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为本性
母语传播的基础在于语言符号的转换。然而,母语传播的关键并不在于此,而在于文化的亲近、移情和融入;或者,母语传播与其说在于语言的转换,不如说在于文化的转换。相比于语言而言,文化更根本、更深刻。从转换的角度上说,语言与文化并不具有完全的同一性,语言的完全转换并不必然地带来文化的彻底转换。如果说,母语传播可以成功地跨越语言障碍,但无论如何是很难完全跨越文化的(甚至根本就跨越不了文化)。毕竟,无论是一般意义上的跨语言传播(语言转换由受众做出)还是特殊的跨语言传播——母语传播(语言转换由传播者做出),归根到底都是一种跨文化传播。任何一套语言符号都负载着特定的文化,反过来,对语言符号的编码(输入意义)和解码(输出意义)都要通过“文化过滤”来进行。
譬如,在跨文化传播中常见的情形是:双方都听到了对方所说的话,却仍然感到不知所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语言除了负载字面意思(明指意义),还包含更深层的含义(暗含意义)。或者说,作为负载文化信息的符号系统,语言的深层含义是超越语言本身的,它深入到文化的底层。因此,要把握对方语言的深层含义,就必须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在此,文化充当了一个“过滤器”,它对我们所传递或接受的某一特定的语言符号加以界定,从而决定其最终的表达方式和诠释方式。这同时表明,语言从来不是在真空状态下被使用的,语言的使用总是处于一定的语境下或者说处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由此可见,文化的深刻性和根本性既显示了语言转换的浅表性和不彻底性,也决定了语言转换的难度。在母语传播过程中,要成功地实现语言的转换,必须同时有效地实现文化的转换(文化对接和融合),从而使语言转换完全依目标国(而非本国)文化码本和程序进行。母语传播中的符号媒介(语言符号)必须与目标国民族文化深度契合。基于此,母语传播要成功实现,就必须超越语言转换,深入文化转换的层面。从上述意义上讲,母语传播是一种以文化为本的跨文化传播形态。简而言之,母语传播是一种跨文化传播。
三、大众性
伴随着近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社会和文化日益媒介化的时代,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不断深入地介入到跨文化传播领域。跨文化的传播更多地以大众媒介为载体,表现为大众传播,或者说,它是一个文化圈内的传播者运用大众传播媒介面向另一个文化圈内受众的传播活动。基于大众传播的主体是拥有大众媒介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专业化媒介组织即媒体),其传播的内容是可以大批量复制的信息,其传播的对象则是人数众多且复杂多样的广泛公众,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参与下,尤其是通过卫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使用,无时间差的即时传播成为可能。由此,人类跨文化传播速度、频率、强度和渗透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其传播活动的范围也大大扩展,几乎遍及或覆盖全球。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传播形态,同样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中介,母语传播活动成功地突破了个人之间信息交换的狭隘界限,实现了点对面的广泛传播(“广播”),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人际传播的范畴。从上述意义上讲,母语传播是一种以大众媒介为渠道的跨文化传播形态。简而言之,母语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
四、国际性
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受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或新媒体的强力驱动,信息的跨国界传播越来越频繁而无障碍,从而成为人类信息流动的一种常态。由此,跨文化传播更多是跨越国界的,或者更具体地说,它是各个国家的政府及其媒体对目标国受众的国际传播。从历史上看,近现代国家基本上都建立在民族共同体之上,都是民族国家,也就是说,拥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的民族组建各自不同的国家。因此,从很大程度上说,信息的跨文化传播同时也就是信息的跨国传播或国际传播。近现代以来,大众媒介的参与,大大拓展了以目标国受众的母语为符号媒介的母语传播的范围,同时也使母语传播成为一种特殊的跨国传播形态,这是母语传播的国际化过程。另一方面,信息全球化发展到今天,人类传播活动基本上仍然是以现代民族国家或主权国家为中心展开的。国家不仅垄断了媒介制度、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权,并不同程度地控制着信息的跨国生产、传递和接收。作为一种跨国传播形态,母语传播活动无疑为主权国家政府所垄断。这突出表现为主权国家会根据自身的对外战略需求,适时调整对外播出的语种。
