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9661700000032

第32章 构建我国的国际一流媒体(7)

2.语种规模是国际一流媒体的首要条件

母语传播是国际传播的基础,语种规模是做大做强国际传播的条件。没有一定规模的语种,就称不上国际一流媒体,甚至谈不上是国际传播媒体。这一点是世界主流国际传播媒体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做好国际传播的基本经验。据统计,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电台使用32种语言对全球广播,美国之音(VOA)使用44种语言,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20种语言,德国之声(DW)使用31种语言,俄罗斯之声使用32种语言。目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61种语言进行传播,就语种规模而言处于世界主要国际广播媒体前列。

国际一流媒体不仅具有丰富的传播语种,还善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结合自身战略需要,及时调整报道语种、内容和方式,以扩大国际传播覆盖面,增强母语传播的针对性和影响力。比如,包括美国之音在内的美国国际广播体系播出的语种总数达65种,共分90个语言单位同时进行播出。这65种语言中,有23种分布于欧洲,近15种分布于世界主要阿拉伯世界国家,近20种分布于亚洲各个国家,分布于非洲等地区的语言及其他语言约7种。美国国际广播根据市场的细致分别,分为125个具体的“市场方向”,每个方向分别向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就使其对外传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此外,美国国际广播体系善于根据战略需要,及时调整报道语种、内容和方式。尤其是危机到来时,美国媒体的针对性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1985年10月,在停播30年后,美国之音重新开办了一套面向西欧的节目,每天24小时英语广播,同时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6种语言定时播出。据称,这一广播的目的同样是“改变多年来美国的新闻信息在欧洲青年中传播不足的状况”,以防“失去盟友的下一代”。1991年,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分裂后,美国之音于1993年2月把对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广播,分成克罗地亚语和塞尔维亚语两个部分,从而保持了对巴尔干地区持续和稳定的影响。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之音增加了对阿拉伯地区的播出时数。2002年后的两年时间里,美国之音的阿拉伯语各频道广播时间增加到30个小时左右。2005年4月,鉴于布什政府的战略重点已经转向中东地区,美国之音发表声明,从2007年开始结束其俄语、阿尔巴尼亚语、波斯尼亚语、马其顿语、塞尔维亚语和印地语的广播节目,将宣传重点从前苏联和东欧地区转移到中东。可见,正因为美国之音顺势而变,拓展和调整播出语种,使其国际传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贴近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雄踞当前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国际广播电台之列。

国际一流媒体的传播语种布局,还应当在保证规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增强传播实效。首先,要着力建设使用范围较广的语言。国际传播规律表明,信息传播的国际化程度越高,传播语言使用的集中化程度就越高。经过长期演进,国际传播领域逐渐形成了几种通用性的语言为主导的局面,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其中,英语具有绝对优势,当前互联网上85%使用的是英语,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也是英语。在世界60多亿人口中,3.8亿人的母语是英语,2.5亿人的第二语言是英语,10多亿人在学习英语,20多亿人在接触英语。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一半人口的英语水平达到熟练程度。“世界上80%的书刊首先是用英语出版,一半以上的日报和电视节目是用英语刊登或播出,并不断被译成其他文字。”可见,全力打造以英语为核心的重点语种,是国际传播媒体在世界舆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断有效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战略。其次,要着力建设本国语言。传播文化、传播语言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任务。各主要大国都积极向世界传播自己的语言。语言的传播与国家的发展是相统一的。广泛传播的语言以国家发展为前提,是国家发展的结果,是国家实力和地位的标志。一种语言能够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对一个国家政治、外交、经贸等领域都有推动作用。在国际传播中,让世界听到自己的语言、了解本国的文化,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加强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要在于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形象,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和了解。因此,提高使用汉语进行国际传播的能力,推动中国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环节。

(二)受众广泛

受众的范围和数量,是衡量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媒体在国际上拥有庞大的受众群,就能在国际社会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它的报道和言论就会对国际舆论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媒体发展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世界主要国际传媒的受众,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全球化”特征。如果说资本的“自由流动”带动了国际一流媒体传播范围的迅速扩大,那么,传播受众的全球化则是这场“运动”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新媒体时代,受众作为技术进步的受益者改变了被动、单一的形象,逐渐从传统的接收者、消费者,转变成搜索者、互动者、反馈者。面对受众群体的多元化、分散化、碎片化、个人化趋势,国际一流媒体采用多种传播形式,力图在更大范围的受众群体中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

比如,新闻集团的电视节目覆盖全球2/3的人口,地跨北美、欧洲大陆、英国、澳大利亚、拉美和太平洋地区,并逐渐将战略性投资聚焦于亚洲,将其视为最有潜力的媒体市场。现在,新闻集团已经完成了构筑全球卫星电视王国的计划,仅在亚洲的观众就多达数亿,分布在50多个国家。维亚康姆集团为了覆盖资讯相对落后的非洲受众,建立了专门服务非洲人的娱乐电视爵士乐频道、娱乐电视影片公司、娱乐电视图书、娱乐电视在线等。时代华纳拥有丰富的服务对象资源,包括12000万杂志读者、32万互联网用户、10亿CNN观众、3500万HBO订户、1300万有线电视用户以及32万多的“公路信使”用户。迪斯尼公司在其全球电视网上,建立了以经营娱乐和体育节目为主的电视频道,每天24小时用21种语言向全球播出,旗下的国际体育频道覆盖200个左右国家的受众。美国在线作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交互技术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拥有2000万美国在线注册用户、220万CornpuServe注册用户、340万国外用户、5000万AIM寻呼软件用户、5000万ICQ注册用户、2000万Netcenter注册用户。

