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母语传播概论
9662700000028

第28章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的人才培养战略(4)

(四)推动中国媒体品牌建设

近年来,中国在努力提高自己软实力的过程中,努力提高着媒体形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西方人对政府控制媒体所产生的天然不信任,他们很难改变对中国和中国对外传媒的偏见。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国外名主持人、名记者的品牌效应,打造明星栏目,利用西方人熟悉的声音或者面孔,推进中国媒体在海外受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闻纵贯线”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档围绕外籍主持人而打造的外语新闻节目。一些外媒在报道苏珊受聘中国电台一事时指出,由外籍主持人担当直播节目的新闻主播是中国国家更加开放的信号。围绕主播打造名牌新闻节目也是国际大媒体的通常做法,因为在目前这个资讯极端发达的时代,受众对一档新闻节目的忠诚度往往取决于他们对这档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喜爱和信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利用苏珊打造新闻节目,借船出海,扩大了其在海外的影响。

扩大外籍专家和员工队伍已成趋势。但是专家聘用和使用过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招聘障碍

中国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相比之下,西方经济不够景气,发展模式定型,缺少生机和活力。能够见证中国快速发展的这一进程是许多外籍人员加入中国对外传播机构的初衷。但是还有很大的一部分群体不了解中国新闻媒体,他们对中国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的中国发展水平以及主观臆想的封闭状态。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甚至受到意识形态影响,担心在中国传媒就职可能对他们的职业生涯造成“不良影响”,成为他们今后在西方国家继续从事传媒的障碍。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来自澳洲的爱德文·马就曾被西方媒体说成是“共产党的喉舌”。可见,西方仍然对中国国家媒体存有戒心,而这种戒心阻碍了向往中国的西方一线主持人、记者、编辑迈出走向中国的第一步。

(二)文化冲突

外籍员工总体上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媒体运作有一定了解、理解和兴趣,从而促使他们能够转入国际台麾下。但他们毕竟来自不同的国度,他们本国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政治判断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国际台的工作中,他们难免会和中国同事发生分歧。

2010年3月26日,韩国“天安”号警戒舰在韩国西部海域值勤时因发生爆炸而沉没,舰上104名官兵中仅有58人生还。不久,美、韩政府将矛头直指朝鲜,他们还组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等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调查团,认定“天安”号是因为遭受朝鲜鱼雷袭击而发生爆炸。英语中心在研究有关报道方案时,与苏珊等部分外籍同事产生分歧。外籍同事也同西方媒体一样,认定朝鲜是爆炸元凶。他们说,既然调查团成员来自几个不同国家,报道中完全可以称其为“国际调查团”。但英语中心考虑到事件的敏感性、中朝关系以及西方世界对国际电台新闻广播的解读方式,认为中国的报道应该体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则。“国际调查团”一词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调查本身并不是联合国方面组织实施、调查团成员也不具广泛的代表性,因此所谓的“国际调查团”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可能误导受众,应改为“韩国政府组织的调查团”。此类分歧在日常的新闻广播工作中会经常发生,需要中外双方员工、管理层与编播人员及时有效沟通,从而达成共识。

外籍人士的加盟使得中国传递给世界的声音变得更加多元和国际化。到中国工作几年后,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新闻的看法都会发生变化。苏珊说:“我总会告诉那些希望中国更好的西方人:事情总是在改变,尽管这并不是以你想要的速度;而改变也常常是充满困难和痛苦的,甚至会被推回到过去的轨迹中,但你要向前看,要相信中国前进的方向。”

母语传播是指在对外传播中,使用对象国受众的母语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直接、快捷,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是目前国际传播中通用的模式。本文所论述的是,在母语传播过程中,如何利用对象国的媒体人为我方服务的问题。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加了解受众需求,熟悉受众的收听和思维习惯,所以他们编辑出来的文稿、制作出来的节目可能更加符合受众口味,更容易入脑、入心。

诚然,在与我方聘用的外籍工作人员合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理念、文化和思维上的冲突,这是正常现象。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如何做好思想沟通,进行有效管理,让我们的国际传播事业朝着更加理性、务实、有效方向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案例3:搭建母语传播的网络创新平台——中日网络对话

“当时中日关系正处于低谷,而中国就在那样的背景下向我发出了邀请,他们说,中国花游队希望在自家门口召开的盛会上实现奥运奖牌零的突破,为此需要你的支持。由于之前我已结束在日本国家队的任期,所以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但这却引发了日本国内舆论的争论,我也曾扪心自问,难道自己这样做有背为人之道?我思考了很久,结论是——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体育需要在交流和切磋中不断提高。中国和日本不是要争夺谁是亚洲第一,而是应朝向世界第一的目标共同努力,我希望亚洲的第一也是世界的第一。”

这是北京奥运前一年(2007年6月)举办的“第二次中日网络对话(夏季对话)”的直播现场,娓娓道来的正是享有“日本花游教母”之称的井村雅代教练。井村在中国与60年代曾受邀前来中国指导女排训练的“魔鬼教练”大松博文齐名,但在日本,却被部分媒体谩骂成“国贼”、“卖国奴”。

本期对话由国际台与NHK国际放送局共同举办,为响应2007年为“中日体育文化交流年”的主旋律,围绕“体育拉近中日距离”主题展开,北京、东京两地录音间共有中日4名嘉宾参加,节目中还插播了“瓷娃娃”福原爱的专访。CRI日文网和NHK中文网直播了90分钟的节目全过程,NHK国内广播一套节目和国际放送局中文台也摘选套播。

