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家传播战略
9662400000040

第40章 国家传播战略的国际比较(8)

清华大学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把媒体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即导入期、快速普及期、相对饱和期和衰退期。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四种主要媒体形态中,报刊已诞生300多年。在西方发达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报刊的快速普及期,现在则是衰退期。我国报刊目前进入相对饱和期。无线电广播已有100多年历史,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都已进入相对饱和期。电视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在发达国家经过10年的导入期后,进入快速普及期,目前,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电视已进入相对饱和期。在我国,电视仍介于快速普及和相对饱和期之间。互联网是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进入快速普及期,在我国则处于导入期与快速发展期之间。可见,当前在我国,以无线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处于相对饱和期,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正突飞猛进地发展。因此,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运用媒体信息传播的先进手段与最新技术发展国际传播,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要成为世界舆论强国,必须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顺应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手段更新换代的潮流,主动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大力发展新的传媒业态,才能实现我国媒体形态的升级和壮大,在激烈的国际舆论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尽快缩短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媒体实力差距,迫切需要构建舆论传播新格局我国媒体从总体上看,经过多年的努力,舆论引导格局和舆论引导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同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在媒体形态上,我国的媒体包括中央主流媒体,基本上都是单一媒体,尚未形成跨媒体、跨领域、跨国界的媒体集团;在发展态势上,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发展极不平衡,传统媒体较为发达,新型媒体发展不足;在资源配置上,内宣媒体资源丰富,外宣媒体资源相对短缺;在传播能力上,媒体对内传播能力很强,国际传播能力相对较弱。所有这些,严重制约了我国媒体的发展。

国际传播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在这方面,我国媒体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的差距相当巨大。2009年,世界主要媒体资产总额和收入情况是:时代华纳资产总额为7779亿元,总收入3209亿元;新闻集团资产总额为3628亿元,总收入2078亿元;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资产总额为2307亿元,总收入1159亿元;维亚康姆资产总额为1536亿元,总收入999亿元;BBC资产总额为903亿元,总收入517亿元;NHK资产总额为626亿元,总收入503亿元;中国整个广电行业年收入1853亿元,其中最为强大的中央电视台资产总额为344亿元,总收入255亿元。

信息采集和发布能力是衡量国际传播水平的重要指标,这方面我们同发达国家差距也很大。2009年,BBC共发布各类新闻14万条,平均每天400条,其中,7.2万条为世界其他主流媒体转载,转载率为51.4%;CNN共发布各类新闻12万条,平均每天300多条,其中,6.8万条为世界其他主流媒体转载,转载率为56.7%。目前,BBC在全球有42个驻外机构,有450名常任驻站记者;CNN在全球有33个驻外机构,有320名常任驻站记者;半岛电视台在全球有70个驻外机构,有180名常任驻站记者。BBC在全球共开办了2204个调频和中波电台,其中,整频率调频台400个;美国之音在全球共开办了870个调频和中波电台,其中,整频率调频台210个。BBC在全球139个国家拥有2.3亿用户,CNN在全球210个国家拥有1.13亿用户。

近年来,世界传播领域正在发生一场巨大变革。这场变革,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和契机,迅速改变了原有传媒环境,整合了传统媒体格局。刘云山同志指出:“我国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对社会舆论的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最近,西方主要国家的国际广播媒体都在进行以新媒体化为目标的战略调整。BBC正在进行一次对外广播诞生70年来最重大的改革。根据其2006-2010年发展规划,BBC将开播阿拉伯语电视台、大力发展新媒体、调频广播,成为集电视业务、在线业务和新媒体业务于一体的国际广播领域知名度最高、最富有创造性的优势传媒。这说明,媒体格局的变化,不仅引发了传媒业自身结构的调整,还带来了舆论态势、走向和整个舆论格局的变化。关注和研究媒体格局变化,不仅是传媒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快新媒体发展,积极构建舆论传播新格局,对于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缩短我国媒体同西方发达国家主流媒体的实力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国际舆论传播新格局的基本路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构建国际舆论传播新格局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中央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构建舆论传播新格局中发挥骨干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中央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新华社每天用英、法、西、俄、阿、葡等7种文字24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各地播发新闻,日均发稿约50万字,收集和处理国际新闻达200万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用61种语言累计播出1700多小时的节目,在境外建设了43家整频率电台,成为世界主要国际广播之一。中央电视台面向世界各大洲的电视播出框架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节目的落地入户播出。《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行到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网网民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日报》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英文综合性报纸,面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日发行15万份。中国新闻社的主体业务涵盖新闻、图片、专稿、特稿、电视、电影、杂志、网络、出版社等,在港澳及海外派驻了7个分社,并已成功在台湾驻点。中新社的新闻产品,以中文、英文、日文等多种语言,通过卫星、互联网、光缆等技术传播手段,向全球500多家新闻媒体和7个大型通讯社传送。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中央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总体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尚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仍不具备全天候即时采编播发国际新闻的能力,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亟待提高,新闻信息产品海外有效覆盖和落地入户水平不高,在涉华事务等国际重要舆论竞争中的话语权还不强。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不相适应,与日趋激烈的国际媒体竞争形势不相适应,与境外受众日益增长的了解中国的需求不相适应。加强中央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加快新兴媒体建设步伐,在构建舆论传播新格局中发挥引领作用

