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视作品评析教程
9663100000025

第25章 电视文艺节目评析(2)

三、电视文艺的特点

电视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电视文艺主要是担当后两种功能。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兼容性和艺术性、娱乐性三个方面。

(一)兼容性

电视艺术是综合艺术,相应地,电视文艺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单打一”就没有电视文艺。所谓兼容性,一是艺术手段的兼容,即电视媒体的“声画合一”。电视文艺既有荧屏画面,又有电视声音,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缺一不可。高质量的电视文艺节目,兼用灯光、舞美和影视特技等,打造一流的荧屏画质和声音效果。二是艺术内容的兼容,即各艺术门类的组合与化合。电视文艺打通文学、艺术各个门类而化成新的艺术,文字语言、声音语言、图像语言一体化,如舞伴歌、诗文朗诵配音乐、配备多种乐器,等等。在一台电视文艺节目中,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曲艺等艺术形式都有可能出现,但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却不再是原汁原味的某一个艺术种类,而是统一在一个主题、一种色调下的新型文艺(作品)。电视文艺的这两种兼容性,前一种别无选择,后一种则存于其事。兼容性是电视文艺节目的最大长处,观众欣赏文艺可以不用劳步,不需购票,坐在家中就能够欣赏到剧场或音乐厅不可能同台演出的各种节目。兼容性要求,一台高质量的电视文艺节目需要精心策划,需要一个结构优化的“创作班子”群策群力去完成;也提示人们,绝不要把一台电视文艺节目弄成什么也不是的“大杂烩”。

(二)艺术性

“政论家用三段论说话,诗人用形象说话。”艺术是表现性的、想象性的,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人类心灵自由的体现。所有艺术作品都是用形象说话的,在于塑造各种艺术形象,创造各种引人入胜的意境,为受众提供一个个鲜活的审美对象。电视文艺如电视舞蹈、音乐电视、电视散文等,全都如此。尤其在发掘视觉元素的丰富表现力上,在视觉形象的创作和视觉盛宴的制造方面,通过镜头(摄像),通过组接生动的画面(导播),把艺术审美传达给了观众,拥有独一无二的长处。央视春晚的舞蹈,2005年的《千手观音》和2007年的《小城雨巷》,都是美与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从舞台美术、灯光设计到影调处理都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创作,属于不可复制的美轮美奂的电视艺术文本,意味隽永悠长,动人心弦,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甚至《综艺大观》造就的节目主持人倪萍、《正大综艺》造就的节目主持人杨澜,都成为了颇有艺术感染力的荧屏形象。一方面,电视文艺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艺术性,在于各种电视器材为电视人提供了展示各种艺术形象的物质和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作为综合性艺术手段,视听语言赋予了电视文艺以特有的创造力。无论何种艺术形象、艺术情景,图像还是声音、色彩及其变化,抑或是时间、空间的跳跃,电视艺术及其效果呈现都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创造神奇。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是电视文艺的魅力所在,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电视文艺的艺术性因节目而异,如文艺专题片,艺术性多体现为现实时空、心理时空的交替跳跃。艺术性决定了电视文艺虽然属于“文化快餐”,很难像电影和舞台表演艺术那样精雕细刻、乃至“十年磨一剑”,但不能没有内涵,不能味同嚼蜡,不能拒绝创新。

(三)娱乐性

娱乐,《辞海》的解释是“娱怀取乐;欢乐”。能够休闲消遣,使人觉得“好玩”,感到心旷神怡,甚至乐不可支,是电视观众对电视文艺基本的要求,也是电视文艺的根本宗旨。电视文艺的种种节目,都是为大众制作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别受众不同的娱乐和文化需求,而不是为电视人自己制作的。换位来说,对于普通大众,通过电视文艺来娱乐,是最便利和最廉价的娱乐。这是电视文艺娱乐性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市场依据。从电视文艺制作人说,电视文艺娱乐受众的方式就是使受众身临其境时,能够在虚拟的艺术情境中得到释放。从受众的层面说,娱乐的典型特征是能够亲身体验快感和快乐。因此,电视文艺的娱乐性有三个方面:一是由电视文艺节目赏心悦目的画面和声音带来的感官愉快,二是由内容的非思考性所造成的即刻满足而带来的心理愉快,三是由互动参与环节,包括自己参与和体会同伴参与带来的情绪愉快。娱乐性的特点规定了,电视文艺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以及两者的结合上,一定要接近性强,充分大众化,着实“三贴近”,“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是不可行的。娱乐性也使电视文艺总是面临节目品味问题,需要时时事事处处警惕“玩物丧志”。真正的电视文艺节目总是能够正确地、及时地“满足”观众,始终坚守文化的品格和品位,摒弃低级趣味,什么时候都俗不伤雅,尽可能地寓教于乐。