譬如,美国国际广播体系根据对外战略需要及时调整报道的语种。尤其是国家危机到来时,美国媒体语种播报的外交针对性及与外交政策同步的阶段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如:1985年10月,在停播了30年后,美国之音重新开办了一套面向西欧的节目,每天24小时英语广播,同时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6种语言定时播出。据称,这一广播的目的是“改变多年来美国的新闻信息在欧洲青年中传播不足的状况”,以防“失去盟友的下一代”。1991年,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分裂后,美国之音于1993年2月把对南的广播分成克罗地亚语和塞尔维亚语两个部分,从而保持了对巴尔干地区持续和稳定的影响。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之音迅速增加对阿拉伯地区的播出时数。2002年后的两年时间里,美国之音的阿拉伯语各频道广播时间上升到30个小时左右。2005年4月,美国之音发表声明,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束其俄语、阿尔巴尼亚语、波斯尼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语和印地语的广播节目。美国之音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布什政府的战略重点已经转向中东地区,因而其宣传重点也从前苏联和东欧地区转移到了中东。传播主体上的国家本位主义进一步凸显了母语传播的国际性。从上述两重意义上讲,母语传播是一种跨国界的跨文化传播形态。简而言之,母语传播是一种国际传播。
五、受众至上性
人类传播史就是一部追求传播效果的历史(至少从经验功能学派的角度看)。为了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人类传播经历了一个从以传播者为本位向以受传者(或受众)为本位的传播本位的转换,逐渐体现出受传者在传播活动中的至上性。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为了克服语言、文化上的障碍,最大限度地赢得预想的沟通效果,处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传播主体及其媒体会遵循接近性原则,采取各种传播方式和手段来接近作为传播对象的异文化人群。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面向和接近受传者(受众)、讲究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本土化传播策略,如内容的本土化、人才的本土化、技术的本土化和经营管理的本土化等等。这些本土化的努力体现了跨文化传播中对受传者或受众需求或利益诉求的充分满足和对其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及接受心理等的“移情”(empathy,贴近或亲近)努力。基于跨文化传播与跨语言传播的同一性,在跨文化传播的众多本土化努力中,传播语言的本土化应该是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种本土化策略,而母语传播就是语言本土化策略的表现形式。
在母语传播实践中,传播国及其涉外媒体突破“以我为主”的传播态度,积极接近目标国受众,一切以目标国受众为中心展开传播活动。在这个“服务受众”的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的转换即把自身的语言转换成目标国受众的语言、用受众的母语与受众沟通和交流恰好是受众至上性的集中体现。譬如,全球音乐电视频道MTV,覆盖了全球160多个国家的近4亿家庭用户,它不仅有MTV亚洲、MTV欧洲等以洲际为区域划分标准的节目,还针对主要国家以不同的语言推出针对当地观众的节目,如MTV中国、MTV印度、MTV韩国频道等。母语传播以受众为中心,这突出表现为对目标受众市场方向的细分上。譬如,美国国际广播体系播出的语种总数为65种,共分90个语言单位同时进行播出。这65种语言中有23种分布于欧洲,近15种分布于阿拉伯国家,近20种语言分布于亚洲各个国家,另外,分布于非洲等国家的语言及其他语言约7种。美国国际广播根据市场的细分,划分出125个具体的“市场方向”,每个方向分别向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针对性极强。当然,“母语传播”概念本身就彰显了“受众本位”的信息传播理念,或者说,它的提出和倡导契合了人类传播本位的当代转型,即从传者转向受众。从上述意义上讲,母语传播是一种以受众至上为特性的跨文化传播形态。
思考题
1.何谓母语传播?母语传播同大众传播和国际传播的关系如何?
2.母语传播有哪些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