国际一流媒体不仅受众广泛,还以社会主流精英人群为目标受众。所谓目标受众,指的是与媒体自身相关度最大、最需要影响的那一部分受众。国际一流媒体多以严肃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为主,其目标受众不是普通的社会大众,而是整个社会的精英阶层,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掌握着知识、管理话语权,对社会的发展和舆论导向具有一定的决定、决策权,因而不仅具有很强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影响力,还可以通过“控制传播”影响更广泛的受众群体。《韦氏新国际词典》对“公众”、“精英”、“领导层”的定义分别为:“公众”指“全体国民”或者“有组织的群体”,或者“一群具有共同利益或特征的人”;“精英”指的是“有着优越社会地位的部分群体”或“能够施加影响、威望或拥有决定性权力的少数群体”;“领导层”指“领导他人的群体”。帕累托提出了关于精英的普遍概念,即“精英由每个人类活动领域中能力最强的所有人组成”。

比如,美国《纽约时报》就将其目标受众定位为:构成美国社会中坚力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富裕的和有影响力的”政界人士、企业家和知识分子。根据门德尔森公布的2003年度调查报告显示,《纽约时报》的读者构成基本符合报纸的定位,以受过高等教育的、处于富裕阶层和管理者地位的中年男性居多。与美国普通的富裕阶层相比,读者中拥有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比例高出39%,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的人数比例高出90%,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高达46%。《纽约时报》在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忠诚度。2003年美国的调查结果显示,《纽约时报》平日有近500万读者,周末版更是达到580万之多。在这些读者中,有67%—71%的读者保持经常性的阅读,约43%和63%的读者在初次阅读《纽约时报》的平日版和周末版以后愿意再次购买阅读这份报纸,远远高于美国的其他报纸媒体。美国《时代》周刊的读者群主要是中产阶级知识阶层。

英国大型综合性周刊《经济学家》是西方政界、金融界、知识界头面人物经常阅读的杂志之一。据调查,该刊90%以上的读者都是政治首脑、政府官员、跨国公司总裁等要人,如美国的历届国务卿基辛格、舒尔茨、西欧各国的首相、部长等,这些读者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当的社会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社会舆论。

(三)信息量大

1.信息量是衡量国际传播实力的重要标准

国际传播的信息,即国际传播媒体发布的内容。传播信息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媒体的整体规模和生产能力。在国际传播领域,由于受到传播媒介分布不均衡和传播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信息传播一般呈现由中心到边缘的流动规律,即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由国际性传媒机构向一般媒体扩散。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造成了国与国之间的信息鸿沟,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垄断。现代传播媒介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传播工具制造业、专业的传播人员和高水平的受众也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自己的信息或者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和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信息则传播得很少。世界上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信息流动数量最大、流动速度最快的地方。

节目时数是衡量信息数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媒体,都争取在最多的时间内向受众传播信息。CNN新闻频道最早尝试用每天24小时的全部时间来播报新闻信息,将全天候不间断播出的大胆构想变成了现实,后来,许多电视媒体都效仿CNN。BBC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就是依据这种理念建立起来的一个国际新闻与资讯频道,它使用英语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节目。作为国际广播电台的代表,美国之音(VOA)现在每周总共播出近1500小时的节目,涵盖新闻、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各类信息。

2.国际传播中的独家信息

在国际传播中,传播信息的质量和传播信息的数量一样至关重要,它一方面体现着媒体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水平。可以说,媒体能否锁定目标受众,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与其传播信息的质量休戚相关。如今,受众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他们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可以随时进行比较、进行选择。而遍布世界各地的广告宣传,促进了人们对不同媒体的了解与认知,进一步影响了受众对于单一媒体、单一栏目的忠诚度。因此,媒体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提供更大量的独家信息和原创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独家信息是指媒体发挥自身能力,排他性地占有一些信息资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无我有”。在新闻快速更新的年代,提供独家信息能够让媒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甚至是一举成名。多年来,关于重大新闻事件的独家报道与最新进展,一直为西方媒体所垄断,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兴的非英语媒体如华语媒体、阿拉伯语媒体的崛起,重大新闻事件的独家信息也越来越多地被西方以外的媒体传播。半岛电视台和凤凰卫视分别在突发性的伊拉克战争和“9.11事件”中提供了独家信息,获得了业界和受众的认可。而在非突发性的重大新闻事件例如世界杯、奥运会等赛事中,争夺“独家转播权”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因为这种转播权往往与巨大的经济效益相关。