以上三个特点,属于电视文艺与生俱来的“质的规定性”,无可回避。后面的两个特点,在具体的电视文艺作品中,往往呈交叉关系和混合状态,并不互相排斥。电视文艺专栏的娱乐性深植于形式的绚烂与制作的精细之中,包括视听元素和时尚元素的组合等方面,是艺术性与娱乐性结合得最为完整的电视文艺形态。如央视《星光大道》、《非常6+1》等,都是走的这种路子。各有侧重的电视文艺节目中,则情形不一。排在第一位的,或为艺术性,或为娱乐性。这与节目的性质特点、形态特征和受众的收视期待有关。在综艺娱乐类节目中娱乐性是第一性。因此,综艺晚会经常增加游戏、参与类等娱乐性较强的环节。文艺专题片则更重视艺术性,往往以声色悦人耳目,并用情感与想象打动人。

上述三个方面之外,电视文艺还有大众化、多样化等特点,因较易理解,在此不赘。

第二节 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

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见仁见智。这是因为,说到文学艺术的分类,一旦涉及具体作品,因为理论界限并不分明,而作品又呈多元面貌,就比较难办。整个电视节目的分类,由于电视传媒的年轻和发展性,一直在研究之中,提出“电视节目形态学”,还只是前几年的事。既然大类的划分尚不十分确定,小类的划分也就未能定论。

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划分。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基于文学和艺术门类,考虑电视文艺节目的操作实际,分为电视文学节目、电视音乐节目、电视舞蹈节目、电视戏曲节目、电视曲艺节目和电视综艺节目,等等。这里分电视艺术类节目、电视文学类节目、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三大类别。

一、电视艺术类节目

电视艺术类节目是电视文艺的重镇。当传统艺术进入电视时代,各门艺术都存在着如何电视化的课题。一方面,电视能够为各门传统艺术带来更多的受众和更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电视媒介表现和传播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总是有局限的。电视艺术类节目包括电视音乐节目、电视舞蹈节目、电视戏曲节目、电视曲艺节目等。下面重点阐述电视音乐节目和电视小品。

(一)电视音乐节目

电视与音乐的关系素来十分密切,许多电视节目离不开音乐,如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等的主题歌及插曲(配乐)。音乐在其中是配角,起概括和提示主题、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帮助转场或推动情节的展开等作用。

电视音乐节目是电视与音乐结合的产物,要素是音乐与画面,本体是它所播出的音乐作品。它与电视音乐是不同的概念。电视音乐节目作为电视文艺节目的一类,应当限指具备电视节目形态的、相对独立的电视艺术类节目。电视音乐节目使从前的“听”音乐变为同时听“看”音乐,音乐有了“观”众。

音乐分为声乐和器乐。据此,电视音乐节目分为电视声乐节目和电视器乐节目。电视声乐节目指有歌唱演员演唱、经过电视技术的处理而成的电视节目。电视声乐节目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电视晚会和文艺栏目中,也有自己独立的栏目。如《每日一歌》、屏幕上播出的演唱会,央视的《同一首歌》,实际上就是电视歌会,成为近年来在中国电视屏幕上走红、颇有代表性的电视音乐节目。至目前,电视声乐节目是电视文艺节目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品种,以其独特的魅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视器乐节目指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各种器乐演奏的电视音乐节目。这类节目多以实况转播和录播为主,包括单一器乐演奏如二胡演奏、钢琴演奏、小提琴演奏等,和综合演奏会如民族乐器演奏会、西洋乐器演奏会、电声乐器演奏会等。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名曲欣赏》栏目,即民族乐器电视演奏会。