不包括NHK方面的受众统计,仅国际在线日文网和中文网,一个半小时的对话中直播访问流量创纪录地达到2.54G。很多网民在网页上留下了反馈,日本主流媒体也对此次对话给予了积极关注和报道。NHK电视台在6月28日早间新闻《早安日本》中,摘播了对话实况录像,对于对话的举办给予了积极肯定,期望通过体育对话加深两国国民的相互理解。《朝日新闻》、《北海道新闻》等日本媒体也参与报道了此次活动。

2008年9月2日,井村圆满卸任。就在回国的前一夜,她再次接受了CRI日语部之邀,参加了“第八次中日网络对话”。

一、“中日网络对话”诞生前后

“中日网络对话”作为国际台首个以网络为平台的母语传播直播节目,正式启动于2007年,目前不仅成了国际台日语部的常态化节目,也为克罗地亚、土耳其、意大利等多个语言部的节目创新提供了有益的示范和参照,成为网络时代国际台母语传播富有特色的品牌。而追溯到它的起步,则和创建初期中日关系发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

(一)“后小泉时代”的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在小泉执政时期(2001—2006年),因日首相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等原因一度陷入“政冷经热”状态,双方国民对彼此的好感度也随之显著下滑。2006年9月,小泉结束了长达5年的任期,安倍晋三接任。上任13天后,安倍就访问了中国,中断5年之久的中日首脑会晤得以再次启动。

10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会见到访的安倍晋三首相时指出,“实现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除了要加强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外,还要扩大人员交往,进一步加强两国政府、议会、政党、团体、文教、青年等方面的往来与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好感情”。国际台从对日传播的角度策划一次大型活动正是对胡主席指示的具体响应。

而此时,中日关系也于2007年迎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两国政府已将2007年确定为“中日体育文化交流年”。各种迹象都显示,为夯实中日关系趋以缓和的大局,为中日民众搭建相互沟通、了解的平台,是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

就在同一时期,NHK、朝日电视台、《周刊文春》月刊等日本媒体也相继发起了中日双方嘉宾共同参与的节目或栏目,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日本社会对于认知中国有着同样的关切。

在思考对日的母语传播方式,尤其是如何找到更加切合年轻人的传播方式时,互联网闯入眼帘。根据日本财团法人互联网协会监修发布的《互联网白皮书2007》,截至2007年3月,日本的互联网在家庭的普及率达64.0%,网民人数达8226.6万人,而其中可使音频等多媒体内容更加快捷地得到传输的宽带在家庭的普及率也已高达50.9%,使用人数为4627万人,且仍处在增长势头。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媒体,为两国民间交往发挥作用成为国际传播界的共识。

另一方面,国际在线日文网在中日关系处于“政冷经热”的紧张时期,就在台内较早开通日文BBS,为关注两国关系的网民提供了相应的网络空间,同时也为网络对话的策划和举办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中日大学生对话”小试牛刀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纪念的重头戏,国际在线及日语部开始了一场动员新媒体进行对话的尝试,对话的对象设定为中日双方的大学生。

2006年10月16日下午,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网站主办的“中日大学生网上对话”在北京和东京两地同时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北京外交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5名中国大学生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明治学院大学、中央大学、日本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的7名日本大学生,通过国际在线日文网进行了网上对话,CRI日文网全程直播了这一过程。

“对话”在北京和东京设置了演播室,两地直播音频信号和图文信息同时送入国际在线日语网站。与此同时,日文BBS与网民即时互动,这种与听众及时互动的网上直播对于国际在线外文网来说尚属首次。两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共有8891人次收听了对话直播,创下了国际在线音频直播收听人次的新纪录。

新华社和新华网于10月16日晚刊发了《中日大学生网上“零距离”对话国际在线架桥梁》和《日本大学生希望更多了解中国》等文章,并配发了活动现场图片。17日,《人民日报》在国际要闻版就此刊发了题为《别开生面的对话》的新闻特写,其中写道:“从学习到生活,从宿舍到情感,从各自学费的来源到打工经历,从动漫到喜爱的作家,涉及面甚广;他们比较两国学校的男女比例,探讨中日两国交通现状,似乎有着无尽的共同话题。日本学生惊异于中国学生对日本动漫的了解,中国学生感叹日本学生对美味的中国包子的赞美。”文章同时也被收录于人民网《如何看待当前中日关系》专题综述评论栏目中。CCTV中文国际频道于16日晚播发了“对话”活动的新闻。《北京青年报》在17日的国际视野版刊发了题为《两国关系需要年轻人有所作为——中日大学生昨日网上对话》的报道。

日本NHK电视台在当晚新闻中报道了此次活动——“大学生们没有谈及政治等艰深的话题,而是就彼此的生活、恋爱、动画等交换意见,气氛非常热烈”,并提到CRI今后仍将举办类似活动。

日本朝日新闻中国局藤原总局长亲临现场,认真地聆听了整场交流后建议今后可每三个月举办一次,其范围亦可扩大至教育界、文化界、体育界、经济界等其他领域。朝日新闻前中国局总局长五十川先生看到报道后表示,近五年来他一直在思考加强历史教育和增进相互理解的意义,在日中关系转暖之际,这样的对话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应该经常举行,他本人对此充满期待。

这次在中日关系趋缓背景下举办的两国大学生的跨境网络对话,为国际在线“中日网络对话”的正式启动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在此基础上,国际在线决定2007年将继续举办“中日网络对话”,节目形式确定为春、夏、秋、冬四季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