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9663100000037

第37章 电视新闻节目评析(4)

在新闻作品中,报道主旨居于统帅一切的地位,新闻手段应为表现主旨服务,结构自然也不例外。结构方式不论多么吸引人,如果有损于主旨的表达,就必须调整。评价一篇新闻的结构,要从它表达主旨的作用,说明深化新闻事实的功能。新闻作品的结构主要用来调整事件的表达顺序,揭示人物及事件演变的逻辑,因此组织材料要区分轻重缓急,使重要事实突显出来。

新闻评析者在分析作品结构时,需要观察和把握整体的均衡性。作为新闻作品形式的重要因素,结构应该做到层次清楚,有张有弛,疏密得当,使各个部分融合为有生命力的整体。完整而周密的结构,让一个新闻作品像有生命的东西一样,不能任意挪动它的某个部分。新闻批评对结构严密性的分析,要指出材料安排的衔接性、贯通性等特点。

新闻的结构分析对不同题材有不同的方法。正如前述,新闻作品的结构除受制于它所表达的主旨外,还同题材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裁是构成作品形式的因素之一,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的框架。简讯、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以及纪实性文字各有不同的结构方式,在写作时,根据表达的内容和经验,选择适当的体裁进行材料安排,新闻批评不能按同一种体裁的结构去评价所有新闻样式的好坏。

实例8-6 深度报道《南丹“7·17”事故初探》(广西电视台)评析

该篇报道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全面再现了整个事件调查过程中,新闻记者与南丹县委、县政府和龙泉矿冶总厂之间的斗智斗勇较量的整个过程。该片紧紧围绕南丹县大厂矿区的拉甲坡矿和龙山矿在7月17日凌晨是否发生透水事故,以及是否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条主线展开,在扑朔迷离的黑幕中拨云见日。该片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和倒叙的手法,首先从调查结果起笔,把观众欲知而又未知的信息及时传递给了他们。在对矿难事故真相的披露中,报道从一封群众举报信谈起,在从南丹县政府和矿区负责人等渠道无法获知真相的情况下,记者巧妙地从外围突破,掌握了大量有价值、无可争辩的事实,为查清透水事故的真相提供了现实依据。全片采用开放式的结构,在新闻的结尾,主持人的一番话让观众也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在这起事故中到底有多少矿工遇难?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故为什么不被外界所知晓?是什么人瞒报了这起事故?他们为什么瞒报?”等等。通过连珠炮似的发问,拓展了新闻报道的空间,为矿难事故的追踪报道埋下伏笔。

第四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视听语言评析

电视是一种后来居上的集大成的大众新闻传播媒介,几乎采用了人类目前拥有的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各种信息载体。显然,电视新闻节目的解析还应包括解说词、同期声及画面的评价。

一、解说词分析

电视新闻自然是一种蒙太奇艺术,但也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始终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介绍人物形象不可或缺的符号媒介。语言运用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的感受性。一个记者有较高的语言素养,才能使新闻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新闻评析者对新闻语言的分析,不仅是评价新闻优劣的重要依据,而且是认识新闻意义的外壳。

要对新闻解说词进行分析,先要了解新闻语言的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事态性。既然新闻通过事实反映生活,感染受众,记者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动态的叙事语言。这种事态性语言,能够把事物、人物、景物的特征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表现它们的运动性。一切皆动,是表达时间过程的重要语言要求。

二是色彩性。既然作品包含着记者的思想,必然在语言上带有情感色调,既表意,又传情,情、意交融。客观世界是富于色彩的,记者不用彩笔而是用平庸单调的语言描绘事件,必然减弱事态的光彩。新颖多样的语言不等于华丽的辞藻,缺乏内容的华丽辞藻,只是表面的反光,不可能产生感人的热量。单纯追求字面的新奇花哨甚至杜撰奇异生僻的字眼,不会创造出激动人心的场面。优秀记者用质朴的文字,捕捉事态的彩练,可以写出有声有色的画面来。

三是简练含蓄。所谓简练含蓄,是指用语经济,以较少的语言表现出更多的内容,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言简意赅,文约事丰,振聋发聩,警策惊心,是新闻语言表达的风格。语言的简洁洗练,含意深远,不是要把话说得晦涩难懂或含糊不清。真正准确、优美的语言,往往是简练含蓄而又生动鲜明的。

四是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或者悦耳动听,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借助音乐性语言传达生活的音响和旋律,反映客观世界的真情实景,会给受众以无限、强烈的感染。

充分暗示事实隐藏的重大意义,必须有明确的语言和精选的字眼,评价新闻作品的语言功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说词是否准确、精巧

解说词必须用词贴切、概念清楚、合乎逻辑,确切地表达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果有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那么解说词就会含糊不清,词不达意,失去了准确性。达到新闻解说词的准确性,应根据对象的性质和事物的关系,挑选精确的词语,严密地组织句子。不论一个记者要叙述的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某一个动词使对象生动,某一个形容词使对象鲜明……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为止。真正做到这样严肃认真,找到了那不可替代的“一个词”,解说词的表达自然就十分准确了。

(二)解说词是否鲜明

解说词鲜明,一方面在于解说明确,条理清楚,把事物的性质、情状明晰出来;另一方面能把记者的见解明白地表达出来,绝不含糊。解说词的鲜明性不仅关系到解说词的文字修养,而且同记者的思想立场也密切相关。

