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要点
国际台的国际传播发展历程
国际台的核心资源与国际传播战略
国际台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模式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创办于1941年12月3日,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也是全球使用语种最多的国际传播机构。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61种语言全天候向世界传播,拥有广播、电视和报纸以及网络、手机等多种传播手段,一个结构齐全、配备合理、立足传统、面向未来的多媒体发展架构已具雏形。截至2011年4月底,拥有56家境外整频率电台,12家境外广播孔子课堂,18家环球网络电台,32个驻外(含港澳地区)记者站,三套国内都市调频广播,3165个境外听众俱乐部,无线广播每天累计播出节目两千四百多小时,具有全球信息采集能力和传播覆盖能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北京总部共有40种外语干部一千多人、编辑记者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七百多人、外籍工作人员一百八十余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秉承“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的办台宗旨,坚持“开放办台、改革立台、创新强台、人才兴台”的办台理念,“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的传播理念,全面推进现代国际广播体系建设,努力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积极打造现代、综合、新型的国际一流媒体。
第一节 国际传播战略的演变历程
(一)早期国际
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日语广播开始播音,标志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正式诞生。至1978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要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向社会主义过渡、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文化大革命五个主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诞生到初步发展,主要角色是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机构,将中国的声音传递出去,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出去,为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服务,奠定了中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出于抗战需要,中国共产党开办以侵华日军为对象的日语广播,主要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介绍日本反战同盟活动,鼓励日本士兵的反战、厌战情绪,瓦解敌人斗志,以及宣传我军的优待俘虏政策等。1945年10月25日,延安《解放日报》关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的介绍:“你愿意听到人民大众的呼声么?你愿意知道民主中国——解放区的情形么?你愿意了解国际国内时局的动向么?……要是你愿意,那么就请你找XNCR。”
在解放战争期间,1947年9月11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办英语广播,每天播出20分钟,这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第二种外语节目。《开播的话》中说:“我们要通过这个电台向讲英语的世界各地听众播送有关中国时事的简明、真实的报道。我们准备向听众报道中国正在前进的人民正在排除一切障碍走向新的民主生活,这将对今后世界发展的道路发生深刻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许多友好国家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海外侨胞渴望了解新生的祖国和故乡的新貌,世界各国都想了解东方这个大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为中国对外广播大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当时中央认为首先解决周边地区国家和海外侨胞的广播问题。1950年4月10日,对外广播开办了越南语、泰国语、缅甸语、印度尼西亚语等四种外语广播,此时开始使用“北京广播电台”(Radio Peking)的呼号,但对华侨广播仍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此后,对内、对外广播开始使用不同的频率,中央电台正式组建国际编辑部,负责对外广播节目的编辑、翻译和播音工作,这意味着对外广播的正式开办。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提出:“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根据这一精神,至1956年,中央电台已有英语、日语等10个语种的对外广播,还以汉语普通话、厦门话、潮州话等对华侨广播,对外广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此时,对外广播的主要任务是向国外听众介绍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国内新闻为主,国际新闻出于次要地位。所有新闻、评论主要根据对内广播稿加以改编,报道的方式基本上是对内做法。在随后的十年中,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侵略威胁与军事压力,中央决定大力发展对外宣传,力求达到仅次于苏美的世界第三位。1957年后,中国加大广播硬件投入,面向世界播出语种达到27种,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对外广播在全世界的影响达到一个高峰。英国广播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年度报告中说,“中国对外广播已经取代了英国广播公司的地位成为世界第三个最大的对外广播电台,仅次于苏、美。”
“文革”期间,中国对外广播事业既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也在困难中进一步扩大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内广播与对外广播在内容与形式上毫无差别,引起听众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在中国外交路线的指引下,语种、功率等方面获得一定发展,十年中新增到38种外语语种,总共功率达到16960千瓦。
(二)改革开放初期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中国改革总方针,中国对外广播事业与时俱进,锐意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10月,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了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会议否定了广播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的长期定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更为重要的是1983年3月,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的经验,确立了改革和发展广播事业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1983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广播电视部党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回报提纲》,即《中共中央关于批转广播电视部党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的通知》,并在通知中指出:“对外广播要努力为全世界人民服务,做到有的放矢,在宣传中准确而鲜明地树立社会主义中国形象,实事求是的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的情况,宣传中国的政策和主张,增进各国对中国的了解,发展中国和各国人民的友谊,支持各国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争议斗争,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这也成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外广播宣传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此思想指导下,国际台国际传播战略与早期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方面:转变对外广播宣传指导思想
