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的出现和普及,祛除了电视新闻采集在技术上的羁绊。结构紧凑、记录介质可重复擦写的声画一体特点,让新闻采集有了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可能。敏锐的寻利者如特德·特纳(Ted Turner)注意到了这一革命性变化,将其与信息时代人们对新闻的饥渴相结合,于1980年整合卫星、有线等传送技术推出了很快成为传播霸主的CNN新闻频道,使“科层制”的新闻生产组织结构向以频道为中心的扁平组织结构转化。由于历史原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电视新闻采集设备才基本实现了ENG摄录机的全面置换。而又因为政治原因,建立新闻频道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有呼声,却一直未能实现。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的DV摄录机启动了新一轮的替代冲击,记录信号的数字化使得组织结构的变革变得无法阻挡。
采集端信号的数字化效益直接传递到了编辑、传送、播出和资源共享环节。借助一台一公斤左右的笔记本,就可完成新闻的声画编辑;在传送方面,作为对微波、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直播车、海事卫星电话在传送容量上的有效补充,光纤通讯使大容量的声画数字信号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实现实时传送,解决了制约新闻时效的瓶颈难题;在播出上,大容量硬盘的应用,使播出可以实现精确无误的全程电脑控制;同样获益于信号的数字化,电脑、光纤网络、大容量数据库的“三驾马车”使新闻资源的全台共享变得触手可及。信息资源的实时流动和无缝共享,满足了频道化“扁平型”组织结构的技术条件。
在技术条件使“频道制”可为之后,使“频道制”成为必为的推动力量,在于中国电视传媒业正处在运营模式转换的关口。由国家拨款、完全公益化且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事业模式正在成为历史,而媒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逼迫广电传媒必须遵循向自我发展、市场运作、以服务为中心定位的产业模式转向。而从受众角度看,频道是观众接触最直接的对象;从经营角度看,频道是节目经营和广告创收的基本单位。因此,“频道制”正是电视产业呈现出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的集中体现。在未来的电视产业中,频道是核心单位,频道制将是电视产业中的核心体制。
7.1.2频道化管理模式探析:以CNN为例
一般认为,频道化管理包括五个方面的统一管理:
对重大典型报道和特别报道、栏目资源配置、节目生产执行、音像资源配置进行统一管理;
对财务预决算、投入产出、成本控制进行统一管理;
对技术制作和技术传输进行统一管理;
对重要的固定和非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
对干部人事和人力资源配置进行统一管理。
从总体上看,我国电视业经历了一个从隶属综合频道到专业频道的成长过程,目前已经进入频道制管理模式的探索阶段。综合频道与专业频道播出管道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生产规模的不同,进而决定了组织结构与管理原则也不相同。但就新闻类内容而言,并不代表综合频道的播出就没有存在价值。目前新闻节目在综合频道中属于不可或缺的内容组成,它能够满足观众以较经济的时间就可以了解日常信息所需。而一旦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人们又都会锁定专业的新闻频道,如CNN和FOX。因此,这两种播出管道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谁也无法相互取代。而且,对于实力较弱的地方电视台,开办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新闻频道也不现实。所以,目前的新闻生产组织结构分为两种大的类型:综合频道平台上的栏目经营和专业新闻频道平台上的频道经营。但需要指出的是,“重大事件看新闻频道”的观众心理,决定了新闻的主战场必然发生在频道建制的竞争之上。因此,我们还是把关注点集中于近年新闻频道的管理经营上。