如果说,在传统媒体领域,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实力差距,而且在短期内还很难改变,那么在新媒体领域,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在这方面,如果中国能采取切实措施迎头赶上,不仅可以缩短,而且还有可能超过发达国家的新媒体传播能力。当前,我国媒体发展速度最快的也是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新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内容、便捷的使用方式、灵活的商业模式,不断吸引更多的受众和广告。在竞争态势日益尖锐复杂的国际传播领域,新媒体手段尤其具有战略地位。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既突破了传统手段在跨国传输、节目落地等方面的局限,又实现了综合传播和传播效应最大化。新媒体传播面向的受众,是国际传播的重点人群和国际社会的主流人群,谁能对他们施加有效影响,谁就能有力引导国际舆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再创历史新高;较2008年底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网民规模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手机上网成为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这表明,我国互联网大国的规模已经显现,网民对于互联网深层次应用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大幅度提高。在2009年的一系列新闻事件中,大量网民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未来在国际网络社会中的影响力也将更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紧紧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保障,把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成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网络媒体。国家要积极支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等新兴媒体业务,稳步推进IP电视业务,加强重大事件网络直播力度,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国家应鼓励支持主流媒体依托自身资源和优势,加强网络广播电视宣传,积极占领网络舆论宣传阵地。同时,创造一切条件,加速传统媒体升级换代,重视用新的技术、新的机制,按照新的媒介产业发展思路,改造、加强和提升传统媒体,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能力。

(三)加快媒体体制机制创新,在构建舆论传播新格局中发挥推动作用加快传媒业的改革步伐。调整宏观管理体制,打破目前的条块分割局面,整合功能重复、力量分散的媒体资源,形成优势集中、功能互补的传播格局,促进传媒业结构转型,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体制支撑和制度保证。加强国际传播媒体的内容建设。建立快捷高效的信息采集、加工制作、传输发布的组织架构,优化新闻信息产品生产流程,加大对重要国际新闻事件的现场报道、一线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权威报道和全面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即时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实现在世界任何地方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首发有我、首发用我,不断提高我国际传播媒体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创新国际传播媒体的内部机制,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职能明确、协调有序的运行机制。合理调整媒体内部组织架构、职能定位和人员配备,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先进的管理制度、明确的执行规划、规范的绩效标准;建立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建立责权利清晰,赏罚分明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快国际传播媒体“走出去”步伐。鼓励重点媒体的驻外机构加大当地雇员聘用力度,逐步实现我主流媒体信息采集、编辑制作、信号传输、节目推广等环节的本土化运作;加强驻外机构之间的协作,在重大国际报道中实现采编力量、新闻信息、传输渠道、技术设备等的资源共享;鼓励重点媒体成立市场化运作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在海外参股、并购或投资创办一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传播企业和文化中介机构。打造国际传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对传媒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注重品牌、内容、形象的建立,注重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灵活推进媒体间合作,通过内联外合、战略联盟等形式,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实力提升,适时推进各种扩张政策,促进传媒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实现。

思考题:

1.发达国家的国家传播战略有哪些特点?

2.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传播战略有哪些特点?

3.国家传播战略的中西差异有哪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