对外广播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和“支持世界革命”的极“左”定位,而是要坚持“自己走路”、宣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传播战略。在宣传方式方面,改变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毫无区分的思路,做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通过提高节目质量、吸引听众参与、设立驻外记者站、开展对外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充分、平实、生动地介绍我国的内外政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密联系在一起,报道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践、成绩与方略,报道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旋律。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主席每年通过国际台向海内外听众发表新年贺词,介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阐述中国的内外政策,使海外受众深感中国领导人“可爱”、“可敬”、“中国人民是可信赖的朋友”。
2.技术方面:发展短波与开发中波、调频相结合
我国对外广播的事业建设和技术设备比较落后,发展对外广播,解决信号覆盖是先决条件,于是,国家在传播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并且实行发展短波广播与开发中波、调频相结合的传播战略。短波广播在国际广播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继续发展短波广播仍是技术建设的重点。在发展短波广播的同时,国际台还开发中波,以至调频广播。此前曾对周边国家使用的中波设备老化,功率不强,因此又购置六部600千瓦时的中波发射机。20世纪80年代,国际台与一些国家达成了互换双方对外广播节目或租用对方发射机转播我国对外广播节目的协议,外台租机的节目也通过当地中波播出。因此,技术的改进与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加强明显增加了国际台的覆盖率和听众群,改善了听众的收听效果。
3.受众方面:针对到中国的外国人开办对内外语广播
自从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以后,来中国工作、经商、旅游、学习的外国人逐渐增多,国际台开始针对这部分外国人开办外语广播。1984年1月1日国际台开办了对北京地区的英语广播(上海、天津等地转播),1986年10月25日开办了对内的西班牙语广播,1988年5月1日和9月1日又先后开办了对内的法语、德语、日语广播。这些广播节目的开播,有助于使在华外国人及时了解我国的内外政策和正确认识中国。
4.队伍方面:设立驻外记者站,培养精干记者
以前国际台的国际报道主要依附于一家通讯社,而作为国家级电台、电视台在国际报道上没有自己的信息源是不适应形势需要的。因此,为了加强对外传播的实力,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国际台注意建设驻外记者队伍,设立驻外记者站。1980年,国际台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第一个驻外记者站,随后陆续在贝尔格莱德、巴黎等地建立记者站,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建立了二十多个记者站。国际台驻外记者积极开展工作,发稿数量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事活动日益频繁,国际台为此建立了一支精干的时政记者队伍,采访我国和世界各国领导人之间的互访等重大外事活动。国际台外事记者精通外语,熟悉当地国家情况,采写的新闻时效性、针对性强,受到广大听众的好评。
(三)转型时期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指出改革的步子要进一步加快,掀起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高潮,广播电视的改革也逐渐走向深化。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把广播电视业列入第三产业,指出要“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大多数第三产业机构应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经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有的大部分福利型、公益性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广播电视所属的文化事业被纳入除工业、农业以外的“第三产业”;同时,面对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国际台的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1993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呼号由Radio Beijing改成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从社会宏观政策到国际台自身的变化,这一切面临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阶段。
1.转变传播方式
1994年5月1日起,国际台新闻中心实行全天24小时发稿。从1995年起,英语、华语广播重点新闻恢复直播报道。对外广播新闻时事节目实行滚动播出,新闻自采率达到70%以上。对外广播节目是一种综合性节目,为了办好节目,对外广播针对过去宣传内容过于单薄空泛、广播形式生硬死板等缺点,加强了对国外听众收听心理和习惯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在加强新节目的同时,对专题节目的设置做了全面调整,改进专题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力求使国际台各语言节目做到融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服务性为一体,更加贴近听众,更具可听性。
2.构建广播大外宣网络
1994年国务院新闻办和广播电影电视部委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京召开了首届全国对外宣传协作会议,落实1994年初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和全国广电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新闻办和广电部提出“广播电视并重、内宣外宣并举、中央台地方台联合”的指导思想,提出要建立“以国际台为龙头,以各省(区、市)台为依托的广播大外宣网络。”作为落实的重要措施,国际台与全国30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共同开办《中国之窗》节目。节目由30家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每天播出一家电台提供的一期节目。这一举措为全国各省、区、市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贡献。到2000年底,华语部共播出近2000期,受到海外听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