电视音乐节目主要有如下品种。

1.电视音乐专题片

音乐专题片是一种有主题的音乐片。它与一般性电视音乐节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音乐作品的选用和创作全都服从于这个既定的主题。其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相对完整,风格相对统一。如由几家电视台联合录制的《西部之声》,以20多个民族的300多首传统民歌和现代民歌,展现了我国西部地区悠久的历史、多彩的风情和灿烂的文化。

其中,有以人物为中心主题或以音乐文化为主题的音乐专题片,如《莫扎特之旅》、《人与音乐》等。这类音乐专题片像一部电视音乐传记、电视音乐史或音乐札记。以主讲人、主持人或画外音做串联,将历史资料、场景资料和音乐作品资料穿插其中。这类音乐专题片往往知识性多于欣赏性,语言所起的思想引导作用多于音乐的感染作用。

有大型音乐专题片。其特点是:所采用的音乐作品从创作到表演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艺术感染力,作品之间风格既统一又有变化;解说词围绕主题进行时空跳跃性的组接,以扩大音乐叙说的背景和深度,同时又潜入音乐内部,与之相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画面的选材和剪辑作为构成整体风格的重要环节。

2.电视音乐风光片

电视音乐风光片为电视音乐配置展示地域风光、风情和文化内涵的视觉影像,为欣赏音乐创造了多种文化空间,画面延伸着音乐的文化内涵,音乐点缀着山水风情,给人的感受是多维的。人在风光中赏心悦目,开阔眼界,增长文化知识,在音乐中感受多种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如获国际电视旅游片“金龙奖”的《丹麦交响曲》。10多分钟的时长,用电视画面、音响、音乐、色彩,把丹麦美丽的山川景色、旅游胜地、经济、文化、艺术娱乐、人文景观、人的精神风貌、大人物和小人物的生活方式以及丹麦特有的风情民俗,谱写成一首精练生动、声情并茂的“丹麦交响”。全片没有一句解说,没有一首主题歌和插曲,全靠声画的魅力吸引观众,以自然、真实、和谐的风光美、风情美、生活美,打动观众。

3.音乐电视

音乐电视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女王”乐队的一首歌曲《波西米亚狂想曲》被制作成音乐电视录像带作为广告在电视上播放,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电视音乐录像片。20世纪80年代,美国推出“音乐电视频道”,将音乐电视推向全世界。音乐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艺术样式传入中国,经历了从港台地区向内地扩张的过程。1988年,中央电视台在《潮——来自台湾的歌》节目中,播出“小虎队”演唱的音乐电视;1993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播出音乐电视的栏目《东西南北中》,并推出系列音乐电视作品;同年,《东方时空》栏目创立,其中设立播放音乐电视的板块《东方金曲》;中央电视台首届音乐电视大赛《93’中国音乐电视大赛》播出,中国的音乐电视正式起步。《长城长》、《我的梦》、《轮椅上的梦》、《流浪的燕子》、《牵手》等获奖作品,为大陆风格的音乐电视作品的创作开出了一条新路。音乐电视的形态今天已经相对成熟,成为许多电视台的常设栏目,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中国音乐电视》栏目。

音乐电视的目的在于展示音乐作品,歌曲是其主要表现内容,画面围绕音乐、用来进一步表现音乐,即以声音为主,画面为辅。据此,可以认为,“音乐电视”是充分利用电视的手段,根据对歌曲内涵和节奏的理解与处理,创作、设计和拍摄出包括演唱者在内的由多组画面组成的电视节目。音乐电视多采用音画对位的方式,即音乐和画面相对独立地表现各自的内容,音乐的听觉内容与视觉内容并不一致,但两者又是一个统一的艺术体中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互相补充、协调,表现一个共同的主题。音乐电视有别于一般的电视演唱歌曲,创意是音乐电视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