电视新闻生产组织结构演进过程由于除了受技术条件影响之外,还与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并不一致。我国电视事业近十几年来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由于在技术应用的追赶方面存在引进这一便捷途径,因此在新闻产品的制作质量等硬性指标上已经达标,欠缺之处是生产效率等复合评价体系还未与世界水平接轨,这与国内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制度转换中的通病一样。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弥补这一容易被忽略的效益短板的另一条捷径。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新闻频道从播出内容角度可以分为两类:纯动态新闻频道,如台湾的TVBS、三立新闻台、东森新闻网;动态新闻加分类(专题)新闻频道,如CNN、BBC世界台。目前美国电视新闻生产管理架构走在了世界前列,其中CNN作为第一家成立的新闻频道,频道化整体运营的成功经验为业内瞩目。因此,以下我们以CNN为例,了解新闻频道的生产流程、组织结构、生产管理和产品经营。
1980成立的CNN,以“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同步报道和传送重大新闻事件”作为其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它在全球有37个分支机构,与遍布全球的地方电视台签订了交换新闻的互惠协议,同时还是联合电视新闻社和路透社的订户,以及覆盖远东、欧洲、北美和中东的新闻联合组织的参与者。至今,CNN使用9种语言开设了12个新闻频道、8个国际网站,成为覆盖2.5亿观众的国际新闻电视网络。与其传播规模以及全天候传播特点相匹配的是CNN庞大的新闻采编技术和4000余人的员工体系。那么,采用怎样的组织架构来使这个巨大的新闻采集网收放自如、疏而不漏呢?1997年,中央电视台江和平、何绍伟对CNN进行了近距离的深入考察并形成文字报告,本文引用了其中对CNN新闻生产流程的介绍内容。
首先,在组织架构上,CNN建设了一个清晰、简洁的组织结构,全力寻求层级的扁平化来保证海量信息的快速流动。
其次,以“大编辑部”作为结构间的功能结合枢纽。在CNN信息流动中起衔接作用的关键环节是位于新闻采集系统与制作系统之间的国内协调部与国际协调部。这两个部门的编辑按照区域进行分工,每天通过电脑网络了解各新闻站、协议机构和各大通讯社的报道,安排记者的采访活动。然后汇总信息,确定新闻条目、重点和时长,编制成菜单后通知各制片人(栏目制片人与滚动新闻的责任编辑),再把制片人的意见反馈给记者。如果编辑从其他通讯社得知并证实了某地发生了新闻事件,他也会马上通报当地记者和各位制片人。在各地往总部传送新闻时,也由编辑与前方记者沟通,下达指令并通知各频道接收,每一个需要该新闻的频道在各自的演播区都可以接收到,既保证了时效,也保证了不同频道和栏目进行二次加工的需要。此外,各栏目、新闻板块对记者有什么要求,也通过分管区域的编辑向记者传达。一言概之,CNN编辑的角色如同新闻采集与制作系统中的枢纽,发挥配置资源与协调任务的功能。
第三,依据不同流程进行的合理分工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权责明确,各尽其能。在整体协调的大原则下,CNN强调流程的合理化分工。CNN要求采访记者和摄像向“通才型”发展,既能制作满足一般需要的新闻,又能满足不同类型节目的需求。在居中的制作环节,更强调新闻资源调度者(采访调派主管、编辑或制作人)在流程中的核心地位。而技术岗位的分工则愈加细化,由图像编辑、撰稿人、美工根据创意与策划高效地检索、加工、再造、补充各种资料。记者传回的新闻由画面编辑来剪辑,新闻的导语提要由栏目专门的撰稿人撰写。制片人根据栏目的定位、要求指导剪辑和撰稿人来操作。由于他们长期专注于自己的专业工作,因此深谙栏目的个性,操作规范而高效。另一个重要的分工体现在CNN的“嘉宾预约部”。这个部门有些功能类似于我们熟知的“策划”,他们会主动向制片人提出对新闻节目的参考建议,为各栏目预约各领域的名人、专家或新闻人物,了解这些人的背景资料、著述情况和此刻的下落,落实采访方式并预约采访,最后向制片人、主持人提供完备的参考问题。制片人也会把自选的嘉宾告诉预约部,以便统一协调。这个部门的人员分布在CNN的主要制作基地,均为国内、国际问题的资深专家,他们按领域分工,有长期积累而成的人脉资源,也具备对专门领域的深刻洞见,可谓真正的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