(三)不同解说词在新闻作品中的特点和作用

一般说来,新闻作品包含两类解说词:一是认知解说词,二是情感解说词。新闻作品的主旨产生于认知解说词,情感解说词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认知解说词是表达事态发展逻辑的语句,使人了解一种事理;情感解说词则是再现记者情绪指向的某些关键词语,使人加深对事理的态度感受。情感解说词单靠理解不能感受它的含义,必须用感情去接受,没有相应的情感状态很难唤起情感表象。从另一角度来看,新闻作品的内容主要是一种告知,必须调动体验去感受,而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懂得”。批评者对新闻作品的解析,不可忽视对这两种解说词运用比例的研究。认知解说词应成为新闻解说词的主干,情感解说词则穿插其间发挥渗透作用。对两者的特点和具体作用做出合理的解说,揭示记者的解说词修养,是新闻批评的重要任务。

从作品语言的类别看,新闻作品的语言包括新闻人物的语言和叙述人的语言。新闻人物语言是指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就叙事作品来讲,通过人物语言展示人物形象、人物的观点,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必须是个性化的。新闻人物语言是生活中某些人物语言的实录,受众从人物说话的态度、情绪、方式,可以揣摩、体会其立场、性格。叙述人的语言指的是记者在作品中陈述事实、描写人物、评价人物的行动即事件所使用的语言,又称记者语言。在叙述语言中,记者语言的特色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对整个作品的内容起着再现和组织的作用。把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控制在记者的叙述体系内,以叙事和议论表达记者对人物与事件的态度和评价,引用人物的语言不能太长,一两句关键性话语就足够了。有时记者直接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某种观点,启发受众的思考,强化作品的意义,但不宜过多,主要是让事实本身说话。因此,新闻评析者分析新闻作品的叙述人语言,能直接对记者的态度作出准确的判断。

记者通常以第三人称出现,以第三者的身份叙述所发生的事件,不仅显现出客观的新闻定位,而且灵活自由,不拘一格。新闻定位是指新闻客观性的外在形式,由语言、图像表现出客观范畴的实在性,有时又指以什么角度和意义确定新闻的形式和报道分量。两种含义都通过记者的语言与图像来展示。媒介批评要通过记者的语言来寻找新闻定位,并加以评述。新闻记者把自己的语言与人物的语言交替使用,或以新闻人物的口吻来叙述,最能显示记者的语言风格。新闻评析常常把记者语言作为评价的对象,看其如何表达新闻的主旨,表达得是否确切、深刻。

总之,新闻语言的这些特点,在具体作品中并不是彼此孤立、互相分离的,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分析一篇新闻作品的语言,应综合考虑它的陈述过程,研究它是否让事态活起来,动起来。

二、同期声分析

分析作品同期声时,应根据同期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关键作用来展开阐述。电视新闻里同期声的作用,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是电视画面无法替代的。且与电视画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电视新闻节目有特殊的强化作用。

(一)真实性评析

同期声所录下的,是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中新闻人物向观众直接谈话的声音。每一个人说话的声音是极具生理和社会的个性特征的,这种生理和社会的个性特征,自然地显现出真实性。尤其是没有经过后期剪辑处理的人物同期声,其真实性更强,甚至能够被法庭作为审案的证据来采信。真实性和亲切感密切相关,强化了亲切感、也就强化了真实性。而电视艺术美的特点之一就是亲切感。电视节目中运用了同期声,让观众在打开电视机时,就好像是把荧屏上的人物约请到了自己的家里来,与自己面对面地促膝谈心。在面对面的交流情况下,有可能刺激所有的感官,使交流的对方相呼应。交流总是双向的,受众对传媒的需求,不能只在画面上看见新闻当事人的脸庞,还需要从嘴里听见新闻当事人的声音。同期声引导受众在目睹荧屏上人物形象的同时,耳闻人物说话的声音,这就倍感亲切,就最大限度地缩小了新闻人物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有力地激发起受众的认同心理和参与意识,节目的真实感也就更加立体化、现场化了。

(二)客观性评析

电视同期声所记录的人物话语的声音,大都是新闻当事人、见证人或其他人物直接面向受众,或叙述事实、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情感,或说明因由。这本身就属于一种客观的存在,避免了采编人员主观地直接地介入,将节目的主观立意与内在倾向客观化,从而也就使受众所感受到的是客观的人和事,是客观的理和情。这样,受众便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相信了潜藏在新闻节目中的深厚意蕴和情感内涵,使灌注式的呆板说教转化成了生活化的现场交流。

(三)权威性评析

在视觉时代的今天,新闻传媒的一般规律是,受众更加希望能够看到和听到的,往往并不是事件一般化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流程,而是那些为受众最急于知晓而又最能释疑解惑的画面和音响的片断,更加希望少听一些播音员的间接解说,多听一些新闻当事人的原声原话。同期声所记录的当事人谈话的声音,正是相关事件的直接参与者、见证人或知情人,或是有关的专家、学者、行家里手。他们本来就是相关问题或相关事件、相关理论、相关知识的权威,他们要谈及的又大多是当前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他们的讲话,理所当然是极具权威性的。同期录制他们谈话的声音,不仅有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相关事件的处理,而且有助于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从而,更加增强节目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四)生动性评析

同期声所记录的,大多是新闻人物的口语,这些口语不仅词汇丰富、极具形象性,而且表达方式灵活多样、特色纷呈。再加上不同的新闻当事人各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有的人沉稳严谨,有的人幽默风趣。英雄说话,经验丰富的老人说活,青春、热情的少年说话,走四方的货郎说话,田垄里耕地的农夫说话……各不相同。现实生活中人物语言的千姿百态,很容易在同期声中显现出来,其生动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生动性和变异性是分不开的。千篇一律、刻板僵化,绝对是与生动性无缘的。而同期声是在进行着的时空中展开,当事人的思想和情感,受环境气氛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喜、怒、哀、乐,语言也必然带有相应的变化,显现出抑、扬、顿、挫等诸多变异。生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源于语言的富于变化,而语言运用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凡变则活,不变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